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药女晶晶-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贺氏摇头道:“娘,小邓氏不聪明,曲多贪图安逸,我们再操心也无用。以后我们少管曲多家的事。”

且说小邓氏带着曲光耀、曲光宗回了曲家,也不去丁氏那里说一声,就直接回了卧房。

曲多躺在床上闭着眼睛,嘴唇微动,道:“你去了哪里?”

小邓氏哭道:“夫君,我们母子去了李家,给姑奶奶跪下磕头,也没有用。她不肯帮你进长安书院。”

曲多坐了起来,瞪眼生气的问道:“谁让你带着儿子过去求姑奶奶的?”

小邓氏往后退了半步,道:“我见你那么痛苦难受就去求了。我也是为了你好。”

曲多急道:“李家都有谁在,都是怎么说的?”

小邓氏就将过程原原本本说了一遍。

曲多羞愧的满脸通红,突然间抱头放声痛哭,道:“小叔叔说的对。我这些年错了,大错特错了。”

小邓氏惊慌失措,忙劝道:“夫君,你哪里错了?”

曲多不想跟小邓氏说话,只是一直哭着,哭自己只想着靠着李家得功名,没有想着自己去北地吃苦挣官职。

外面站着的奴婢是丁氏的人,赶紧跑去给丁氏禀报。

“小邓氏真是个拎不清的。去把他们给我叫到大厅去,我要训话!”丁氏气得直摇头,之前一直懒得教导曲多、小邓氏,这回看来是不行了。

丁氏原是商人庶女,后来商人原配去世,把她的生母由姨娘扶成了正室。

商人家里人口多,也是个大家族。

丁氏与她的生母在这个大家族里面能混得风生水起,自是跟八面玲珑、审时度势的性子有关系。

奴婢过来传了话,曲多擦了泪与小邓氏去了大厅。

丁氏与曲长久刚成亲时,曲长久与曲多都是秀才,丁氏这个继母是新妇,在曲家都未站稳脚根,没有给曲多训话的资格。

如今曲长久成了六品官员,丁氏做了官夫人,又生下两个儿子,长安的宅子地契写着丁氏的名字。

丁氏在曲家地位今非昔比,就是用家法惩罚曲多也是行的。

曲多与小邓氏不得不对丁氏尊敬。

丁氏端坐着就让两人站在跟前,肃容道:“姑奶奶一家人对咱们家千好万好,能帮的肯定会帮,都不用咱们家人开口。你们求上门去,还是带着两个小的一起去求,这不是寒了姑奶奶一家人的心吗?”

小邓氏低头道:“母亲,当时我没想那么多。”

丁氏冷声道:“你只顾着你们夫妻的感受,就一点不顾着姑奶奶一家人的感受吗?”

小邓氏哭道:“我错了。”

曲多问道:“那要怎么弥补?我们要去道歉吗?”

丁氏摇摇头,道:“你们若是专门去道歉倒显得生分了。有机会一起用饭时,给姑奶奶敬杯酒陪个礼说些感激的话就是。”

“是。”曲多与小邓氏行礼退下。

三日后,曲多想通透了,独自去了李家。

他找到了李去病,道:“小叔叔,小邓氏将您说的话都转告我了。我想了许久想通了,我不是读书的料,秋季会试肯定考不中,我向您请教,以后寻个什么营生养家好?”

李去病放下手里的书,问道:“你说说你能干什么?”

曲多羞愧的摇摇头,道:“我就是实在想不出能干什么,这才来请教您。”

李去病反问道:“几年前,我舅舅在信里怎么跟你说的?”

曲多满脸惭愧道:“爷爷让我去北地,可是我未听他老人家的话。”

李去病问道:“那现在你愿意去北地吗?”

曲多哭道:“我一直想去,可是小邓氏总拦着。”

李去病摇头道:“你别拿小邓氏做借口。你就是怕吃苦。”

曲多怏怏不乐返回,过了几日终究是受不了看继母脸色过活,又想着以后没银钱供两个儿子上书院,下定决心去北地。

小邓氏带着两个儿子在曲多跟前哭,不让他去,要他带着她们回潭州。

“咱们回潭州就得坐吃山空,三百两银钱哪够咱们供儿子上书院。你要回潭州自己回,两个儿子我带到北地去!”曲多是个跟曲长久一样非常倔强的人,决定的事很难改变。

“娘,我长大了要上书院。”

“娘,先生夸我聪明,说我以后一定能考中秀才。”

“你听到没有,儿子要上书院。我这个当爹的为了他们也得去北地。你若怕吃苦就回潭州去!”曲多再次提到了让小邓氏独自回潭州。

小邓氏哭道:“我不是怕吃苦,我是怕北地乱不安全。”

曲多怒道:“哪里不乱?天子脚下的长安大街上还发生命案呢!”

小邓氏只有依了曲多收拾行礼。

两口子临走前两天来给李家人告别,在饭桌上给曲氏敬酒赔礼。

贺氏见曲多不是那扶不起的阿斗,便鼓励道:“去了北地只是暂时苦些,后面就会好些的。”

李晶晶道:“北地有许多从潭州过去的人,就算我爷爷、我大哥、舅爷爷回到长安,那些人还在呢,你们也是有人照应的。”

这一次李家破例未给曲多一家银钱,就是要让曲多一家去北地历练。

曲多一家四口去了北地没几天,李家就住进了长安书院的李老实的府邸避暑。

长安书院暑期休课,然每天早上、黄昏有名士讲坛。

李云霄、李去病、何义扬、秦山忆以书院学子的身份,每天早晚去听名士讲课。

这一日早晨,天气炎热,两辆马车停在了书院李府家门口,从头一辆马车里走下来两个少女,走在后面的少女花容月貌绝色倾城。

------题外话------

要票票,有吗?

请支持一下本文。

感谢订阅、送钻票花打赏的亲们!

章节、18 高门贵妇送寿贴 贺氏忆开朝木皇后

两个少女是三公主何敬梅及王烟雨。

第二辆马车里面走下来的是白氏与一位满头灰白头发眼角生着皱纹目光锐利的老年贵妇人。

老年贵妇人正是宫里王淑妃与户部王森尚书的生母、长安书院云院长嫡亲的姐姐云氏。

云家是拥有几百年历史与狄、牛、白、洪、邓家等齐名的大家族。

云氏是云族的嫡女。

当年她还是少女时,开朝的皇帝派大臣到云族求娶她当皇后被拒。

后来她嫁给了长安四大家族之一王族最优秀的男子——王淑妃与王森尚书的生父王赫之。

她跟王赫之成亲几年后,王族的长辈就让王赫之纳妾,她不哭不闹,直接带着还是小孩子的王淑妃、王森回了娘家,而后让娘家来人跟王赫之谈和离的事。

王族的长辈连忙赔礼道歉,亲自与王赫之去了云族把她与儿女接了回来。自此王族的长辈再也不敢提给王赫之纳妾的事。

何冬登基称帝建立定朝,点名要封她的女儿为妃子,她不同意,王赫之瞒着她把王淑妃送进了宫里。

为此她与王赫之几年分居不说话,直到外孙女何敬梅都五岁了才和好。

如今她的夫君王赫之是王族的族长,几乎不问政事,闲暇时受小舅子云院长的邀请到长安书院讲几堂课。

她这样身势显赫、一生堪称传奇的女子,自是受到人尊敬。

曲氏、贺氏、李晶晶听到门奴禀报,连忙出来相迎。

贺氏带着李晶晶给云氏、何敬梅鞠躬行礼。

“老婆子早该来瞧瞧先生的夫人、长媳、嫡孙女,只因一直病着到现在才来。”云氏今年正好六十岁,身体却是很好,红光满面,不显老态。

同样是明着不准夫君纳妾的悍妇,从外面看上去,云氏的容貌气质谈吐远比田国公夫人洪氏强。

“您与三公主能来我们家,实是我们家的荣幸。”曲氏见云氏没有像别的老贵妇人那样上下打量她,心里便不紧张了,热情而又不失礼数的请了云氏先进大厅。

王烟雨特意指的容貌恢复如初的脸,目光感激,笑道:“晶县主,你瞧我的病全好了,真是太谢谢你了。”

李晶晶菀尔道:“你坚持按照刘大医师的医嘱就行,病自是会好。这是你的福气。”

何敬梅拉起李晶晶肌肤光滑似绸缎的小手,柔声问道:“我与你初见是荷园,今个是第二回见面。你还记得我吗?”

李晶晶点点头,道:“我怎么不记得公主。那日在荷园亭子,公主帮着我说话,后来在院子里比诗,又体恤我年龄不同意我展示才艺来着。”

李晶晶对五位公主的印象,何义芸最好,何敬梅排第二。

何敬梅脸露喜色,跟王烟雨道:“你瞧,我没看错人吧,小晶娘是个知道记人好处的好小娘。”

云氏品了几口茶,望着坐在下首的贺氏,柔声道:“上回见你时,你还是个梳着双丫鬟的小娘,不知不觉过了二十几年,你已是四个孩子的娘。”

贺氏略有些激动,微点头道:“想不到您还记得我。”

云氏道:“贺氏双姝,才貌无双。许多年前,你与淑娘不过十一、二岁,在长安城就很有名气。我参加宫宴的次数不多,每回去都是瞧到一群妇人围着你们夸赞,我自是记得你们姐妹。”

贺氏感慨的长叹一声,不再接话。

云氏目光怜惜,忙道:“瞧我这个老糊涂,不会说话,勾起了你的伤心往事,真是对不住。”

贺氏摇摇头道:“无妨。以前的事对我来说已是过往云烟,守住当下的日子好好过才是真。”

“你这么想就是对的。”云氏点点头,赞赏的道:“你与淑娘如今过得好,尤其是你,有个好婆婆,夫君没有妾室通房,儿女成器孝顺。可要好好的珍惜。”

她未提到贺氏还拥有县主的身份,可见未曾将这个放在眼里。

贺氏点头道:“您说的是。”

曲氏得到了云氏的夸赞,心里高兴,问道:“您今年高寿?”

云氏笑道:“我再过五天就整六十岁,今个是来给你们家送贴子请你们喝我的寿酒。”

她身后两个大奴婢从檀木盒里取出三张请帖,呈给了曲氏、贺氏、李晶晶。

贺氏收了贴子打开瞧了里面的内容,朝曲氏微点头。

曲氏便道:“您亲自送贴到我家,那天我们一定去。”

“今个我除了厚脸皮给你们送寿宴贴子,还要感谢你们治好了雨娘的顽疾。”云氏招手叫过王烟雨,让她给曲氏、贺氏、李晶晶再次鞠躬行礼。

贺氏扶起了娇滴滴看上去非常柔弱文静的王烟雨,笑道:“雨娘的病本就不重,又是个有福气。日后定会身子康健,事事顺顺利利。”

白氏又说了千恩万谢的话。

前些天王烟雨要死要活闹得王家不得安宁,便连云氏都病倒了。

如今王烟雨病痊愈,云氏也好了,王家又恢复了昔日的太平安逸日子。

白氏是真心实意的谢谢李家。

何敬梅特意道:“我母妃得知雨娘的病好了,派我来贵府道谢,这是一点心意请笑纳。”向后一挥手,两名大宫女呈上两个尺见方雕着祥云图案的漆盒放在了李晶晶旁边的桌子上。

李晶晶笑道:“谢谢淑妃娘娘。”

云氏是个快性人,事情办完了,这就起身道:“我们就不打扰了。”

王烟雨走之前握着李晶晶的手,秀眉微挑,笑道:“小晶娘,后日三派的诗会,不见不散。”

何敬梅眨眨眼睛,道:“小晶娘,我们可都等着你家好诗呢。”

云氏等人坐着马车离开李府,往前行去了长安书院的云院长府。

李晶晶打开两个漆盒,一盒珍珠首饰、一盒宝石首饰,每件都是精致名贵价值不菲,道:“淑妃出手蛮阔气。”

贺氏道:“云老老夫人给淑妃的陪嫁肯定不少,淑妃背后是几百年的王族,嫡亲的哥哥是户部尚书,又有陛下的赏赐,手里自是有许多好东西。”

李晶晶取出几件让望莲装进两个锦盒,给刘大医师及李世云送去。

曲氏忍不住问道:“怡妹子,你以前常跟亲家姐姐入宫参加开朝的宫宴?”

“是的。此事说来话长,你若是愿意听,我就给你讲讲。”贺氏见曲氏好奇的点点头,连李晶晶也凑了过来,便娓娓道来。

原来贺氏生母娘家木族是与云族一样的几百年大家族。

贺氏生母木氏的堂姐年龄跟云氏年龄相仿,当初开朝未代皇帝派大臣求娶云氏不成,就亲自去了木族。

木氏的堂姐当时情窦初开对未代皇帝一见钟情,就同意做他的皇后。

木皇后在世时,每回皇宫举行宫宴都会传召木氏。木氏就带着两个女儿一起赴宫宴。

云氏当时跟木皇后的关系不错,也被传召过参加过宫宴,就是这样认识了木氏与贺氏姐妹。

曲氏十分震惊的道:“原来亲家母娘家跟开朝的木皇后娘家是一家。”

李晶晶轻声道:“我听说开朝未代皇帝专宠贵妃,他的元后木皇后后来的命运非常的凄惨。”

这些事自是秦婉静一早就告诉她的,就是怕她参加诗会时被人下套子说出大逆不道的话。

云氏点点头,淡淡的道:“我堂姨当了开朝未代十三年七个月的皇后,就被皇帝废掉赐毒酒自尽,木族也在一夜之间被皇帝派军队屠杀,六百七十二口无一人生还。”

曲氏身子一颤,直觉得毛骨悚然。

李晶晶问道:“什么罪名?”

贺氏眉头微蹙,目光迷茫,道:“当时未代皇帝给我堂姨与木族定的罪名是谋逆。真正的原因是个谜,我娘也不知道。只是没过多久,我们家就出事了,也是一夜之间家破人亡。”

曲氏见贺氏热泪盈眶又要哭了,忙道:“开朝未代皇帝在北地被咱们定朝的大军杀死已有几年,一切恩怨都随着他的死结束了。”

李晶晶跟着道:“娘,你刚才说了的,以前的事已是过往云烟,守住当下的日子好好过才是真。以后我与奶奶都不再问了,你也忘记吧。”

贺氏将泪水收了,道:“是。云老老夫人说的好,我要好好珍惜现在的日子。”

李晶晶把装满珍珠首饰的盒子捧到曲氏跟前,笑道:“奶奶、娘,你们看上哪些都拿走。”

贺氏道:“娘,夏天带珍珠显得清爽干净。”

曲氏喜道:“即是晶妹子的孝心,我就选两件。”

李晶晶等选好了珍珠、宝石首饰,又拿了三件派人去送给邓、秦、田三个闺密,余下的让李欢登记入册。

穿着青色绸缎短衫长裤的李云飞风似的跑了进来,满脸兴奋,大声道:“娘,我大字写好了,书也背过了,是不是可以玩了?”

李晶晶问道:“四弟呢?”

李云飞得意的道:“姐姐,四哥动作比乌龟还慢,刚写完了大字,书还没背呢。”

李晶晶板着脸道:“你动作是快,字写的比狗爬的还难看,背书也是总错几个字,一点不扎实。”

李云飞嘟着小嘴,伸出右手比划,“我才四岁啊。我的字写的已经很好了。我背书好多人听了都夸。”

李晶晶没好气道:“四弟跟你同岁。他的字不比你强多了,书背的也是一字不差!”

李云飞跑到贺氏跟前,把小脑袋埋进她的怀里来回蹭着,抱怨道:“娘,姐姐又拿四哥跟我比了。你快说说她啊。”

贺氏伸手抚摸李云飞的头发,道:“你姐姐说的是事实。”

李晶晶走上前把李云飞拉了出来,道:“霄伢子像你这么大时,每天写的字比你的多,字迹比你的工整,背书也是没有错过。”

“不要拿他们跟我比,我就是我。我觉得我很好啊。”李云飞头摇得似拔浪鼓。

曲氏道:“天气热,字写完了,书背回了,就玩玩吧。”

“哦。奶奶最好了。”李云飞跑到曲氏跟前一阵猛亲。

过了许久,穿着蓝衣青裤的贺继业出现在大厅,不吭不哈的坐下来吃起果子。

贺氏问道:“书背过了?”

“背了啊。”贺继业埋头吃着手里的大苹果,再就无话。

李晶晶问道:“你背起来是不是很费劲?”

贺继业抬起头,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长长睫毛微翘,显得小脸蛋十分的清秀乖巧,含糊不清的道:“嗯。费劲。”

李晶晶疑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