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明-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以作为和南京谈判的筹码。

战场在北平控制的咸兴是个临海城市而咸兴这边的北平军根本料想不到朝鲜军会北上迂回来攻击。在海上巡哨之小舟现破浪而至的大船队时立刻慌慌张张地向咸兴紧急通报。然而恶耗还不止这一项。咸兴北侧的临海城镇罗津、青津仅仅半月就相继陷落了。青津守将张炳被追逼至城墙之上中了流矢而跌落海里。

在咸兴驻守的是原宁王不下陈亨现这个情况之后立刻紧闭城门。向朱高炽和金忠所在的总部请求救援。就在使者出之后不久朝鲜船队就闯入了海湾。先锋正是李芳远的战将李叔蕃。

围绕着墙而展开之死斗延续了一个月。在朝鲜军队极尽激烈的猛攻之下咸兴城内的粮食早已吃光弓箭及弹药也几乎用尽眼看就在陷落之际。

然而某天早上走到城墙之上的陈亨现了港湾之中的朝鲜大船队全都消失无踪他顿时呆住了。倘若被攻陷的话陈亨失去了大部分的手下就算是能逃了命回到朱高炽那里也是冷眼待遇说不定就被合并了。每当想到此事他便恐惧不已没想到一夜之中朝鲜船队竟已乘着海风离去了。

这中间当然是有原因的。朝鲜兵力虽然比起来陈亨所部可谓压倒性的强大。而且朝鲜欺负北平军没有水师。所以才尽找一些沿海的城市攻击。

而且当陈亨所派遣的求援使看到达铁岭时虽然北平军方面立刻命令金忠亲自领大军前进咸兴;而朱能率领大军佯作要攻入朝鲜腹地的模样。直取平壤。但是陆上朝鲜军只是坚守并不出站水军也同时配合行动来回穿插。

但是生了一件事情不得不使李叔蕃带着船队返回。因为他接到“汉城危急。的急报那是都城所在王兴之地。他没有办法。

“再多五天不只要三天。就可以全歼咸兴之敌!”李叔蕃心里这样想着虽然遗憾地愤恨不已但是却一点办法也没有。

此时由方明谦所率领的水师正打算从海上攻击汉城虽然还没有开始但是隆隆的炮声却已经传进了高丽人的耳朵里。

李叔蕃火赶回江华岛一线在安排了防线之后便派出使节往方明谦的水师质询为什么天朝上国要欺辱属国。

“我们只是追击海盗来此对于贵藩没有冒犯之意但是贵藩竟然允许海盗上岸如进出自己的家门一般。看来贵藩一定要给朝廷一个解释。否则一战一定难以避免。”

方明谦义正言辞的说出一番谎话后便正面迎向李叔蕃。

海上不时吹来强风令两军船只激烈地摇晃。灰色的波涛不断地卷起帆柱也出了吱吱嘎嘎的声响。方明谦指挥着船只技巧性地切入了上风位置占据着动攻势的最佳地势。大明的军船和朝鲜水军的比起来又大又坚固而且在还有火炮及远朝鲜战船根本无法近身厮杀因此方明谦又足够的信心也有足够的理由蔑视朝鲜水军。

一夜之后风暴终于平息海面上的安静与平坦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两军的对峙并没有开始大战一场两国的交战也不是方明谦能做得了主的他的任务就是牵制朝鲜水军防止高丽人利用这个优势来威胁北平军。

方明谦尽管有些不明白但是对于皇上的谕旨还是要遵从的。就这样朝鲜有优势的水军要保护国都在陆地上又不敢和当时天下闻名的北平铁骑硬抗。一时陷入了痛苦之中。

就这样迎来了北平军复仇的怒火北平军的兵源十分有限。死一个就少一个这次朝鲜悍然进攻咸兴出其不意之下竟然使北平军丧失了近四千人这些兵将们本来在这么一小块地方已经都窝火了平时骚扰朝鲜百姓已经造成了高高在上的心里猛然有了损失顿时有种奇耻大辱的感觉。

纷纷要求请战在铁岭行辕处盘桓请命聚众不走经过朱高炽、金忠和朱能等人的商议他们从这次方明谦水师牵制朝鲜水军的动向上右山。愕廷对于他们的默许也可能是朝廷给他们一个将功巾一刚机会。

本来已经绝望的心都动了起来现在已经没有了当初靖难时的雄心壮志加上士卒们的思乡情绪使军队也越加难以约束所以对于这次的将士请命朱高炽没有半分的犹豫。

先用朱能、陈亨率领着三万骑兵顺着鸭绿江南下上次是佯攻而这次是真的开始进攻铁山、平壤等地先将身侧之敌清除然后再派人过去向李芳远提出交涉这种先开战后交涉的步骤已经不知道在他们身上重现了多少回了这次依旧如此。

局势迅恶化到了极点。

北平军队势如破竹所向之处朝鲜军尽作鸟兽散。其土崩瓦解之状恰如当初北平军在朝廷大军围攻之下的模样高丽王朝确确实实是处在风雨飘摇中了。

夺得新义州只不过是半个月的事情。这是北平军南征时一个关键性的大胜利。因为标志着鸭绿江和图们江一线再也没有朝鲜军队的存在。主将陈亨没有满足这一胜利而是马不停蹄地继续他的凌厉的攻势立即将目标对准了南侧的铁山。

朱高炽又一次表现出在用人上明智的夫度。他大胆使用在整个北平和朝鲜战争中的俘虏去招降铁山的守将朴道指。朴道指也算是朝鲜军的勇猛将领如果能招降对于今后在朝鲜半岛立足的大计有所帮助。招降人员来到铁山见了朴道指许以重任。

其中有一条对朴道指最具诱惑力也最具说服力。所以其立即派人过来见朱高炽表示愿意投降并请问实践时限。朱高炽大为高兴笑着回答道:“既然带着部队来归顺还愁本王不兑现吗?”当即答应让他做权知大都督。

得到这个消息后朴道指大喜便领着部队夫开城门迎接北平军进了铁山。同时他又致函平壤的守将金震寰劝金震寰也投降。听到说的条件后其自然仿效之。于是还不到正月在大明一片春节的喜庆气氛中在朝鲜半岛北平军雄赳赳地进了平壤城。

朱高炽到底给了他们什么一个念想呢?那就是朱高炽说自己不是高丽人但是不满于李家的跋扈再加上方明谦给他送上了一份大礼这份大辛琳是当初被李成桂废掉的高丽宗室王瑶也就是恭让王。李成桂废掉王瑶之后将其赶到原州居住后来由于李氏家族的地位逐渐稳固也慢慢的放松了对旧日王族的看管竟然被张定边偷偷带了出来送往大明京师居住现在又被方明谦送了回来。

原因不言而喻有了王瑶那么朱高炽完全可以打着替高丽复辟的旗号不管怎么着高丽王族在朝鲜半岛也统治了几百年有一定的人望和拥护在这杆大旗的召唤下在加上朱高炽说只求一隅之地存身不想干涉朝鲜内务那个意思就是先投降的就有可能做“权知高丽国事。这个职务。那就是名誉上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实际上的朝鲜王啊。

一时投降成了一种风行的传染病有时北平军还未动朝鲜的镇守将领就已纷纷献城归降了。金震寰还写信给他远在朝鲜南部做知州的弟弟想诱劝弟弟也早点过来抢个座位。

北平军这种所向披靡的声势在李芳远做出反应之前李叔蕃就估计到了的。李芳远命李淑芳和李舒等人立即出召集令动员全国人民抵抗外辱以抵御北平军的进攻。可是有很多人不仅没有执行这个命令反而一道派人去平壤向北平军请降向恭让王宣布效忠。

伯颜自然高兴便向王瑶建议委任金震寰为大院君恢复高丽王号宣布李氏家族为叛逆同时邀请郑传道的儿子为相以增加自己的份量。

北平军进入平壤之后还没来得及进军据守在沙里院的韩金国就吓破了胆。这个曾经崔氏家族的亲信在开始之战中按兵不动左右摇摆已经没有向李氏的效忠之心。早早地做着投降的准备。看到这个情景马上派人送到平壤表示愿意迎接高丽王的大军入住沙里院。

沙里院走进军汉城途中的一个重要口隘。因为他有海州作为重要港口板门店和金川作为从另一个时空回去的朱允坟更是个熟悉的名字。只道城在山顶之上且兵强粮足。加之颇晓军事的韩金国掌管着兵权认为是不容易对付的劲敌。正愁着如何攻占但对方却主动前来投降并说明自己原来是崔氏门人。

崔氏就是指的崔莹王氏高丽后期名将、重臣东州人为名臣崔惟清五世孙。可谓是那个影响整个东亚的大时代中活跃的无数英杰中的一人也可谓是朝鲜历史上最后一个武将时代的耀眼明星。朝鲜恭憨王元年他参与平定赵日新之乱升护军。后来任大护军相当与中国的上护军受元朝调遣随承相脱脱前往高都征讨张士诚回国后任西北面兵马副使。

崔莹虽然死了几十年但是却也是个大家族为高丽王室的坚决拥护者能得到韩金国的投降朱高炽更能证明自己出兵的正义性。

当即派了朱能率领一支大军先去了沙里院。一座屹立于山顶之上。难攻易守、令朱高炽颇为焦虑的城池就这么不攻自破了。韩金国献城有功就授命他做了大护军。

在北平军势如破竹、一泻千里地进军时上了岸率八万精兵去应敌的李叔蕃却是步履维艰、行动缓慢地走向板门店。李叔蕃真的不想和北平军在陆地上打仗也是不敢打仗的。他的出兵一为形势所逼二为装装样子。

因为作为朝鲜王的李芳远本身就想和朱高炽的北平军讲和轮到打仗谁都知道朝鲜军队已经很久没有经历过战争了打起仗来哪能是身经百战北平军的对手。然而历入讧小月的时空出现了巧合大明和朝鲜的军队开始了在板。愕刚对峙。李叔蕃虽然不愿真打仗但是无疑也算是行军作战的好手依据山里的地势并不死守城池。展开了一系列的防线。

待李叔蕃到达板门店沿线之时北平军已在作进军沙里院周围的安排了。李芳远此时的准备不是迎敌而是派遣使节安然去给北平军大营送去了谈判的意思。派遣使节去平壤议和。忧心仲仲的李芳远仍嫌不够又派人去找已投降了北平军的韩金国想通过弗金国去朱高炽面前疏通关系接受他的议和请求。

李芳远的推理是十分简单的。北平军喜欢降将是不容置疑的。韩金国既然投降了朱高炽一定会喜欢他。他去为他说好话总比安然的话中听。他万万没料到韩金国将李芳远的请求当成耳旁风并没去朱高炽面前讨没趣。

对于朝鲜的议和请求朱高炽持冷淡态度。因为北平军经过商议认为与其依靠李氏家族还不如自己扶持一个高丽王室那样他们北平军就可以长久的把持住朝鲜半岛的局势。有了粮仓也有了足够的兵源最不济也有了和朝廷妥协的借口。他对使节安然说:

“你们李氏妻朝是极不讲信用的。口是心非的事情做得还少吗?我军这次的南征不就是因你们的背信弃义而引起的吗?不仅不按当初的协议相处反而率先起兵攻打咸兴杀害我军将士这种教是不能忘的。”

而对北平将领们却说:“现在我军进攻凌厉如果丢下不打反而议和势必造成其他归降的州郡的他心为据守这些地方带来困难

朱高炽的红脸膛漾着淡淡的自信微笑他的思想随着年纪的增夫也渐渐成熟起来。尽管自朝鲜铁山守将归降之后沙里院、平壤等城都不走动干戈夺取的但对控制朝鲜半岛他并不把希望寄托在招降上而主要是立足于打仗。进攻是他的总意志。招降在他来说只是为了在与朝鲜军的主力作最后的决战前的一种策略一种保持实力的策略。可是他并没有将内心的高兴表露出来只是含而不露。朝鲜使节安然丹走朱高炽就要传令官把颇富外交能力的李让找了来命他送一封信去汉城。李芳远一听北平军派遣高级使看来了好不高兴立即亲自接见。他满以为使者带来的是议和条件的信息。

完全恢复了当初和大明打交道时的恭敬几乎是用一种奴才接主子那样的卑躬态度迎接李让的。对于李芳远的许多嘘寒问暖的话李让只是唯唯应着而问及议和之事却默而不答最后将朱高炽的一封亲笔信交给了他。

捧着那封信如同捧着一颗才从火中取出的一颗栗子似的觉得好烫手。迫不及待地拆开信眼睛盯在信中的一段话上:“如果奉王瑶为高丽国主你们要议和纳贡是完全可以的。如果是那样你真心想议和就应该亲自来

看到这里李芳远的手有点抖了多肉的脸也刷地白了。“亲自来?”什么意思?要我奉我父亲废掉的王瑶为主?想起当年朝鲜的改朝换代他心里不由有点害怕了。

他能去吗?一去准成阶下囚。他真后悔当初的鲁莽!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只是如今后悔也晚了。他真把朱高炽给恨死了。算是怕了你服了你自认打仗打不赢你连向你议和也不成把生路堵得死死的可叫我怎么办?又怕又恨的他想起了前一段时间叫嚣着要将北平军赶出朝鲜的贵族们要不是他们施加压力我怎么会犯这种错误。

真恨不得杀他们几个”方解心头之恨。

如令人家是大军压境这帮人有的甚至已经做好了投降的准备。当初为什么要受到这帮人的威胁!!!

当他糊里糊涂送走李让时心里才恍然大悟:自己的生路已经断了人家压根儿就不跟你议和。

当李芳远意识到自己的议和梦已破灭了时朱高炽的攻击目标已直指元山和开城准备两线作战了。

元山处于海边是朝鲜的一个军港开城也是一样不过这两个地方一丢。则在板门店驻守的李叔蕃难保那么汉城也就危在旦夕了。

在北平军未到。只是传来进攻的消息的时候元山的守将已吓破了胆。早早地逃跑了。倒是有一个副将颇有些骨气他毅然挑起了守护的担子火组织全城军民加固城墙修筑防御工事;又动老百姓广聚粮食做好坚守的准备。

朝鲜没有像明军那样的火炮和开花弹就算是有蒙元时留下的几门蒙古炮对于大面积的作战也构不成威胁。所以水军对于从陆上进攻的北平军队特别是骑兵基本上没有什么用处。

风声越来越紧。当传闻城西面六十里的马转里出现有北平军的先遣骑兵时那副将沉不住气了。他也算是个从战争中打出来的军人从北平军队势如破竹的攻势已料定这元山城内区区几千士兵绝对不是其的敌手。何况主将出逃民心涣散军心不振城是守不住的。这个副将很清晰的认清这个形势但投降的话他是不会说出来的。

每一个再垃圾的国家总能产生几个有骨气的人无论在那个时空都一样。不过这种拿鸡蛋去跟敌人的石头碰的事情他看出来了也代表很多人都看出来了之前的那个元山守将就是如此当然想要逃跑的绝对不止那个主将一个人。

死当然是很容易的莫说死一个就是死上几百几千也不是难事。只是这几千士兵都愿意跟他这个副将一道去死吗。

望着手下将士慌乱的身影和表情这个副将的心徒然凉了。他知道士气不振是个事实他本身就是个带兵的工六们都听他对守城都不抱信心汝城怀荐守得仁一一口吾留在他面前唯一的路就是以自己的死表示对城的坚守表示对汉城朝廷的坚贞。

他十分无奈也十分坚决。

时间在这种悲壮的气氛中缓缓流过。静静的夜里寥廓的空间已不只流动着风声和树枝摇摆的沙沙声。静夜开始闹起来了。隐隐有马的嘶鸣和呜呜的号角声。

人们开始有一只耳朵在注意着窗外注意窗外那引人心悸的动静。

那副将是清清楚楚听到了。也明白城外正在生什么。

但他不动声色他知道很快就会有人来证实他心里的判断的。果然有军官来报:北平军已到城下!副将听罢面无表情极淡然地一笑缓缓地说:“本将知道了。你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他明白底下的军士们说不定早与北平军沟通用不着攻城说不定就有人敞开城门迎接了。

白天他将士卒们的表现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那种慌乱和对自己这个坚持作战的副将是那么的愤恨这一切他都知道也预料到有如今的这个结果士卒们阴奉阳违虽然当着自己的面还是作出抗敌的准备但是实际上已经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