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官人-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样,这家伙心眼可跟针鼻差不多。

见两人越劝越来劲,最后都上升到给祖宗丢脸的高度上了,王贤彻底瞠目结舌了,竟没注意到魏源已经走到了自己身边。直到耳畔传来他低低的声音,方一个激灵回过神来:

“皇上诏旨大多出自二位学士之手,你今日算是得天之幸,竟得他俩谆谆相劝,还不快快迷途知返?”

王贤这下彻底确定,这些人是合起伙来,要劝自己改弦更张了。不禁看一眼魏老师,见他微微点头,示意自己答应下来。但他不是那么听话的学生……除非你能保证我中个两榜进士,否则我怎么可能放弃给太孙当军师,这份很有前途的工作呢?

见众人都满含期盼地看着自己,他当然可以先应下,事后不认账。但王贤不是原先的小混混了,现在怎么说也是有身份的人了,当面答应下来,就不能变卦了。所以最后还是轻声道:“老师,大军出征在即,我要是当逃兵,岂不成了懦夫。”

“谁让你现在离开军队了,”见他话里有门,魏源马上道:“我是说,等你出征回来,你跟太孙说,自己还是想读书进学,不想走武将这条路,再让耻庵兄跟太孙说说,谅他不会不答应的。”末了还补充一句道:“老师就你一个学生,能害你不成?”

王贤心说,你害我还少么?不过估计出征回来论功行赏,自己怎么也能混个千户吧?到时候皇帝封了官,他们总不能拦着自己吧?

“我听老师的就是……”如是想来,王贤便权且应付下来。

“孺子可教!”众学士竟都高兴得跟什么似的,异口同声道:“武将官位固然可以让你子孙衣食无忧,但我辈读书人的功名,还是应该从科场上求,这样才能修齐治平,才能不枉此生!”

又滔滔不绝地夸赞了王贤好一会儿,几位学士才起身去别人家串门。陪着魏源把他们送到门口,转回时王贤苦着脸道:“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他们那么说也就罢了,你还不知道我几斤几两,去考举人,中进士,恐怕这辈子都没戏……”

“没志气,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魏源摆起老师的面孔,训斥道:“你只要好好读书,一切都交给为师便好!”

“呃……”王贤就是聋子,也听出这赤裸裸的话语里,到底含着怎样的信心了,不禁瞪大眼道:“什么情况?”

“没什么情况……”魏源起先支吾着不说,但禁不起王贤缠问,才和他进了书房,压低声音,半是神秘半是得意道:“为师这一年不是白混的……”

王贤点点头,听他魏老师显摆道:“进翰林院一年工夫,我就被他们正是接纳了,成为清贵圈子里的一员。”

“这圈子有什么用?”

“翰林官一旦外放,升得特别快,除了起点高,资质好之外,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翰林前辈照应。互相提携帮衬着,大家这官才做得轻快。”魏源笑道:“还有很多好处一言难尽,总之能让你考中举人就是!”

第三百一十章伤离别

短短的三天假,几乎是眨眼就过去,幼军又重新集结,展开紧锣密鼓的训练。虽然别的军队都是过了上元节才集结,但幼军上下没一个叫苦的,他们知道自己不能跟那些老兵比。自己距离一名合格的官兵,还有太多东西要学要练,只恨时间不够……

但逝者如斯夫,转眼就出了正月。二月初二,开始进行御驾亲征前的出兵仪式,三天的时间里,永乐皇帝命留守监国的太子祭告了天坛、太庙和太岁神,他自己却独自关在报恩寺塔里,对着太后的灵位洒泪默祷,恳乞佑护,斋戒熏沐如仪。两天后,又下旨赏赐出征将士钱钞,并告谕他们要同心协力、奋勇杀敌,凡有功者将不吝高爵厚赏!一切预备停当,便到了二月初八,大军出征的日子!

前一天夜里,王贤抽空回家,向妻子道别,林清儿纵然柔肠百结,但为了让他能安心出发,还是把泪往心里流,始终给他平静的微笑。王贤自然能体会到妻子的深情厚意,夫妻俩手握着手,说了好些话。待到外面安静了,林清儿鼓足勇气,面若烧霞、声如蚊鸣道:“给我……”

王贤竟是一愣,他虽然能明白这话的意思,但林清儿是个很保守的女子,从来就没主动过,所以他不敢确定,到底是不是那个意思?

但下一刻他就明白了,只听林清儿喃喃道:“我想要个孩子……”说着便紧紧搂住他的脖子,主动献上了滚烫的唇。王贤想到分别在即,心中生出万般不舍,便宽衣解带,与爱妻如胶似漆地纠缠在一起。这一晚,林清儿格外痴缠,一次又一次,攀上灵与肉的巅峰……

黎明时分,亲吻熟睡妻子的面颊,王贤悄悄爬了起来,蹑手蹑脚走到门口,再次回首深深凝望她的面庞,见她睡得很是安详,这才放下心走出去。然后当门帘放下的一刻,泪水便从林清儿的面颊滚下来,像断了线的珠子,止也止不住,她只好把螓首埋在枕中,才能不发出哭声来……

外厢间,玉麝一边给王贤穿衣裳,一边眼泪汪汪道:“爷,戏文里都唱‘刀剑无眼’,您可得留点神,全须全尾地回来,不然,不然,夫人非伤心死不可。”说完又小声补充一句道:“我也会很伤心很伤心的……”

王贤听了心里一暖,探手把玉麝的纤纤细腰搂在怀里,亲了亲她细嫩的额头,笑道:“小茉莉,爷知道你的心,你也在爷心里装着呢。”

“真的?”玉麝登时欢喜得跟什么似的,紧紧地抱住他,呢喃道:“爷,你真好……”

“呵呵,爷的好你还不知道呢,等我从战场回来哈……”王贤笑着捏她脸蛋一把,放开任君采摘的小美人,拍拍她刚刚发育的翘臀道:“走,送爷出门。”

“嗯。”玉麝使劲点点头,反手抹去泪痕,提着王贤的行囊,跟在他后头走出了正屋。

来到厅堂中,便见顾小怜早等在那里,绝色佳人吃力地提着个食盒上前,轻声道:“奴家给大人做了些不怕坏的点心,能放一两个月,路上慢慢吃。”

王贤看着俏佳人眼里的血丝,不禁心疼道:“一宿没睡么?”

“没啥,回头补个觉就是了,倒是大人这一去漠北,艰辛危险,可千万要保重自己。”顾小怜说着眼圈也发起红来。

“我知道。”王贤说着伸出手,为她擦擦泪道:“你也多多保重。”顾小怜却突然伸出玉臂,不顾一切地搂住他的脖颈,在他的嘴唇上留下深深地一吻,媚眼如丝、销魂刻骨道:“不要再不放心我,我就是死也不会对不起你的……”

“嗯。”王贤重重点头,提着重重的食盒,离开了厅堂。

来到天井里,又看到灵霄在气哼哼地一脚脚踢着练武用的木桩子,她为了赶上出征,早早就从武当山回来,谁知临出发前,王贤却要她留在京城,因为有更重要的任务交给她……小丫头这个愤怒啊,从那会儿到现在,一直在跟他冷战着。

王贤想悄悄溜走,谁知小丫头却脑后有眼,冷冷道:“站住。”

“啊,师傅,起这么早?”王贤一脸惊讶地站住脚,满脸堆着笑道:“以为你还要睡,就没打招呼。”

“哼哼,骗谁?你就是想躲着我!”灵霄气呼呼地转过身,冷眼看着他道:“你改主意了没有?”

“暂时……没有。”王贤小意道。

“哼!”灵霄板着小脸道:“为师命令你,带我一起出征!”

“上战场有什么好的?”王贤叹口气道:“风餐露宿、抱冰卧雪、几个月不能洗澡……那简直不是人过的日子。花木兰那是没办法,你非要凑什么热闹?”

“人家不是担心你么!”灵霄气得想拿脚踢他,带着哭腔道:“你要是功夫像我哥一样高,谁管你啊!”

“傻丫头,”王贤闻言心头一热,柔声道:“战场厮杀,靠的是军队这个团体,个人武艺的强弱,没有太大用处。再说,你哥不是跟我一起去么?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我,我……”灵霄一下下揪着他的衣襟道:“我不跟着,就不是不放心。”

“好了,听话。你留在京城,是有更重要任务的,我这一家的安全,可都靠着你了。”王贤温声道:“替我保护好你林姐姐,好么?”

“嗯。”灵霄这才不情不愿地点点头,把个包袱递给他道:“这是绣儿姐姐给你的,她在屋里头都哭成泪人了。”

“唉……”王贤看看小白菜的房间,最难消受美人恩,这一家大小美人的恩情,叫他如何消受得了?

坐上回军营的马车,王贤打开顾小怜准备的食盒一看,只见里头紧紧密密地摞着满满的一大盒点心,怪不得那么沉。每块点心都细心地用油纸包着,这样可以防止串味,保存时间也更长……难怪她说能吃一两个月呢。

王贤轻轻盖上盒盖,暗叹口气,这要在几百年后,顾小怜这样的绝色美女,是自己想都不敢想的。但在这个年代,自己如此冷淡待她,她却能诚心实意地对自己,还真让人替她不值。不过值不值,不是他说了算,是个这个时代,是顾小怜本人,才有资格评判的。

又解开郑绣儿的包袱,王贤见是几身贴身的丝质内衣,还有棉织的袜子……话说到了明朝这时候,人们的内衣裤和后世的样式,看上去已经差别不大,但穿起来的感觉就差大了。一个是男子的内衣裤肥大不贴身,一个是普遍不穿内裤,还有一个是袜子像个布袋子,怎么穿都难受。王贤在外衣上不敢标新立异,但在谁也看不到的内衣上,他却想让自己更舒服一点,在杭州时便按自己的想法,请裁缝师傅做了几身丝绸的内衣裤,还找人纺了几双棉线袜子,穿着舒服多了。

不过这半年来训练太苦,他虽然不用身先士卒,还是把所有的袜子内裤都磨破,也没工夫再找人做,只能顾不上舒不舒服,换回普通的样式了。现在包袱里整齐叠放的,却是样式、大小,与他设计的完全相同的那种裤袜,让他好生吃惊……小白菜是从哪知道这样式的?但吃惊之后,便是一阵喜从中来,这个守礼的小寡妇,竟然能放下害羞,为自己准备这些贴身的衣物,她的心意昭昭,就是瞎子也能看见了。

带着一家子女人的牵挂,王贤回到了军营,众将俱已披挂整齐,就等他和太孙殿下了。又过了一会儿,朱瞻基从皇宫回来,讲了今日的注意事项,便命大军集结,开拔出营,到午门前受阅!

当悬在洪武门上的钟鼓悠然而起时,出征的大军已经密密麻麻在午门前列队,浩浩荡荡、不见首尾!留守在京的太子、难得一见的少师姚广孝,率领公卿大臣,六部官员三百余人,也在午门前恭送皇帝出征。几十万京城百姓,前一日便接到大赦天下和大军讨伐蒙古的两道恩诏……虽然他们不喜欢朱棣,但出征的大军可是他们的子弟兵哇!早早都簇拥到天街上新设的绸帷外洒泪相送,临街的家家户户也都设香案,摆着酒肉,算是壶浆箪食欢送王师……

待到午时,便听皇城上三声炮响,承天门、正阳门、午门同时呀呀开启,畅音阁中笙、篁之声大起,一队队举着龙旗宝幡的大汉将军,流水般从午门内列班而出,后面跟着锦衣卫、羽林卫、虎贲卫……两万皇帝亲军出完,方见此次伴驾出征的汉王殿下,在几十名将领的簇拥下,骑着御马出现在午门外!

朱高煦睥睨着朱高炽和那帮公卿大臣,微微昂首,抽出皇帝御赐的天子剑,持在手中,暴喝道:“吾皇亲征、攻无不克、吊民伐罪、天下大吉!”

立时,数百只号角仰起向天齐声高鸣。几乎同时,皇太子率百官扬尘舞拜,山呼万岁,三军将士也跟着齐齐跪倒,高呼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三百一十一章马哈木的决心

一片山呼万岁声中,朱棣头顶金盔,身披宝甲,肩挂黑貂披风,威武雄壮地出现在午门下,他手按宝剑、面沉似水地环视着黑压压的将士。立时,午门前又是一片鸦雀无声,只听得朱棣大声喝道:

“将士们!”

“万岁!”官兵们山呼道。

“朕承太祖伟业,一统宇内,泽被八方。十余年来,念苍生疾苦,不欲多动刀兵,对瓦剌多方优抚。然马哈木贼子忘恩负义、野心勃勃,屡次犯我河套,兼并蒙古,屠我城池,杀我人民,坏我大明一统,扰我百姓生业,是可忍、孰不可忍!”朱棣中气十足,加之午门的设计,又有扩音的效果,使他的声音可以清晰传到每个将士耳中:

“朕今亲统三军,率天兵五十万讨此国贼,不灭丑虏,誓不还朝!”说罢,从箭囊中抽出一枝金箭,一用力,咔嚓一声撅断了,“有临阵怯敌,不遵号令者,犹如此箭!”

“不灭丑虏,誓不还朝!”数万将士齐刷刷回应道。

“升旗!”待山呼声停,朱高煦仗剑暴喝一声,纛车上一面明黄龙旗冉冉而起,在北风中猎猎响着直上杆顶。这纛车造得非常宽大,车上的四角站着四名护纛将军,车周围还有六十四名锦衣军士,威风凛凛地护卫着大明的皇旗。

待到皇旗升起,朱高炽跪在皇帝马前,高高举起一碗烈酒,大声道:“儿臣敬请父皇满饮此杯,祝父皇旗开得胜!”

朱棣虽然平素不喜太子,但此刻还是有些动情道:“好,这酒朕用了,你也保重,处理国事务必慎重,有大事,飞马报朕,由朕做主!”

“是,儿臣谨记父皇教诲。”朱高炽俯身答应,这时候,将士们也人手一个酒碗,碗中是与皇帝一样的烈酒。

朱棣便将酒碗,举过头顶,朝众将暴喝道:“干!”

“干!”出征的皇帝和官兵们,便一起痛饮烈酒,饮尽之后,将酒碗掷在地上,咔嚓粉碎的声音一片山响。

朱高煦又暴喝一声:

“三军出城!”

将士们便带着酒意,士气高昂地列队从金川门出发,奔向遥远的边关。

五十万大军不只是从金陵出发,事实上,全国各地被选中参战的军队,都或早或晚地开拔,向着大军集结地宣府而去。

宣府一带,从去年开始早就紧张地忙碌起来。几十万民夫,每隔一天的路程,便修建一座偌大的兵站,说是兵站,其实就如城堡一般,一座座向草原深处蔓延……尽管从去年冬,皇帝就下令严加边禁,封锁消息,但是这么大的动作,怎么能瞒得过人?何况还是狡猾如狐的马哈木。

藏在内附各部中的奸细,将边境明军的动向,一条条传递到漠北的忽兰忽失温,瓦剌部的汗帐所在之处。

金顶的汗帐硕大无比,虽然有些肮脏破旧,但依然能从其精美的做工、昂贵的用料上,感受到昔日蒙元帝国的辉煌。事实上,现在的蒙古人,已经造不出这样的汗帐了,这是当年蒙元皇帝的皇帐,后来传到本雅失里的手中。马哈木杀了本雅失里,便将其据为己有。

不过此刻端坐在正位的,却不是瓦剌部的首领马哈木,而是个二十岁的瘦弱青年,他头戴金鼠暖帽,身穿金鼠袍,金鼠比肩,按照蒙元的礼制,这是黄金家族帝王冬服的一种。

这青年叫答里巴,是黄金家族阿里不哥的后裔,前年马哈木杀死了蒙古大汗,便称他是本雅失里的弟弟,拥立他为大汗,然后自任为太师。所以此时踞坐在他左首边那个,四十多岁,满面虬髯的粗豪大汉,才是朱棣眼里真正的敌人——瓦剌部首领马哈木。

马哈木的虬髯下,是一张有棱有角的长方脸,双目开阖间精光四射,嘴角桀骜地紧抿着,一看就是个极强悍骄傲之人。他的下首,坐着两个与他相貌相仿,稍年轻些的男子,是他的弟弟太平和博罗。当初猛可帖木儿逝世前,将瓦剌分成三部,分由兄弟三人统领。但两个弟弟向来对马哈木言听计从,所谓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瓦剌部自然蒸蒸日上,他们趁着明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