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明-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世子下官有话说。”大家看时却正是北平参议景清徐增寿费劲周折弄过来的东宫旧属。这个人的面子可不能不给。也是父王极为推崇的一个人。

“都给我住手!”只听得“啪”的一声朱高炽拍案而起厉声喝道。虽然也只是二十余岁的年纪但是燕王离开已经近一年的时间了在众人中也是很有威信。

人群立刻分开。朱高炽一眼瞧去葛诚已是蓬头散身上的五品文官袍子也被扯烂。

“丘福于殿堂重的侮辱王府官员念其往日有功免了军棍拉出去闭门思过十日。罚俸半年!”琊长吏可有伤着”朱高炽转讨头来。语与温和地问道六葛诚儒家门生今日算是斯文扫地不过此事丘福也受了罚他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得道:“臣未受伤谢世子关心。

“丘福粗人。不懂礼仪尔不要和他计较。不过”朱高煌话风一转沉声说道:“道衍上师乃是父王敬重之人这一点葛长史需牢牢记住”。

经丘福这么一闹反而将李舒等高丽人晾在那里但是此时已经商议不下去了。再看到道衍和景清的眼神便挥挥手叫众人散了。他才慢慢的向殿旁的议事阁走去。道衍、景清二人紧跟其后。

三人在议事阁站定道衍行了个佛礼微微笑道:“世子丘将军这一闹于世子却是有利无弊。”

“哦!此话怎讲?”朱高炽奇道。

“方才殿上议朝鲜李芳远之事其实已入死局!”道衍引朱高炽至上前坐下自己也寻了把椅子坐了然后道:“世子之意终究是遵从王爷的意思将高丽人保护进京师然后说不定还能伺机引起皇上的注意放燕王爷回归而李芳远此举恰好触动读书人之习性逆鳞恐也不会相让。两方相争既伤了上下之间和气继续议下去反而会使王爷被抖出来。若让有心人听了奏明朝廷王爷处境恐更为不利。丘福出来这么一扰万事俱休。岂不更好?”

朱高炽不由一愣细细一想倒也确实如此。苦笑道:“还是上师看的清楚!只是这高丽人行事时上师也在为何会在这时。难道上师不知道父王还在京师北平这里我做不了主吗?上师认为应不应该遣兵送高丽人进京呢”?”

还未说完。道衍就传来一连串的咳嗽声才想起了景清还在旁边刚才似乎有话要讲。忙转身道个歉问道:“景参议刚才您不是有话要说吗?。

有些郁闷。自己就像是被忽视的透明人一般。到现在才问及不过总归是燕王世子。景清上前一步道:“世子刚才下官想说的和道衍大师基本一样。不过下官认为既来之则安之。高丽人此次前来自然是做好了万全的说辞世子不妨先行奏明朝廷等候朝廷决断期间只要招待好这些高丽人即可!”

“就这个?”啜了口茶道衍冷静的看了景清一眼徐徐再道:“老衲意见则和参议大人不同事急从权这是古来之语如今藩国内乱必须用最快的度解决

说的这里。道衍突然转脸朝景清道:“参议大人。还有事情单独向世子禀报吗?”

景清正听的出神突然闻听此言知道这个和尚有什么事情不愿意让自己知道。于是抱拳行礼出去了。

看着景清消失的背影道衍摇摇头也不再提及对朱高炽却是又耳语一番听的是连连点头便又问道:“既如此父王怎么办?”

“朝廷也非无能相信那小皇帝已经知道了朝鲜之事老衲在汉城时曾经遇到许多不明身份的人窥视想来应该是锦衣卫的爪牙吧。依着新帝的性子若知此事必定会在朝堂之上宣布让大臣们讨论届时大臣们知道了燕王也会知道。”

朱高炽到是很有默契的接到:“父王只要知道肯定会做出反应到时间大师也该知道了

两个人相视一笑道衍低声念了一句“阿弥陀佛”悠然的说道:“纪纲也该回来了吧”

两人正在谈着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太监不召而入急促的说道:“穆肃求见!!”

穆肃正是和纪纲一起投奔燕王的悍将说曹操曹操就到道衍此时也顾不得逾制。几乎是同时和朱高炽说道:“快传!”

穆肃早就跟在后面耳朵一向灵敏的他应声而入。跪地行了一个。礼悲声说道:“燕王病了

朱高炽一惊。姚广孝却是工喜连忙让穆肃说的详细一些。

自从李芳果被单独召见问对后燕王朱林就有了病。京师里的人都这么说。燕王威武强悍能征惯战一般是不大有病的。

这次的病可与往次不同了看来十分严重燕王时时从燕王府中跑出来在大街上乱走还常常夺人的酒食说话也颠三倒四的听也听不懂有时候竟然躺在地上一天一天地醒不了以齐泰、驸马梅殷和黄子澄为的官员以探病为名进府了解动静。他们进了燕王府十月的南京城正如火炉一般但只见朱林围着火炉浑身打颤还连连说冷就是在宫里走动也要挂着拐杖。看到此情此景也由不得不信了。

纪纲得知这个消息后连忙派遣穆肃星夜赶回北平报讯而自己在京师周边等候消息。朱高炽一阵心悸但是道衍却是默不作声的让穆肃出去悄然说道:“世子该是立即派兵护送高丽使节进京的时候了。”大原谅虫子昨天说的空调今天瞎眼了请了一个二把刀师傅修理做事倒是尽职尽责。但是技术却远远没有人品好耽搁了虫子一天没有码字还未修好。郁闷中。

兼跪求七月份月票的吧虫子无论如何明天一定码够一万字以上不为别的。只为月票谢谢大家了让虫子不要孤单!!!!还是那句话当天够十张月票次日更新一万字以上。请大家拭目以待吧!!!!

正文第一百三十九章诸臣心思

水林不能不病。也不能不疯。因为后面的事情是他无法的。

李芳果留于御书房问对。未几解诸和张信又奉召入宫这一切都是瞒不住人的朱林虽然形同幽禁但还是知道些消息更也许是朱定波想让其知道。

本来也没有什么问对中说些什么谁也不知道。但是第二天《大明周报》就刊了新的一期上面十分详细的说明了朝鲜生了什么事情先从消息的正面上说:“李芳硕、郑道传谋反。图谋杀害王子”最后李芳远被迫自卫杀死李芳硕、郑道传中间误杀另外一个弟弟李芳蕃。

在最后却是笔锋一带。将李芳果说成是朝鲜世子乔装打扮无奈辗转之下来大明寻求庇估。同时罗列了权知朝鲜国事李旦李成桂如何的忠于大明而其长子镇安夫君李芳雨因兵变全家殉难没有子嗣可以继承李氏家业。按照这个常理应该由其第二个儿子李芳果继承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暗指李芳远逆天叛道想要越过几个哥哥直接继承王位甚至不惜杀死父亲的妃子将父亲囚禁起来。

因为文章最后用很大的篇幅详细的说明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就是说权知朝鲜国事李旦的长子全家殉难那么同是神懿王后所生的李芳果就应该是嫡长子。是李氏的合法继承人可是作为朝鲜实际继承者为什么会来到大明京师?而且是偷偷的。

没有明言却是引起了士子们的广泛猜测。李芳远枉顾君上乱父子纲常的事情在士子的诸多猜测中又变成多种版本。

其一说那朝鲜李旦为什么会立两个皇后看先皇自从皇后毙后再也未立皇后痴情是一个版本但是为了大明万世江山着想就是要保持正统又是一个版本。当然这些话有拍皇帝马屁之嫌。

其二说那李芳果是被李芳远一路追杀跌跌撞撞、十分狼狈的跑到大明京师请求庇护现在朝鲜那边李芳远其实已经将父王、兄弟全部诛杀殆尽。而且已经派遣刺客一路追杀而来就等着杀死李芳果之后然后顺理成章的继承宗主之位。

其三说那些刺客个个乔装成名伶或者相公在秦淮两岸风月场所驻足。各位文人雅士再去风流快活可都要小心言辞、举止了。把高丽人说成吃人不吐骨头的生番一句不合就刀兵相向为了大家的安全还是要请皇上下旨彻查京师内外以防蛮夷凶名”

其四就是在朱允烦授意下虽然暗中流传但也是最多的说法言道李芳远此次行事有人看到被燕王甚为器重的道衍和尚出入左右而且在幕后操纵事态展每个人都说的活灵活现仿佛他就是道衍和尚一般。

其五说

不用多说反正各种版本接踵而至众说纷纭而《大明周报》仿佛被鼓足了劲一般几乎天天刊各地士子来的策论专门针对朝鲜藩属之事展开了讨论。相对之下作为皇帝出的各种诏令也被浮灭在其中没有引起丝毫的动荡和反对之声。

朱允烦暗暗的坐在御书房得意高丽棒子都是活雷锋啊出现此事不但把燕王逼的继续走自己历史的老路装疯而且加重了百姓对那高丽十三个男宠的注意和排斥更重要的一条就是利用此次大辩论转移了天下人的视线使自己布的政令得以顺利进行。

在此期间朱允坟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主要内容有:省刑减狱;均江淅田赋;调整政府官僚机构。

其中极为重要的有两项:先更定内外官制。把尚书的品佚由正二品提高到正一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朝廷最高权力机构的畸形特征及内部的不平衡现象。因为文官在朱元璋玄意的压制下五军都督府都督都是正一品的官衔。而文官系统中代表实职的尚书不过是正二品。这种不均衡终于被朱允坟打破。

其次省并州县革除冗官冗员;朱允烦命吏部议裁汰冗员省并州县。其中裁汰都察院司狱四人革建昌府吁江递运所南城县蓝田巡检司。又革凤阳、开封、怀庆、平阳等府属递运所共数十处。革左右布政司只剩一员革五军都督府断事官革蹙册大昌县革各府照磨所、检校、司狱省广州府连山县以其地入连州等。

各方面前在民众声讨朝鲜国事中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几乎没有反对之声中间听说叔王病重。身为皇帝的朱允坟又亲自往府中探视《大明周报》立即用大篇幅的文章对此事进行了渲染。

去时正巧朱林正在作十月的南京城虽然秋至但是天气仍旧酷热朱允愤看到朱林浑身裹紧了被子正在围着炭火瑟瑟而动汗水却是混着飘在脸上的灰烬流下而朱林自己却是一副无知的模样死死的盯着火炉仿佛怕被人抢跑一般。

朱允烦连着问候几句。都不见回答。自顾在那里喃喃自语。一点也没有担一兰帝不敬燕王妃徐氏暗自垂泪朱高接、朱高煦两烈公引几十余岁的年纪被母亲硬按在地上跪着茫然无措的脸上充满惧意。

真的使人看者伤心、闻者落泪。连陪同朱允烦一起前来的晋王朱栩、傅友德、冯胜等人脸上都露出不忍之色。

原来叱咤风云的草原藩王现在竟然落得个这般田地燕王妃徐氏盈盈拜倒奏道:“皇上王爷戎马半生现在猛然空闲下来难免会有所不适还望皇上恩准王爷还转北平哪怕做一马前卒那种草原风光或许可以使王爷恢复神智也不一定

要不是在后世历史中知道燕王会有此做戏连朱允烦看到这个情景也以为是真的看者面无表情的朱林心里叹了口气摇摇头道:“叔王如此联更是不能任由离去否则天下人都要说联薄待叔王了联会召集天下名医一定将叔王治愈后届时叔王要去哪里联绝不阻拦。”

朱允坟边说便偷眼扫视着朱林的反应但是后者却是连停顿表情的意思都没有更不要说其他反应了。

过不多久朱允炽趁机又赐给燕王府一些侍女、太监然后随即就离开了。

第二天《大明周报》详细的报道了燕王现在的情况甚至将朱林病时的神态和一举一动都描述的十分详尽当然朱允烦因此也暴怒了一场说是燕王府上下泄露皇室丑闻借此机会几乎又将燕王府上下换了一遍加强保险系数。

这一天清晨。虽说南京如火炉但是早晚、午间的温差已经很大加上香气袭人的桂花味道方孝孺伸个懒腰走进院子朝霞正逐渐散去一缕暖阳射进花围之中桂花树上的露水正滴滴答答而落正是一片宁逸舒和之象。

方孝孺近来心情大好。几次长谈后皇上对他的人品学问十分赞赏已命其参预机要国政。其时大明朝开国未久先皇在位时以猛治国虽颇有成效。但杀戮过多对此皇上即位后便想着手改革官制。效法史书上的三代贤王打造出一个政治清明、朝野和睦的太平盛世来。

方孝孺儒学大宗博古通今虽然为人正直不阿但那个读书人骨子里面朝思暮想的不是做个佐相之才。

经过一番问对。皇上显得对方孝孺十分满意便将改制一事郑重托付给他命其总揽全局。方孝孺学通古今自是一身抱负以经济天下为己任;如今遇的明主将国家根本之事交付于他他又怎能不感激涕零拼死报效?一连数月每日起早贪黑遍览古籍为改制一事呕心沥血。经过连番辛苦其心中对此事已有了些眉目不日即将具本奏上。他相信。只要按照自己所想逐步妥善实行大明天下必然会海晏河清太平万年!

早餐前循例有家丁送上今日的《大明周报》当看到燕王病重的消息方孝孺眉头不由一皱以他的才能马上就能猜出是皇上授意布的否则以刘三吾之守礼顽固以《大明周报》去年所受到的责罚万集不敢论及藩王诸事的。

更何况牵涉手握重兵的塞王虽然燕王久居京师但是北平的兵权始终是在燕王世子朱高炽手中把持着皇上派遣吴巨和杨文接受了一部分却只是九牛一毛而已他已经看出了这今年轻皇上的心思存心是想将诸藩王的兵权一点点的削去就如同利刀割肉般。一层层削去后再做打算。

但是如此暴露宗室藩王的丑事达到打击的目的终非仁君所为在方孝孺的心目中。以仁义统治天下才是王者之道。

“王道如砥。本乎人情出乎礼义。”

皇上用类似阴谋的手段达到玷污藩王之目的始终为方孝孺不喜沉思片刻回到书房中将自己苦思的改制奏折放在一边重新摊开一张雪白的宣纸凝思了片刻沾了沾端砚上已经磨好的墨汁写道: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署不入诱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这是孟子的仁政思想被历代帝王所倡导但几乎没有一个能达到的而方孝孺用这句话作为拟写奏折的开端就是准备暗中规劝皇帝仁政以民为本。佐以光明正大万万不可落了下乘。

方孝孺虽然为人正直甚至有些迂腐但绝对不死板看出了皇上的意思但也不会公开说出来只能希望能够在事态没有恶化前规劝皇上回到王道正途。

几乎在方孝孺提笔写奏折的同时太常寺卿黄子澄敲开了锦衣卫指挥使齐泰的大门。今天是日耀日属于皇上新规定的公休朱允坟登基后为了提高官员们的办公劲头让钦天监以古之“七耀”为一个周期制定出一个周天来。

以“七耀”来分别命名。分为日耀日、月耀日、火耀日、水耀日、木耀日、金耀日、土耀日。被官员训为七耀日六朝逞知定每临日瞪日。官员们不用卜朝。后谋训门可轮流值宿。也算是轮流休息。

正因为是日耀日所以黄子澄才如此有空才想起了昔日东宫的好友齐泰。如今齐泰已经是手握实权的锦衣卫指挥使而自己却还是太常寺卿。心里难免有些着急。但是看到周报之后那颗心不禁又蠢蠢欲动起来。

齐泰、黄子澄同为东宫旧属早已十分熟捻。双方见礼后在客厅里各自坐下。齐泰看到黄子澄来找自己。马上就明白了是什么原因。遂微微一笑道:“子澄你也知道。作为锦衣卫有些话若是贸然漏的片言出去必会引起轩然大波其中万一坏陛下大事。我就万死难赎己罪了。”

想不到齐泰一上来就把话封死但并不着恼。黄子澄笑道:“你我东宫从龙至今皇上之心中所想难道你我不知只在我辈善加筹谋不可误了陛下大计便走了。”说完。拿出当日的周报问道:“皇上既然有所表示我们做臣子的总要未雨绸缪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