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官人-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父皇,这点小伤不要紧的。”朱高煦跃跃欲试道。

“不必了!”朱棣却有些烦躁地断然道:“有全须全尾的人呢,你就歇着吧!”说着目光扫过众将,又扫回去,最会落在端着酒坛子的王彦身上:“狗儿,你还能带兵么?”

狗儿是王彦早年的名字,他以为自己今天背时,要被皇帝厌弃来着,没想到朱棣却这样问自己,登时满脸通红道:“能!”他和郑和、李谦都是云南人,一起进王府,一起练武艺,靖难之役又同时带兵,都立下赫赫战功。但是皇帝登极以后,眼看着两个兄弟,一人率领超级舰队下西洋,注定名扬青史,一人提督羽林禁卫,位高权重。只有自己掌管皇帝印玺,虽然清贵,但终究默默无闻,早就盼着这样的机会了。

但是皇帝接下来的话,却吓得他魂不附体:“好,你这就带着三千营,去把太孙接回来!”

“太孙……”众将纷纷倒吸冷气:“殿下怎么会跑去九龙口了?他不是留守大营么!”

“李谦这个该死的,竟然擅自带他出来追击了!”朱棣恨声道。

“皇上稍安,现在瓦剌军已经一溃千里,太孙殿下骁勇,李公公也是宿将,应该不会有危险的。”众将忙劝道。

“战前的情报,瓦剌人一共召集起四万多的军队,但今日参战的瓦剌军才三万,还有一万去了哪里?!”朱棣难掩焦灼道:“万一让他碰上怎么办?”这一刻,皇帝心里满是焦急和担忧,已经完全将大胜的喜悦冲得一干二净,虽然是他决定这次出征带上朱瞻基,但也只是希望他能够见见世面,体会一下父辈打江山的不易,顺便增加点资历,建立点人脉……一切都是为了将来接班做准备,并不是要他像自己一样,提刀子上阵砍人!

但这熊孩子竟不知深浅,头脑发热,跟着李谦去逞英雄去了……熊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这样做的后果有多严重!他是帝国的继承人啊!要是折在这一场,朱棣就要痛失爱孙,帝国失去最合适的继承人,甚至这辛辛苦苦的一场大胜,都要失去颜色!

若是被瓦剌活捉,那比死了还糟糕,将是大明朝的奇耻大辱啊!比邱福的十万大军尽丧,还要丢脸十倍百倍!

朱棣越想越火冒三丈,直觉着自己平日的谆谆教导,全都教到狗身上去了!发派了王彦去接人,又命身边众将,都带上部下也赶往九龙口,漫天撒网,一定要把朱瞻基那畜生给朕绑回来!

听到父皇破天荒的头一次骂朱瞻基是畜生,朱高煦简直忍不住笑,得亏满脸灰黑,啥也看不出来。他高兴啊,太高兴了,比打赢了这场仗还高兴!因为这次不论朱瞻基能不能安然回来,在皇帝心中的地位都会大打折扣!

‘我真是太佩服自己了……’朱高煦笑破了肚子,口中还是极力表现的紧张道:“父皇息怒,儿臣也带人去找瞻基,他吉人自有天相,不会有事的。”

“但愿吧!”朱棣面色阴沉无比,在火光的映照下,双眸晦明晦暗,如两团九幽鬼火在烧,森然道:“李谦是个老成之人,不然朕也不会派他去辅佐太孙,怎么这次就犯了邪呢?”

“儿臣不知,等他回来皇上问问他就知道了。”朱高煦有自知之明,唯恐露馅,不敢多说,便抱拳离去了:“事不宜迟,儿臣出发了!”

朱棣点点头,立在已经渐渐熄灭的篝火边,东方已露鱼肚白,他的心中却一片黑暗冰冷……

第三百二十六章上九

时光退回到昨日的忽兰忽失温,瓦剌军掉头逃窜的一刻,朱棣下达了自由追击的命令,一队队明军骑兵,便如过江之鲫,竞相呼啸着向北!向北!向北!

中军大营瞭望塔上,朱瞻基浑身热血沸腾,恨不能也骑上马,跟他们一起追击!

“殿下万万不可!皇上有旨,您要镇守大营啊!”王贤心里却拎得清,他对提刀砍人半分兴趣都欠奉,对他对太孙殿下来说,这次出征都是混资历的……正是因为料定了皇帝不可能让朱瞻基上战场,他才敢跟着出征,否则早就找个理由当逃兵了!

“丫丫个呸的,瓦剌人都逃跑了,大营还有什么好守的?”朱瞻基上来那个劲儿,不管不顾地一根筋道:“你替我守着吧,我要带我的一千骑兵跟上去!不然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打过瓦剌!”

“李公公快劝劝殿下啊……”王贤赶忙望着分量更重的死太监,实指望这位皇帝派来的保姆,能阻止太孙殿下胡来。

“……”李谦却有些出神,王贤叫了他两声,才回过神道:“怎么?”

“殿下要跟着去追击!”王贤急道。

“呃……”李谦闻言稍一愣怔,就在王贤以为他会尖叫着不许时,却听死太监幽幽道:“其实追击时倒也没什么危险,殿下要去的话,也不是不可以。”

“太好了,还是保叔够爷们!”朱瞻基大喜过望,吩咐薛桓、薛勋兄弟道:“快集合部队!把我的照夜玉狮子牵来!”

两人也是大喜过望,马上去召集队伍,给朱瞻基备马。其实朱瞻基一门心思想上战场,离不开这俩活宝整天念叨,兄弟俩是将门勋贵,通过战功换取爵位的想法根深蒂固,哪能放过这个捡桃子的机会。

“不过殿下得答应一个条件……”李谦说话大喘气,却又幽幽道。

“什么条件?”朱瞻基催促道:“快说快说,别耽误了正事儿!”

“出去必须听我的,我让往哪就往哪,不能擅作主张才行。”李谦淡淡道。

“好说好说,老马识途么,”朱瞻基一口应下,又笑嘻嘻地对王贤道:“有保叔领着我,你这下放心了吧?”

王贤没想到李谦会是这个态度,惊异地盯着他,像不认识的一样,打量着这个死太监。

“看什么看,就你这样的还好意思当军师,也不动一动你的猪脑子想想,”李谦白他一眼道:“皇上都能亲自上阵杀敌,太孙要是连打落水狗都不敢,回头让那些骄兵悍将怎么瞧得起他?!”

“就是就是!”朱瞻基点头如捣蒜道:“我二叔这次可出了大风头,我不能让他独美啊!”

“殿下,术业有专攻……”王贤苦苦相劝道:“人家汉王殿下从小上阵杀敌,反应敏捷,经验丰富,你可从没上过战场啊!”

“有了这一回,我就上过了!”见战马牵来,朱瞻基不再和他聒噪,翻身上马,却见王贤牵住了缰绳,十分罕见地和他顶上了。

“放开!”朱瞻基已经魔怔了,整个人心急如焚,大声催促道。

“殿下忘了姚师的锦囊了么!”王贤沉声道。

“没忘,”朱瞻基身子一僵,脱口道:“上九……”

“上九,亢龙有悔!”王贤一字一句道:“殿下,您这条真龙如今可亢到极点了!”

“胡说,”朱瞻基脸涨得通红道:“我不过是跟在后面观战,能有什么危险?放开!”

“殿下不是最信服姚师么,怎么现在却不听他的警告了呢?”王贤苦劝道。

“你不要断章取义,”朱瞻基皱着眉头道:“只说乾卦的上九,怎么不说履卦上九,元吉在上,大有庆也!我却觉着是大大的吉祥!”

“殿下,要是吉兆,姚师何必让我在最危急的时候打开!”王贤据理力争道。

“放手!”朱瞻基见他打起了口舌官司,心中焦躁非常,情急之下,口不择言道:“你以为你是谁,别蹬鼻子上脸!”

王贤一张脸,登时涨得通红,但他仍然没有松手。

“殿下就是太随和了,手下的奴才才会这样的嚣张。”李谦在一旁冷言冷语道。

“胆小鬼!”有那死太监煽风点火,朱瞻基整个人都昏了头,竟扬手一鞭抽了出去,正中王贤的左面颊。

王贤的面颊登时像被烙铁烫过一样,他登时石化,瞪大眼盯着昔日里亲密无间的朱瞻基。

朱瞻基也愣了,没想到自己竟打了王贤,一时不知该说什么,见王贤的手松了,他忙一夹马腹,冲了出去。这时候兴安伯徐亨急匆匆地赶来,还没开口说话,就见照夜玉狮子朝着自己直冲过来!

也得亏徐亨身手敏捷,连滚带爬地闪过去,才没被太孙撞飞,李谦和朱瞻基的一千骑兵见状,也跟着绝尘而去……

朱瞻基一走,帅辉和吴为几个赶紧围过来,查看王贤的伤势,他们和王贤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见他遭此折辱,自然气炸了肺,但对方是太孙殿下,他们哪敢造次?闲云倒是要拔剑相向,却被吴为死死按住。

“我没事儿!”王贤接过一方白巾,按在脸上,眉头紧锁对浑身是土的郑亨道:“伯爷,殿下被李谦那厮灌了迷魂汤,带人出去追击了!”

“这可如何是好?”郑亨这个中军总管,最大的责任就是保护太孙,要是朱瞻基有个闪失,他全家的命都不够赔,急得团团转道:“赶紧把他追回来啊!”

“拦都拦不住,怎么追得回?”王贤沉声道:“为今之计,必须赶紧派兵跟上接应!以防出现意外!”

“可是……”郑亨苦着脸道:“所有骑兵都去追击了,大营中除了步军就是辎重兵,怎么跟得上?”

“跟不上也得跟,”这时候,王贤也顾不上尊卑了,断然道:“要是殿下有个三长两短,咱们所有人都活不成!”

“那当然……”这时候,郑亨也顾不上尊卑了,终于说实话道:“可是我的职责是留守中军,没有皇上的旨意,我不能擅自出兵啊!”

“我和幼军去,我们是太孙殿下的亲兵,保护他是我们的天职,”王贤沉声道:“不过我需要伯爷帮助!”

“你需要什么帮助?”郑亨忙道。

“两条腿是追不上四条腿的!所有四条腿的都给我,马、骡子、骆驼!”王贤也不跟他客气:“所有的牲口都给我!”

“好!”郑亨不假思索一口应下,大声道:“辎重营,把所有牲口都拨给幼军!”

“目标,九龙口!全速进发!”王贤一声令下,幼军将士便骑着驮马、骡子、骆驼,坐着马车……利用一切交通工具,朝着太孙殿下消失的方向追去。

王贤坐在辆颠簸的马车上,跟莫问、许怀庆几个商量起对策来。

“军师,我觉着不对劲,”莫问辨认一下方向,看看地图,面色凝重道:“马哈木他们是往正北逃的,但我们循着殿下的踪迹,方向却稍偏向东北,再跑下去的话,和大军的距离会越来越远的!”

“果然。”王贤点点头,他面上的鞭痕还火辣辣地作痛,恨声道:“老太监不地道!”

“老太监的举动太反常了。”许怀庆也不是笨人,闻言恍然道:“他的职责是保护太孙,把殿下留在军营才是正办,干嘛要无事生非?”

“是。”莫问声音低沉道:“末将反复琢磨他的行为,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活腻了。”

“嗯,不管结果如何,皇上绝对饶不了他。”王贤吐出口浊气道:“他找死还要拉着太孙一起,所以我才会这么担心!”

“这会不会是个……圈套?”莫问沉声道。

“小莫你别危言耸听,”许怀庆毛骨悚然道:“李公公是看着太孙长大的,还不至于害他吧?”

“这个问题不讨论了,到了就知道。”王贤摆摆手道:“我们还是按最坏的情况打算吧。”

“要真是撞上瓦剌大军,我们只有赶紧与殿下汇合,然后固守待援。”莫问道:“在骑兵面前,步兵根本没有主动可言。”

“判断一下,他们会在哪里遭遇敌人?”王贤沉吟良久,终是下定决心道:“我们必须要向皇上求援了!”按说做下属的,有义务替上司隐瞒,但这事儿实在太大,上司的小命都危险了,还瞒个头。

“应该是这里,”莫问指着地图上一个地名道:“如果瓦剌人还有军队,一定在这个地方。”

“九龙口?”王贤只见那处地图上,有大小山口九个,在明朝地图上被称为九龙口。

“嗯,这里有水源,利于隐藏军队,可攻可守、可进可退,蒙古人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如果真在这个方向埋伏,一定会选择这里!”莫问对自己的判断信心十足道。

“好!”王贤自己的军事才能有限,但他知道如何用人,莫问的军事才华十分了得,他相信他的判断。便吩咐策马一旁的卫士周川道:“赶紧回去告诉郑伯爷,就说太孙去了九龙口,请他转告皇上!”

“是!”

第三百二十七章亢龙有悔

“快!快!”

“赶上!赶上!”

虽然拼了老命全力追赶,但无奈的是,朱瞻基是纯骑兵,王贤他们却是驮马、骆驼、马车组成的特混编队,从大营距离九龙口八十里,前者一个时辰即至,后者却需要两个时辰。

这中间的一个时辰,只能祈求老天保佑太孙殿下福大命大造化大了……

那厢间,太孙殿下兴致勃勃展开追击,但跑了半个多时辰,也没看到有军队的影子,甚至连追逐的痕迹都没看到,他不禁奇怪地问一旁的老太监道:“保叔,您不会是带错路了吧?”

“怎么会,”李谦摇头笑笑道:“永乐八年那次,我们打这里经过,知道这条近路,可以追上大军。”

“也是,不然老在腚后头跟着吃土……”朱瞻基恍然大悟,便继续跟着李谦直奔向前。

又过了小半个时辰,前哨的薛勋返回道:“殿下,前面是连绵的群山。”

“看到了,一片山包包。”朱瞻基点点头,望向李谦,后者淡淡道:“翻过山,就回到正道了。”

“嗯。”朱瞻基点点头,不疑有他,便下令入山。

九龙口,顾名思义有九个山口,虽然山不高,但山脉很是绵延,一千多骑兵开进去,就像掉进火锅里的一片肉。朱瞻基感觉这个地形不妙,催促部下加速行军,赶紧离开这鬼地方……

但当行到中途时,突然一支冷箭射过来,正中一名骑兵的面门,“有埋伏!”斥候尖叫起来,但已经晚了,只见箭矢如蝗,从四面八方朝明军射来!

“隐蔽,隐蔽!”凄厉的人嘶马叫响彻山谷,许多官兵猝不及防中箭坠马,还有战马中箭,将马背上的人摔下来的,一时间哀鸿遍野、惨不忍睹。幸亏朱瞻基的骑兵,是皇帝特地从三千营调拨给他的,各个都是身经百战、忠心耿耿的老兵,没中箭的立即下马贴着山壁藏身,还不忘把太孙殿下死死护住。

朱瞻基惊呆了,被人压在身下一动不动,好一会儿才听到薛勋大叫道:“殿下,我们不能在这儿待毙,趁着他们没合围,必须突围出去!”

“不成啊!”朱瞻基咬破嘴唇,终于回过神来,摇头大声道:“我们牵着马跑不出去,要是出去了没有马,就只能任人宰割了!”

“那怎么办?”薛勋一想也是,大声问道。

“上山!”朱瞻基观察一下地形道:“抢个山头,固守待援!”

“好!”薛勋应一声,大吼一声:“老二你保护好殿下,我带人去抢山头!”说着操起一面骑兵盾,高呼一声道:“不想死的都跟我上啊!”

兵士们也知道,不能在山谷里被活活射死,纷纷跳出隐蔽处,跟着薛将军往山上攻去!

山头不高,但上头满是蒙古人,从上面一箭箭射下来,还有远处的弓箭支援,薛勋他们顶着箭雨上攻,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惨重的代价。但濒临绝境下,总有英雄挺身而出——这次的英雄就是薛勋!

薛勋为人虽然浑了点,但家传武功不是盖的,战场厮杀上状若疯虎,简直跟他爹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只见他把身子蜷在盾牌后面,像一头猛虎灵巧地上蹿下跳,转眼就从侧翼摸上山头。接敌后,他把插满箭矢的盾牌一丢,反手抽出一双铁鞭,一鞭格挡住瓦剌人砍来的一刀,一鞭重重就敲碎了敌人的天灵盖,脑浆飞溅!

这一刻,他完全成了个疯子,在山顶上狂轰乱砸,手中两根各重二十斤的混铁鞭,每一下都用尽全力、开碑裂石,只要被他砸中不是脑浆飞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