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852铁血中华-第6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韦泽甚至在刻意减弱威严。祁睿以前不懂这些,当了军级干部之后,他终于明白想让工作能顺利进行的话,就要把那些影响情绪的东西尽可能剥离出去。

即便对老爹的理解加深了这么多,祁睿当然还是不能接受老爹这种“抢男霸女”的恶霸建议。对于爱情来说,这种充满了单边主义风格的做法简直是毁灭的灾难。这已经不是在亵渎爱情,而是在毁灭爱情。

但是,祁睿也发现了另外一件事。他老爹韦泽的建议却直指感情带来的结果,祁睿还是希望能和楚雪在一起的,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和她在一起。如果不谈那些嫩豆腐般摸不得吹不得的感情,单从结果来看,却也不是一个离谱的看法。

更何况现在祁睿终于发现,他若是真的想靠自己的力量在制度内不断爬升,别说是感情生活这种奢侈品,普通生活对他来说也将是很奢侈的玩意吧……

心里面有诸多想法,情绪波动也挺大,直到司令部的司令员一句“前线司令部决定进攻芝加哥……”才让祁睿从心不在焉的状态里面清醒过来。

一听前线司令部的这个看法,祁睿很难形容自己的感觉。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最重要的城市,也是人口过百万的大城市。中华民朝人口众多,而且城市化速度挺快。一个城市人口过百万并不稀奇。然而对于中华民朝之外的国家,经常是一个国家顶多有一个人口过百万的大城市。不少政治实体的地盘上人口加起来也没百万。攻克一座拥有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对于这个世界可是有重大影响的事件。

“……大家可能也知道,我们刚发现美国佬派遣部队试图来救援苏圣玛丽的美国部队。咱们当时也等不及,只能把苏圣玛丽的美国佬干掉了。苏圣玛丽离咱们太近,美国佬在救援上的担心太多,但是他们救援芝加哥的时候应该就不会那么畏首畏尾。我军到现在已经干掉了美国三十几万联邦陆军,距离消灭两百万联邦陆军差距挺大,进攻芝加哥大概能够加速完成目标……”

祁睿听着前线司令部的看法,他很快就发现24军是不会被当做“围点”的部队,这支摩托化步兵会被用在“打援”的工作上。用简单的小学一年级数学,200减去40等于多少。很容易就能推断出结果是160。即便芝加哥百万人口都是军队,这道题也只是变成200减去40减去100等于多少。结果是60。24军兵力满编时候不过是5万,60处以5,就意味着24军在不断的战斗中要干掉12倍于其兵力的敌人才能完成任务。

战争规划当然可以有诸多考虑,祁睿这个参谋长对此很清楚。甚至不说那些不太可控的原因,单纯的简单算术题就能看出,这个规划很是托大,或者说很是不靠谱哇。

“55军陈军长,你可以发言了。”在座的众人都是军级干部,每个人要考虑的问题都很多。在平静中不知不觉就到了反问环节。

祁睿抬头看向55军陈军长,就见这位中年人问道:“我的问题是英国佬会不会从我们背后发动攻击?”

这个问题的确很重要,光复军北美战区并不在乎加拿大的那点兵力。在军事计划里面,如果加拿大要是不知好歹的参战,光复军就先把加拿大人从五大湖地区打跑。加拿大占领着五大湖非常关键的地区,打跑了加拿大人,光复军立刻就能对紧挨着加拿大边界的重工业城市底特律发动进攻。底特律的三十万人口固然重要,而这三十万人口中的技术工人以及他们操纵的机器一旦被摧毁,对美国的打击是极为巨大的。

对光复军来说,加拿大会不会参战是个大问题。就如祁睿知道的一个笑话,“如果加拿大人参战,我们只用5个师就能消灭他。可是加拿大人要是不参战,我们就得派10个师去防备他!”

就在祁睿脑子里各种胡乱联想的时候,就听前线司令部的司令员说道:“根据军委发来的消息,英国正在集结兵力试图在南部非洲的德兰士瓦共和国发动战争。所以短期内并不可能出现加拿大军主动进攻我军的可能。这也是我军决定进攻芝加哥的战略考虑之一。”

“英国人要去印度洋?”祁睿忍不住开口了。他好歹也是南海军区服役,参加过夺取锡兰战役的人。该研究的地图研究过之后,基本的战略联想总是有的。

这话一出,不少军级干部都看了看祁睿。而前线司令部司令员罗永福中将也回答了这个问题,“军委的看法是,英国是希望能先统一南部非洲,再说下一步的动作。在他们解决德兰士瓦共和国与祖鲁人的祖鲁王国之前,还不会发生和我军争夺印度洋的战争。”

“难道军委觉得非洲国家能打得过英国么?”55军陈军长再次发问。

“军委的决定,我们必须服从!”罗永祥司令员的话在坚持组织纪律性的同时,也很巧妙的表达了他的某种想法。

听了这个话,祁睿突然觉得心情不错。有这样聪明的上司,想来进攻芝加哥的战役也不会弄到很糟糕。

第342章 撤退(十九)

7月20日,祁睿回到了24军。传达命令的会议上,先从随身公文包里面拿出前线司令部发出的作战计划分给大家,祁睿没有做下,而是对着地图开始讲述司令部的战役基本理念。“围点打援也是建立在城市内部的敌人被削弱到无法突破的地步,我军的主要目的还是以占领和摧毁芝加哥为主。”

看地图是军人的基本素养之一,只会看地图的军人自然当不了好军人,不过连地图都看不懂的军人就是不合格的军人。在座的军人甚至连地图都没看,或者只是瞄了一眼就去看作战计划。大部分地图的内容早就印在他们脑海里头了。军长郑明伦趁着祁睿话的停顿时间问道:“前线司令部让我们什么时候出发?”

祁睿立刻给了回复:“司令部派55军跟在咱们后面,先等他们来。”

7月22日,55军在卡车的帮助下抵达了麦迪逊。陈军长就在先头部队里面,按照双方的约定,24军的接应部队把55军的先头部队带进麦迪逊,除了少数营地指引人员和相关营地布置文件之外,24军就完全撤出麦迪逊。

这个做法符合规定,从纯军事角度来看,麦迪逊周边并没有什么具有威胁性的美国人的据点,24军的安排在保证不会遭到突袭的情况下,将战斗力进行了最大效率的使用。

这一切都很好,唯一问题是,55军陈军长心中生出一种“24军架子好大”的感想。难道军长来稍微迎接一下的时间都没有么?

24军上下并没来得及顾虑55军陈军长的想法,部队考虑的内容非常简单,就是一个“跑”字。部队希望以最快速度逼近芝加哥,在敌人实施有效反击之前尽可能在接近芝加哥市中心的地方展开包围网。

7月25日下午,24军就突进到芝加哥附近发动了行动。五万人的部队并没有能力去镇压一座百万人的城市,在大暑天的炙热阳光以及空气中,部队展开了行动。

有些美国农场、牧场被圈在了包围圈之外。这些零星人头由随行的日本人负责解决,大家合作的越来越多,日本人也出现了一部分分化。祁睿知道这帮日本人里面有人自告奋勇组建面对更多危险的战斗,这些人得到的报偿以及参与分配的战利品数量都比那种单纯搞清除工作的要多。

光复军真正需要只是北美的土地,那一点浮财对于部队来说完全不是问题,祁睿甚至很反对部队介入到这种行动里面。战争中的杀戮还能用国家的正义来涂脂抹粉,私人实施的抢掠就缺乏解释的空间。更何况在中国土地国有制的制度下,吞并了广阔北美土地的中国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创造出巨大的财富。

在军部里面,祁睿解开了军服领子部分的纽扣。大暑天太热了,夜晚的空气都有难以消退的暑气。清晨的阳光带着酷热利刃般投放到地面上,24军在这一天里面的机械故障数量达到了平日里三倍左右,水箱烧开锅只是常态,很多车根本就立刻停在路边。修车的司机根本找不到问题所在。

相当一部分还能坚持的卡车被用来拉铁丝网,24军发现这些看着不起眼的玩意在战斗中真有胜过十万大军的功效。在24军开始布置的阵地附近,长通条与铁丝碰撞时发出的声音,不少的枪声,炮声,还有极少数的惨叫声接连不断。

“太热了!”祁睿用手摸了摸军帽,只觉得军帽都是温热的。他摘下帽子不到一分钟又把帽子带回脑袋上,空气的温度是如此之高,军帽戴在头上反倒能够起到隔绝热气的作用。

天热到如此地步,冒着酷热作战的部队的情况自然能想象。简单的医疗站中人满为患,绝大多数都是中暑后被抬来的。剩下的大部分是中暑引发的其他疾病。和天气引发的病倒数量相比,战斗导致的伤亡微乎其微。

天色终于在光复军的真心期待下黑了下来,虽然雨中作战有太多不利。可大暑天的煎熬让很多,甚至可以说是大部分官兵都生出下雨的渴望。哪怕是在泥泞的土地上作战,也比顶着晒死人的酷热作战要强。

光复军享受着好不容易等来的黑夜,暂时没有离开铁丝网构建的防御阵地的打算。到了晚上八点半左右,在天刚刚完全黑下来的时候,远处的芝加哥亮了起来。

无论是士兵或者是军官,大家都愣愣的看着大放光明的芝加哥。那是一种橙红色的光芒,是火焰在肆意燃烧时候发出的亮光。

根据后来研究芝加哥大火的人很多,民朝以及民朝之外的都有。普遍的看法认为这不是光复军的问题,光复军在里面的实质性影响没有特别大。

第一个燃烧起来的是西南部分的一个农场,随后火势乘着西南风将牲口棚抬了起来,火场迅速扩大。附近的一间库房、一家油漆店立刻着火,形成一堵巨大的火墙朝东北方向直扑过去。

而且诡异的是,在这样的火头之下,火场的北面和东面大约四五个街区也突然开始着火。也有人说光复军对那些地区进行了猛烈炮击,但是从作战命令或者是当地人的回忆中,都没出现大规模炮击的局面。

倒是有些更稀奇的说法出现在很多人的回忆中。有目击者说,连大理石也在那可怕的夜晚着了火;另一些人则说,当一幢房子起火后,紧接着离它较远的房屋也忽然起火,就像有一个隐身人在顺次纵火。提出这说法还不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近半在火场附近的人都提出了差不多或者触及其中一点两点的证词。这让后世研究大火起因的人非常不解。

当然,大火全面燃烧起来之后,那就完全不同了。借助来自西南的大暑焚风,火势以惊人的速度逼近了人口最稠密的中心区。火星由天而降,高大的太平洋饭店房顶首先起火。远远望去,这幢大楼就象一把巨大的火炬。

这一座座的逐渐燃烧起来的高楼又成了新的火焰播撒器,那些炙热的火星天女撒花般随着几乎能直接点燃木料的气流向各个地方飞去,随即引燃了更多的房屋。

芝加哥的消防队已经不管近在咫尺的地方就驻扎着可怕的中国军队,他们试图奋力营救他们的城市,奋力营救他们的家。

可此时已经没了办法,商业大厦和芝加哥商会大厦也烧着了。在燃烧着的大楼下,人们疯狂地奔逃着,拥挤着,烈火下汇集成一条人流。紧接着,芝加哥歌剧院、第一国家银行也烧着了。随之,芝加哥邮政总局大楼也成了巨大的火炬。在市中心区的法院塔上,一消防员看见了大火,却错误地判断了火场的中心位置。他向夜班报务员叫道:“大火已经从运河港和赫尔斯特德街烧过来了!”报务员通知了消防总部。总部立刻将所有消防队员派往距火场一英里远的角落,等到消防员们看清整个火场时,已没有什么火场中心位置,芝加哥已陷入一片火海。

仅仅40分钟后,远处的芝加哥水厂也开始冒起大火,全城的供水系统中断,供水随即停止。此时,许多人正跳入水厂的巨大水池,以躲过被烧死的命运。大火烧到水厂时,呆在水中的人们开始惊慌起来,一些人开始跳出水池,然后向远处的伊利诺伊河奔去。大火步步进逼下,芝加哥许多消防队员不得不放弃救火,因为他们已无救火的水源。

中国军人并没有接着这个机会对芝加哥民众实施杀戮,实际上全军四五万人目瞪口呆的看着燃烧的芝加哥。当大批不得不哭喊着逃离这座燃烧着的城市的美国民众抵达铁丝网前的时候,光复军迅速移开路障,接纳了这些人。

而那些带着摄影器材的军人自发的开始拍照,记录下了大量的资料。通过文字记载以及照片记录,人们得以判断出无情的大火又吞掉了两个主要中心街区之后,热浪很快形成一股时速达70英里的飓风。

已经不需要什么明火来引燃,这股飓风自身的温度就超过木料自燃的温度。芝加哥与普通美国城市一样,都是木头建成的。飓风所到之处,先是棉布窗帘与屋外的易燃品燃烧起来,接着木质房屋开始冒烟,不用多久就生腾出熊熊烈焰。

芝加哥处在一片混乱惊恐之中。随着火势分两股向北蔓延,形成了一片火海。十一点三十分,火势已蔓延过大河,吞没了刚刚竣工的帕美利公共马车马棚。在滚滚浓烟下,空中飞起的无数木削火星不断溅落,所到之处无不播下新火种。几英里外的男人和小孩都无视战争赶来助战,但效果越来越小。

人们完全低估了这场火灾的破坏力。凶狠的烈焰已将火车的车箱、车轮烧变形,如一条条巨龙的残骸一样坍塌下去,丑陋不堪。附近一大堆生铁已熔化成一摊红色的铁水。半夜时分,芝加哥煤气站爆炸,随之引起附近的弹药库和下水道里泄出的甲烷气体一连串爆炸。法院塔燃烧起来,上面的大钟也被震得叮哨响,随之倒塌。

在晚上十点之前,炙热的飓风还与此时的西南风保持风向的一致性。到了十点之后,这股飓风突然就从四面八方吹来,同时又吹向四面八方。飓风变成了一道令人震惊的龙卷,火场中央的天空本该是空荡荡的,然而烈焰就在空气中凭空燃烧,数以百计的照片都记录下这恐怖的一幕。一道火柱直通天际,仿佛是末日之前从天空降下了神灵的巨刃。与这通天的巨刃相比,火场中的建筑和试图救火的人群渺小到微不足道。

而且远处的很多美国人看到这一幕,他们干脆就浑身瑟瑟发抖的跪伏在地面上,在教徒的书上,有关这种恐怖天罚的“福音文”实在是太多太多。眼前的一切无疑与那些“福音文”高度一致。

于是,在光复军24军抵达芝加哥的那个晚上,芝加哥毁灭。

第343章 撤退(二十)

24军接到撤退的命令是8月10日。在此之前,24军想前线司令部态度强烈的请求允许他们离开芝加哥地区。得到允许他们撤退的命令之时,芝加哥大火彻底摧毁的铁路根本就没人去修复,部队立刻乘上已经修正完毕的卡车出发了。

也有人回望芝加哥,更多的人根本没有回头看。7月25日晚上的芝加哥大火之后,24军参与了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救人,一部分美国人无处可去,到处乱跑。24军只能把他们都给抓起来,关进了铁丝网围成的集中营里面。

第二件事自然是摧毁,美国佬行军不快。经过密西根州前去援助苏圣玛丽的10万联邦陆军撤下来,24军参与到围歼这支联邦陆军的战斗里面去。

残酷的仗一气打到了8月6日,不仅在包围圈内消灭了这十万人。24军还参与围歼另外两支前来救援的美国军队。在这样的激烈战斗之后,整个24军再也没有丝毫的战斗意愿,部队从上到下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赶紧离开战场,回到后方去。

参谋长祁睿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