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御山河-第9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齐小腿的田间,张鲁递过来一个水瓶,看着满身泥泞。低头插秧的杨纪,一脸的不忍。

如果不是知道。谁会相信这个戴着斗笠,一脸质朴,满身泥泞的年轻人会是琅琊郡的农桑司丞,更是最近风头无限,有着功名在身的武秀才魁首?

有功名在身的秀才、力可搏龙擒虎的武者,就该是十指不沾阳春水。一脸高傲的坐在高堂,享受众人的敬畏。

哪里会和田间的普通老百姓混在一起,而且看不出一点区别?

张鲁最开始的时候确实是希望让这些走过场的秀才、武者下下水,最好是干点活。但现在张鲁真的是些不忍了。

原本以为杨纪当初只是说说而已。谁想到,他居然真的干起来了。而且一干还是好几个月,而且还好像沉浸其中,拔不出身来了。

“哈哈,这个你就不必多问了。。”

杨纪抬起斗笠,直起腰身,面对张鲁的疑惑,只是哂然一笑,并没有过多解释。苍墟城的事情,知道的人还不多,知道的人暂时还是少一点的比较好。

至于张鲁他们觉得自己这个农桑司丞做的过于称职的问题,他自己都觉得很好笑。杨纪本来是只准备走个过场,了解了解就可行了,完全不必身体力行。

不过渐渐的,杨纪发现自己渐渐喜欢上了这种感觉。

对于别人来说,这或许是一项又脏又累的体力活,但对于杨纪来说,这却是一项意志的修行。

在和普通人一样,忙碌在田间的时候,杨纪淡忘了自己的身份,只觉得心中无比的静谧、平和,如同一泓清水一般。

而灵魂就在这种古朴的氛围中缓缓的增长。

这是一种很美妙的滋味,难以形容。也是数月来,杨纪真正投入到其中的原因。

“君子,知行合一,止于至善……”

电光石火间,一道电光划过脑海,杨纪福至心灵,突然想到经史子藉上,上古文圣的一句话。

虽然止于至善这句话杨纪还没有明白,但知行合一的味道,杨纪却已了悟。不管是万坟岭“知不可为而为之,知可为而不为”的选择,还是这数月在田间的躬耕力行,这都是一种“知行合一”。

文道的修行之路,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知上,还必须知而行之,躬藉力行。这才是君子的禀持之道。

也是进一步提高自己,通往文气第二重文秀才境界的真正方法。

“嗡!”

一念及此,杨纪的灵魂仿佛泄闸之水般再次增长起来,一股磅礴的力量在灵魂内涌动着,仿佛要从头顶喷薄而出,距离最后的突破只差一步之遥。

“还差一点点。”

杨纪笑了笑,也不着急。在儒道上浸淫的越深,杨纪就越是明白,文气的修行是一种水到渠成的过程,只要火侯到了,自然也就跟着到了,是一点都急不来的。

文秀才的境界迟早都会突破的,现在只差最后一个气机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七章 将军之请

“走吧。我们上去。”

杨纪躬下腰身,把手中最后一束神谷的幼苗插进田里,然后从泥泞中拔出腿了,走了田梗。

“呼!”

一旁,张鲁、周川两人长长的舒了口气。

“小纪,走了?”

“哈哈哈,回去好好把身上的泥洗一洗。”

“记得有空到我家坐会。”

“小纪,别听他的。到我家来,你婶子今天杀了鸡。”

……

看到杨纪放下裤脚,踏上田梗。周围的乡亲纷纷笑着跟他打招呼。虽然知道这小伙子和两位张鲁、周川两位大人关系近,可能身份不凡,但没有人把他的身份和农桑司丞联系起来,更别说是最近风光无限的武秀才榜首了。

这个刚来细皮嫩肉的年轻人用他的实际行动赢得了众人的认同。

“呵呵,回的。我会去的。”

杨纪笑着回头和众人一一打招呼。这几个月的时候,杨纪已经完全和这些朴素的百姓打成一遍。

杨氏是晋安城的大户,最算是在最艰苦的时候,杨纪也没有下过田。在这里,杨纪心神恬静,非常享受这种超然世外的平静感觉。

“可惜,还是要走了。”

杨纪在古铜水管流出来泉水中漂洗了一下,缓步向远处行去。

“大人。”

前方没多远,一名透着甲士躬身站在田梗,看到杨纪立即低头行礼:

“马车已经准备好了,还请大人随我去见大人一趟。”

甲士的态度毕恭毕敬。杨纪是农桑司丞,更是新近武秀才榜首,有功名在身的人物,地位远在普通甲士身上。

更别说杨纪还有“都尉行走”的令牌。

“都已经拒绝你好几天了。还不死心吗?”

杨纪停下脚步。侧头看着身边这名将军府的甲士,神情似笑非笑。

甲士咬咬牙,狠声道,“卑职也是奉命行事,请大人不要让属下为难。”

“那好吧。”

杨纪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张鲁、周川,笑了起来:“难得你们大人一直契而不舍。那就请吧。”

“真的?”

甲士猛的抬头。一脸的惊愕。这数月他都来了十多次了,但一直被拒绝。都快要习惯。不过他还是很快反应过来,一脸惊喜道:

“大人放心,马上就好。请随我来。”

说着一路小跑,在前面引路。

“张在人,周大人,我就先去会会那位新来的琅琊将军。一会儿我们再在农桑司丞会面。”

杨纪回头道。

“是,大人。”

两人虽然有些不解,但还是点了点头。目送着杨纪沿着笔直的田梗上去,然后路边登上了一辆盖着白色布幔的华丽马车,慢慢消失在山道上。

“我们这位新上任的琅琊将军对杨大人还真是器重啊。”

“是啊。这几个月都派了人三番五次的来请。即便被拒绝了,也毫不气馁。”

“大人年轻,又是这届武秀才的榜首,将军器重他也是应该。”

“嗯。我们在琅琊郡也几十年了。琅琊将军也见过六七个。这届的将军看起来非常的礼贤下士。”

……

张鲁、周川二人看着杨纪消失马车,心中感慨不已。

杨纪不知道张鲁、周川二人的对话,否则的话必定会大笑不止。马车在山路蜿蜒。一路过去,到处是农田沃野。

杨纪撩起马车的窗帘。看见一路过去,成百上千青铜色的巨大水轮不停的转动,哗啦啦的把河水、泉水、地下水……从各地地方输送到良田沃里之中,到处都是一片繁忙、热闹、欣欣向荣的景象。

“不枉我花费这么多的精力。这些前朝的东西终于发挥出作用。”

杨纪微微一笑,放下了帘子。

当初给张鲁、周川二人的银票,已经全部轮化成了一个个的古铜巨轮、磨盘、汲水管……。可以想见,今后的数百年,琅琊郡都是一片沃土,而且随着时间,会越来越肥沃。越来越繁荣。

数十里之后,一座巍然的城池屹立。阳光下的琅琊城就像一座黄金城堡一样灼灼生辉。

杨纪坐在马车上穿过城门,越过几条弯弯曲曲的街巷,最后拐进了将军府。在将军府中,杨纪终于这位新上任的琅琊将军。

一身青色的居家服,满脸的笑容,这个新上任的琅琊将军和杨玄览、易先天,以及他的其他前任都不同。

看起来,眼前这位更是像一位幕僚谋士,而不像是一位将军。

“司丞大人啊,不容易啊,终于见到你了。”

新的琅琊将军大步迎了上来,满脸的笑容,不像是第一次见面,反倒像是认识了杨纪很久一样。

“将军何必客气。”

杨纪淡淡道,脸上没有丝毫表情。

士别三日当刮止相看,他现在的实力比这些将军还强。而且有了武秀才的功名,杨纪也不必对将军行礼。

对于具备资格,可以随时赶赴洲府参加武举人考试的武者来说,任何地方上的将军都不再具有节制力。

眼前这位就是如此。

“司丞大人发现前朝农桑古库的事情,我已经上奏朝廷。司丞大人这是造福一方,功在朝廷啊。不过,相比起司丞的这个名头,我还是武秀才这个名头才更适合司丞啊。”

黄素拱拱手,笑道:

“司丞才能卓著,黄某初来乍到,琅琊城又是百废待兴,实在是需要司丞这样人才帮助才行啊。”

“日后司丞要赴洲府,黄某自然不敢阻拦。只希望司丞在琅琊郡的时候,能够助黄泉一臂之力。即便日后离开,在此地挂个虚名也是可以。将军府中必定虚位以待。”

黄素一副礼贤下士的样子,态度看起来非常真诚。

杨纪盯着黄素,一语不发。黄素一脸的真诚。看着黄泉的眼睛。片刻后,杨纪突然笑了起来:

“哈哈哈,黄大人,我不知道你家大人给的你什么任务。不过,你也来了几个月了,你现在觉得你还有动手的机会吗?”

“司丞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

黄素脸上笑容不变,依旧看着杨纪,一副不明白的样子。

“呵,铁勒上将军府的人是我杀的。还用我多说吗?”

杨纪冷笑道。

黄素神色一僵,脸上的笑容慢慢的凝固下来。

“杨大人,看来你已经认定了我的身份。我再说什么都好像没用了。是吗?”

黄素平静道。

“哼,你在这里搜集了我几个月的资料,不会以为我什么都不知道吧?”

杨纪瞥了黄素一眼,冷笑道:

“即然你摆出这副礼贤下士的态度。几次三番派人来请,我自然也要随了你的愿。无论如何都要让你见上一面了。如何,现在回复你上面了吗?”

黄素默然。杨纪的机敏远比他预料的厉害的多。

“杨大人何必呢?铁勒上将军与杨大人素无恩怨,杨纪大人这是何必呢,天水郡与大人,大人何必插手呢,杀了上将军府这么多人?”

这翻话,无异于承认了自己的身份。

“哼。做就是做了。哪里来那么多的原因。”

杨纪冷笑道,“你也观察这么久了。现在觉得自己还有机会吗?”

“没有。”

黄素无奈道,“杨大人即然这么说了。黄某再否认也是无用了。铁勒上将军是国之栋梁,对朝廷忠心耿耿。三公子又是他的儿子,黄某也不能不管。”

“这次是我莽撞了。没想到,你居然已经达到了武宗的境界。早知道如此,我根本不会请求调来此地。”

黄素苦笑。

杨纪的一缕气机就锁在他身上。不用尝试黄素也知道,自己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在一名刀枪不入的武宗面前,任何武将的攻击都是如同孩童般幼稚可笑。

他根本不会有一点点机会。

“你还算是聪明。”

杨纪眼中掠过一抹意外的神色:

“不杀你,只是觉得你还算明智,没有乱来。你不会以为。你比前任的朝阳驸马还要厉害吧?”

“黄某自知不敌。”

黄素苦笑。朝阳驸马就是更任的琅琊将军,更是洲府里的新贵。只杨纪这一翻话,黄素就知道自己的调查恐怕还是有些不详细。

“杨公子,三公子毕竟铁勒上将军的子孙,年轻气盛也是再所难免。杨大人看在铁勒上将军的份上饶他一命如何?在下代将军感激不已。”

“杨公子天赋卓著,想必不日就会进入洲府赶考,未来前途无可限量。实在没有必要和铁勒上将军斗的两败俱伤。”

黄素道。

杨纪微微诧然。这个黄将军确实和他以往遇到过的对手都不太一样。

“这个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杨纪淡淡道。

“在下谢过杨大人。”

黄素拱手道。

“这就要看你们那个三公子听不听了。”

杨纪哼一声,随即衣袖一拂,高声道,“黄大人,我农桑司还有事,就不打扰了。”

这般说着往外行去,黄素也没有阻拦,看着杨纪的背影,心中长长叹息一声,眼中神色复杂。

这次任务的复杂已经超出了他的想像,黄素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要对付的是一名武道七重的武宗。

更没有想到过,杨纪的心思居然这么机敏。接连几个月的时候,他派出去的人都回报说,这位新近风头无限的武秀才榜首正在田间像个普通人一样劳作,不仔细都分别不出来。

黄素本来准备虚位以待,先以一个职位笼络住杨纪,再好好观察,或者看看有没有什么机会。

只是没有想到,这位一直在田间忙碌的农桑司丞才第一次见面就道破了他的身份,让他瞬间产生一种被人洞穿肺腑,毫无秘密可言的感觉。(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八章 晋升文秀才

“年纪轻轻就有如此修为,心思又是如此机敏,实在是太可怕了,恐怕只有铁勒上将军才对付得了他。三公子向来刚愎自用,我说的话他恐怕不会相信。”

“只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无论如何我都劝上一劝了。至于能不能成功,就看造化了。”

黄素想着心中长长一叹,走到桌案前,提起笔,摊开一张纸写起信来。

这个时候,黄素开始有些后悔自己调到琅琊郡来。朝廷有朝廷的规矩,一旦有官身在身,就不能四处走动。

他只能待在琅琊郡,哪也不能去了。

……

从将军府出来,春风吹在身上,非常的舒服。杨纪抬起头,感觉阳光微微有些剌眼。

“啼哒哒!”

一阵啼哒哒的马蹄声传入耳中,杨纪抬眼望去,只见一名战马从不远处的街道上疾驰而去。

战马上的骑士全副披挂,背上插着一副榜文,仿佛旗幡一样飘动。粗大的嗓门响彻天空:

“……奉将军令,禁严令解除。所有尸瘟一概清理干净,从此以后,各行其是,恢复如初。”

蹄哒的马蹄声渐渐远去,一匹又一匹的战马从琅琊城驰向四面八方,声音在虚空中袅袅不绝。

数月的清理工作终于全部完成,所有冥界生物的尸体已经全部清理干净。

杨纪望着清朗的天空,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就好像完成了一个巨大的心愿一般。“知不可为而为之,知可为而为不”,从万坟岭对着仁义之笔发下的心愿,在这一刻终于达成。

冥界灾劫彻底的了解。杨纪的最后一个契机终于达成。

“轰隆!”

一股清青色的文气浩浩荡荡,化为一道光柱从杨纪头顶冲霄而起,杨纪的灵魂立即如同潮水般扩展开来,周围百丈之内,狂风大作,吹得杨纪身上的衣袍猎猎作响。

这新生的文气无形无相。周围的贩夫走卒惊诧莫名,都是看不见的。他们互相看看,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只有琅琊城各处的官邸里,一名名文官霍然站起,看着杨纪文气冒起的地方,满脸骇然。

“这股文气,这股文气……这是文秀才!”

“我们琅琊郡居然诞生了一个文秀才。文道灭亡之后,大汉皇朝居然有了第一个文秀才!”

……

一名年过七十,胡须发白的老文官手指颤微微的指着文气冒出的地方。两眼一翻,激动的晕了过去。

天下间,道德高隆,文气强大的老文官多了去。但没有一个人有如此正统、纯粹。

就算是那些参加文秀才考试,脱颖而出的人也没有这么厉害。那完全是莹火和与皓月的区别。

念头正直,化为文气破体而出,这样的叙述只存在儒家经典中,关于上古文秀才的记录。

没想到这种正统的文秀才。居然在近古时代出现了!

这是震动天下文坛的大事!

……

杨纪此时却根本不知道各处官衙中的动静,或者知道也无瑕顾及。杨纪的心思此时全部在自己的头顶。

“哈哈哈……”

杨纪放声大笑。心中一片喜悦。

从文童生到文秀才,这一小步的距离,却是天与地的巨大差别。他可以感觉到自己的灵魂力量和精神力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而自己的感知能力也在节节拔升。杨纪的意识沟通眉心的《大儒之书》,可以清楚的看到,巨大的扉页上。原本的字迹抹去,一行新的字迹出现在《大儒之书》上:

“杨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