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御山河-第9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入口往里,是一段甬道。甬道足有二十多丈长,地面铺着尖锐的碎石,非常难走。到了里面,可以看到两根破损扶栏,栏杆上上面有拳头大小的石麒麟矗立,其中一头石麒麟左眼已瞎……”

“头上是厚厚的岩石,非常的坚固。有钢铁铸造的龙骨支撑。龙骨上刻着前朝铭文,虽然有破损,但依然完整……”

“农桑古洞内非常巨大,前端是农具室。有楼房大的水轮子,非常精密。有舂谷的大磨盘,所有的裨谷和谷壳从一端下去,米粒从另一端管子下去。地上放着许多的管子,很像是灌溉用的……”

“农具室往后,左边一半是书藉室。书藉室用钢铁建造,需要特殊的钥匙才能进入。但是有栅栏可以看到里面放的书藉、书架,不止是农桑水利的书,还有前朝的档案……”

…………

这是一段转述的文字,林林总总,非常详细。记述的都是农桑古库内的情况。从书本上的记载来看,这个农桑古库比杨纪想像的要大很多。

“看来后面全都是记载和农桑古库有关的东西了。”

杨纪此时心中一片通透。已经过世的老司丞不止是看了这本书,而且是下了大量的功夫,阅览了大量的书藉。

他在不同的书藉找到了许多隐蔽的,同样记载的农桑古库的内容,这才确信了农桑古库的存在。

而且,也恰恰是这些历史记载,鼓舞了老司丞,让他花费了一生的时间,孜孜不倦的访山探水,堪探琅琊郡的地形,寻找农桑古库的存在。(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章 农桑古洞(一)

杨纪继续往下看下,像这样零零散散的线索非常多。也并不是每个地方都记载的那么详细。只要有个农桑古库这四个字都被他搜集过来了。

而且杨纪发现陈司丞插在书藉里的书页很杂,并不全都是农桑司的东西。还有一些完全是一些和农桑司八杆子打不着一起野史。仅仅是因为里面出现了关于前朝的记叙。

“他在搜集前朝的资料。”

杨纪接连翻看了好几页,发现了关于前朝的资料。有些资料还非常的新的,分明是陈老司丞从外面搜集来的。

这些前朝的资料很零散,单独的看,杨纪实在是判断不出这样搜集的依据。直到看到书页中一块小孩巴掌大的东西,枯黄、残缺,而且有些地方还很模糊。

“前朝地图!”

杨纪伸出两根手指,从书页中夹起这张纸片。迎着油灯的光芒,这分明是一张残缺的前朝地图,上面密密麻麻的蜿蜒曲线。

在地图的中央,“琅琊”两个字清晰可见。只是和杨纪所知的不同,这张纸片上显示的琅琊地图,和杨纪所知的有很大的出入。

——这是一千多年前的前朝地图!

电光石火间,杨纪看着手中残缺的前朝地图,脑海中闪过无数的念头。龙蛇起陆,沧海桑田,一千多年的时间,地壳运动、惨烈的战争都可以导致地表地形的变化。

毫无疑问,现在琅琊郡的山川地形和一千多年前前朝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想要从前朝的地图看出现的地形来,无疑是很难的。

不过看到这些,杨纪已经明白了陈老司丞想要做什么。

“……他想要通过前朝的地图找出农桑古库,再通过和现代地图的位置对比。确定它的位置。”

杨纪脑海中闪过一道念头,终于完全明白了陈老司丞的思路。一千多年的时间,人物、城池、地形都会有很大的变化。

然而万变不离其宗,不管这一千多年怎么变化,总有那么一些东西是不会变的。只要找到那些不变的东西,就能大略的确定两张地图上的位置。从而找出农桑古洞的位置。

“……怪不得陈老司丞会花费那么大的精力堪绘琅琊地图。”

杨纪心中恍然。他已经完全明白陈老司丞的打算了。要想通过两张地图对比的方法确定农桑古库,首先就必须有一张琅琊郡的地图。

陈老司丞必然是想绘出一张完整的琅琊地图,然后两相对比,找出相似的地方。然后进行最后的定位工作。

“只可惜,天不假年。陈老司丞花费了这么大的精力,最后还是没能完成。”

杨纪心中一叹,不由暗暗惋惜。

这项工作他其实已经完成了九成以上,可惜,就算到死的时候。他都还是没通够画出完整的琅琊地图。

杨纪暗暗惋惜,这项工作现在只能是由他来完成了。

一路往后翻去,杨纪看到了许多陈老司丞不知道从哪里搜集来的残缺地图。这些东西都只有一部分,并不完整。

但是看着这些残缺的前朝地图,杨纪脑海中已经慢慢拼凑出一张完整的前朝地图。翻到书本的最后一页,在封皮夹层里,杨纪果然找了老司丞绘制的一张地图。

地图被他折成了方形,打开之后。和杨纪脑海中拼凑的地图几乎一模一样。地图的左上部有一个醒目的黑点,赫然就是农桑古洞的位置。

“陈大人。放心吧。无论如何,我都会完成你的遗愿的。”

杨纪深深的叹了一口气,抽出里面的地图,然后把书本合上,插回了书架上原来的位置。

从房间离开,穿过来时的那条弄堂。杨纪又回到了农桑司衙门的大堂。俯下身,杨纪又把地上的图纸一张张收集起来,仔仔细细的摊平,整理好,然后放到了书桌上。

陈老司丞的工作已经完成九成。现在只剩下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了!

杨纪取出一支农桑司的毛笔,摊开一张纸,蘸了蘸墨,沉吟片刻,然后将脑海中由数百张图纸拼凑出来的琅琊地图画了出来。

要想将数百张繁杂的草稿图纸,整合成一张完整的地图。对于陈老司丞这样的普通人来,毫无疑问是一项需要花费很大心力和时间的庞大工作。

但是对杨纪这样的武者来者,则远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困难。

灯火摇曳,杨纪在火光里独自书写。将这些草稿图纸拼在一起并不是很难,但是要将这副巨幅的“琅琊地图”按照前朝地图的缩略方式,简化成相同制式的地图却并不容易。

陈老司丞的堪绘地图太详细了。而真实的地图远没有这么详细,——至少陈老司丞收集的前朝地图就远没有这么详细,杨纪需要将这些详细的地形有所裁剪,并且按照一定的尺度微缩,制造出和前朝地图相似的制式地图。

“不行!这幅地图至少还有五六处地方不够完善,这样根本没有办法制造出想要的地图。”

半个时辰之后,杨纪停下了毛笔,一双剑眉深深的皱起,看着笔下。老司丞还是有些地方没有堪绘到。

杨纪本来是以为没多大影响,但真正到了最后一步,杨纪才发现缺了这些部分,这张地图根本就没法制造出来。

“只能停一停了。得把剩下的几个地方堪绘完整,才能描述出来。”

杨纪叹了一口气,将毛笔搁到了一边。好在老司丞没有堪绘的地方也不多,以杨纪武者的能力,要不了多久就能完成。

第二天,天一亮,杨纪就奔赴西北而去。接下来的几天里,杨纪都奔波在外。一处处悬崖峭壁,一处处深渊天堑……,杨纪拿着纸笔,到一处都画一处。

五天之后,杨纪一沓稿纸返加农桑司衙门。

“终于完成了!”

杨纪将笔往笔架上一挂,看着眼前一张墨迹未干的琅琊小地图,微笑着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就像卸下千斤重担一样。

不管怎么样,老司丞的遗愿,自己总算是替他完成了最后一步!眼前的地图只有巴掌大小,和那数百张图纸相比,也远没有那么精细,不过这正是自己所需要的。

杨纪左掌托着自己画的琅琊地图,右掌托着老司丞从那些古书古图中总结出来的前朝琅琊地图,左右对比,目光游移不定。

能不能找出农桑古库,就看这最后两张图了。

杨纪神色凝重,目光看着两张地图一动不动。从内容上看,这两张地图地形地脉完全不同。

如果不是知道,很多人第一眼可能认为这可能就是两张完全不相关的地图。不过杨纪仔细的分辨,还是从这两张看起来完全不同的地图中找出了一些相似的东西。

“万坟岭……”

杨纪目光雪亮,突然伸出一根手指,在一堆杂乱、扭曲的线条中点住了地图上的一点,“这个位置就是万坟岭。”

万坟岭由来已前,是历代的战场,不管是前朝还是本朝,万坟岭这个乱葬场的位置从来都没有变过。

不管沧海桑田,两张地图怎么变化。万坟岭的位置是永远不会变的。再过个几千年,陆地变化,这个地方依旧会在这里。

第一个点确定了!

杨纪微微松了口气,万事开头来,万坟岭是个意外的收获。只要找到第一个点,就会有第二个不变的点,第三个不变点……。

而两张地图只要确定了三个不同的点,杨纪基本就能这张大汉皇朝的琅琊地图上找到前朝农桑古洞的位置。

“琅琊城是不能用来做定位依据了,官道也不成。前朝的时候和现在完全不同,现在的城池以前的时候说不定就是荒地。”

杨纪心中暗暗道。伸出的食指在扭曲、复杂的线条中不断游走。这些扭曲的线条,看在杨纪眼中就是一座不断变迁的山峦、溪地。

琅琊郡靠海,大海和陆地之间不断冲撞、挤压,就会引发地震。在琅琊郡,地震不会太频繁,但每隔几十年总会有一次。

所以十多年前,平川城遭遇冥界灾劫的时候,朝廷掩盖真相,说成是遭遇地震,也没有人怀疑就是这个原因。

在琅琊郡志中,早就把这些地震记载了进去。

杨纪以前看书的时候,就接触过这方面的记载。而地震,恰恰是造成沧海桑田,陆地变化的原因。

一千多年的时间,足够琅琊郡的地形发生很大的变化了。这对杨纪这样的后来者来说,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杨纪皱着眉头,一言不发,在这些复杂、扭曲的线条中,不断努力辨识着可以联系起来的东西。

“山峦、河流,这些完全没有办法做为辨识的依据……”

杨纪眉头皱得紧紧的,想要在两张不同的地图中确定出三个不变的点根本不是件容易的事。

杨纪冥思苦想,入神的看着眼前的两张小地图,一动不动。

“平川城……”

杨纪脑海中灵光一闪,突然想起了平川城,“平川城虽然在前朝的时候不一定存在。但是平川城外有一个贯穿冥界的巨大的时空旋涡。”(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一章 农桑古洞(二)

“冥界存在的时间不知道多少亿万年。这种贯穿两个世界的时空通道,是在极漫长的时间中长形成的。相对于时空旋涡成形的时间,一千多年的时间根本算不上什么。所以不管前朝的陆地怎么变化,这个时空旋涡的位置一定不会变。”

“现在时空旋涡的位置,就是前朝时空旋涡的位置。”

……

杨纪心中突然兴奋起来。涉及到复杂的时空问题,那些山脉地形不是那么容易变化的。当初从冥界穿越时空旋涡回到平川城,没想到这个时候却发挥了作用。

“真不知道前朝的时候,是不是也爆发过这样的冥界灾劫?”

杨纪突然走了一下神,心中暗暗好奇。不过杨纪很快就反应了过来,不由摇头失笑:“我这是在想什么,还是先找出时空旋涡的位置再说。”

杨纪努力辨识的时空旋涡的位置。这个巨大的时空旋涡一直是个巨大的火山状山峦。

杨纪在一排排扭曲的线条中辨识,花费了一番功夫,终于确定了时空旋涡的位置。

“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个点了。”

杨纪心中暗暗道。整个工作已经完成了大半,只要确定了最后一个点,就能定位出农桑古库的位置。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涉及到这种地图定位的问题,都是需要相当精确的。否则的话,一点点差距,可能就是数千平方公里的范围。

这么大的区域要找一个古洞,和大海捞针也差不多。

杨纪摒住了呼吸,一遍遍的对照两个地图。同时脑海中回响能对自己有帮助的东西。不过这一次,杨纪远没有那么幸运。

两张地图九成以上都是变化的。杨纪想在这些混乱的地形中寻找出第三个点,根本没有那么容易。

而杨纪到现在为止。到过的地方也很有限。只有晋安城、平川城和琅琊城。这些本朝建立的城池是完全不能做为依据。

而当杨纪查探的时候,杨纪更发现了一个让自己有些毛骨悚然的东西:

“不对,前朝的琅琊郡和本朝的琅琊郡,其区域范围,根本不是一个大小!”

这个发现令杨纪措手不及,暗叫糟糕。他一直受前任老司丞和琅琊这两个字名字的影响。下意识的就认为两个郡是同一个概念。却恰恰忽略了本来不应该忽略的事实,——前朝的郡县制度和本朝根本不同。

前朝的那个琅琊郡区域,要比现在的琅琊郡范围大得多大。也就是说,两者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糟糕!”

杨纪一下子变了脸色。虽然确定了两个点,但这也意味着,如果他想凭借这两个点就来确定前朝农桑古库的位置,误差范围可能会大的吓人。

从几千里,到七八千里……,在准备的知道前朝琅琊郡的意义和范围之前。这是完全可能的。

这么大的误差,自己什么也不干,可能在那片群山里找上五六年也不一定找得到。

现在,杨纪基本可以确定,只怕老司丞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点。他只想着找农桑古洞,只想着绘制出两张地图,却从来没有想到,前朝的琅琊郡和本朝的琅琊郡根本不是一个概念。

虽然沿用了相同的名字。但如果不意识到这点,老司丞恐怕到死都找不到准确位置。

“这下麻烦了。”

杨纪感觉阵阵的棘手:“这张地图根本是不能要的。不知道前朝的琅琊郡郡制范围和地形。根本没有办法绘制出准确的对比地图。”

杨纪放下图纸,揉了揉眉心。感觉额头阵阵疼痛。老司丞虽然解决了九成多的堪绘工作,但却留下了一个难以解决的难题。

不找到前朝的准确郡制,了解前朝琅琊郡的真正意义,这对比的工作完全没法进行。这简直成了一道摆在杨纪面前的高墙天堑,难以跨越。

“真是个大麻烦啊。我虽然有心帮忙。但这样根本就没用了。——这让我怎么去确定琅琊古库的位置啊。”

杨纪心中阵阵棘手。地形,琅琊郡的意义和概念也不同……,这根本就没有办法借鉴啊。

油灯光里,杨纪盯着桌子上的两张图纸,一动不动。好像化为雕塑了一样。把两张图纸看了一遍又一遍,杨纪还是找不出丝毫的线索!

“真是难办啊。这样子是永远找不出农桑古库的。”

杨纪心中叹息不已。

老司丞用了一生的时间去堪绘,找寻那座农桑古库。杨纪不像让一个老人毕生的努力和坚持就这么白费。

一遍又一遍的试图找寻,但杨纪脑海中还是一片空白,找不出一点点破解的线索。

就这么待在农桑司衙门里,杨纪一动不动,时间仿佛凝固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杨纪几乎都快要放弃的时候,突然之间,目光掠过两张地图上两段相似的海岸线,刹那间,仿佛一道高压电流掠过身体,杨纪浑身一颤,眼光跳动了两下,一下子恢复了生气。

“海岸线,对了,海岸线啊……,我怎么就忘了这个!”

杨纪看着两张地图上相似的两段海岸线,心中陡然激动起来。能够做参考物的不止是山脉、城池、旋涡、坟场……,还有这些不太会被人注意到的海岸线。

太渊洲是东部边陲,濒临东海。

琅琊郡也有一部分是靠近海洋的。一千多年的时间,陆海撞击、挤压,海岸线已经变形了许多。但是和陆地相比,这种变化又消失了一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