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852铁血中华-第7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初两天各国报纸的宣传让欧洲各国民众普遍认为中国逼近了希腊,法国报纸最先回过味道来。各大法国报纸随即刊发了试图扭转局面的新闻,虽然内容不大相同,里面都写了法国参谋部副部长的一句话,“中国人租借塞浦路斯,是在奥斯曼帝国的裤裆下面架了一把大刀;中国人购买克里特岛,是在欧洲的裤裆下面架了一把大刀”。如此直白的宣传让法国读者有如梦初醒的感觉,随着消息的扩大,大票欧洲人开始担心中国人的入侵,有不少报纸开始大骂奥斯曼帝国引狼入室,是欧洲的叛徒。

“欧洲叛徒”的称号让奥斯曼帝国甚至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几百年来欧洲从来木有视奥斯曼帝国为欧洲的一部分。在欧洲人看来,小亚细亚地区就是欧洲的“东方”,是危及欧洲的动乱发源地。更遥远东方的中国把刀架在欧洲裤裆之下的现在,相比较之下“不够东方”的奥斯曼帝国就成了欧洲眼里的“自己人”。

不管外界怎么闹,在塞浦路斯的王明山已经进入退休通道,组织上停止了他的工作,派人对他进行全面查账。这种看似冷酷的做法已经是制度,投票通过这个条例的王明山也不担心。他终于有时间关心一下儿子,他儿子的船队规模从现有的,正在交接验货的,还有在船台上建造的,共有十一艘两万吨铁矿运输船。他们的船队不仅向意大利运送铁矿,还向奥斯曼帝国运输铁矿。

爱琴海西北部的萨罗斯湾距离奥斯曼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没多远,注入萨罗斯湾的梅里奇河附近有一个钢铁厂,来自巴尔干色雷斯地区的煤矿、石灰石等原料在这里和铁矿汇合,生产出的钢铁通过铁路北上,通过奥斯曼帝国的铁路主干线运往奥斯曼帝国各地。

这地区的钢铁厂已经开始生产钢轨,修建3B铁路的南线。必须得说,中二病并非大傻瓜。威廉二世青睐的南线通过矿产丰富的巴尔干色雷斯地区,也能拉动奥斯曼帝国的发展。

在11月,由民朝负责的穿越巴尔干山脉地段的保加利亚铁路终于全部修通,12月1日在巴格达进行了热烈的首发仪式,一辆满载油桶的火车从巴格达出发,前往柏林。

必须得说这趟列车的其实没办法直接开到柏林,博斯布鲁斯海峡大桥没有兴建,铁路并不畅通。更具实际意义的是从1905年6月,匈牙利斯洛伐克人民共和国东部产油区的就开始定期向德国发送石油专列。和3B铁路高调首发仪式相比,匈牙利到柏林的石油运输真的是无人关注。

局面如此急剧变化,法国立刻要求克里特岛上的英国、俄国、意大利军队不要撤退,四国政府都要坚决反对中国与奥斯曼帝国达成的肮脏国土交易。面对法国人的强硬态度,英国撤走了军队,留下几名军官。俄国本想撤军,最后还是响应法国人的要求,与法国和意大利军队留在克里特岛上。

得到了消息的梓炀立刻召开常委会,军委的同志表示“一定会让意大利人明白他们真的很嫩很嫩”。其他部门的同志们没意见,韦泽都督做了“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的讲话后,常委会民主的通过了这个决定。

梓炀当时就明白了姚浜真的没能理解和平政策,斗争不等于主动选择战争,和平不等于无条件的纵容。

第560章 螺旋(三)

在1905年12月,提起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东非行政区的同志的评价是“此人喜欢拿个俏”。这话不是什么好意,也谈不上有恶意。这位埃塞俄比亚皇帝和东非行政区相处的十年中有颇多合作。

苏丹平地昆虫众多,牛被叮咬的很惨,牛皮表面的累累疤痕让价格上不去。苏丹三郡当时的书记韦坤经过与埃塞俄比亚协商,在埃塞尔比亚高原养牛。于是牛皮的品质迅速提高,于是价格也快速提高。有这样的合作前例,东非行政区和埃塞俄比亚之间的合作就多了起来。埃塞俄比亚皇帝陛下曾经到欧洲学习过,知道欧洲的强大。埃塞俄比亚就通过提供养牛的地区,换取东非行政区帮助埃塞尔比亚建设医院、电报系统,桥梁。

然而双方的合作也就到此止步,东非行政区的同志一直认为这位皇帝会进一步要求与东非行政区签署睦邻友好条约,可皇帝一直拿着俏,始终不开金口。欧洲人也知道埃塞俄比亚,承认这个国家的皇位,只是不鸟这个非洲国家。欧洲不鸟埃塞俄比亚,看不上欧洲的民朝更不可能认为非得求着埃塞俄比亚,这事情就到此为止。直到埃塞俄比亚扛不住意大利人,主动请求民朝帮助,民朝才派遣使者前去见这孟尼利克二世。

“陛下,这样和您谈能保密么?”东非行政区的特使率直的问。此时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身边还有些臣子,而东非行政区的同志要说的话未必好听。

看了看民朝的同志,孟尼利克二世冲着周围的人摆摆手,那些臣子与侍从们都退了下去,只剩皇帝的贴身侍卫和翻译。民朝的同志这才开口说道:“您为什么不能接受我们,而要去意大利人瞎搅和。您能告诉我么?”

埃塞尔比亚这个国家不是黑人国家,他们自称是所罗门王的后裔,从长相上能确定这个国家的中上层至少是闪族后裔,黝黑的皮肤是娶了一些黑人女性,以及高原的紫外线共同结果。听了民朝同志不客气的话,孟尼利克二世黝黑的脸庞微微有些发红。

1902年,意大利已经侵占埃塞俄比亚的厄立特里亚地区,埃塞俄比亚和意大利签署了一个“友好条约”。在签完中,意大利人就把里面的重要内容作了修改,在埃塞俄比亚文的条约文件上写着,埃塞俄比亚皇帝在与其他欧洲国家交往时,可以通过意大利政府给予协助。意大利人在意大利文本上把“可以”一词换成“必须”的字样。正是按照这种“曲解”,乌西阿利条约墨迹未干,意大利就公开宣布埃塞俄比亚为它的“永久保护国”。

埃塞俄比亚是个千年古国,懂外语的人不少。发现事情不对头,皇帝孟尼利克二世立刻就发信给欧洲各国,宣布纠正意大利的说法。不过欧洲各国根本不在乎。而孟尼利克二世的做法被意大利认为“不可容忍”,于是战争就爆发了。为自己的愚行而羞红了脸的孟尼利克二世哀叹道:“我们以为信上帝的国家不会这样无耻的对待同样信上帝的国家。”

这话让民朝的同志一时无语,他万万没想到宗教居然成了左右感情进而左右选择的理由。不过仔细一想,民中国的传统中宗教从来不占主导地位,民朝又是格外的坚持唯物主义。让民朝的人们接受有强烈宗教意识形态的国家同样非常困难。

就在此时,尼利克二世苦笑着说道:“我非常感谢民朝给与我们的支持,那些武器贩子卖给我们的武器和中国给我们的武器相比,就是垃圾。”

民朝同志听了这话之后只能苦笑,东非行政区的同志们普遍认为这位孟尼利克二世纯盘自作自受,如果他早早和东非行政区签署和平友好协议,一众欧洲国家哪里敢欺负埃塞俄比亚。或者埃塞俄比亚派遣使者到民朝首都请求与民朝签署和平协议,也许效果更好。既然这位一定要拿着俏和意大利人与虎谋皮,大家也就是看个乐呵。

当然,东非行政区也不至于落井下石。孟尼利克二世请求用土地使用权换取军火的时候,东非行政区很快就达成了协议,并且把五万支步枪,两百挺机枪,五十门火炮以及弹药交给了埃塞俄比亚方面。

这位皇帝孟尼利克二世发动了全国动员,被爱国热情鼓动的埃塞俄比亚人民迅速集结到国王旗下,不仅加入军队,还提供了捐款。这位皇帝就用捐款又购买了五万支来福枪,还上百门火炮。这些武器使用的是黑火药弹药,其中很多居然还是火帽枪。民朝同志万万没想到这种五十年前的老古董居然还有现货。民朝军队在太平天国阶段才在大规模使用这玩意。

在1905年6月,埃塞俄比亚军队与意大利军队进行了大战,战斗失败。意大利人缴获不少埃塞俄比亚人的武器装备后实力大增,之后又进行了连续战斗,双方各有伤亡,战斗打得气喘吁吁,不得不停下来。

然后埃塞俄比亚皇帝再次请求用更多抵押来换取武器,如果按照东非行政区的想法,这次稍微给埃塞俄比亚人一些装备就好。虽然东非行政区不会背后插刀,但是对一个拿俏的存在,大家真的没啥兴趣。这时候韦泽都督的命令下来了,要求支持埃塞俄比亚人民的正义斗争,于是东非行政区只得郑重对待孟尼利克二世。

即便是韦泽都督下令,东非行政区的同志心里面还是对孟尼利克二世这个拿俏的家伙没什么信心。明明身边有99。9999%的上等纯金大粗腿可抱,埃塞俄比亚却宁肯去勾结意大利侵略者。民朝同志记得党课上好像有句话,“这样人之所以爱远方的鞑靼人,为的是免得去爱他们的邻居”。埃塞俄比亚无疑如此,而民朝从来没有如此。平复一下心情,民朝的同志说道:“阁下,现在不是垃圾不垃圾的事情,我想问您,为什么一直不愿意和我们合作呢?”

孟尼利克二世迟疑片刻,然后坦率地说道:“因为你们是共产党,要革命,要土地国有后分给穷人。”

听到这话,民朝同志对于孟尼利克二世“拿俏”的评价登时飞到了九霄云外。不知不觉间皱起眉头盯着孟尼利克二世看。因为宗教的不同,因为阶级立场的不同,这位埃塞俄比亚皇帝果断选择了与民朝尽可能拉远距离,甚至愿意和意大利勾结。孟尼利克二世一点都不糊涂,他明白着呢。

民朝的同志沉默下来,孟尼利克二世则接着说道:“阁下,我听说中国有句话,叫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自从贵国进入苏丹到现在,已经过去二十年了。二十年里面,民朝从未侵略过我国,遇到需要协商的事情,民朝也从来没有欺负过我们,所以埃塞俄比亚反倒不知不觉轻视了你们。现在我终于确定民朝才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希望能够与民朝签署和平条约与互助条约。如果您有什么条件,请提出来。”

民朝的同志皱着眉头听完孟尼利克二世的话,心里面的恼怒无比强烈。原来埃塞俄比亚竟然还敢看不起民朝,若不是被意大利人打痛了,只怕他们现在还在继续敌视选择社会主义制度的民朝呢。不过愤怒归愤怒,组织上的交给的任务还是要执行,心里面想着该怎么向上头揭穿孟尼利克二世的真面目,民朝同志用强烈的质疑语气说道:“我们怎么才能相信您是真心愿意执行协议?”

“我会派遣太子到民朝首都觐见民朝皇帝,并且让他留在民朝学习。”孟尼利克二世坦率地说道。

民朝同志也是外交方面的专门人士,愣了一阵后就明白这是要玩“献质子”的把戏。想到民朝两千年都没搞过这样的破事,民朝同志心里面一阵的不爽。不过冷静一下情绪,他有些感受到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的诚意。

“我们还会派遣留学生到民朝学习,至少是先到东非行政区学习。”孟尼利克二世继续讲述着自己的诚意,“如果贵方有什么要求,请直截了当的提出来,只要是合理的,我们都会接受。”

虽然还是不喜欢孟尼利克二世,民朝同志却不得不承认,当现实局面需要这位皇帝做出决定的时候,他的确是做出合作的姿态。即便还在怀疑与孟尼利克二世合作的可能性,他的态度还能称为诚恳的。民朝同志的手指在地图的东非上划过,他用冷酷的声调说道:“我们的愿望很简单,整个东非不允许存在敌对民朝的势力!”

五天后,1905年12月22日,民朝与埃塞尔比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在签署了《中埃友好条约》,这个条约也被称为《亚的斯亚贝巴条约》。民朝即便知道埃塞俄比亚国内存在不少敌视社会主义制度的人,在这个条约里面依旧没有提出对制度的要求。除了和平共处之外,埃塞尔比亚需要允许民朝在这个国家修铁路,开办工厂与农场。这些恰恰是埃塞俄比亚需要的。这个条约里面还规定,埃塞俄比亚要是想与其他国家签署军事或者政治同盟,需要先经由民朝同意,这个要求在此时的世界上是再正常不过的要求而已。

协议签署之后,民朝就从东非行政区派来一票军事顾问。此时的意大利侵略军也受到很大的损失,不得不停下脚步开始休整。出乎埃塞俄比亚勤王军的意料之外,东非行政区的顾问并没有立刻扑上去解决敌人,而是开始对总数约十万的勤王军进行了培训。

孟尼利克二世对此非常不解,当民朝的养牛场赶了大量牛前来作为勤王军的食物,所有质疑都消失了。每天都有牛肉吃,即便是非洲大部落的酋长也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第561章 螺旋(四)

1906年1月3日,多哥的贝宁沿海盆地地区,一群民朝工程人员坐在码头等待撤离。他们已经找到了一个大油田,并且打出了几口油井。大家讨论着这片油田的地质特征以及开采心得,也谈着回家过年的欢喜。他们这票人是从匈牙利乘船来的石油人员,外出最久的同志已经两年没有回过家啦。

说话间就见德国人走了过来,大家立刻停下讨论。可以帮德国人打油井,却没有教德国人打油井的理由。德国人倒也没有幼稚的试探,之前他们已经试探过好多次,都碰了一鼻子灰,此时他们也懒得再这么搞一次。过来的人员说道:“诸位,我们已经接到电报,船马上就进港,请你们做好准备。”

一听到很快就可以踏上回国的路程,石油工作者们都是满脸喜悦,性急的已经站上高处开始向海上眺望。中国人高兴能回家,德国人同样高兴能向上头交代,开出石油的消息已经发到柏林。

柏林的高官们有惊喜,却没有单纯的高兴。在多哥发现石油是个好消息,但是贝宁距离德国太远了,德国也没有民朝那样的专业油轮。单纯从经济角度来看,从中东买石油其实不比从贝宁运石油回去贵。

“如果开始战争,法国人大概第一时间就会袭击我们在非洲的殖民地吧。”参谋总长小毛奇忍不住问。

没人立刻回答,非洲的发展已经完全超出德国最初的想象之外。虽然民朝开发非洲获得巨大的收益,然而德国人并没有想到自己竟然在非洲居然开发出一个工业中心来,至少当地的资源绝对能够支撑一个工业中心。

看到没人回答,小毛奇说道:“我们要在未来的战争中保护非洲殖民地么?”

和上一个问题一样,还是没人回答。如果非洲的殖民地是一片荒芜,想来这帮在柏林的人立刻就能做出决定。得到很大的收益是好事,却也让做出决断的时候变得更加艰难。

在德国最不缺乏的就是亲英媚英的人,德国在非洲开出石油的消息传到柏林,伦敦方面很快就受到了线报,英国人也紧张起来。经过讨论,英国国防大臣请民朝大使会面。

根据英国几年前定下的国会每四年在伦敦与维多利亚城轮换的决议,此时的英国国会与英国国王都在伦敦。不过很多人都相信也许下一次英国国会与国王都抵达北美之后,英国的北美化就会完成。

英国最近这些年变化太大,民朝驻英国大使比较相信这种判断发生的几率。大不列颠岛上的人口只剩下1500万,刨掉500万决定在大不列颠岛上终其一生的老人,真正的人口数量不过一千万。900万城市人口和100万城市老年人口,100万农村人口和400万农村老年人口。英国政府不仅没有让资本在大不列颠岛上横冲直撞,反倒是在劳合·乔治的推动下完成了《家庭农场促进条例》《煤矿国有化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