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852铁血中华-第5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好。”李延年赞道。

就在两人开始进入无话可说的前奏之时,周少康跑了过来。军事训练重新开始之后,学员们总算是松口气。摆弄武器远比摆弄笔杆来的轻松,能够进入中级班的学员们都有同样的感受。所以训练结束之后,周少康跑来拉着自己队出去喝酒。干五天休息一天是中国的传统,今天正好是第五个工作日。老师们也休息,大家正好可以趁着晚上出去放松一下。

若是只懂得一味与公子哥对抗,李延年无论如何爬不到今天。李少康邀请,李延年也就坦率的接受。于是这队人马就去了学校外面的饭馆包了个包间,开始吃饭。

“先为咱们队获得军事训练总分第一干杯!”点完菜,李少康先给每个人面前的空杯子里头倒上酒,然后端着酒杯站起身吆喝着。

“干杯!”所有成员都一起起身喊道。四十个小组里面勇夺总分第一,这是非常令人感到欣喜的结果。光复军的考核从来都要公开,不管李延年有什么看法。所有人面对的压力其实都差不多。

“再接再厉,其他考核上也再创佳绩!”李延年跟着喊道。有这么一群水准不错的队友,他也不会觉得不爽。考核总分450,他们小组的第一和第二名的小组只差了11分。平均下来,一个人才多了一分多一点。中级培训里面真的是藏龙卧虎。若是他们小组里头有一个人水准不行,总分立刻就会被拉下一大截。排名第四的小组李延年很熟,他几个熟悉的战友就在那个队伍里面。之所以排第四,就是因为其中一名战友急性肠胃炎发作。他的50分只得了19分。若是那家伙没有生病,可是会有一番龙争虎斗呢。

谁也不敢吆喝再夺第一的狂话,于是所有人都跟着喊道:“再接再厉!再创佳绩!”这种在黑板报上和文件报纸上无数次出现的标准用语被年轻军人们一起喊了出来。

口号结束,众人落座。韦泽都督有个教诲,“我不希望看到军队里头有人耍富,所以我个人认为如果是私下的吃饭,同志们应该均摊。”

都督发话了,这个精神也就普及到全军。军人收入挺透明,少数富家人显摆的结果就是造嫉妒。可不请客也会造白眼,这是因为农民的习性不是十年二十年内就能彻底洗净。以前地主们不管平日里如何胡作非为,到了灾荒年就得施粥。吃大户在农业社会也是一种被认同的举动。好歹也能缓和一下社会矛盾。倒是AA制会被认为是一种凉薄的举动。

军官的收入比较高,很多军官的收入甚至是家里面的重要经济来源。这帮独立生活的年轻人们自然知道“请客要回请,回请的档次要更高”的传统习俗,可让他们办到却是千难万难。工业时代粉碎了大家族,创造出原子化的个人和家庭。AA制的确能在社交数量几何比例增加的情况下降低了大家的社交成本。所以都督的命令不管遭到何种议论,执行起来倒是很彻底。

每个人就先拍出十块钱作为基本费用。年轻人爱热闹,这么简单的小事在等着上菜的时候也能搞出花样。

“这样,每个人先说个笑话。笑话要是不好笑,那就得继续说。要是实在说不出,也不想说了,那就再加五块钱。”胡行至提了个节目建议。一众人都觉得心里发虚,让大家打仗拼命很容易。让他们说笑话,这可就有点难度。不过年轻人都不肯轻易退却,于是就硬着头皮上了。

其实这本来也就是个玩笑而已,不管说的好笑不好笑,其实只是逗乐。所以前面八位都过关,只剩了祁睿一个人。胡行至吆喝着,“你看大家都过了,这五块钱没人出。要么祁睿你就老老实实把钱出了。这多圆满。”

有人带头起哄,于是过关的众人一起跟着起哄。“就是,赶紧把钱拿出来。”“老老实实认输吧。”

祁睿露出了为难的表情,他从兜里又掏出五块钱,大大叹口气,“大家说的没错,我这人不懂说笑话,所以我就不说笑话了。不过啊,我听说一件事。有个养猪的农民伯伯猪养的不错,赚了不少钱。有天来了个工商的,和颜悦色的对大爷一笑,然后问道,老大爷,你的猪养的这么好,你平常都给猪吃什么?农民伯伯说,剩菜剩饭,我们不吃啥,就喂猪吃啥。工商立刻变脸,对大爷怒道,你这么不好好养猪,猪能长好么?这不行,罚钱!”

祁睿语气平淡,话语从容。大家还真就听进去了。

“过了几天,又来了一个工商的。和颜悦色的对大爷一笑,然后问道,老大爷,你的猪养的这么好,你平常都给猪吃什么?农民伯伯说,牛奶鸡蛋,烧鸡烤鸭,我们怎么上贡。就给猪吃什么。工商立刻变脸,对大爷怒道,猪,牲口。现在这么多人民还吃不到这些好东西,你居然给猪这么吃!这不行,罚钱!”

“再过了几天,又出现了一个工商的。和颜悦色的对大爷一笑,然后问道,老大爷,你的猪养的这么好,你平常都给猪吃什么?农民伯伯这次也和蔼的一笑……”祁睿说到这里,摇了摇手中捏着的钞票,用夸张滑稽的然后轻轻放在桌上,“我每天给猪五块钱,想吃啥买啥。”

“哈哈!”听到农民伯伯斗智中战胜了工商,有些比较迟钝的兄弟大笑起来。

不过那些反应敏锐的兄弟已经咋么出滋味。

“滚!”

“你才是猪!”

“去死!”

笑骂声立刻响起。这么一折腾,气氛立刻活跃起来。虽然这笑话稍微有些阴损,逗乐效果绝对强烈。李延年看着透出些流氓无产者模样的祁睿,也觉得亲切很多。此时菜也逐渐上齐,年轻军人们在仿佛永远不会被满足的胃口驱动下狂吃海塞。

吃了一通,饥饿感初步消除。胡行至端着酒杯问道:“这次会不会和美国打起来?”

最初大伙的统计工作干的不好,固然有不熟练的主要因素。那几天在报纸上出现的中国外交官遭到美国纽约警察殴打事件让年轻军人们对此很有兴趣。民间怎么想并不重要,军队,特别是北美军区出来的军人都感觉中美之间的战争不太可能避免。区别大概只有大打或者小打。军人们只是对何时开始打,以何种理由开始打比较怀疑。

现在培训上了正轨,沉重的压力卸下之后,这个问题再次被提出来。

“现在一直没听到动静,也许不会因为这个打起来。”李少康说道。

胡行至连连摇头,“未必,你看到光复军报上讲,根据公约,各国大使有外交豁免权。非刑事以及其他重大问题,是不能去动大使的。更何况我们的大使只是开车在街上走,完全不涉及丝毫违法。这等事情若是咽下这口气,美国人以后只会蹬鼻子上脸。”

听着这些评论,李延年心里面还是有些芥蒂。这帮公子哥们谈起战争的语气让他很不爽,提起战争,李延年能考虑到的就是战斗、死亡。这不是因为怕死,而是他不觉得公子哥们的战争理由是他李延年的战争理由。

第168章 危机扩散(十)

“祁睿,你怎么看?”李延年端着酒杯问旁边的祁睿。有关中美开战的事情已经讨论了一阵,祁睿始终一言不发,除了听就是吃喝。李延年认为得让祁睿发表一下观点。

饭桌上的盘子有长方形的,一看品相就是大规模生产的廉价瓷器。不过长方的盘子造型有点新意,在激烈的竞争中,店家出于成本考虑,只能用这样节省成本的模式来增加噱头。

盘子里面的鱼香肉丝差不多吃完了,祁睿用筷子把剩下的肉和蒜薹拨动几下。然后指着盘子说道:“我在北美服役,这大概就是美国的地形。在东北角那堆肉丝代表着美国五大湖地区的精华区。我们如果和美国开战,别的地方打不打倒不重要。若是能一举摧毁这一带,美国就完蛋了。”

中级培训班里面的军人来自各地,听了祁睿的说法,大家倒也静了静。目光都落在那个盘子上。祁睿又随便在盘子上放了几根筷子,“这是美国的大河以及山脉。西部地区地广人稀,民风彪悍,家家有枪。打过去的话,只怕就只能杀尽。东北地区冬季作战困难,我们若是想赢,我是觉得应该用摧毁的方式。从春季到秋季的战斗中把集中在五大湖的工厂、矿山给毁掉。摧毁美国的工业实力。西部倒不用太急,稳扎稳打的向南推进就行。”

地图虽然简陋,在年轻军人眼中已经很有即视感。听着祁睿的建议,不少人已经微微点头。讲述了自己的看法之后,祁睿却放下暂时充当教鞭的筷子。“不过我认为未来三年内爆发全面战争的可能性不大。我们没有做好全面战争的准备。”

“武器弹药和人口么?”李少康提出了很传统的看法。

祁睿摇摇头,“要是单纯这些,我觉得一两年就可以完成。没有准备好的是对这仗残酷战争的宣传工作。为什么几百万军队,几千万人民要冒死投入战争。这场战争不会只打一年,而是会三年五年的打下去。即便是美国政府被打崩溃,美国各州都不会自行崩溃。到时候北美积尸如山血流成河。让大家这么打五年,打十年。总得给大家说个道理出来吧?”

“那你说有什么道理?如果陛下说要打美国,那我们自然就去打美国啦。”李延年心里面虽然对祁睿的看法比较认同,却还想再试试祁睿。没想到提到韦泽陛下,他就发现李少康和胡行至的表情稍微有点不自在。

祁睿沉默了片刻才说道:“若是陛下要打仗,这消息一出,陛下定然就开始宣传。到现在为止跟风此事的报纸虽然多,卖力宣传推动此事的人却很少。那就是说陛下并没有打仗的意思。只是有些人想打仗。”

话说到这个份上,李延年心里面觉得有些不安了。祁睿所说的内容是李延年需要很大力气也未必能想明白的。更不用说他本人其实一点都不敢去触及上达天际的高度。就如他方才所说,如果是韦泽下令战争,李延年立刻就会投入战争。不去质疑,不去反对。

除去对皇帝这个职位的敬畏之外,李延年认为自己是真的从皇帝韦泽陛下那里得到了巨大的好处。如果不是韦泽陛下的仁政,他的家乡不可能到了差点就要饿肚子的地步,而是会如同几百年来的历史一样,处于可怕的饥饿状态。如果不是韦泽陛下推行的义务教育,李延年也没机会上学,最终走到今天,和一众公子哥在京城南京讨论国家大事,和一众优秀的军人一起接受中级培训,并且有可能成为中校。甚至有可能亲眼见到韦泽陛下。

所以韦泽的命令对李延年有着不可反对的权威性,对那帮公子哥们的不满,对权贵的不满并没有牵扯到韦泽陛下身上。这位让广大人民实实在在感受到幸福生活的皇帝对李延年来说就是神一样的存在。

而李延年并没有发现自己想法里面的问题,某种意义上,正是因为韦泽的存在才催生出一票元勋以及元勋家族的公子哥。这些公子哥们凭借的权力正是基于韦泽的存在。

李少康不想把祁睿和韦泽之间的关系做太多联系,他插话说道:“不打也挺好,我们正好能够完成这次的培训。我可是想门门评优秀,然后晋升。”

说完之后,李少康端起酒杯,“我说老李,你的军事基本功真扎实。我大开眼界。咱们队伍以后就得多靠你领着才行。”

这段时间里面李延年对公子哥的看法也稍微有了些变化,祁睿固然是很大的原因,李少康、胡行至这种有着水准之上能力的公子哥也让李延年发现其实有公子哥不能和无能划上等号。更不用说在这个团体里面,大家并没有仗势欺人,而是为了上进更多配合。要知道,在基层的时候可没有公子哥对李延年这么客气和尊重。哪怕是级别相同的时候,公子哥们都敢对李延年“下达命令”。

“李延年,你这次一定要让咱们连队(营、团)拿到优胜啊!”这种话是李延年身为低级别军官的时候听到的最多的话。或者说是他印象最深刻的话。连队拿到优胜就有团体荣誉,团体荣誉就能让团体里面的军官有了更快晋升的机会。

李延年并不反对合作,多个朋友多条路。可晋升名额就那么多,一群没能力的人晋升,自然就会延迟李延年的晋升速度。这才是他最气的事情。

和李少康碰杯喝酒,李延年笑道:“一起进步。大家好好合作,我相信咱们的成绩会很好。”

就在酒喝完之后的第三天,李延年发现他对事情的判断并不正确。统计实习刚结束,学员们就进行了调整。原本的组队统统打散之后重编。原本的九人组不见了,新的编制是一个班30名学员,正好接近一个步兵排的编制。360名学员分成12个班。

祁睿、李延年、李少康、胡行至等人都被完全打散重分。现在都在不同的班里面。而李延年更没想到,重分之后,韦泽陛下突然来视察。这个消息自然是保密的,直到所有学员集合在操场上之后,他们才被告知前来视察的领导是韦泽陛下。

脑子里一片混乱,李延年根本不知道自己应该想什么。和李延年不同,韦泽很清楚自己的目的。要推行退休制度,就必须有足够的年轻一波走上领导岗位。若是年轻人始终无法承担起责任,新陈代谢就无从谈起。

在和老兄弟们坚持的过程中,韦泽必须有自己的底牌。假如有老兄弟玩“我不干了!都是你逼的!”以退为进的把戏,韦泽立刻就能把大批新的干部推倒领导岗位上。所以回到南京之后,韦泽没有去平息老兄弟们的异议,而是先来视察这群年轻的血液。

韦泽当然知道自家儿子就在队伍里面,他没有刻意去搜索。韦泽的注意力放在整批的年轻人当中。这些人里面出身各不相同,不少也是老兄弟们的子弟。这些并没有让韦泽感到不安,能让他不安的只有人事权变成了世袭。若提拔仅仅是按部就班的进行,内不避亲外不避仇的做法可一点都没有问题。

第169章 危机扩散(十一)

“同志们好!”

“首长好!”

“同志们辛苦了!”

“为人民服务!”

韦泽与军校学员们之间进行着光复军最标准的对话,这个在最近十年来确定的仪式性对话在欧洲引发过震动。当《泰晤士报》把中国皇帝与军队之间对话内容传播给欧洲读者之后,凡是工业化水平比较高,或者比较倾向于强势政府的欧洲人等都对此大为讶异。

认为这口号代表着高洁道德的人自然有,认为这对话离经叛道,让皇室权威荡然无存的也有。距离产生了美,一众欧洲佬本来就觉得中国很神秘,第一次大烟战争也没有完全摧毁欧洲佬心中认为中国文化比较先进的观念。最重要的是,欧洲人的心目中,军队是皇帝、国王、大公手里用来屠杀镇压人民的工具,军队要效忠的是那些高高在上的权力者。

中国的大皇帝韦泽大元帅陛下将那些大头兵称呼为“同志”,中国武装到牙齿的强大军队在大皇帝韦泽大元帅陛下带领下,要为更加无力的“人民”提供服务。仅仅是口号带来的思想冲击就已经让整个欧洲感到颤抖,给很多欧洲人带来了目眩神迷的震撼。

当然,欧洲人不是中国人。高喊着为人民服务的光复军军人们面对着光复军缔造者韦泽的检阅,心中洋溢的自豪感与强烈的效忠感所针对的对象是主席台上的韦泽都督。

韦泽完全能理解这些,就如他心中最尊敬的中国革命者是祖龙与本朝太祖一样。祖龙开创了中央集权的郡县制,从此革命性的把中国带进了一个全新的文明时代,奠定中国之后两千年的政治根基。本朝太祖更是以思想体系与革命实践一扫笼罩在中国百姓头上盘踞了几千年的阴云。红太阳终于照耀在中国的大地上。不仅中国人民从此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