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852铁血中华-第5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不肯。根据情报,日本现在国内发生了内战,其中一方对中国十分敌视。美国一直很忌惮中国在北美的扩张,中国人曾经和我们谈过由中英来瓜分美国的计划。至于俄国么……还需要进行调整。”

分析很合理,英国准备对某个国家进行打击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在这个国家周围寻找可以拉拢的帮手。虽然没学过“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这句话,英国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他们完全按照这条基本道理来行事。

只是中国的局面比较特别,盘踞在西太平洋的强大帝国周边并没几个像样的强国。根据英国人的情报,美国一直是把英国作为他们的假想敌。至于俄国么,英国人的大战略中把俄国作为欧洲大陆上的头号敌人。

反观中国,中俄之间的关系不好,也谈不上坏。两国之间在中亚达成了分赃协议,于是各自满足于他们的赃物。加上俄国与奥斯曼帝国的战争,英国对俄国的海上打击。希望俄国突然间调头去反咬中国一口,这难度未免太大。

美国对中国的提防很重,这几年英国也着实挑拨了一番。身为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血脉,美国就是不为所动。想来想去,英国能用的只剩下日本一家。在东西两边的选择很简单,现在占据了东日本的是更加亲华的北海道派,英国自然要支持西日本的明治政府。

有了决定,英国一通电报发到美国,美国也立刻给与回应。两支船队开始向日本出发。英国船上装满了武器弹药,从印度直奔新加坡。在新加坡稍稍停靠,就开始北上。美国方面则派遣了一支舰队。

到了八月下旬,两支船队都抵达了日本西部。英美两国大使联袂拜访了日本明治政府的外交部。

“贵国希望能够恢复旧的海关条约?”日本外交部长被英美两国提出的要求给骇住了。

美国发动的“黑船事件”撬开了日本的大门,英国通过各种手段控制了日本的海关。之所以幕府会被掀翻,“尊王攘夷”的维新志士中希望能够恢复日本主权的占了几乎100%的比例。

中国在西太平洋的扩张,英国和美国的势力不得不退缩。日本借着这个机会强行与英国和美国签署了协议,总算是恢复了日本的主权。现在趁着明治政府的危机,英国与美国再次未必明治政府接受两国的要求。

这次的要求不仅让明治政府的海关完全落入英国与美国的控制,英国和美国还在日本西部建起了军事基地。面对日本外长的讶异,英国使者心平气和地说道:“我们对贵国的支持力度如此之大,如果贵国不能消灭国内的叛乱势力,我们的所有投资都将打水漂。要日本以海关作为抵押,目的就是要保证我国的利益不受损害。至于建立基地,如果我们的军队不能有一个稳定的基地,怎么才能对贵国进行训练,或者在叛军接近我们基地的时候进行有效还击?”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虽然英国佬的要求很过分,却不至于到了胡搅蛮缠的地步。至于美国佬派来的舰队不是来打仗的,而是要把整个舰队都卖给日本。

有了这两个强援,日本外长不敢拒绝,立刻回去向明治政府的高官员汇报。

日本的高官们或者表示英国未免有些贪得无厌,或者认为美国军舰不如中国军舰,也比不上英国军舰。不管他们怎么讲,话不说死,态度也不强硬。而且高官们的目光不时落在明治天皇身上。

其实每个人都知道,如果很有骨气的拒绝了英国与美国的支持,明治政府接下来的命运大概就是覆灭。只有趁着两国希望扶植日本成为东方对抗中国的桥头堡的机会,日本明治政府才可能咸鱼翻身。

“既然我们能够废除一次条约,也定然可以再废除一次条约。这次相忍为国,不知道诸卿有何看法?”明治天皇也很爽快的问了个问题。

下面的群臣年轻时候都吆喝着“尊王攘夷”,猛烈批判德川幕府“无能”“出卖国家利益”,现在轮到他们明确表态的时候,没有任何一个人再有年轻时候的激昂慷慨,更没有年轻时候那种视死如归。

北海道政府里面有中国的人,明治政府里面也不例外。最新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中国,给韦泽的报告结尾认为,明治政府内部会因为这等退让行动出现大动荡。韦泽看了之后乐了。那些曾经的年轻人以“尊王攘夷”为理由起来造反,是因为那时候他们手中并无权力。当下接受英国与美国的要求,不是他们变的只为自己的利益。这些人的目的始终是权力,夺取权力也好,保住权力也罢,他们的追求自始至终没有丝毫变化。

至于英国与美国这次联手,韦泽批了一句,“先让他们蹦。”

命令一下,南京的军委觉得很是不解。“如果日本翻盘的话,我们又该如何是好?”柯贡禹代表很多人提了个问题。眼瞅着一直亲华的北海道军有统一日本的迹象,中国自然希望执掌日本的是亲华势力。若是真的被明治政府给翻盘,对中国在日本的影响无疑是一个损失。

雷虎仔细看着韦泽的批示,“先让他们蹦”。五个字里面到底是韦泽何种战略理念呢?

“发个电报问问都督。”雷虎提议。

提议得到了通过,韦泽接到电报之后也很快给了回电,“北海道军想夺取全日本的胜利,还需要大量的锤炼。就他们现在的水平,我们给再多的支持,也不可能让他们真正有自己的理念。而且我们让英国与美国耗费精力维持明治政府,在消耗英国与美国的财力之外,也能给他们一个虚幻的安全感。当下中国的要点是先理顺国内的问题,战略冲突的焦点可不是日本,而是来自德兰士瓦的黄金。我们要担心的是未来在印度洋、南大西洋、南太平洋以及东太平洋爆发的海战,而不是一个没什么工业实力的日本。”

话挑明了,后面的讨论就有了方向。既然日本的工业实力不足以建造威胁中国的军舰,英国和美国顶多把日本当做一个前线基地。这年头的战列舰产量并不高,如果英国和美国把大量战列舰派遣到日本,中国就可以在其他大洋上任意驰骋。

“日本的确没有维修战列舰的能力。英美的战列舰一旦受损,只能回他们的母港维修。这一来一回的时间,对他们是极大的消耗。”海军司令丁汝昌发表着看法。

军委同志的表情并没有丝毫信服在里面。倒不是丁汝昌说的不对,而是有了韦泽的解释,军委人人都能做出这样的正确判断。

雷虎脸上有点讪讪的,他大为后悔自己没事追问韦泽做什么。只要大家静下心来讨论,很容易就能得出现在的结论。不过雷虎很快也放下了心头的包袱,此时的国内局面实在是不太有任由一众老家伙们折腾的空间。大规模退休的日子越来越近,不想退休的老兄弟们已经找到雷虎开始说项。

如果雷虎不能赶紧平定所有有可能引发争论的话题,天知道会突然发生什么。难道只有雷虎一个人没办法静下心来讨论战略么?即便是雷虎心浮气躁,其他同志们难道就没有一个人能看到这么简单的问题?和雷虎一样,大家也都心浮气躁。只是都督韦泽一副老神在在的悠然,没人敢蹦出来表现的过于激动而已。

“既然日本的局面不是问题,这件事就姑且这么放着。我倒是想看看日本自己能玩出什么花样来。”雷虎笑呵呵的说着该说的话。

“我们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不成?日本好歹也有三千万人呢。”柯贡禹问了问题。

有人先说话,阮希浩立刻嚷道:“没错,我们干脆把日本灭了。省得身边总是有这么一个苍蝇嗡嗡叫,让人烦。”

“日本那穷地方打下来又有什么用处?你愿意在日本称王称霸,我可不愿意。”胡成何笑道。

“那老胡你准备到什么地方称王称霸?”阮希浩乜斜着眼问。

就在雷虎认为胡成何要做出稳定立场的发言时,胡成何大声说道:“要称王称霸也得去美国。有日本二三十倍的面积,只有日本两三倍的人口。拿下美国,中国日子再红火一百年。”

会场里面先是一静,然后突然就爆发出一阵声浪,“没错,干掉美国。”“干掉美国,中国再红火一百年!”

“都督早就说了那么多年要干掉美国。咱们为了都督鞍前马后打了这么多年仗,到了这把年纪,咱们要完成了都督的心愿才行!”阮希浩的嗓门最大。

第163章 危机扩散(五)

“都督,这是要把我放在火上烤哇。”沈心在会议结束之后并没有立刻回北美,而是跟着韦泽在全国视察。沈心自有自己的消息来源,看完了韦泽递给他的会议记录,沈心语气平淡的说了一句。

“你好像一点都不意外。”韦泽笑着问自己心腹中的心腹。

沈心已经意外过了,意外之后他有感觉意料之中。韦泽办事总是很有趣,把沈心派去北美的表面理由是不太想让沈心当总理。可返回头一看,难道不能把这个安排当做是韦泽对老兄弟们的防备么?

核心人员都知道韦泽要确保退休制度顺利执行,从会议里面看得出,自打韦泽离开南京之后,老兄弟们的反弹就日渐增加。和美国开战固然是有关中国国运的选择,就如老兄弟们吆喝的“干掉美国,中国国运增加一百年”。可这只是一个理由而已,如果老兄们披挂上阵,领着各个集团军在美洲厮杀,不仅是退休之事提都不用再提,老兄弟们还能再次把手深深插进军队的人事安排里面。

随着年轻一波的迅速成长,光复军里面的人事调整进行的紧锣密鼓。沈心知道韦泽甚至有一个安排,要尽可能用40岁以下的年轻军人尽快的替代掉之前的军官。40岁之下的军人基本都有正规受教育经历,有着系统的军校教育。不论他们的长辈到底是谁,这批年轻军人本身就是制度化的一代人。

与那帮开国功臣的老兄弟们随意插手任何一个领域相比,这批年轻军人并没有如此的习惯。如果韦泽的愿望能够达成,五年之内那帮“无所不在”的军队就会被圈进党指挥枪的绝对体系之内。而老兄弟们若是如愿以偿,五年之内他们就能把这个安排搅得一塌糊涂。

从这些角度来看,沈心坐镇北美,就能把所有试图插手北美的人拒之门外。当然,前提是沈心能够坚定的执行韦泽的命令。

“都督,我虽然也想在北美开战,不过我不认为此时是好时机。民朝在北美的经营不足,人口刚过1000万。若是中国在北美的人口能够达到4000万,这仗就能打。”沈心不敢去触碰那些内在的东西,他只能拿着表面上的东西来说。

政治就是如此,利益冲突是不能挑明的。就如韦泽再牛,他也不能指着老兄弟们大喝,“让你们老老实实滚蛋,你们就给我老老实实滚蛋。”如果韦泽真的敢这么讲,他就只剩下两种选择。讲完之后就大开杀戒,把老家伙们杀的人头滚滚。或者讲完之后等着老兄弟们串联起来把韦泽干掉。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那可不是赵匡胤本人的人格魅力征服了老兄弟,而是赵匡胤坦率的告诉老兄弟们,“你们这帮人执掌着兵权,我不放心!”

戏曲《打龙袍》里面的戏文唱倒:“悔不该,喝酒醉误斩了郑贤弟!”郑贤弟无疑是老兄弟,赵大哥杀郑贤弟的时候若是真的喝的“失去理性”,按照正常的人类反应,下令杀“郑贤弟”的时候,赵大哥定然是心里面爽的不能行。酒后吐真言啊。

所以沈心根本不提老兄弟们串联,完全从具体执行层面来说话。韦泽完全知道沈心为什么“沈心根本不提老兄弟们串联,完全从具体执行层面来说话”两个聪明人都知道对方的聪明,所以两个聪明人最不能干的就是把真话说透。

不过沈心还是年轻,有点忍不住。他迟疑了一下终于问道:“都督,你为何不回南京。若是你回去的话,想来南京就不会闹到这个样子。”

“我对兄弟们有信心,这时候大家也都是闲的。倒是你,也该赶紧回北美了。”韦泽笑着回答了沈心的问题。

沈心现在很怀疑韦泽带着他一起巡视,就是担心有人串联沈心。万一沈心一时糊涂,或者没看透那帮人的心思,掺乎到这里面去。那时候韦泽就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平定这次的问题。现在事情出来了,沈心也知道了韦泽的态度。若是沈心再和这帮老兄弟搅和在一起,韦泽虽然还得花费很大的力气,不过他至少不用担心自己对问题的分辨不清。

不过沈心也只是想想,他也不敢完全确定这就是韦泽最初的想法。如果韦泽真的从一开始就这么考虑的话,那就意味着韦泽一定做好了肉体清洗的准备。无论如何,沈心都不愿意去相信韦泽是一个会对老兄弟挥动屠刀的人。在事情没有真到那一步之前,他是死都不肯相信的。

“都督,制度一旦建成,这种麻烦就能避免了吧?”沈心最后提出了这么一个期望。

“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特色,老兄弟们从一开始就管所有事情,他们觉得这天经地义。对于老兄弟们,我要是敢强行把他们给分开,他们立刻就要玩山头割据。我也是希望之后的制度能够避免这些东西。他们不愿意退休,这也是人之常情么。老兄弟们觉得这个国家是他们建立的,心里面觉得自己对这个国家有义务,有责任。辛辛苦苦一辈子,老了之后就靠边站了。谁都不会觉得好受。”韦泽并没有严厉批评老兄弟们,谈起此事的时候还是挺中肯的。

“想起我也要退休,自然也觉得不爽。”沈心应和着韦泽的说法。

有人能应和一下,韦泽心里面也觉得好受不少,他叹道:“但是,时代是属于年轻人的。一个制度若是永远是老家伙们把持着,体制本身一定会僵化。这不是说老家伙们就不如年轻人,而是一个制度若是僵化了,哪怕里面的执掌者每一个都是精英,也只会完蛋。具体的道理,我其实也未必清楚。不过这个道理是不会错的。因为我们都年轻过,犯过无数的错。但是我们最终还是成长起来了。沈心,你是这样,我是这样,大家都是这样。”

沈心不太像讨论此事,他在十几岁跟随二十出头的韦泽之时,觉得六七岁的差距简直是天差地别。韦泽就是沈心的绝对长辈。可到了现在的年龄,六七岁的差距其实没多少。韦泽和沈心站在一起,单从年龄上,韦泽不过是一个很普通的兄长而已。

“北美若是真的打起来怎么办?”沈心也不能不在出发之前把这个搞清楚。英国和中国的对立,中国清楚,英国也清楚。现在美国人既然公开支持明治政府,那就说明美国对中国的政策趋于明确化。在这样的现状下,军事冲突的可能大大增加。美国不可能傻到在相隔万里的日本动手,在与中国接壤的本土却偃旗息鼓。

“打起来,你在那边该怎么应对就怎么应对。我的态度始终没变,该退休就要退休。这是制度,不容破坏。”韦泽给了沈心毫不含糊的答复。

第164章 危机扩散(六)

美国参赞拿着份报纸冲进大使办公室的时候却没能找到人,询问起秘书,秘书脸上忍不住露出贼笑了。看到这笑容,参赞就明白此时美国大使只怕正在那个法国娘们的肚皮上。

犹如热锅上的蚂蚁般来回走了几趟,参赞终于选择坐在沙发上等待。冲到幽会场所去找大使,这未免太伤大使的面子,更不用说那法国娘们还是个有夫之妇。法国大使脑袋上绿油油的,大家可以私下笑谈,却是不能戳破的。

秘书见参赞如此着急,加上此时也没啥事情。他就怀着聊天的心思和参赞说起话,想打发掉这无聊的时间。参赞把报纸拍在秘书面前,“中国在吆喝和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