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852铁血中华-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31章 战长沙(九)

铁钳夹着烧的赤红的铁条放到铁毡上开始锤打,打成薄片之后,再送进炉子里头继续加热。稍软后,先塞进一个铁质的家伙里头沿着长边折叠,折叠后继续敲打。延长边敲打完,继续加热之后横着折叠。这就是基本的折叠锻打技术。

一度沸腾着热气,滑轮组的铁链哗哗作响的铸炮场此时只剩下了叮叮当当的单调打铁声。王启年在这里头负责锻打的最后一道工序,把经过多次折叠锻打的铁条敲成最后的模样。

敲完了一根铁条,王启年放下大锤,端起乘放凉水的竹筒咕咕咚咚灌了一气。距离铸出铁炮已经过去十天了,王启年实在是没想到自己居然干起了这个。瞅了瞅铸炮场里头的几十号人,王启年微微叹口气,他在心里念叨着,“祸从口出啊!”

韦泽原本给王启年留下一个办事稳妥的印象,可铸出第一门炮之后,韦泽请王启年喝酒,酒桌上韦泽极力奉承,王启年从没有被这样的大人物如此重视,心里头高兴之下忍不住夸耀自己最擅长的其实不是铸炮,而是用折叠锻的方法打制造锋利的刀具。

令王启年大感意外的是,韦泽竟然是极为善变的家伙。得知王启年的拿手好戏是折叠锻打,韦泽立刻让王启年帮着韦泽用折叠锻打的法子敲钢片。韦泽现在算是王启年的东家,他既然这么说,王启年也没办法拒绝。从那天开始,王启年连续敲了十天了钢片。

韦泽是不是见异思迁,王启年顶多腹诽一下,实际上也不会真的在意。可韦泽竟然让一群在太平军中称为“军工人员”的家伙跟着王启年一起敲铁片,这可就犯了忌讳。这年头若不是拜师学艺,谁肯教给别人手艺。这帮人看了王启年敲钢片的法子,也有样学样的干,这可是偷师的行为。在铁匠这门手艺活里头,绝对是不能接受的。

只是韦泽毕竟救过他们兄弟的性命,一次是无意,一次是有意,韦泽的工钱给的也足够。加上韦泽的部下只是看,却不发问。只是把铁条敲成最后的大概尺寸与模样,是由王启年完成的。王启年也勉强忍了。

除了这点之外,王启年并不讨厌韦泽。确定了所有工作都是敲钢板,永兴当地的铁匠铺里头的工具也就够使。韦泽按照原本的约定,派遣部队把王启秀的家伙送回攸县。王启秀对韦泽言出必行的作派满口称赞。王启年也颇认同这点。

不仅仅是王启年帮着敲铁条,王启秀以及另外几名铁匠也帮着敲。这也让王启年没办法发作,就算是不从王启年这里偷师,太平军的“军工人员”也不至于完全抓瞎。

休息了片刻,王启年继续拎起大锤开始锤钢片。他其实也有些些奇怪,韦泽他们要这种形状奇怪的钢片做什么。算起来这些钢片少说也敲出来五六百套了,在另外一个场地中,也有其他的工匠在劳作,对于自己造出来的东西用在了什么地方,王启年也有强烈的好奇心。

中午时分,韦泽请王启年吃饭,韦昌荣与王启秀陪坐。例行的有酒,喝了一杯之后,韦泽说道:“王兄弟,满清官府差点要了你的命,我且不说血性汉子会如何如何。只是你这光躲起来也不是办法。只要满清还是官府,只要桂阳州城里头的仇家还是当地的士绅,你就永远没有办法回去桂阳。你跟着我走吧,等我们打下天下,不仅满清官府的人都得死,你回到桂阳之后,你的仇家也得死!大丈夫恩怨分明,你何苦非得委屈自己呢。”

韦泽很欣赏王启年的手艺,所以他劝说的非常卖力。王启年能够感受到韦泽的诚意,不过他作为一名高手匠人,根本就不想参与到造反的事情里头。这次帮了韦泽的忙,只是王启年为了救弟弟走投无路,帮了韦泽的忙之后,他觉得已经还清了人情。所以对韦泽的劝说,王启年只是敷衍,根本没有答应的迹象。

见王启年还是不肯答应的神色,韦昌荣说道:“王兄弟,你若是觉得我等杀不光满清的人,下次我等与清军打仗的时候,你可以跟着去看看。我们打清军可是跟屠狗杀鸡一般。”

听韦昌荣居然要带着自己去看杀官军,王启年连忙拒绝了。倒是旁边的王启秀听了之后很感兴趣,他问道:“最近要和官军打仗么?”

韦昌荣自信地笑道:“官军狗胆包天,居然敢逼近永兴,不教训他们一下,他们是不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

“那我……”王启秀试探着说道。

“若是启秀兄弟想去看的话,我们当然愿意了。”韦昌荣答道。虽然王启秀的水平不如王启年,但是比太平军的军工人员还是强了不少。韦泽对这帮铁匠是非常感兴趣的。

此时韦泽部队中其他的后勤装备制造基本结束,因为手里头抢来的物资差不多用光了。韦泽结清了木匠、银匠、铜匠们的工钱,然后尝试着说服他们参军。也有些工匠选择投奔了太平军,有些则是希望能够随军,但是还是雇佣关系。韦泽基本上同意了这两种请求。

真正让韦泽在意的则是现在还在持续工作项目的铁匠们,特别是对于手艺精湛的王启年,韦泽非常希望他能留在军中效力。

吃完了午饭,大家各自忙自己的事情。韦泽则回到设在县衙门的指挥部,准备之后的战斗。自从8月20日夺取永兴,时间已经到了9月16日,韦泽总数高达五千的部队经过训练之后战斗能力提高很多。

而清军也经过一系列的调动,调整了对郴州和永兴的攻势。和春带了9000兵马逼近郴州,德亮、张国良带了4000捷勇与原本就在永兴东边驻扎的常禄汇合,这支7000人的兵马由常禄指挥。塞尚阿摆出的姿态竟然是想同时进攻郴州与永兴的姿态。

守城从来不是韦泽的第一考虑,既然清军分兵,韦泽认为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5000部队面对7000清军,韦泽的兵力处于弱势。但是在韦泽看来,处于弱势的并非自己,而是这7000清军。

到了指挥部,韦泽就询问起清军最近的动态,“清妖还没有攻打我们么?”

韦泽的部队与清军在灵龛桥互相对峙,双方都对视了七八天,韦泽的部队都轮换了三次,对面的五千清军还是没动静。对这支清军,韦泽是准备动手解决掉的。

“丞相,真的不铸炮了么?”胡成和问道。

“不铸了。现在有更好的武器可用。”韦泽答道。三磅炮再好,也不如六磅炮,六磅炮则比不了十二磅炮。但是在野战中,燧发枪对火绳枪有压倒性的优势。

“那新火枪……靠得住么?”胡成和负责制定战斗计划,所以他不得不如此谨慎。

“你也试过吧?”韦泽问道。

“试过!但是只有五百人去引诱敌军,是不是太托大。清妖可是有五千人。”胡成和对此非常担心。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想让清妖们动弹,就得给他们下好诱饵。再说咱们准备得当的话,清妖岂能那么轻易的突破我军营地。”韦泽是下定了决心。

既然最高指挥官已经如此命令,胡成和也只能选择服从。他拿出了一份已经制定好的灵龛桥战斗计划书,“丞相,总参谋部是这么计划的。”

韦泽拿过来仔细读了几遍,即便计划是按照韦泽提出的计划做的,韦泽也不敢草草过目。果然,胡成和在里头修改了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胡部长,你为何要让教导旅从后面攻击清妖?原本计划里头教导旅是从侧面进攻清妖。”韦泽问道。

胡成和解释道:“抄到清军后路的话,那里是山地,咱们居高临下,面对清妖的反扑容易守住。”

韦泽盯着胡成和,大声说道:“抄了清妖后路的话,清妖哪里会迎战?还反扑?他们立刻就跑了!至少也是缩进营地防守。你把这个改回来,从侧面袭击清军。”

胡成和还想争辩一下,教导旅旅长柯贡禹已经说道:“胡部长,你不用怕我等顶不住。就清妖那能耐,用长枪戳,他们也不是对手。”

见到柯贡禹如此勇于求战,胡成和也只能完全服从了韦泽的计划。

9月17日,清军发现一支五百人的部队离开了灵龛桥,在距离灵龛桥三里的地方开始扎营。这姿态挑战意味十足,五百人人不过是清军的十分之一,这么明目张胆的做法让清军看到了些机会。常禄立刻命令德亮与张国良带了部下的4000捷勇袭击这支胆大包天的太平军。

清军一出动,太平军的另一支部队也出动了。张国梁在清军的右翼,这支同样是五百人的太平军从扎营的太平军背后绕过,先以纵队跑步行军,接着在清军的右翼前方布阵。正好与张国梁的部队正面对敌。

张国梁并非傻瓜,他一看就知道这是太平军早就计划好的作战计划。虽然两支五百人的太平军加起来也有一千人,可与清军四千之众相比,数量仍然处于绝对的劣势。张国梁不明白,太平军这到底是想搞什么?

然而此时,张国梁对面的太平军们突然齐声唱起歌来,“上等的人欠我钱,中等的人得觉眠,下等的人跟我去,好过租牛耕瘦田!”

歌声嘹亮,张国梁听的清清楚楚。

第32章 战长沙(十)

“这摆明是冲着我来的啊!”在太平军对面布阵的张国梁心中一阵翻腾。

张国梁年轻时为凶犯,占山为王,同伙是现在在太平天国做将领的罗大纲。在占山为王的时候,张国梁倒是不妄杀。一度曾经带兵打到过越南境内,痛打了越南军队之后,占据了镇南关。广东按察使劳崇光招降张国梁,张国梁接受招安之后摇身一变就成了清军的将领。太平天国发动了推翻满清的战争之后,张国梁就领兵参加了与太平军的战斗。

“上等的人欠我钱,中等的人得觉眠,下等的人跟我去,好过租牛耕瘦田!”这首歌正是张国梁占山为王的时候所做,在两广民间传播的极广,让大量穷苦百姓投奔到张国梁麾下。现在张国梁作为清军将领,听着对面造反的太平军大声唱着这首造反歌曲,他心中是百味杂陈。而且他非常敏锐的感觉到,这支太平军可是有备而来。

毕竟是年轻的时候曾经啸聚山林,与满清的官军与越南的官军都打过仗,面对这样的挑衅,即便是知道对手定然不好对付,但是张国梁胸中还是有凶性在沸腾着。仔细看着对面太平军的阵列,对手只是五百人而已,而且与先期扎营的那五百太平军不同的是,这支太平军连最基本的防御都没有。他们的五个百人简简单单的排了一个横阵,连纵深的预备队都没有。而那支扎营的太平军还带了些单薄的拒马,他们站在拒马后面防御,好歹是能够多撑一阵的。

双方都没有带大炮,张国梁确定这纯粹是一场火枪对火枪的战斗。

老子打仗的时候,你们还不知道有没有生出来呢!张国梁心中恨恨地骂道。再往远处看,之间一支两千人左右的太平军出了灵龛桥,正在慢悠悠的向着这里的战场走来。

“出兵!”张国梁命道。那支太平军的援军若是赶到了此地,双方兵力就相差无几。若是想利用清军的优势,现在是最好的时机。而且对面的这五百太平军以横队迎战,战线非常单薄,只有四队人马。张国梁打过很多仗,只要能够突破这样的队列,把这支太平军截为两段,他们只能各自为战了。其实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张国梁还从来没见过谁敢在正规战中摆出这么单薄的战线的。

两千清军分为前后两阵,前面一千人的队伍分为两队,五百人一队,以横排向前推进。两队中央留了个大缺口,后队一千人的清军排成了纵队,看来是准备先以火枪互射打乱太平军的阵列,然后玩中央突破的战术。

“这大头羊还真的是名不虚传!”太平军阵列中的柯贡禹赞道。能够充分利用平坦的地形以及兵力优势,布下自己一方最能发挥战斗力的阵形,这点上只怕比韦泽的部队还强些。韦泽的部队别看训练狠,军棍打得多,但是论起战斗模式,倒是非常简单。一个“保持队列”的词就能完全概括全部内容了。

非得更细化一下的话,军棍教育要达到的目的除了“保持队列”之外,就是“按照流程与号令进行射击”。太平军最突出的肉搏战,因为靠的是在土客争斗中已经积累了大量作战经验的广西老兄弟,反倒在部队中并非极为强调的内容。

虽然这片选出来的战场比较平坦,在十万大山的广西却没有真正平坦的地方。柯贡禹抵达的位置在一个向上的小斜坡,摆开的横列的部队只要稍微拉开点距离,不用蹲下就能进行射击。据高临下的看到清军已经到了距离自己阵列六十步左右的地方,停下,开始做射击准备。柯贡禹才喊道:“传令,上膛!”

太平军对面的清军先扳开锤帽,用准备好的火折子点燃锤帽上的火绳,再掏出装火药的药囊,向枪筒里面装填火药,再取出腰间装铅子的口袋,把铅子放进枪口,再用通条把铅子捅入枪管后方。这些干完后,再往火池里头放一点火药。这才算是完成了前期的整个流程。

他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端着火枪到了军官命令的射击位置,再扣动扳机,靠机械传动让锤帽上的火绳压近火池。火绳点燃火池里头的火药,火药发出的火花从火池与枪管中的小孔喷入枪管,引燃枪管中的火药。火药剧烈燃烧后形成火药气,推动枪膛中的铅子射出枪膛,飞向敌人。

韦泽的部队早就习惯了这种射击术,柯贡禹一面做填装流程,一面还有余力观察清军的步骤。看着清军的动作,柯贡禹心中冷笑道:“太慢了啊!太慢了!”

没等清军们把铅子推进枪膛,柯贡禹的部队已经完成了全套射击准备,大伙把火枪枪柄顶在右肩上,平举起了火枪。

这新枪托真不错。柯贡禹心中赞道。为了节省成本,清军老式的火绳枪的枪托基本是一细长的体型,后部的枪托方方正正,抵在肩头很硌得慌。发给教导旅的新式火枪枪托则是经过仔细制作的。曲线顺滑,尾部是一个椭圆型,不仅手持很舒服,抵在肩头的时候更是觉得稳妥。

看清军准备好射击之后,继续前行,没等清军停下步伐,柯贡禹喝道:“开火!”喊完,他就率先打出了第一枪。

张国梁看到对面的太平军开火了,子弹打得极准,清军前队中不管是靠前还是靠后的,都有人中弹。不过这点损失对张国梁根本不算什么。对面毕竟只有五百人,这种射击根本维持不下去多久的。等太平军停下来安装子弹的时候,清军就能凭借两倍的人数优势,以火力给太平军更大的优势。张国梁准备让清军在距离太平军40步的地方进行射击,此时距离这40步只剩下了十几步远而已。

正常的情况下,只需要片刻,清军就能越过这个距离,那时候就等着看太平军的队列中开始出现大量的伤亡啦!

张国梁瞪着眼睛,等着看这个局面的发生。

第33章 战长沙(十一)

“停止射击!”柯贡禹喊道。喊完之后,柯贡禹抽出了腰刀,他心中也是颇为后悔的,若是能更早的进行整个旅级别的实弹战斗训练,他这次的指挥肯定能够更好些。

七天前新步枪开始逐渐配发到教导旅,这些新枪可是真的把柯贡禹给吓住了。作为韦泽部队中的核心战斗力,教导旅的训练是最严格的。队列作战的核心就是要士兵不管对面是火炮、步枪或者是别的什么,完全能够按照军官的指挥进行作战。为了提高战斗效率,所有教导旅的官兵不仅仅要学会如何杀敌,还得学习更多知识。例如火绳枪的结构,特点,原理。射击时候容易出现的故障,该如何排除故障。

配发到教导旅手中的燧发步枪与火绳枪区别很大。区别不是基本原理,这两种武器的枪管没与击发没区别,都是引发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