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852铁血中华-第6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还是因为阿齐兹大人非常幸运,他正打算出门之前,外面突然传来吵闹的声音。阿齐兹趴在门缝往外看,就见一队人在阿齐兹现在躲藏的家庭门口抓住了一个单人游逛的家伙。现在城内规定允许行动的都是在中国人指挥下集体行动的人,只要看到单身而且没有军装的人,立刻就抓起来。

阿齐兹是听着门口人等在哀求与说明的时候才清楚中国人居然下了这样的命令,门口那人还好,他有当地的居民证明。阿齐兹若是被抓,他根本拿不出证明来。这家的主人让阿齐兹看过户口本。那本本上面写着家庭人员的全部资料。想蒙混过关根本没有可能。于是阿齐兹大人在感叹自己幸运的同时,还发现他已经没办法再次出门行动,整个人等于被囚禁在这小小的院落里面动弹不得。

想到城外正在奋战的马赫迪大人,阿齐兹只觉得五内俱焚,但又实在不敢轻举妄动。若是他被抓,到时候城内谁来负责引发暴动制造骚乱呢?掐灭烟头的时候,阿齐兹站起身来仰望青天,他只想对着天空高喊,“这和说好的不一样啊!”

就在阿齐兹大人如同笼中猛虎焦躁不安的时候,王明山在码头迎接了宝石酒业公司的代表钟晟。钟晟是先乘船到苏丹港,又乘坐火车到了距离喀土穆50多公里的地方下车,然后转乘船只进入喀土穆的。沿途上虽然辛苦,却没遇到实质性的威胁,这让钟晟的情绪稳定了很多。

王明山先和钟晟握手,然后笑道:“我听说你给海军发了一封很严厉的电报?”

钟晟立刻想起几天前的事情,他从来没想到自己居然有一天会对海军发火,但是钟晟就是在忍耐不下的恼怒中对着电报员嚷道:“告诉海军,你们不能光收果,不卖力。我们的部队必须北上,海军暂时派人到莫桑比克来维持一下秩序能有什么问题?!”

当然,嚷嚷完之后,钟晟就觉得后些后悔了。倒不是他怒气消散后觉得海军的决定可以接受,而是觉得这么嚷嚷根本不解决问题。电报员大概是看出了钟晟的神色变化,他问道:“钟代表,是不是还要发这个命令?”

“发!当然要发!”钟晟毫不犹豫地答道。现在听了王明山的话,钟晟没想到海军居然都把状告到了王明山这里。

“王书记,海军为什么不肯到莫桑比克?”钟晟恼怒的问道。

王明山笑道:“海军对我讲,他们害怕英国人突袭莫桑比克。如果只是军港倒也罢了,莫桑比克毕竟还有黄金厂,还有那么多的库存。这东西万一出事,海军可承担不了。”

钟晟的眼瞪得溜圆,他怒道:“英国人吃了熊心豹子胆么?他们敢进攻我们,海军就不敢反过来收拾他们么?我们不用多,派到非洲十万人,就把英国人的开普敦洗成平地。”

王明山却不想骂海军,有些话他也不能对级别比较低的同志讲。英国搅屎棍可不近在苏丹狂搅,英国还通过了曾经短暂在马达加斯加某些地区有殖民经验的法国,鼓动当地“马达加斯加王国”的余孽勾结,试图在当地搞出些什么。宝石酒业的“私兵”一直活动在坦桑尼亚等东非地,他们并不知道马达加斯加地方上的问题。

为了缓和气氛,王明山继续笑道:“小钟,你对海军这么讲话,就不怕影响与海军的合作?”

钟晟先是哼了一声,然后才说道:“我当时已经觉得海军不会出动。既然海军同意派兵的几率为零的事情,那就是说我干什么都不会让成功几率变得更低啦。”

“呵呵……”王明山干笑几声。他能理解这话里面破罐子破摔的那股滑稽感,但是王明山却对钟晟说出的那些专业数学名词无法起共鸣。这些名词对于不到30岁的钟晟来说也许是习以为常的东西,因为初中、高中的课本上就有这些知识点的初步讲解。学习和接受这些名词曾经让王明山费了很大力气,他怎么都没办法把这些和轻松的情绪联系起来。

抱怨完毕,钟晟也鼓起了情绪,“王书记,我这次来带了5000部队,剩下的5000有些在莫桑比克继续剿灭当地的白人庄园,并且把这帮帮人送去集中营。人数太少的话,我也真的不放心。我总得把事情干好一件才行。”

王明山当然不会过份要求,他大度地说道:“小钟,你能来就很高兴了。5000人可是能起很大作用的。”

当然,王明山话锋一转,“不过,小钟,我已经提出要增加东非治安军的兵力。咱们这么大的地盘上怎么也得有二十万部队吧。”

而此时的钟晟对王明山的建议非常赞同,他连连点头,“二十万人也就是当个辅助而已,若是靠东非行政区自己的力量解决在非洲遇到的问题,四十万人都不嫌多。”

见到有钟晟这样的年轻一辈支持,王明山自然是很高兴。几个有力单位能有共同的看法,中央通过的可能就会更大。当然,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立功,让中央明白王明山他们有能力把东非的工作搞好才行。

王明山并没有急于让这5000人的部队投入战斗,喀土穆这词在阿拉伯语里面是“大象鼻子”的意思,青尼罗河与白尼罗河交汇,夹角最窄的那部分看上去像是大象的鼻子,到了此地的阿拉伯人才会起了这么一个名字。

喀土穆的部队此时已经控制了三条水道的航行权,而投降中国的那个英国人也竹筒倒豆子般把英国与马赫迪勾结的问题讲清楚,马赫迪得到多少英国装备的数量也基本弄清。王明山就行动起来。在进攻中,喀土穆防卫司令部做出了使用铁丝网的策略。就是派船绕到敌人背后,拉起铁丝网,把敌人前后包围起来。既然水路都控制在中国人手中,敌人一旦前后被包围,也就无路可逃。

就在苏丹港,王明山派出的谈判人员正在与奥斯曼帝国的谈判人员讨价还价。

“阁下,既然镍矿是卖给中国人的,而这些奴隶又会被送去矿山劳动,所以这些奴隶不能由我们出钱,而是要贵国给我们钱才对!”奥斯曼帝国的谈判人员拿出了一个令人讶异的说法出来。

中国的代表被这么厚颜无耻的说法给唬的一时无言以对。过了半晌,这才好不容易的组织起语言来,谈判代表率直地说道:“你能要点脸么?”不用千言万语,无需旁敲侧击,中国代表直抒胸臆,充分表达出他的想法。

心中大快之后,中国代表才继续说道:“男人进矿山,难道女人也要进矿山不成?若是你再唧唧歪歪,我们就把女人卖给埃及人。他们好歹还是肯出点钱的。”

“不不,女人我们倒是没什么。现在娶不起老婆的穷人这么多,女人有多少我们要多少。现在男人的问题是这样,送去矿山挖矿,生病的太多,死的太多。我们还要管饭。赔钱啊。”奥斯曼帝国的代表解释道。

“让我们反过来掏钱定然是不行的,所以你开个价。”中国代表当然不肯接受那样糟糕的条件。

“这样吧。五折。我带走十个人,只给五个人的钱。而且必须是到港口,上了船的才能算数。”奥蒂曼帝国的代表给了最终的条件。

“你们得派人去营地带人,若是没有看到你们这些阿拉伯人,那些俘虏们大概是不会放心。我们在他们看来毕竟是异族。”

“这个自然,若是能从营地就开始看着,我们也更放心一些。”

……

成交的消息一到喀土穆,王明山立刻就下令部队行动起来。当天,处于最窄角度地区的马赫迪军就陷入了无路可逃的地步。河对岸的马赫迪军也尝试靠近,一靠近就被船上的火炮打得不得不后退。

马赫迪大人的帐篷里面已经没有了英国人的身影,而这些变化并没有印象马赫迪大人的做事办法,他立刻用神圣的声音下令,“派人去给这些兄弟宣讲教义。”

到了夜晚,一些躲过中国船只的搜索,冒死游过河流抵达对岸的教士们聚集起众人,然后吟唱起绿经的内容。

这帮人的数量大概有三万左右,基本都是男子。这些人已经参与过进攻铁丝网的战斗,深知那看似纤细的玩意到底有么可怕。现在看到背后已经被围,就知道自己大概没了逃生的可能。尼罗河的河水湍急,精熟水性的阿拉伯人毕竟是少数。而且还有中国船只往来巡逻,那些精熟水性的人也基本有逃脱掉的。

在这样的绝望之中,有人肯用唱经的方式来安抚众人的情绪,这符合了众人的需求。按照传统,在不同的教士面前,这些人按照相同的姿势一排排的跪好,所有人都目视教士,露出了虔诚的表情。

教士们就吟唱道:“信道的人,不可舍同教而以外教为盟友;谁犯此禁令,谁不得真主的保佑……”

听到教士带来的马赫迪大人的训令居然是这样的,众人脸上都露出失望或者紧张的神色。他们是响应马赫迪大人的号召,是服从了神圣教义的号召而来的。而战斗的号召中激发起大家情绪的无疑是“真主把世间的一切都赐给了信众”的话。如果真主真的是如此对待信众的,那么此时的局面就该是真主的战士们摧枯拉朽的干掉中国人,然后把喀土穆劫掠一空才对。

事实证明,这种美梦并没有出现。不仅美梦没有出现,此时众人面对着噩梦降临的可怕现实。他们反过来落入了卡菲尔的陷阱,落入了卡菲尔的魔掌。而此时教士们居然再次让大家去为真主奋战……

“……除非你们对他们有所畏惧。真主使你们防备他自己,真主是最后的归宿!”

“……信道的人,不可舍同教而以外教为盟友,除非你们对他们有所畏惧……”

“……信道的人,不可舍同教而以外教为盟友,除非你们对他们有所畏惧……”

……

教士们一遍遍的把经文向众人讲述,成段的念,拆开来再组合起来念。公开让信众们投降当然是不行的,不过让信众们在听经的过程中自行领悟真主的指示却是教士们的责任。特别是在这样绝望的时候。让信众明白真主并非是那种只有一根筋到底的神。

传教过程只讲这么一段,等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明白这段的意思之后,众人明显分了两类,有一类觉得明白了,还有一类觉得还是靠自己跑路更有效。

不管这些人做了什么选择,家在喀土穆附近的部族或者大家族中不少人开始不辞而别。的确有那种一定要为真主战斗到底的类型,例如马赫迪大人本人和他的直属部下。不过大多数人都是因为相信真主能引领大家获胜,这才聚集起来的。现在大家认为通过真主的试炼,也就是杀光中国人的难度太大,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能力之外,那么真主对完成试炼者的赏赐也没了可能。在此时,除了离开之外他们也没了别的选择。

埃尔多安所在的村落的群众就是这么选择的,因为攻破了城堡,他们抢掠到的东西很多。除了屠宰场之外,那些供销社中的物资可让这些人开心了好久。现在不得不离开,这些人难免情绪更加激动。

“那个马赫迪真的是经文里面所讲的末日英雄么?”有人忍不住质疑起来。

“马赫迪大人绝不是骗子!”立刻有人反驳。

“如果他不是骗子,那么为什么打不赢?”

“打不赢,肯定是因为你不够虔诚,没有下定为真主战斗到底的心!”

争执很快就到了核心理念的高度,这也是没办法的,既然失败的事实已经无可掩饰,除了这种核心理念之外,也真的没有其他因素还能在此时拿出来当做论据。必须说的是,这种论据还很有自洽性。

虔诚的信徒会得到真主的赐福,而虔诚的信徒无疑是不怕死的,不怕死的信徒当然会留在战场上战斗到底。问题就在于,人类的本能就是要逃避死亡,逃避恐惧。所以把有了这种心思的人定义为不够虔诚,就可以完成逻辑链条。

“不怕死=虔诚=能够得到赐福=能拿到战利品……”

“怕死=不虔诚=无法得到赐福=拿不到战利品……”

所有的问题都变成了对信徒是否虔诚的指责,变成了对正常人性的指责。那些正常的人就没有资格去抱怨得不到真主的赐福,因为问题根本不出在真主身上,而是出在信徒的身上。当然,这种逻辑又反过来证明了真主拥有一切美德,从来不会有非美德的想法。

对于能力低下的这些人来说,想靠自己的能力打破这种逻辑是很难的事情。但是他们都知道自己贪生怕死,他们都知道按照经文来说,他们自己有错。

于是在对自己的否定情绪中,这些人放弃了争论。有些比较虔诚的甚至认为自己需要回去祈祷一下,请求真主的宽恕。自己没能通过真主的考验,实在是很可耻的事情。

在如此的情绪之下,众人经过了50多公里的跋涉,再次看到了家乡的模样。也看到了城堡。几乎是不约而同的,所有人都向着城堡方向而去。他们曾经把城堡劫掠过一番,为了得到更多战利品,大家采取了喀土穆。现在喀土穆打不下来,那么花费更多力气在城堡里面深度搜索一下,也许可以得到更多。打扫战场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肯卖力挤,就一定会有。

第369章 坚定者(六)

中国的传统民间小说里头,入云龙公孙胜算是道士的代表人物。能掐指一算,能拳打脚踢,这是大家对于道士的看法。而兴扬道长与盗泉子两人时代从小学开始,做广播操,做眼保健操的时候,接受的就是“韦泽陛下告诉我们,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民朝社会接班人”。

所以这两位道士肩头扛着步枪,腰间插着手枪,武装带上别着手雷,和战士们一起出没在战斗第一线的时候,大家只是对他们的服装稍感意外,对他们参与战斗的行动并不意外。虽然部队里面没人迷信,不过以中国的传统,这两位道士要是真的能烧符施法,创造出对战斗有利的局面,大家也不会去反对。

坐在奔驰的火车上,一个多小时前刚结束战斗的两位道士一面喝着蜂蜜水,一面聊着天。

“我觉得还是俺们龙虎门的衣服适合当道门骑士团的军装。”盗泉子很以龙虎门的衣服为自豪。龙虎门因为在明朝时期深受朱明王室的器重,所以道袍很有特色。明朝官服采用了仿古的玄端模式,龙虎门的也是。非得形容的话,和东厂番子的官服颇有类型之处。简单明快,却也很有种威严与华丽的感觉。

“我觉得我们龙门派的帽子才是最好的!”兴扬道长也有自己的骄傲。全真龙门派的帽子是个八角帽的基本模式,顶门额头处绣上一个八卦符,或者别上一个景泰蓝的八卦帽徽,与光复军传统的八角帽颇为类似。而类似明朝官帽的龙虎门的帽子就缺乏暗合“八卦”的意味。当然,全真龙虎门的道袍就寒碜很多,那种“一口钟”样式的道袍稍微有些破损陈旧,立刻就是“破烂流丢一口钟”的模样。远没有龙虎山正一宫的道袍相的气派。

虽然知道此时不是斗气的时候,而且两名道士在战斗中也积累起了战友的感情。不过能被派到东非来的家伙,也都是道门各个派系中的佼佼者,虽然这些佼佼者们被派来的背景往往有很多深深的恶意在里面。但是佼佼者们若是因为这些就放弃对自己派系的坚持,他们也就不可能成为佼佼者。

“二位道长,你们准备对非洲人宣传封建迷信么?”同车的连指导员本不想和道士说话,虽然韦泽都督并没有下令对道门如何动手,不过这些军人普遍认为包括道门在内的一众宗教都是封建会道门。因为兴扬道长与盗泉子在战斗中表现的不错,而且两人一直没有错误言论,指导员这才愿意和两人说话。

“我们道门并不是封建会道门。”盗泉子立刻反驳道。

“如果我们道门真是搞封建迷信的,你觉得陛下会对我们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