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明-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跪在地上,向朱元璋叩了一个头,再抬起头,已经是满脸的懊悔,说道:“皇祖父,孙儿知错了……。”

“一句知错就可以了?朕问的是你准备怎么处理此事?”

“此女来历皇祖父想必已经清楚,那是决计不能进宫的,但又怀有孙儿的骨rou,所以允炆刚才想,也许将其圈禁在钟山皇庄是一个处理办法,不知皇祖父能同意否?”

“圈禁……?”

听到老朱重复,才想起圈禁是清朝的对付宗室的刑罚,在大明尚未出现这种刑罚,连忙解释了一番。

朱元璋点点头,算是理解,看看跪在地上一脸懊悔的孙子,心软了一下,的确,他的子孙满堂,但毕竟小维所怀的骨rou是皇家血脉,而且是他的第四世子孙,在生气的同时,也有些渴望。毕竟在当时的大明,能见到自己重孙的人实在是不多,而自己又垂垂老矣,不知道还能活上几年。能见到也算是自己的福气吧。

当然,他心里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等重孙生下来之后,定要接进宫来抚养,而这个小维,是绝对不能留在这个世上,不过他不会将这个想法说出来,允炆如同其父一样仁和,想必闻之后定会露出破绽,到时间这妇人来个鱼死网破,倒是会折损了朕的皇家血脉。

知道孙儿有了安排之后,朱元璋也稍微放下心来,朱允炆趁机上奏,说要以钟山皇庄为种植基地,广招天下务农高手,并召集国子监学生,准备重新修订北魏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

看到朱元璋感到一些兴趣,于是马上命宦官将最近从大内借阅出来的《齐民要术》等农书拿出来,侃侃而谈。

言道,《齐民要术》成于北魏年间,而当时北魏正和南朝对峙,所以书中主要内容是讲述黄河流域和北方的农业情况,而南方地农业则很少。而现在大明天下一统,要有一本贯通南北、包罗万象的农书,才能尽显天朝重农的决心。

同时,又拿出了北宋时期所著《陈旉农书》。这本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概括地讨论以水稻为主的耕种方法,其中也谈到了麻、粟、脂(芝)麻、萝卜和小麦等辅助作物。中卷专谈水牛,水牛是江南地区适用于水田耕作的唯一役畜。下卷专谈蚕桑,从种桑起,到收茧止。正好补充了《齐民要术》的不足。

而蒙元时期所著的《王祯农书》。共分三部分:《农桑通诀》、《百谷谱》、《农器图谱》。第三部分占全书的五分之四,是全书重点所在。正好可以弥补百姓看不懂的情况下,有民谣、口诀和图谱示例,那样凭借自己新式印刷机的快捷,甚至可以将一些口诀变成歌谣传唱,将可以最快的被农民所接受。

朱元璋本来是兴师问罪而来,可是没有想到,却被孙儿的思路吸引了注意力,再也不提小维的事情,只是随着朱允炆的指点不断翻动着各类书籍。

最后,嘴里吩咐朱允炆写个关于组织力量编撰全面总结大明目前最先进的农业耕作地百科全书的折子交与六部议审。其实心中已经下定决心要按照方才孙儿所说的那样来编写一部全面超过《齐民要术》的农书了。

——————————————万恶的分割线————————————————

PS:蓝袜说的对,虫子有些懒了,懒的连章节名字都没有去想,从下一章开始,要痛改前非,不在拖沓,每章3K以上,每天必更新,违反者第二天加倍。请大家监督,并支持。:)

另外,中午时还有一章。

正文第七十二章大明百农

洪武二十七年九月,皇太孙上书编撰《大明百农》的折子摆在了朝堂之上,在皇帝的引导下,没有经过任何的阻力边获得了通过。

皇帝下诏,命各省布政举荐农学专才,以备皇太孙用。于是天下熙熙攘攘忙成了一片,不过由近至远,各种人才都陆续往钟山脚下而来。朱允炆这次下决心要树立威信,而且编撰的《大明百农》也是为了下一步的行动,也就是为了编撰今后的“大典”造势,所以自然是下足了功夫。

从六艺书院调拨了大约三百人左右的贫寒士子,作为书写、绘画和收集资料的备用人手。接受工部有经验的官员建议,准备以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牧养、荒政等十个重点来编撰农书。

当然,《大明百农》不仅仅是皇太孙的形象工程。最重要的是要投入使用,要能广泛传播以提高大明百姓的农业技能,也只有那样,才能使自己的形象在大明的最基层生根发芽。

在考虑一番后,朱允炆准备按照后世中百科全书那种编撰方法,在编撰的时候尽善尽美的同时,不但有详细的解释,并且还配有大量的图谱。以便于不识字的农民辨认。同时要求详细分类,几乎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比如说农事中就包括《谷谱》、《麦谱》、《豆谱》、《麻谱》、《油谱》……等等几十个谱别。

又诸如在农本中收集全大明上下各地的种植民谣、谚语。一些琅琅上口的农谣如:“早出白云天要风,晚上黑云天要阴”、“早上浮云走,下午晒死狗”。质朴有趣的农谣不仅可以让百姓朗朗上口容易记忆,而且也能获得了生活的经验和知识。并推陈出新,总结新的耕作经验,便于以后的传播。

以此类推,这样的要求让工部的官员头大如斗,而分门别类又不是区区农民或者官员单独擅长的,必须要经常聚在一起商量,光是这一条,就让那些平ri高高在上的官员心有埋怨,怎么能让他们和一群泥腿子共商事情呢?前来私访的朱元璋气得回到宫中大骂朝中养了一群五谷不分的废物,因为有的官员,甚至不如朱元璋懂的多。

这样和以前著书不一样的差异,曾经让参与编撰的的工部官员非常的不适应。有官员隐讳的提出了不满,朱允炆心里明白,但是也不想解释太多给他们听,因为他也不知道这样能够起到多大作用、到底有用没有。而且自己是皇太孙,这些官员心中就是不满又能拿他怎么样。

说白了,这样的编撰方法完全就是为了方便推广普及,种水稻的只需要《谷谱》,买别的不说花费巨大,就是应用的时候也用不到,买书的人只需要其所需的。而土地多一些的大户,则又不在乎全部买下了需要多少钱。

至于朱元璋曾经想过全部由朝廷出资刊印,下发全大明的这个奇思妙想不但吓坏了各部官员,而且朱允炆也表示反对,说了一句:“轻易而来的东西往往不会让人珍惜!”。引起了朝堂之上很多人的深思。

想起了洪武十八年到洪武二十年间,皇帝连续发布四编《大诰》,曾经有一段时期也是全国震惊,但是距离现在不到十年,便有销声匿迹的征兆。

就算是朝廷接连出招,为了扩大四编《大诰》的影响,更是把它们列为各级士子的必修课程,科举考试从中出题。奉其旨意,行文国子监正官,严督诸生熟读讲解,以资录用,有不遵者则以违制论处。

此外,收藏《大诰》与否,成了判罪或减罪的依据;熟背《大诰》,不仅可以获得奖励,而且还可以因此而被录用为官、从此平步青云。等等一系列措施,但是收效甚微,也不知道是不是和皇太孙说的那句话有关系呢。

不管怎么样,在朱元璋的支持下,一个《大明百农》编撰小组成立,组长就是大明储君皇太孙朱允炆,而成员包括吏部、工部等各级官员,这样是为了方便把各省布政举荐上来的人才直接和官员成绩考核挂钩。以求达到最大的效果。

《大明百农》编撰处设在玄武湖中紧临钟山的麟洲之上,也显示皇帝对此的重视,编撰期间,将会派广洋卫在此担任护卫。

而实验田的所在,就设在钟山东侧的皇家庄园。钟山也就是后来南京的紫金山,当然,还没有后世的中山陵。不过却是孝陵卫的驻地所在,因马皇后谥“孝慈”,故名孝陵。孝陵卫就是守护皇陵的宿卫,而所谓的皇庄,也是为了供养孝陵卫的生活,好使他们专心守护皇陵,这也是孝陵卫与其他卫所不同的地方。

皇太孙第一次驾临皇庄,是一个秋分飒飒的晴天,到了那里,先率领诸臣拜祭了孝慈皇后,也就是他的奶奶,乞求能够得到庇护,而后,朱允炆才知道,原来朱元璋也在这里建造了皇陵地宫,准备和马皇后合葬,可见其对马皇后的宠爱。

孝陵范围内没有皇上谕旨,是不允许有任何武装人员入内的,而朱元璋似乎也不愿意让皇后再见兵戈,也没有特别的下旨,所以,皇太孙一行从玄武湖东侧进入钟山后,他的保卫工作就交给了孝陵卫。

为了保护孝陵,周边的还葬着常遇春、徐达、吴良、吴桢及李文忠等多位功臣,一来表示殊荣,再进一步的意思,恐怕也就是希望这些功臣能够在朱元璋自己死后仍旧卫护在自己身侧吧。看着陵园内亭阁相接;享殿中烟雾缭绕,松涛林海,养长生鹿千头。鹿鸣其间,端的气势非凡。

才想起正事,询问皇庄的所在,他也想看看关于自己将要大展身手的地方所在,谁知孝陵卫却是面有难色,原来,从玄武湖、钟山以东一直到栖霞山,都是皇庄所圈地的所在,除了必要的风水,大都被开垦成田地,大约有十余万亩左右。

功课没有做足的朱允炆自然是被吓了一跳。看着四处山脉连绵不绝,却没有想到朱元璋的手笔那么大,一下子拨给了自己十万亩左右的土地让自己试验,虽然有些惊讶,但是心里知道,今天驰马江南的愿望恐怕又要落空了。

看看天色,只好回到麟洲,看着用最快速度建成的房舍和熙熙攘攘来往的各种人们,朱允炆还是生出了一种自豪感。

皇家的优越,使来自后世的小职员挥手之间可以调动这么多人手来做同一件事情,而且自己什么都不用做,只是偶然间的露面就可以使别人感激万分,这不由让他有种飘飘然的感觉。

而这种飘飘然又从他的内心深处感到有些不安,受过后世现代教育的法律系大学生,本来应该崇尚民主、自由和法制。可是,随着他渐渐的融入生活,却感到自己有些渐渐的喜欢上这种生活,这不是和自己所学的背道而驰吗?

可是他能放手吗?且不说能不能在极度**的老朱下面实行所谓的民主、法制现实不现实,经过这两年的生活,他深深的知道,就算朱元璋抱有无所谓的态度,任由自己放手去做,恐怕不用朱棣搞什么清君侧,也不用四年的靖难之役。那些自己准备赋予权力、自由的大明子民们也会群起而攻之的将他拉下皇帝的宝座。

中国,是不能没有皇帝的,至少现在的大明,是真的不能没有皇帝。甚至更进一步的说,现在的大明不能没有一个铁腕的皇帝。

可能他后世中的建文帝之所以败给自己的叔叔,也是因为如此吧。仁慈的君主,往往不是败给敌人,而是败给自己。

在麟洲稍作休息,趁着天色未晚,准备经由水路回京师歇息,皇太孙的存在,对于那些从全国各地赶到的百姓是一种殊荣,也是一种负担。

当朱允炆看到一群白发苍苍的老汉,端着碗诚惶诚恐的跪在自己面前,手足无措时,就感觉到这一点了。自己偶然来一下还行,要是长久在这里,还不把这些人给累死啊。

反正基调已经定下来,而从六艺书院调拨来的三百贫寒士子就是自己的眼线,在《大明百农》编撰期间和在皇庄试验期间,无论事情大小巨细都躲不过他们的眼睛,自己在这里只能让事情越来越复杂。

想起了小维,这丫头现在还在宁国公主府生活,不过待遇明显的提高了很多,甚至可以自由的出入宁国公主府,前提是必须有侍卫保护,而侍卫,则是朱元璋授意朱允炆调拨给宁国公主的缇骑。

等过几天,皇庄上下收拾妥当之后,再带那丫头去吧,不过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小维自称有了身孕,那么肚子总是不能老不见起色吧,时间不用多久,在小维身边的人就会怀疑,那时候可是欺君之罪,朱允炆就算哭也救不了她了。

难道真的要勉为其难吗?朱允炆想到这儿,心“呯呯”的跳着,可能也不是那么勉强。因为他从内心深处感到了自己的期待。

天近黄昏船近岸,玄武门那清晰的轮廓已经暴露在众人的视野中,朱允炆凭栏而立,身边的侍卫突然闪身护在他面前,轻声喝道:“殿下请后退,水中有人……。”

正文第七十三章上访者的内讧

兴隆客栈其实一点也不兴隆,因为客栈地处在柳条巷的最深处,要不是距离通政司衙门比较近,平时可以收容一些从各地来京师告御状的百姓,恐怕早就无以为继了。

客栈的客人不多,所以店小二也就无所事事的斜坐在门槛上,呆呆的看着小巷入口,希望能够在天黑之前再来一个客人,那么他也可以从他爹那里多要些零用钱。

他爹就是兴隆客栈的老板,姓黄,坊间都称之为黄木头,是因为人比较本份木讷的缘故吧。店小二正在发呆,突然余光感到巷口人影一闪,连忙站起身来,仔细看时,却是昨ri就来投宿的客人。

客人来自于嘉定县,一行共来四人,是按照皇上的诏令,将本地为祸乡里的豪强递解京师,求皇上给予伸冤的。

这种事情,在七八年前经常会出现,兴隆客栈的生意也起色于那时,虽然年纪不大,店小二还是能清楚的记得,在洪武十九年的时候,一个老实巴交的江苏农民陈寿,平ri里总受当地县吏顾英的欺压。忍无可忍的陈寿带着自己的弟弟和外甥把顾英绑起来,手持皇上亲自编写的《大诰》,来到京城告御状。

本来以下犯上、大逆不道的行为,却受到了皇上的欣赏,不但为他昭雪沉冤,而且在回乡时赏二十锭银钞作为路费,又赐给三人各两件衣服,还免除了陈寿三年的杂役。然后,皇帝下达谕旨,将此事通报全国,希望百姓效仿。

随着陈寿事迹的传播,百姓们仿佛看到了一线希望,于是,在前往京师的各条驿道上,几乎时时刻刻都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百姓们或者三五成群,或者百十为伍,带着干粮,押着几个手脚绑得结结实实的富豪或者胥吏,或步行或驾着破驴车匆匆赶路。

皇上赋予了百姓捉拿那些豪强士绅、污吏的权力,谁也不敢阻拦。因为在洪武十八年颁布的《大诰》里,有这样一条新规定:“今后布政司、府、州、县在职的吏员,赋闲的吏员,以及城市、乡村中那些老奸巨猾的顽民,若胆敢操纵词讼、教唆犯罪、陷害他人,****官府,危害州里,允许当地的贤良方正、豪杰之士将这些人抓起来,绑送京城。如有人胆敢中途邀截,则枭首示众!各处关津、渡口,也不得阻挡。”

而他们的兴隆客栈,就是兴隆于那几年,因为那些被押解过来的士绅、污吏都要送到通政司衙门,凭借地理位置优势,出租些房间给那些前来告御状的百姓,赚些辛苦钱过活。目的就是看中这儿隐蔽,黄木头为人牢靠。

店小二热情的打了个招呼,谁知行色匆匆的两个客人却是连看也未看他一眼,便闪身进了院内的客房中。

刚刚堆砌起的笑容僵硬在脸上。店小二嘴里嘟囔着骂了一句:“泥腿子就是泥腿子,一点礼节也不懂……。”

正在柜台盘算着盈余的黄木头好像听见似的,抬头看了儿子一眼,喝道:“要变天了。还不去收被褥。”

“哎!”店小二无奈的答应一声,收起晒干的被褥,走进青灰色的房间。心里还在奇怪,一行出去四个人,怎么只回来两个,就算是有个被衙门收押了,那么还有一个呢?

天井内亮光一闪,刚才两个客人进入的房间内的油灯被点燃。却是再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