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御山河-第3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跟他一交流,杨纪就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年轻和尚关心的居然是自己看到小庙之后,是怎么上山的?看到山顶有座小庙后,走上去不就行了,最多是飞跑着上去。难道还能怎么样?

年轻和尚纠缠的地方实在是让人有些莫名其妙。(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一章 辨论佛理

“不应该啊,不应该啊……”

杨纪听到和尚喃喃自语,他的眉头都皱成了川字:“除非是和我佛有缘的人,否则根本不应该就这么上来啊……”

“小师父,难道上山也有个什么讲究吗?”

杨纪笑道,又从竹篮里拿起了一个野梨,擦了擦,准备放进嘴里。杨纪发现年轻僧侣的能力或许不凡,某些思维实在是跳脱的很。

这里虽然偏僻,但郡与郡相交的地方,总有那么一些人像自己一样经过这里。在深山中看到这样一座小庙,走上去探访一翻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按道理,这年轻僧侣看到有人来拜访,应该习以为常,不应该这么大惊小怪的。

“不知道。”

年轻和尚摇了摇头:“但是小僧在这里十年,从来没有看到过访客。你是第一个。”

“十年?”

杨纪吃惊的张大嘴巴,杨纪发现自己对这和尚的年龄恐怕有些估算失误了:

“你多大了?”

“二十五。”年轻僧侣淡淡道。

哒啪!

杨纪下巴都要掉地上了。这和尚皮肤白皙,细皮嫩肉,眉目看起来也非常年轻,本来以为他和自己差不多。

结果杨纪发现他比自己大了五六岁,完全是和杨玄览一个级别的。但是看他的面目,完全看不出来。

“难道精研佛理还有这种作用?”

杨纪难以置信。

枉自己还叫他小师父,原来他年纪比自己还大。而且杨纪发现他应该知道自己年轻比他小,但还是称呼自己师兄。

这要么就是性格有些古怪,要么就是不通人情世故,一心研钻佛理,对那些完全不在意。

“他说自己在这里呆了十年。也就是说他刚来的时候只有十五岁。难道他与世隔绝,心理一直还停留在十五岁。所以看我的时候才会叫师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怪不得了。”

杨纪心中暗暗道。越想越觉得有这种可能。

杨纪盘坐在地上吃果子,年轻和尚就坐在旁边喝茶。杨纪一边打量,发现他一脸出神,心神不属。一副还在思考佛经的样子。

杨纪对他是越来越好奇。相处这么一会儿,杨纪也慢慢发现了,这年轻和尚虽然能力不凡,但身上的内功却并不浑厚。

联想起自己进入他誊写的经室,他却毫无所觉的样子。杨纪发觉他的实力和自己想像好像有很大的差距,似乎在武道上并没有那么强大。

要知道,武道一途如果被人逼到这么近的距离还没有发觉,那是很危险的。

杨纪对他越来越好奇。而且他说他在这里待了十年,也就是说十年前他其实并不在这里。

杨纪感觉他身上好像蒙着一层迷蒙。非常的神秘。

不知不觉,吃完饭,止住饥,杨纪发现外面天已经完全黑了。八、九百里的路,这么晚的天想要返回平川城几乎是不可能的,注定要露宿在外面。

而且,杨纪还想从这名佛陀弟子这里找到压制大阿修罗的办法。

“小师父,我能在这里借宿一晚吗?”

杨纪开口道。

“阿弥陀佛。佛门大开方便之门,师兄要在这里借宿自无不可。不论一晚还是几晚。都没有区别。”

年轻和尚宣了一声佛号,神态虔诚道。

杨纪发现他完全是在按照佛道的戒律行事。

“小师父,刚听你说在这里誊写经书已有十年。不知道十年前客居何处。小师兄是天水郡人吗?”

杨纪还是改不了口。

“不是。”年轻和尚摇了摇头,点燃了几盏油灯。油灯的光芒映照出幢幢光影,显得非常静谥:

“我是哪里人其实自己都忘了。”

或许是很久没和人说过话,再加上这里只有杨纪。年轻和尚看起来并不抗拒,反倒微微有些兴致:

“我只知道我师父收养,从小就在大梵寺中长大。”

“大梵寺?小师父是宗派弟子?”

杨纪吃惊了。他没想到和尚看起来其貌不扬,但居然和自己一样都是宗派弟子。而且大梵寺,仔细想想。自己根本没有听说过。

从名字看,杨纪第一想到的是在王芷荇和宋紫炁所在正一宗和一气宗。这和尚该不会是那种大宗派的弟子吧?

但是这种大宗派的弟子为什么会跑到这里?而且只在这里誊写经书,内功修为那么差?

年轻僧侣点点头,表示杨纪的猜测是正确的:“在寺里长大,师兄叫了很多年,习惯了,也改不了。”

“那你怎么会跑到这里来?难道十年你从来没有回过宗里吗?”

杨纪忍不住道。他终于明白为什么他一直叫自己师兄了。

“没有。”

年轻僧侣摇了摇头,难得被杨纪问起,神情也微微有些伤感:

“我和师兄他们不同。从小对武技、武功不感兴趣。只在意佛理、佛法。理通而法自具,而且佛道戒杀,终究和师兄他们背道而驰。师兄他们一直不喜,后来寺内比武,小僧武功太差,师父一怒之下就把贬到这里,让我誊写佛经。”

年轻僧侣说着笑了笑,似乎对被罚到这里毫不意。

杨纪知道对他这种孜孜于求,钻研佛理的人来说,这里偏僻安静,无人打扰,反而是个好的去处,也正是得偿所愿。

“不过,小师父有一句话错了。佛道不喜杀戮不假,但佛道可不戒杀。佛陀降妖伏魔,镇伏外道,靠的可都是杀。”

杨纪笑道。

“师兄对佛经也有涉猎?”

年轻和尚怔住了,一脸惊异的神色。

“偶有涉猎吧。”

杨纪笑道。

“师兄这就错了。佛道戒杀,佛陀从孔雀明王肚中破腹而出,但孔雀明王并没有死,而是后来成了佛母。佛陀以身饲鹰、饲虎,这怎么能是杀?”

年轻和尚一下来了兴趣。身躯挺直,一脸严肃,仿佛谈论了着某个关系重大的东西。

“孔雀明王做了假母不假,但是佛陀剖开它的肚子,是不是杀?佛陀以身饲鹰、饲虎,割下自身的血肉。这是不是杀?杀戮可并不见要人头落地,这样也都是杀啊!”

杨纪看着年轻僧侣,笑道。

“这怎么能算是杀呢?”

年轻和尚踞膝直立,激动起来,心思终于全部放到杨纪身上。杨纪还是第一次看到他这么激动的样子,就好像受到某种极大的剌激一样,就像是杨纪侮辱了他的信仰。

“佛陀虽然剖开了孔雀明王的肚腹,但却是为了降伏它的凶性,最后使它明见佛性。弃邪见善;佛陀割下自己的血肉,却使凶兽雌伏,得闻佛法,开启智慧。这是度化,是升化,又与杀戮何干?”

年轻和尚正色道。

“呵呵,杀,起了杀心是杀。起了杀念是杀,杀别人是杀。杀自己也是杀。佛道戒杀,那便应该弃绝所有的杀。所谓杀生为护生,如果佛道戒杀,为何那么要设那么多的金刚、罗汉护法?这些金刚、罗汉手里拿的可不是碗碟吧?什么时候连金刚和罗汉都戒杀了?”

杨纪淡淡道。

“佛,讲究生生向善之心,获取三耨三菩提。所有菩萨、罗汉、金刚莫不如是。金刚、罗汉佛性不精深。修为粗浅,如何代表得了佛?譬如有人犯错,难道他的亲戚便要连坐不成?”

和尚神情郑重道,完全把这当成了一场佛法辨论。

“呵呵,一人犯错。亲戚连坐是不用。但是如果士兵杀人,将军便没有责任吗?儿子犯法,父亲便没有责任吗?金刚、罗汉难道修习的不是佛法吗?杀生为护生,这句话你应该听过吧。而且鹰、虎粗鄙,本是肉食,佛陀降伏凶性,鹰、虎以什么为食?以草吗?鹰、虎若因此而死,佛陀算不算杀生?”

杨纪说到最后,笑了起来。

年轻僧侣张口结舌,目瞪口呆。杨纪说金刚、罗汉杀生,他还能辨上一辨。毕竟金刚、罗汉并不算佛。

但是杨纪说到鹰虎饿死,佛陀杀生,年轻僧侣就张口结舌,无法可辨了。杨纪这翻说辞实在是他闻所未闻,辨所未辨。

佛陀以身饲鹰、饲虎,这本是佛教典故。但是经杨纪一说,却成了佛陀杀生。说佛陀杀生那是完全不可接受。

这和金刚、罗汉是完全不同的。

年轻僧侣本能的觉得杨纪的说话有些不妥,但偏偏又说不上来?难道说佛道杀生吗?这明明是不对的。

年轻僧侣踞蹲在那里,呆若木鸡,额头上冷汗涔涔。他精研佛法,杨纪口中的佛陀杀生对他冲击很大。

“所以说,杀生为护生。想要弘扬佛法,还是要有强大的武力才行。所谓惩恶即是扬恶,小师父喜文厌武,恐怕走错方向了。”

杨纪笑眯眯道,最后才道出目的。

这和尚有些呆痴,受了人的好处,总有做点好事。他佛法如此精深,但武功修为却那么差。

杨纪实在是有些看不过去。

“师兄原来也学过佛经。小僧佩服,不知师兄在何处得法。希望师兄能够多多逗留几天,小僧希望能够和师兄切磋一翻,学习佛法。”

年轻僧侣突然跪伏在地上,深深一礼,一副虚心学习、请教的架势。甚至当场就想要杨纪多逗留几天,要和他切磋佛经、佛法,把杨纪都吓了一跳。

“不敢当,不敢当。”

杨纪连忙站起来,双手扶起年轻僧侣。这和尚本性纯朴,对佛学孜孜狂热,被他这么一拜,杨纪倒是内心不安了。

论佛法佛理,自己可是跟他比差了很远。杨纪可不想误人。

“小师父严重了。你把我看得太多。我其实已经说过,我是宗派弟子,根本不是佛道弟子。——实不相瞒,其实我根本没有学过什么佛经佛理。”

杨纪道,这和尚本性太直,他真是不忍心骗他。(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二章 梵能

“不会的,师兄不要诳我。远古佛道经藉失传,师兄若是没有学过佛经、佛理。如何对佛道如此了解?理解又如此之深?小僧愚钝,看师兄身上有魔罗之气,还以为师兄是外道人。看不出师兄原来佛法如此精深?惩恶即是扬善,小僧受教。”

年轻僧侣对杨纪简直恭敬之极。佛法式微,在这个时代,人人修炼武功、武技。找一个能和自己辨法、谈法的同道人实在太不容易。

百万中人无一二啊!

年轻僧侣显然把杨纪当同道。

杨纪苦笑,这就叫作茧自缚。杨纪也不想骗他,终于合盘托出:

“我虽然在野史中读过一点关于佛道的东西,但只是一笔带过。真正接触佛经、佛法,其实还是从师兄那里。”

“我?”

年轻僧侣惊声道,感觉杨纪在骗自己。

“是真的。师兄誊写经文的时候,我就站在后面看。这是我第一次接触佛经。平常并不曾修习过。”

杨纪坦承道。

“怎么可能?”

年轻僧侣一脸惊骇。甚至比杨纪之前谈论佛道杀生的时候还要惊骇:

“我写的是梵文,你能看懂梵文吗?”

“看不懂。”

杨纪老实的摇摇头:“不过我可以看到你文字化成的佛陀、菩萨、罗汉、金刚,以及浮屠万象。所以严格说起来,还是你教的我佛经。”

“看到?”

年轻僧侣一脸的震撼:“你能看到我写的经文?只那么一会儿,你就懂了?”

年轻僧侣没有想到,绕来绕去。杨纪居然还是从他这儿学来的佛经。更没想到的是,这个陌生的访客看不懂梵文,却自懂能看到,看懂他的经义?

这不得不让他感到震惊了。

一个以前从来没有学习过佛法的人,第一次接触佛法就能清楚其中的奥义。他在大梵寺生活那么多年,见识过形形色色的人。但却还从来没有见识特殊的信客。

“施主是当真的吗?”

年轻僧侣突然换了个称谓,显示出心中的波动。

“我诳你做什么?”

杨纪笑道。这和尚对于佛道似乎特别的执着,甚至几近于着魔的程度。杨纪只是随便跟他聊聊佛经,但和尚却是前所未有的郑重。

“小师父佛法精深,写出的文字妙笔生华,演化浮屠万象。杨纪佩服。”

杨纪笑着道。

年轻僧侣怔怔的看着杨纪,脸上变化不定,良久深深一叹:“阿弥陀迷,师兄实是和我佛有缘。”

杨纪只是一笑。并不答话。佛道式微和纪元以前有太大差距,而且他本身就是儒道传人,在这个时候实现先贤之志,复兴儒道尚且不易,哪里还有兴趣和和尚学习佛理。

不过佛、儒命运相同,在某种程度,自己和年轻和尚倒是有些相同之处。

“小师父,在下体内邪气深种。不知道小师父有没有什么办法帮助祛除这股邪气、恶念?”

油灯摇曳。杨纪的目光透过桌子看着年轻僧侣,一脸希冀的问出了心中最大的问题。大阿修罗的血脉和自己合而为一。那股杀意太过强烈,而且潜移默化会不断影响自己的心性。

杨纪已经体验过那种身不由己,被心中恶念控制的感觉。阿修罗无善恶是非之观,杨纪可不希望自己最后变成一个杀人大魔王。

小和尚的佛法精深,写出的经文感通天地,压抑住了自己心中的杀念。使得自己心中一片平和。

如果能从他这里寻求到解决大阿修罗血脉的方法,那就再好不过了。

“这……”

小和尚闻言一怔,单掌合什,摇了摇头,一脸为难的神色:

“阿弥陀佛。施主,实不相瞒。小僧精于佛理,却不通武功。论武功,小僧恐怕还不如施主。而且人身血肉复杂、微妙,若是邪气在外,小僧还有一点点办法。但是邪气在内,这实在不是小僧的能力范围。”

这翻话大出杨纪的预料。寺庙附近,那股无处不在的安静、平和的力量他是体验过的。

本来以为,小和尚这里必定有解决办法。没想到,小和尚居然也无能为力。杨纪的第一反应是小和尚是不是不愿意帮助。

但是看小和尚的神色却根本不似作伪。

“真的没有办法?”杨纪怔然道。

“小僧佛法低微,自能自度而无法度人,实在是无能为力。”

年轻僧侣一脸抱歉道。他日日苦读经书,于佛经以外的一切,几近空白。所谓武技、功法、人情世故、降妖伏魔……一概不会。

杨纪问他这个实在是问错人了。

“可是,我明明一靠近这里,就心境平境。血脉中的阿修罗戾气,化解无形。”杨纪挣扎道。

“阿修罗?”

年轻僧侣惊诧的看着杨纪,终于明白杨纪所说的“邪气”是什么了。但是很快,年轻僧侣就颓然的垂下头来,深深叹息道:

“不是小僧不是愿帮你。实在是小僧无能为力。实不相瞒,施主所谓的佛陀、菩萨、罗汉、金刚……,凡此种种,小僧其实一概不见。”

“!!!”

杨纪一惊,不可置信的看着身前的年轻僧侣,呆了呆,脱口道:“怎么可能?”

这和尚誊写的佛经,迸发出的佛光、佛性化成金刚百丈,数里之外都能看到。笔下的经文,照得经室金光弥漫。

如此精深的佛法修为,他居然说自己看不到。这怎么可能?若不是知道和尚秉承古佛道,绝不会打诳语,杨纪都要以为他是在骗自己了。怎么可能会有这种事情?

“施主所说的事情。其实小僧并非第一次听闻。从前在大梵寺,师父也曾说过。说我佛性精深,若能于佛道绝学上用功,必然事半功倍,不可限技。可是小僧对于杀戮之术从来都没有兴趣。”

“师父对小僧太过失望,最后将小僧逐出大梵寺。罚谪此至。师父说此地脉怨气、邪气极深,即然我只对佛理感兴趣,又深具佛性,就让我每天在此誊写经书,镇压的地气。”

“师父本是具备大慧根的人。可惜,当今世道武道为尊,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