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穿之奶娘-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额娘,十弟确实有事儿,他最近忙着呢。”纯郡王一脸的兄弟和睦,纯真无害的模样。

温太皇贵妃这才信了,嘱咐道:“既是很要紧的事儿,额娘就不留你了。好好当差,改改你那坏脾气,别再动不动就跟人打架。。。。。。”

“知道了,知道了!额娘,儿臣告退!”

“真是没个定性!”温太皇贵妃摇摇头,叹口气,转头又温柔的给纯郡王上药,“他能有什么重要的事儿?皇上竟放心让他办?”

纯郡王笑笑,“额娘可别看轻了十弟。皇帝哥哥对十弟可是很看重,朝鲜派遣使臣过来,皇帝哥哥便让陆军处加紧练兵,估计是要出兵。”

“竟有此事!”温太皇贵妃眼珠子转了转,“雍郡王如今也是一方霸主了。。。。。。”

“皇额娘!”纯郡王突然冷喝一声,温太皇贵妃吓了一跳,愣愣的看着自己从小就贴心的儿子,“额娘,收起你的小心思。儿子绝不做雍郡王那般忘恩负义的乱臣贼子!皇帝哥哥待我们如何,我们兄弟心里清楚,皇帝哥哥甚至连名讳都没有让我们改,如今还让我们用着‘胤’。皇帝哥哥一心照顾着我们这些兄弟,我们如何能做那白眼狼!”

“我就是想想。”温太皇贵妃还是头一次被儿子这般严词厉言,有点吓到了,连皇贵妃的架子都忘记了。

“想也不行。更加不能说出口!”

“哎,额娘知道了。。。。。。”温太皇贵妃有点委屈。纯郡王也发觉自己口气不对,很不孝,急忙放缓了语气,劝道:“皇额娘,莫要只看到人家的好处。雍郡王如今看着是好,实际能不能在越南扎根还不好说,而且,他可能永远也回不了大清,这跟流放没什么两样了。额娘,您希望过这样的日子么?”

温太皇贵妃使劲摇头,华夏人讲究落叶归根,不是每个人都有佟家小妞那等气魄的。

“这不就是了。额娘,雍郡王和佟太皇贵妃是放弃了大清的一切去越南,并且,这还是用佟太皇贵妃的所有产业换来的,额娘,先不说咱们愿不愿意过那样的日子,只说银子,咱们出得起么?说句不好听的,雍郡王就是拿银子买了一个大清口头的支持,其他的还得自己打拼,是皇帝哥哥仁慈,给了他厉害的战船火器,他才有如今。额娘,儿子真的不想做雍郡王那样的人,儿子的根在大清,儿子就算有一天出去建功立业,儿子还是想要回来。”

“好了。额娘懂了,以后再不会说了。”

“就知道额娘会懂儿子~”

“少说好话!”温太皇贵妃捶他一下,拿出一个药盒来,“这个是当年太上皇赏的,蒙古进贡的,加了天山雪莲啊什么的,效果好的很,额娘一直没舍得用,你拿去。瞧瞧你的脸,额娘看着心疼,怎么能下那么重的手!”

“额娘,儿子也还手了,他们也没占到便宜。”纯郡王一边将药盒塞进怀里,一边说道。母子俩个又说笑几句,刚才沉重的气氛一会儿便没了,最后温太皇贵妃笑着亲自将纯郡王送出了。

过了几天,裕贝勒往陆军处找敦贝勒。裕贝勒是内务府总管,他的任务就是给皇帝搂银子,只是如今他那张漂亮的脸不能看了,心情不爽,不想进宫,便带着一个骚包的黄金面具去找敦贝勒。好在他身上带着腰牌,要不然一张面具脸二话不说,大爷似得下了马车就想往里闯 ,守门的小兵差点没开枪!

“你的脸怎么还是这幅德性!?”裕贝勒皱着眉头看敦贝勒那张五颜六色的脸,肿是消下去了,可怎么还是青的青紫的紫。

敦贝勒大咧咧的摆摆手,“这才几天啊,消肿就好了,现在已经不疼了。”

裕贝勒拿下自己的面具,“你看我,就只剩下些印子。”

“咦!”

“笨蛋,一定是温太皇贵妃又将好的给纯郡王了!”裕贝勒愤愤不平,敦贝勒嘿嘿笑两声,“他看着就比我弱,给他也没什么。”

“弱个屁!你看看我的脸,被他打的都出血了!”裕贝勒往敦贝勒面前一凑,指着自己的眼角,很不满的吼道。

敦贝勒继续嘿嘿笑,也不反驳,任裕贝勒将他骂的狗血喷头。

“给你!”裕贝勒骂舒坦了,这才扔给他一个药盒,“这是我用的。”

敦贝勒顿时一张大大的笑脸,搂着裕贝勒的肩膀,“你可真是我亲兄弟!”

裕贝勒翻个白眼,“白痴!”

景绵5年,又是十一月,乾清宫外守卫森严,皇上将所有在京兄弟召进宫中。这不由让人想起了三年前,也是这个时候,皇上将所有王爷贝勒叫进宫里,然后,大清便开始了远航征战的计划。由此可以看出,当今皇上心胸之宽广,他从不忌惮兄弟,相反十分信任,一有大事,便会和兄弟们一道商量,相反,满朝文武总是最后一个知道皇上决策的。这让大臣们很不适应,皇上和王爷好的跟一个人似得,这不科学,无论他们怎么拉拢,这些郡王贝勒们一概不理。一旦皇帝和阿哥们亲密无间,大臣们就没了安全感,有点儿无所适从,当今的兄弟又多,虽然不靠谱,但若真是认真办事的时候,又都干的不错。就因为这点,若真是遇上君臣僵持不下的时候,康熙时期,大多老康退让,可到保成这边,完全颠倒,大臣们很担忧,皇帝看谁不顺眼,直接将谁换了。如今,兵部是直亲王和敦贝勒,礼部是诚郡王和理贝勒,内务府是裕贝勒大清海军处是恒郡王和纯郡王,皇家海军处那是元夫人的天下,八旗更加插不进手了!如今还在大臣手中的只剩下户部、刑部、工部和吏部,但是,如今皇帝起码还有四个小弟弟没有当差呢!真是让人担忧!

“皇帝哥哥,是不是要打仗了?!”敦贝勒一脸的兴奋,年前就让他练兵,快一年了!他皇帝哥哥的速度怎么老是这么慢?要打就赶快啊!

保成懒得搭理他,先是命人拿出两幅画出来。

“这不是九弟(哥)么!”众人凑过去一看,这大美人,不就是他们兄弟大清第一骚包裕贝勒么!“这头发怎么回事儿?长不长短不短的,刚还俗的和尚么?”

“别管那乱七八糟的,你们只说,哪个好看。”

众人面露纠结,一幅是传统的画像,拖着长辫子,穿着蟒袍,大马金刀的坐在太师椅上,一脸的尊贵无匹的大爷架势;第二幅一头利落的短发,额前几缕刘海微微挡住眼睛,却掩不住里面肆无忌惮的放肆,右手慵懒的抵着太阳穴,虽然坐着,却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俯视,对上那眼神,差点以为自己的衣服被一件一件扒下来了。虽然大家每天看着光脑门已经习惯了,但是如此鲜明的对比,凭良心说,还是第二幅好看。。。。。

“朕打算更改剃发令!”

“更改?”众人异口同声的惊呼,裕贝勒很给面子的赞美道:“皇帝哥哥英明!”

保成似笑非笑的撇了他一眼,“其他人呢?”

“臣弟们自是跟着皇帝哥哥的,只是宗室和八旗就。。。。。。”

保成温和的笑道:“无妨,并非取消剃发令,只是稍作更改。由剃半头,改为削短发,如此,整个大清还是按照满人的规矩来,宗室和八旗应无怨言,若真有那不愿意的,朕也不勉强他们,他们自可保持‘金钱鼠尾’。”

“只是汉人呢?万一他们蓄发却又不削短,该如何?”

保成嘴角勾起冷笑,“既然两种都不选,那就按祖宗规矩来。”

祖宗规矩,那就还是‘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区别只是多了一种选择罢了,做主的还是满人。众人点点头,如此的话应该可行。

这法子是佟家小妞临走前传授给爱兰珠的,爱兰珠觉得可行,若是强硬的取消剃发令势必会引起动荡,但是蓄短发的话,既不是汉家的长发又顾及了满人的脸面,还完全符合她自个儿的审美观,男人就应该利落些,两全其美啊。后来跟老康和保成一说,老康倒是保守态度,只让保成透露一二,看看情况,保成在老康面前答应的好好的,一转身就准备大干一场了。

“如此,今晚第一件事儿就这么定了。”保成笑眯眯的看向敦贝勒,“第二件,你可以出去打仗了。”

敦贝勒兴奋的从椅子上蹦起来,“真的么!皇帝哥哥,什么时候?臣弟可以带多少人马,有火器有大炮么?”

保成笑着点头,敦贝勒还没有来得及高兴,就被保成下一句话给说趴下了。

“纯郡王和你一道儿。”

敦贝勒眼睛瞪得溜圆,保成憋着笑,一脸的严肃,“平时你们吵吵闹闹也就罢了,若是正事儿上也这般胡闹,朕饶不了你们!”

“臣弟知道了。”两个人都跟霜打了茄子似得。

“嗯。倭国打着倭寇的幌子,时常在朝鲜烧杀抢掠,朝鲜国王再三上折子,乞求大清出兵,朕思索良久,决定出兵扫寇。纯郡王负责倭寇,敦贝勒负责倭国本土。”虽说两个人都是对付日本,其实程序上是不一样的,纯郡王要带着大清海军先于敦贝勒出发,等帮着朝鲜扫荡倭寇之后,再以对马岛为根据地,彻底进攻日本,这时候,就是敦贝勒的陆军正红旗和镶红旗大展拳脚的时候了。

“皇帝哥哥,为何要灭了倭国?”虽然听从保成的话出兵倭国,但是敦贝勒还是很好奇的,倭国虽然对朝鲜不断骚扰,对大清另一个属国琉球也是虎视眈眈,但对大清还是很尊敬的,从来不敢在大清的边境或者海域有任何活动。

“今日敢侵犯大清属国,明日就敢侵犯大清!朕要杀鸡儆猴!”

众人自以为明白了,倭国就是那只鸡,荷兰、大不列颠等国家就是那几只猴子!只有保成自己明白,日本这个国家的劣根性,如今日本看着对大清恭敬有加,那是罗科扫荡了整个大清海域之后,才有的结果,先前还不是对大清边境各种骚扰!?日本就是一只养不熟的狗,主人强时,摇尾乞怜,主人弱时,反咬一口!她额娘的手记里面写的清清楚楚,后世大清在日本手里吃了大亏,日本是一个永远不能相信的国家,此时不将它除了,真是日夜难以安寝!

众贝勒们回去之后,便跟福晋说了蓄发的事儿,福晋们闻弦而知雅意,第二天就各自回娘家,不消三天,整个八旗上层就都知道皇帝要修改‘剃发令’的事了。接着,某天早朝,保成就将这件事情正式提出来,除了保成的兄弟们一致力挺之外,宗室保持沉默,八旗一半赞皇帝英明,另一半跟着宗室老王爷们一道儿当壁画。至于汉臣,那自然是百分百的支持,并且情绪十分激动,甚至有要炮轰宗室的趋势,只可惜,皇帝并无要纵容他们的意思。那日早朝便这么结束了,之后,皇帝又在太和殿举行了家宴,特将在行宫的老康和爱兰珠请了回来。忆往昔说今日,说的宗室们个个眼眶含泪的,又道祖宗们的规矩咱们后人自然是要遵循,但是咱们身为大清的皇室,也该为整个大清做些事儿。比如废除圈地令,满汉可通婚,等等,大家也看到变化,大清正是改头换面,蓬勃发展的时候,咱们都老了,贡献不了什么,就尽量不要去阻挡什么,就交给年轻人吧。宗室们终于还是沉默着点了头,算是让步了,在那之后,恭亲王裕亲王等宗室重臣上了告老折子,皇帝苦留不住,只得准了。

第113章 国际会议

年长的宗室们彻底退出舞台;保成也毫不吝啬;凡是识趣的;其子孙都在朝中安排了好的差事,又时常多有赏赐,老牌王爷们很是满意。其余顽强抵抗的八旗见了,也不由得想要服软了,只可惜;毕竟他们错过了最佳的表忠心的时机,再加上里面确实有那么一批顽固不化,什么事儿都要跟保成来一番抵抗的硬骨头。保成又是个小心眼的;等着合适的时机一点一点的将这些人的职位换成了自己人。其中;被安排最多的并不是钮钴禄家;而是赫舍里家。自从索额图做了那次糊涂事后,赫舍里家就再没出现过什么精彩的人物,如今保成上位,本没有想起他们来,还是爱兰珠和老康提醒了,毕竟是亲生额娘的娘家人,后门开太大不行,但是完全忘到脑后更加不行,人家会说你绝情,一个仁君不应如此。既然老子娘都这么说了,保成自然是要照顾亲身额娘的母家人的,好容易在里面挑了些还算能用的,安排了位置,这让整个赫舍里氏对保成感激涕零,赫舍里家总算是重新走进了大清上层的视线,保成也算是对他死去的亲额娘有个交代了。

越南的情况暂不细说,如今印度几乎三分之一已经落入直亲王手中。印度也不是铁板一块的,奥朗则布是个战争奇才,然而他并不是一个仁慈的君主,相反,他是一个彻底的暴君,印度本国对他心怀不满的人就有很多,还有其他很多被迫屈从的附属国更是对之恨得咬牙切齿。直亲王攻打印度,一开始大清每隔三月运送粮草,直到后来,几乎是深入印度后,保成开始写信,教导直亲王如何施行殖民政策,另外又派出去周君恒,他是保成的伴读之一,汉臣,武力值方面绝对比不上罗科,但是为皇帝教化大清新产生的奴隶,使其逐渐接受大清的统治,这点,罗科完全比不上人家。周君恒顶着大清驻印度总督的头衔,全权代表大清皇帝,由大清皇帝亲自指定。除了周君恒,此次前往印度的还有皇帝的两个小弟弟,小十三和小十四,打包送到直亲王这里了。让直亲王带着,也不要他们真的上场杀敌什么的,就是先熟悉熟悉战场,实践与理论知识相互对比一下,要是有什么稳赢的小仗让他们练练手也行,过两年再送回来。另外小十一和小十二则是跟着纯郡王熟悉海战去了,对于皇帝此番安排,朝中大臣终于微微放心了,四个小阿哥走的是武职,将来肯定也是跟他们的哥哥一样出国打仗去的,如此起码剩下的那四部暂时是保住了。

周君恒三人到达印度殖民地时,印度平民百姓大多已经不再抵抗,完全军事化管理,直亲王派亲兵过来接他,到了军营,印度本地官员都在,见了他们全都下跪,右手触摸他的脚尖,在之后又摸自己额头。周君恒和十三算是镇定的,面无异色的接受这番他压根不熟悉的礼节,十四很不适应,尤其那群印度人听了他跟十三是皇帝的弟弟后,差点用额头碰他的脚!他差点没有一脚踹出去,太不习惯了!

“这是翻译。”直亲王大咧咧的拎过来一个书生来,“有什么想知道问他 ,有需要支援的告诉达海,他会通知本王。”直亲王又指了指周君恒身边的那个小兵,正是一路带着他过来的那个。这是一种保护也可以说是监视,周君恒好似没察觉一般,客气又感激的神色,拱手笑道:“多谢王爷。王爷这句话,真是给了下官一颗定心丸。”

直亲王摆摆手,“如此,就交给你了,本王还有要事。”

“下官恭送王爷。”

直亲王点点头,开开心心的领着两个小弟弟走了。他出国征战快两年了,过年都没能回去,此时能见到亲兄弟,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一手拉着一个,直嚷着一醉方休。两个小弟弟见他们大哥这般高兴见到他们俩,心里真是慰贴,果然还是亲兄弟好啊。

印度殖民地的局势并不复杂,目前分成两派,消极派和积极派。积极派是痛恨奥朗则布的,对于这位暴君的各种暴虐行径,再也不对其抱有希望,对于大清军队的到来,反而认为是上天派来的使者,真是各种配合;另一种消极派,可是说是还有爱国之心的,这部分人认为奥朗则布应当被审判,但这是印度的事儿,就该印度自己解决,无论如何都不应该臣服于另一个国家。然而,消极派就算心中不接受大清,却又不敢真的有所行动,他们就像历史上半殖民时代的华夏一样,沉默着,等待一个真正的救世主,麻木的看着大清的军队一点一点蚕食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