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852铁血中华-第6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令美国驻德国大使意外的是,一贯表现出思想不成熟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都表示提供一万支步枪和三十万发子弹,德国船只立刻装船向美国送。

一众欧洲吸血鬼们居然真的开始奉献,这态度变化之大实在是让美国外交界非常意外。

在华盛顿,受到赞美的小林肯部长脸上木有丝毫的喜色,他对美国陆军下令,“一定要打通进入匹兹堡的交通线!”对于欧洲人,小林肯部长并没有丝毫的依赖,他很清楚欧洲人所做的一切都不是为了美国,而是为了欧洲。身为美国人,小林肯部长是要为美国奋战到底的。

第426章 头如雨(七)

美国两大山系,落基山脉地区比较不湿润,而且海拔很高,所以宏伟的大峡谷,各种岩山看着都比较光秃秃。有过在落基山脉飞行经验的飞行员们到了最高峰也不过是2037米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后看到的是峰峦叠翠的山峦。

茂密的森林覆盖了这些山岭,七月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就如一到绿色的超级屏风般美丽。当然,这是整体而言。从空中看下去,匹兹堡附近常年不散的浓烟最近终于因为战争消散了不少。然后就能清楚的看到堆积煤渣、矿渣、炉渣的广阔土地仿佛是绿色大地上的疮疤。

大片的树林遭到砍伐,以美国人对树木的铺张浪费,他们只管砍,不管种。无人问津的树桩就留在地面上,因为遍布地下的根系,新的树木没办法自由生长。

这一切都被拍摄下来,在围攻匹兹堡的五兵团的情报部门里面被拼接成一块块的摄影地图,并且开始绘制更精致的战场地图。

在匹兹堡后方的广阔土地上,奔行的则是穿着灰色军服的部队。袁慰亭手里也有地图,这些地图就没有作为战场的匹兹堡那么精致,不过该有的河流、湖泊、山脉,特别是美国人口居住地的情报也是有的。

70万部队分为70个旅团,每个旅团各自圈了一块十几平方公里的土地,然后如同梳子一样把包括犄角旮旯在内的土地梳理一遍。每个旅团都是战斗部队,如果遇到啃不下来的硬骨头,还有承担此类攻坚任务的光复军摩托化部队。

袁慰亭其实是个急性子,不过王士珍却是一个非常能耐得住性子的人。而且日本人有个好处,他们的服从性比较高,而且日本人还有‘哪怕是当只老鼠,也要当最好的一只’的群众情绪。这种细密的工作让他们来干,还真心搞的不错。

所以当8月2日十万美国联邦陆军前去增援匹兹堡的时候,突然接到命令,要他们派出一支三千人的部队单独行动。这没头没尾的命令让司令官潘兴少将感觉不解,他认为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突击行动。所以就派遣国会勋章获得者孟德斯上校带了三千人前去。

做这么一个任命也是颇花费了潘兴少将很大心思,美国联邦陆军与中国的战斗非常惨烈。美国从建国起就以新罗马自居,的联邦陆军很像是罗马共和国前期的军团,基本藏兵于民,需要大战的时候就把军队聚集起来投入战斗。此时的局面很像是马略改革之前的时候,那时候罗马军团在战场上每战必败,26个军团只轮不换,全部被消灭。美国联邦陆军也是如此,在激烈的战争中被干掉了超过百万。

现在潘兴指挥十万人,他的军阶也只是个少将而已,美国军官们的现状就是这么惨淡。因为没有任何团级部队在真正投入战斗后还能够成建制的脱离战场,所以美国联邦陆军就呈现出一种‘对菜鸟们进行训练,把训练后的菜鸟投入战斗,然后再去征集新的菜鸟进行训练’的模式。

孟德斯上校军校毕业后好些年都没有参与战斗,可他的经验比菜鸟强很多,加上是科班出身,孟德斯上校已经能算是老鸟了。

对有着一起炸铁路经验的老友,潘兴少将谆谆嘱咐。孟德斯上校只是把儿子班尼尔少尉交给潘兴少将。既然是一起经历过省里考验的老友,潘兴少将已经知道孟德斯上校的想法,他也知道此行危险,所以不能让儿子班尼尔一起死在战场上。

匹兹堡位于奥里格纳河与蒙隆梅海拉河汇合成俄亥俄河的河口,就在奥里格纳河河畔,孟德斯上校以‘风萧萧兮奥里格纳河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气氛带领着三千精锐脱离大部队出发了。

大部队行军其实不快,潘兴少将带着部队继续走了两天,第三天上午,孟德斯上校就满身大汗的赶回了司令部。潘兴少将大为恐惧,他觉得孟德斯上校的部队大概是遇到了伏击,死伤惨重,他孤身逃回。

而孟德斯上校先是端起水杯猛灌两杯之后,才带着浓烈的汗味对潘兴少将说道:“中国人把五大湖地区的女人和孩子都给我们送过来了。”

“什么?”潘兴少将一愣,他一时没能明白孟德斯上校的话是什么意思。

孟德斯上校继续解释道:“中国人杀了我们在五大湖地区的那些男人,他们把那些女人和孩子用铁路送到了匹兹堡附近,绕过了匹兹堡的战场之后,这些女人和孩子被通过铁路往我们这边送过来了。第一批有六七万人,据说后面还有更多。”

潘兴少将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回应这个问题,他根本没想到中国人居然会玩这么一手。没等潘兴少将说话,孟德斯上校就说道:“我们赶紧请华盛顿调集列车,把这些女人送去后方的城市。”

“然后呢?”潘兴少将总算是开口了。

“然后?然后当然是安顿她们啦!”孟德斯上校答道。

“安顿到哪里?由谁安顿?粮食从哪里来?”潘兴少将连着问了三个问题。

瞪着眼睛盯着潘兴少将看了片刻,孟德斯上校才非常不满地说道:“难道你不准备接收那些女人么?”

潘兴少将大大的摇摇头,“当然不是!但是我担心华盛顿那边可不会同意。而且我们如果现在接收这些人,需要动用多少的车辆和人力?我们没有这么大的人力啊!”

“你难道要我把这些女人安排在战场附近?”孟德斯上校算是大概明白了潘兴少将的打算。

潘兴少将只是叹口气,却没有再回答。

事情的发展果然如同潘兴少将的预料,华盛顿得到了消息之后很快就给了回复,“就地安置,我们会增加送来几车粮食。你部可以派遣部队护卫她们的安全。”

因为亲眼看着潘兴少将口授电报稿,也亲眼看到了华盛顿的回电。孟德斯上校只能仰天长叹,“战场附近有个毛的安全啊!”

第427章 头如雨(八)

匹兹堡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西南部,在奥里格纳河与蒙隆梅海拉河汇合成俄亥俄河的河口,是阿利根尼县县治,同时也是宾夕法尼亚州仅次于费城的第二大城市。在1890年拥有30万人口,现在这座城市被中国人死死围困住。

为了解匹兹堡之围,美国联邦政府派遣了两股援军。第一股有五万兵力,这批人马在进攻中国防御阵地时伤亡惨重,美国联邦政府不得不派遣第二股十万兵力前来参战。潘兴少将就是这十万人的司令官。

在一年时间内从少校变成少将,潘兴少将爬过了中校、上校、准将的门槛。指挥十万人的军队总得是个中将,之所以没有晋升他为中将,是因为这样的晋升速度实在是不合适再过度发挥。

“潘兴少将,您要给兄弟们报仇啊!呜呜呜……”前来见潘兴的是第一波部队的一位上校,讲述着他们的经历之时,汤姆·比尔就忍不住泣不成声。

“俺们在少将带领下前来营救匹兹堡,遇到了中国佬的拦截……呜呜呜……”快说道关键时候,上校又说不下去,继续痛哭起来。

潘兴少将强忍怒气,好言安抚之下,总算是让上校能继续介绍情况。整个整个情况挺简单,美国部队一头装向中国的阵地,然后就在阵地前遭到了中国人的重炮轰击和机枪扫射。部队顷刻就损失惨重,甚至连司令部也挨了几发重炮炮弹,顷刻就被横扫了。等部队撤下来,重新清点人数,发现伤亡过万,司令部里头的人等全部殉国,局面十分惨烈。

介绍内容很简单,时间倒是比较长。潘兴少将听完之后问了一句,“你们确定敌人的部署了么?”

上校一愣,接着脸色尴尬。停了一阵后他才说道:“我当时努力整顿队伍,请求援助。没来得及亲自指挥侦查部队。他们虽然实施了侦查,但是没什么效果,反倒损失了不少部队。”

眉毛挑了挑,潘兴少将费了不小的心力才让自己没有当众大骂起来。之所以忍住了没骂,只是因为潘兴少将知道这就是当下美国陆军的现状。百万的精锐被中国人连骨头渣子都不吐的吃下肚,美国军人的素质以及执行力呈现跳崖式发展。而对面的中国军队则积累了丰富的消灭美国陆军野战部队的经验。

“你把你们的部队组织一下,和我的部队汇合。”潘兴少将命道。

上校如蒙大赦,脑袋点的和鸡啄米般。“我马上去办,我马上去办!”

等上校走了,参加会议的孟德斯上校满脸忧郁地说道:“少将,我们真的要在这里组织进攻么?”

“不进攻难道还要防守不成?”潘兴少将没好气的回答。

“我们在铁路沿线布下防御阵地,难道不行么?靠我们当下的兵力,未必能够击破中国人的防御。阿瑟上将说过,中国人非常擅长在山区利用铁丝网来完成包围。”孟德斯上校有些心虚的提出了他的看法。阿瑟上将是中美开战以来唯一能够领着一半以上的部下在战斗失败后逃出来的一位。最初的时候阿瑟少将还曾经被人嘲讽为败军之将。

在阿瑟少将反讽“you,can,you,up;no,can,no,BB”之后,那些敢于Up的主都被中国人消灭了。大言不惭者丧身败军,曾经的败军之将阿瑟少将现在就变成了是美国陆军之宝。所有希望能和中国人作战的军人都试图从阿瑟上将这边得到情报和经验。

孟德斯上校继续说道:“华盛顿真正希望的是一场大反攻,在大反攻开始之前,我们能够阻挡中国军队的进攻就行。要知道,我们在独立战争的时候,也是采取的游击战术,拖着英国人打。”

“可英国人那时候手里只有燧发枪,现在的中国人手里已经有重机枪了。战争装备的变化太大,大到完全不可能照抄当年的历史经验。而且那时候英国人认为我们美国人和他们是相同的血统,他们希望的是恢复统治。中国人不是英国人,我并不认为中国人的目标是统治美国。如果他们只想统治美国,那么就不会把那些女人和孩子撵到这里。”潘兴少将的声音里面都是沉痛。

孟德斯上校不吭声了,他能理解潘兴少将的沉痛。中国有八亿人口,美国现在只有五千万。而且经历了惨烈的战争,远西各州脱离美国,加入中国。美国的人口实际上只剩下四千万左右。这是一场一比二十的战斗。包括女人、孩子、老人在内的四千万人,必须面对清一色由最强壮的青年们组成的恐怖大军,美国人的数量优势也被质量给抵消。

“我这次出发前,总统阁下还专门叮嘱我。在匹兹堡城内的不仅有原本的三十万市民,还有五大湖地区逃到匹兹堡的二三十万人。这加起来就有六十万人口,我们真的不太能承担这样的损失。所以,必须去救!”潘兴少将语气痛苦而坚定。

现实虽然很残酷,可正确的选择毕竟是正确的选择。虽然心里面有诸多不安,孟德斯上校也不得不赞同这个看法。

就在美国陆军开始努力做着击破中国包围圈努力之时,中国也在仔细的观察着前来援救的美国军队。航空照片往桌上一方,兵团司令部里面就乐开了花。美国陆军的进攻态势是如此明显,不管怎么一个判断,都找不出他们有别的战役目的。

军团参谋长命令参谋们用测距尺反复测量空军查看到的美国后卫距离,得到了比较准确的回答之后,参谋长长叹道:“如果他们能够再勇敢一点点就好了。”

既然五兵团的目的就是围点打援,尽可能歼灭美国佬的野战部队。他们就没有闲着,早就做着各种准备。地图上已经标出了五兵团整顿好的数条摩托化进军线路。虽然五兵团不是以纯粹的摩托化步兵模式建立的部队,但是祁睿为首的那些培训人员好歹提供了一个系统的摩托化作战体系。所以这些按照保守标准建立的通道还能让人放心。当下判断的要害就是要不要冒风险。

参谋系统负责司令部营运,他们要处理面对的种种命令执行问题。司令官则是军事主官,他的责任就是做出战役决断。当敌人存在一部分后卫部队逃脱可能的时候,是不是决定发动战争,就是司令的工作。

“让袁世凯手下的十个旅团进入防御阵地,我们出击。”司令员梅佑乾下达了命令。

“司令,这么快就要用日本人?”参谋长被吓了一跳。

梅佑乾的三角眼里面精芒四射,“都督说过,希望能够消灭两百万美国联邦部队。现在各部队已经消灭超过一百万的美国联邦部队。这次他们派出来的这十五万人大概是他们为数不多还能认真武装训练一下的部队。就算冒些风险,我们也不用太担心。”

参谋长其实不担心胜负,他只是担心能不能完成全歼的目标。战争打到现在,部队普遍感觉美国陆军是一波比一波蠢。这不是士兵问题,也不是智商问题。而是美国军官系统大量被歼灭之后,美国陆军已经没办法凑出足够数量能够根据战局发挥战斗力的指挥人员。堆积再多的勇敢士兵,也没办法在现代战争中获得胜利。指挥体系才是军队的骨干。

所以参谋长答道:“是!司令!”

“别叫司令。都督有命令,要叫司令员。我们的部队必须强调我们只有指战员的区分,没有高低贵贱的区分!”司令员梅佑乾纠正道。

参谋长觉得很无语,自打韦泽都督视察以来,光复军内部就开始努力推动政治学习。“指战员”这个称呼就是其中之一。不少军官都觉得自己从‘官’变成了‘员’,感觉有种被轻视的不爽。不过梅佑乾这种四五十岁,在军中正好是核心高级军官的这帮人,都是年纪轻轻就跟着光复军打仗的那批。他们视韦泽都督为神一样的存在,韦泽都督的命令只要不是公然打击他们的利益,这帮人就会毫不迟疑的执行。

所以不愿意自寻烦恼的参谋长换了称呼,“好的,司令员。我马上去安排。”

围困匹兹堡的中国军队与尝试给匹兹堡解围的潘兴少将都是意志坚定的军人,几乎是同时做出决断之后,中国军队立刻向东进发。而潘兴少将则整顿了部队,并且扩大了侦查范围。

在中国军队出发的第二天傍晚,潘兴少将放出来的侦查网就送回‘在侧翼发现中国军队迹象’的消息。潘兴中将也立刻意识到自己很有可能要遭到中国军队的包围。之前的大部分战斗,美国军队都是被中国军队包围歼灭,这才导致了惨烈的损失。

当潘兴少将发现自己也有极大可能遇到被中国军队包围可能的时候,他立刻做出了判断,全军向匹兹堡出击!

第428章 头如雨(九)

1890年8月1日,战争部长小林肯接到了电报,潘兴少将率领的十五万部队和数万老幼妇孺冲入了遭到围困的匹兹堡。小林肯部长第一反应就是大怒,冲进被包围的城市就等于是自投罗网。潘兴少将的选择实在是太糟糕。不过第一反应平息之后,小林肯部长又觉得某种程度上能够理解潘兴少将的选择。对于其他人对潘兴少将的批评,小林肯部长根本不予置评。如果这些人真的如同嘴上那么勇敢,他们完全可以带兵出击。

无视这些纷争,小林肯部长陪着加菲尔德总统接待了德国人。有线电报已经从码头把确认物资的消息传到了白宫,所以加菲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