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852铁血中华-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扛不住压力了!所以我现在要你通过睡觉,吃饭等活动来减压。直到你精神上积累的压力降低到能够继续工作为止!”

阮希浩瞪大了眼睛,“总参谋长,你这是要撵我走么?”

韦泽尽量用温和的语气说道:“我不是要撵你走,而是让你赶紧去休息。休息完之后赶紧回来工作。”

“我还能继续工作!我不累!”阮希浩梗着脖子答道。

韦泽笑了,“呵呵。阮参谋长,你就当上我一次当,被我骗一次。你下去吃顿饭,睡一觉。一定要吃饱,一定要睡好。等你吃饱睡好之后再回来工作。我这么说,你总是能办到吧!”

不等阮希浩再说什么,韦泽对外面的警卫员喊道:“警卫员!来送参谋长下去吃饱睡好。若是他没吃饭,或者装睡,你们就不许放他回来工作!听到了么?”

在警卫员的“护送”下,阮希浩终于被带走休息了。副参谋长居峻峰说道:“总参谋长,这不合适吧?”

“有什么不合适的,我总不能下令把他关禁闭吧?”韦泽答道。

“可是这时候让参谋长下去休息,大伙会怎么看呢?”雷虎插嘴问道。

韦泽皱着眉毛说道:“他现在若是不下去休息,大伙又会怎么看呢?”

“这个……”雷虎也不知道该怎么讲。

韦泽正色对参谋部里面的众人说道:“阮参谋长现在满脑子都是要打胜仗,要完成围歼和春的战略。这么想问题,我们能理解,但是这么想问题是有害的。孙武,大军事家。几千年前人家就讲,胜可知,而不可为。打完仗之后,我们是赢还是输自然就知道了。但是仗还没打呢,就要向着必然打胜仗的路子上走,我觉得这就是上了邪路。胜败是评价已经发生的事情,没有发生的事情是无法评价的。”

雷虎也是学过《孙子兵法》的,学习的时候每一个学员都努力想学到怎么打胜仗,听韦泽这么一说,他忍不住反驳道:“孙武的书不就是教人怎么打胜仗的么?”

韦泽答道:“孙武的书教给大家的是什么是打仗,怎么打仗。人家可真的没教给怎么打胜仗。”

“那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雷虎答道。

没等雷虎说完,韦泽就打断了雷虎的话,“《孙子兵法》里面讲,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这个殆的意思是败,孙武是告诉咱们,怎么能不打败仗。”

第60章 破军之将(七)

5月13日中午过后,江南提督和春得知对面的束发粤匪们正在不断逼近清军的所在。从原先的相距三十里推进到相距十五里后,束发粤匪们终于停下了脚步,占据了一片尚且算是比较平坦的地形的南边。

和春提督不用接到太平军的战书就大概能够明白太平军的意思,如果和春有意的话,他大可在明天与太平军在这片地区进行决战。束发粤匪的这种傲慢让和春大怒起来,双方的哨探开始好几个时辰的互相驱逐与杀戮,即便是没能占到便宜,和春也大概弄明白,对面的太平军在五千左右。

何春一点都不傻,这五千人不是他短时间内能吃下的。长时间与这五千人对战,粤匪的其他援军就会赶来。和春手中最大的优势无外乎这一万两千人的兵力优势,想发挥这优势的话最佳的办法就是在晚上先分兵,对这支五千人的束发粤匪实施左右夹击。想了好一阵,和春终于拿起令箭,“音德布听令!”

总兵音德布带领了3000兵马奉命趁着天色未晚向束发粤匪的西侧迂回,和春命令音德布当晚包抄束发粤匪。第二日等和春派兵与束发粤匪们正面作战的时候,音德布从侧后杀出来,两面夹击,一举解决掉束发粤匪。

音德布受命而去,和春也没有傻乎乎的就认为束发粤匪会是毫无战争经验的家伙。他派遣游击科隆多带领一千兵马大张旗鼓的前往束发粤匪所在那片平地的北边。这支部队一来是为明天正面作战做准备,二来也是为了吸引束发粤匪的注意力。同时派出好几支部队,能够非常有效的混淆束发粤匪的注意力。

韦泽首先接到的乃是一千清军直奔己方而来的消息,他立刻命令四个旅两千人前去迎敌。清军的游击塞尚阿与韦泽也算是老熟人,他曾经是御前侍卫,1852年2月时候给当时的钦差大臣塞尚阿当侍卫。塞尚阿剿匪不利,被锁拿回京治罪。

钦差大臣有罪却不能株连到御前侍卫,科隆多原本想回京,却被同为正黄旗的提督和春邀请从军,得到了咸丰皇帝的同意之后,科隆多就投奔了和春麾下。经过两年多与太平军的战斗,积功至游击。

所以当游击科隆多带领了一千部属花了快两个时辰,走了十二三里地,出现在预定的那块平坦地区的时候,他看到的乃是一里多地外整齐的太平军队列。

科隆多毕竟是游击,看到敌人已经做好了准备,他立刻就命令部队列队。哪怕是一千人的部队,只要队列整齐,也不是两千人能够轻松击破的。清军士兵在军官们的喝骂叫喊下很快就完成了基本的队列。看着手下千人的阵列,科隆多忍不住松了口气。

接着,科隆多就看到对面的太平军行动起来。

两年前,也就是1852年2月,科隆多第一次与束发粤匪过手,那次战斗中束发粤匪表现出的强悍战斗力给御前侍卫科隆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身为练家子,科隆多在之后一年多的从军经历中确定了一件事,他在永安附近遇到的束发粤匪是真正的精锐所在。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隆多已经记不太清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当现在对面的两千束发粤匪们开始整齐的向科隆多指挥的清军阵列前进的时候,科隆多突然发现,眼前的东西与他以为已经忘记的事情重叠起来。

那是同样的生气勃勃,那是同样的杀气腾腾。一经行动,两千人的束发粤匪的阵列就逐渐有了层次感。在后阵的是大概三百骑兵,他们轻轻拢住自己的马匹,并没有冲锋的迹象。

有两百名左右的步兵作为中军停留在阵中,毫不停歇的向着清军靠近的是大概一千五百名步兵。平坦的地形只是一种说法,地面上也是有碎石,有地势的起伏。对面这支太平军轻盈的迈步跨过了所经历的一切障碍,轻轻松松向着科隆多的部队直逼过来。

科隆多已经看傻了眼,两年前那名手持长枪,狂奔向清军排枪队列的太平军军官的模样自然而然的浮现在科隆多脑海里。那个人只是跑得比较快而已,然而那轻快的步伐与这一千五百人的轻快步伐别无二致。

陡然间,一种强烈的危机感让科隆多想自己立刻转身就跑。不过他毕竟是一军的游击,是不可能这么做的。所以科隆多一声令下,“后队变前队!回大营!”

清军虽然不知道自己的游击到底想做什么,不过既然大人发话了,而且还不是让大家上前去战斗。这命令立刻得到了执行,清军后队变前队,向着清军大营方向快速撤退。

第61章 破军之将(八)

5月13日是阴历初八,太阳还没落,半轮上弦月就挂在天空中了。逃窜中的清军游击克隆多只求天色赶紧黑下来,只要天色一黑,他彻底摆脱追兵的可能性就会大起来。可是这天色越来越暗,太阳越来越偏西,可怎么都不下山。倒是天空中的那半轮月亮越来越显得明亮起来。

“和春提督,这计策果然能行么?”几个时辰前,科隆多有些战战兢兢的询问着和春。和春要求科隆多充当诱饵,引诱束发粤匪的前锋。不管兵力是束发粤匪的两倍之多,和春却没有小看对手的意思。不仅如此,和春倒想充分利用束发粤匪人数少的劣势,把束发粤匪的先锋引诱出来,予以歼灭。和春担心有人泄密,这计策只是与他颇为信赖的科隆多商量。

如果是在雍正朝之前,科隆多不能称呼和春为“提督”,而是应该称呼和春为“主子”。按照旗籍,和春的祖上是科隆多祖上的主子。不过自打雍正朝之后,官员们之间已经不用讲这个“礼数”。科隆多是京城里头出来的,对此自然是非常了解。在满清官场上,这种上下尊卑的问题,比什么都重要。

“要败就得败退的像个样子。”和春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你与束发粤匪摆开阵列之后,立刻撤军。那些束发粤匪定然会派骑兵追赶,我派出部队跟在你部之后,等束发粤匪的骑兵追赶过来,我们就伏击他们。”

“要败就得败退的像个样子,这是何意?”科隆多对这个关键点非常在意。

“你只能告诉几个亲信后面有埋伏,对那些士卒们什么都不要说。那些束发粤匪行事狡诈,引诱他们追击的话,定然会有我军士卒被俘。那时候只要粤匪一审问,他们定然是什么都招了。”和春答道。

“原来如此!”科隆多对和春的看法深以为然。至少在科隆多看来,如果对面的敌人不战而溃,只要放出部队出去就能轻松的衔尾追杀。追击部队里头有骑兵的话,胜利就更是轻松了。当然,如果不告诉清军官兵,在后面有埋伏,这些逃窜的清军总是会有些损失。不过与声名赫赫的束发粤匪交战,想没有点损失就歼灭束发粤匪的骑兵,那也不现实的。

得到了和春的指示,科隆多在双方距离还有一里地的时候,就调整好了自己部队的队列,双方距离在三百多米的时候,科隆多一声令下,各队知道安排的清军军官带着部队就开始跑路。

尽管军官知道事情来龙去脉,但是士卒却不清楚。这一开始跑路,最初的时候还好些,跑出去一两里地之后,这帮清军的队伍就散开来。

“这也弄得太不像样了吧?”指挥十四军四个旅部队的乃是副军帅蔡玉斌,清军就这么一崩溃,气的蔡玉滨开始指责起清军对待战争的态度不够端正。

即便清军队列不整,数量不多,体力不支,蔡玉斌也没有太过于小看清军的指挥官。原先蔡玉斌以为对面清军跑来之后会真的打一仗。他指挥着四个旅的太平军能够整队向前,从80步到30步,充分利用自己部队的兵力、火炮、火枪的优势,先击溃敌军,然后用骑兵将逃窜的清军歼灭。

看到清军这极为不正常的“崩溃”,蔡玉斌先指责了一句,立刻下达了命令,“各部队先不要追!”

如果是别的部队,这种说法只怕就会遭到反抗。可第十四军的传统就是比较保守,自打在长沙城下遭到清军骑兵冲击,吃了个不小的亏之后,十四军上下都很认同孙武的一段话,“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

眼瞅敌军败退的如此突然,跟来观战的作战副参谋长居俊峰说道:“追上去应该能遇到清军的援军吧?”

“关键是能不能打得过敌人的援军。”蔡玉斌苦恼的是此事。

“若是光在这里等,根本没有和清军援军动手的可能?”居俊峰当然还是希望能够和清军作战。

两位比较有发言权的指挥官大眼瞪小眼的看了片刻,又把视线投向北窜的清军。追还是不追必须当机立断。清军选择逃窜的时候距离太平军步兵前锋有两三百米,即便是太平军步兵的训练水平,只怕也得追出去五六里地才能追上。若是此时再停顿下来,双方的距离拉开超过一里地,那只怕得追出去七八里地才能追上。战场距离和春的大营最多不超过十五里地,追击的危险性随着与清军的距离变大而增加。

“打打看?”居俊峰煽动着。

“你在后面负责骑兵与炮兵,我带步兵最多追出去四里地。”蔡玉斌边说边翻身上了旁边的马匹。

“那就一定要小心!”煽动者居俊峰立马就换上了持重的话。

蔡玉斌带着警卫部队赶上了步兵的进攻速度,扭头一看,后面的炮兵在步兵以及骑兵的护卫下也向前追赶。

追击战的副军帅蔡玉斌勒住马匹,掏出了怀表。此时表针指在晚上五点四十五分,如果怀表比较准确的话,再过四十五分钟天大概就要黑了。收起怀表,蔡玉斌继续向前追赶。部队已经追出了两里多地,前面的清军中已经有人因为崴了脚,被赶上的太平军俘虏。

两里多地没有花太久的时间,不过追击部队也累的呼呼直喘。跟在蔡玉斌身边的第一旅旅帅气喘吁吁地说道。“副军帅!咱们……咱们这么追是追不上了。要不咱们上到山头上,从……从上头往下打,能打死多少清妖就打死多少清妖?”

“好!”蔡玉斌答道。前面的道路也越来越不适合追击,两边的丘陵,山头密布,可以埋藏伏兵的地方是越来越多。

命令传达的很快,部队随即放弃了尾随清军的方向,而是直奔正前方的一个小高地。清军奔逃的道路在这个小高地的南边之后向右拐,绕过小高地之后再次向北延伸。太平军的部队此时追到距离清军300米左右的距离,看那高地的高度,冲上之后或许能把双方的直线距离缩短到100米以内。

蔡玉斌放弃追上清军,歼灭清军的打算。只要能够缩短直线距离,就用能够最快越过直线距离的子弹来解决敌人吧。

一登上山头,视野立刻就开阔了。高地靠北的一面是个小断崖,坡度很陡。居高临下,只见清军的队伍跌跌撞撞的在落日余晖中向着清军大营方向败退。

“打!”蔡玉斌命道。这番奔跑之后太平军的部队也出现了不小混乱,低级指挥官们也管不了自己身边的是不是自己的兵,伍长们只要拽起了四个士兵就开始排队,两司马将五个五人队排起,就开始列队对着清军射击。卒长们则组织起三个两,就开始搞三段击,以提高射击密度。

虽然高地上乱糟糟的,但是射击很快就开始了。火帽枪居高临下的射程能达到两百步,也就是300米。清军的部队完全处于太平军的射程之内。头几轮射击能看得出成果斐然,清军纷纷倒地。

而几轮射击之后,山头上硝烟弥漫,视野逐渐模糊起来。而且太平军这么一路跑来,各个呼吸粗重,被硝烟一呛,官兵都忍不住大声咳嗽起来。参与射击的人数越多,硝烟越来越浓厚,在被熏出来鼻涕眼泪之中,也没人几个人再对清军进行详细观察了。

山头上的部队正打的开心,咳嗽的响亮,远远的听到仿佛暴雨前低沉雷鸣般的声音。那声音虽然不大,可那震动的感觉却非常熟悉。一支规模不小的骑兵部队正在从北边往高地这边赶来。

“撤退!”蔡玉斌立刻命道,他心中感觉挺庆幸的。此次他追击的时候还是不够谨慎,若是清军的援军设在太平军现在占领的小高地上,在太平军冲向高地的时候从上面猛冲下来,只怕蔡玉斌还得吃个不小的亏。

但是如果畏首畏脚,蔡玉斌也没办法真的追上清军的“溃兵”。蔡玉斌心中下了决定,以后他再也不玩这明知道敌人有陷阱,自己还跳下去想尽可能捞好处的事情。

而负责引诱太平军的科隆多游击,此时正蜷缩在一块石头后面。这块宽高均不足三尺的石头后面硬是躲了十几个人。两年多的战争经验,科隆多见识过诸多排枪射击。向荣的连环射击在清军有鼎鼎大名,见识过的科隆多是印象深刻。而从后面小山头上打下来的排枪远超出了科隆多的想象之外。科隆多坚信那个山头顶多能站300人,而枪声的密集程度只怕3000清军都比不上。

科隆多大人根本弄不清楚清军到底被打死打伤了多少人,前后左右的清军不断有人中弹倒地,清军少说也损失了百十人。游击科隆多也暗自下了一个决心,“如果下次再要去诱敌,我说什么也不去参加!”

第62章 破军之将(九)

5月13日傍晚的战斗,交战双方都没达成目的。太平军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