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官人-第6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五道噩耗就像五座大山,压得皇帝不得不弯下腰来!朱棣一点也不怀疑,如果自己执意要杀王贤,这大明朝立即就会天下大乱!这才是朱棣无论如何也不能承受的打击……

看完军报,二杨恍然大悟,杨士奇长叹一声道:“怪不得!怪不得!”

虽然他没说怪不得什么,但另外二位都知道他说的是,怪不得皇帝恨不得将王贤碎尸万段,却不得不放过他,还得对他虚与委蛇……

“太毒辣了!太疯狂了!”杨荣摇着头,难以相信大明朝居然有臣子敢做出这样的事情!

“是啊,王贤疯了,他是故意要让皇上低头出丑……”金幼孜也失魂落魄道:“想不到我大明朝居然出了个曹操……”他还是难以置信,看着二杨道:“那些截断运河的蒙古骑兵,不可能是王贤派出的吧?”

“那些蒙古骑兵是汉王从辽东雇来的,后来汉王兵败,海路断绝,他们回不了辽东,便在山东境内流窜。”杨士奇沉声说道:“想必是王贤派人将他们收服,利用骑兵的优势,躲开重兵把守的山东段运河,绕到沧州发动了突袭。”

“这一手……”金幼孜素来相信杨士奇的判断,喃喃说道:“实在太致命了!”

大运河是北京城的主动脉,北京城百多万军民,每日所需物资的数量极为恐怖,贫穷的北方各省根本无法供给,全靠大运河从富庶的江南一带吸血过来供养。这些大学士十分清楚,一旦运河被切断,江南的物资供应不来,京城三天之内就会出现短缺,半月之内就会出现饥荒,最多一个月就会变成人吃人的人间地狱……

“那朵颜部是怎么回事?”金幼孜又问道:“他们凑什么热闹?”

朵颜部便是当初朱棣从宁王手中借来的蒙古铁骑,后来在靖难之役中立下奇功。朱棣夺位之后论功行赏,将朵颜部分为三卫封在辽东,号称朵颜三卫。只是这些蒙古人素来认钱不认人,对明朝并没有多少忠诚的念头,所以汉王才会借兵成功。

不过朱棣的威名之下,朵颜部还是十分老实的,这次突然大举出现在山海关外,实在令人费解。

“应该是王贤派人联系的他们。”杨荣缓缓道:“既然汉王能从他们手里花钱雇兵,王贤花点钱,自然也能让他们配合一下……”

“如果只是这样,皇上也不会担心。”杨士奇却神情凝重道:“关键是关内这数千蒙古骑兵,是朵颜部必须要救回的。”草原上全民皆兵、实力为尊,谁的男丁多,谁就是草头王。加之被大明连年讨伐,如今人丁单薄,元气未复,若折了这几千蒙古兵,朵颜部会实力大损,被其他部落趁机消灭也有可能。

“嗯。”金幼孜点头道:“这样说有道理,朵颜部应该是为了救回蒙古骑兵,蒙古骑兵也应该是为了返回关外。”说着不解道:“那为何他们不直说呢?非要找一些奇怪的借口。”

“应该是王贤在捣鬼……”杨荣沉声道:“他很清楚蒙古人的想法,借口帮他们脱身,驱动他们帮自己造势。”

“差不多是这样,但谁也不敢赌。”杨士奇神情凝重地缓缓道:“蒙古人对京师形成夹攻之势,不管是真是假,都必须做最坏的打算。”山海关是京城的北大门,沧州是京城的南大门,北大门有人扣关,南大门更是直接被攻陷。京师震动,社稷不安,换成谁是皇帝,都会急火攻心,什么也不顾也得全力解除这近在咫尺的危机!

“那太子太孙殿下又是怎么回事?”金幼孜又不可思议道:“二位储君难道不明白,皇上此时把他们遣出京城,其实是爱护他们。他们此举只会适得其反,惹祸上身啊!”

第一千零九十二章中风

道理很简单,因为太子和太孙父子一体,所以朱棣想废立,也要比前朝皇帝费力许多倍。所以皇帝多年来虽然对太子百般敲打,却一次都没有真正动过废立之心。这次不管汉王之死跟太子有没有关系,皇帝把王贤除掉之后,应该就不会动太子了。可太子和太孙这次的举动,却是公然和皇帝对峙,朱棣一怒之下,恐怕会真的废掉太子,连带着太孙也危矣……

“二位殿下这次的举动,确实让人捉摸不透。”杨荣眉头紧皱地苦思道:“但若说是凑巧,却又实在太巧,让人无法相信……”回头看看杨士奇道:“士奇兄怎么看?”

“太子殿下应该是被动困于济宁。”杨士奇缓缓道:“以太子爷的品性,是不会做出这种形同造反的事情来的。我估计运河上也有王贤的人,他们能掌握甚至延迟太子殿下的行程,让太子殿下前日正在济宁,然后兵围济宁,造成一种太子殿下意图拥兵和皇上对抗的假象。”

听说太子殿下并无拥兵造反之意,金幼孜松了好大一口气,又接着问道:“那太孙殿下呢?”

“太孙殿下就说不清楚了,他和王贤私交甚笃,两人一直兄弟相称,难免会有冲动一些,想要利用自己帮王贤脱险也是有可能。”杨士奇还有一半话没说,那就是王贤一直为太孙处理那些见不得光的营生,兴许手里捏着能要太孙命的东西。见他要倒霉,太孙一时害怕,跑去草原也是有可能的。

“哎……”金幼孜哀声叹道:“要真是如此,殿下可真是糊涂啊……”

“不要胡乱猜测了,更可能我们是冤枉太孙了。”杨荣干咳一声,沉声道:“何况不管是什么原因,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这同时发生在东西南北中,五个不同地方的事件,背后的策划人一定是王贤!”说着神情凝重道:“实在太恐怖了,若有能颠覆大明者,必是此人!”

“吓!勉仁兄言过其实了吧!”金幼孜难以置信道:“方才你们二位也说了,眼下的情况看似危急,但其实虚张声势的成分居多,最多让皇上一时投鼠忌器,威胁不到江山社稷吧……”

“英国公张辅的大败可不是作假!”杨荣却断然摇头道:“就算英国公初来乍到,对军队掌控不力,但以张辅的本事,按说稳守不败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可军报上怎么说?张辅一败涂地,退回济南城!”顿一顿道:“还有之前击败汉王,这可是靠的实打实的硬实力!”

“是的,他并没有一味取巧,而是虚虚实实,实则虚之。”杨士奇也一脸凝重道:“况且就算全是虚招,能在距离上千里的五个不同方位,算准了不同时间发动行动,让五方信使恰好在今日早晨抵达京城,这份精确的计算力,恐怖的执行力,就足以让皇上不得不做出妥协了。”

如果皇帝不放过王贤,杨士奇一点不怀疑,还有更可怕的后招等在后头,到时候虚则实之,就真要天下大乱了!

“想不到纪纲倒下去,却起来一个比他厉害一百倍的家伙!”杨荣忧心忡忡道:“这大明朝,还有谁能治得了他?”

“皇上一定可以的。”金幼孜不相信,大明朝还有朱棣也奈何不了的对手存在,硬着头皮道:“这次只是措手不及,等皇上安排好了反制的手段,就是他完蛋的时候……”

话音刚落,值房的门被猛然推开,一个满头大汗的中书舍人跑进来,上气不接下气道:“不好了,皇上晕过去了!”

“什么?!”三位大学士一下子全都站起来,一个个手脚冰凉,满面惊恐。

却说朱棣被气得险些昏倒在龙椅前,身旁的太监赶忙扶住皇帝,将他架到昭和殿内,送上玉辇准备抬回寝殿。

朱棣平生,何曾受过这般屈辱?何曾向任何臣子低头?今日却不得不承受这份屈辱,向王贤乖乖低头……一念至此,无边的怒火便直冲天灵盖,烧得皇帝太阳穴突突直跳,脑仁炸裂般疼痛,五脏六腑就像被火烧一样,眼前一片血红!

终于,一口鲜血吐在胸前,皇帝晕倒在了玉辇之上……

“皇上!皇上!”黄偐见状,惊恐地尖叫起来:“快叫御医!快请胡神仙!”

太监们慌了神,加快速度将玉辇抬入寝殿,然后七手八脚把昏死过去的皇帝架到龙床上。王贵妃见皇帝精神抖擞出去,却被抬了回来,看着龙袍上那滩触目惊心的血迹,吓得手脚发软,哀鸣道:“这是怎么回事,到底怎么回事?”

“皇上晕倒了……”黄偐将经过简单一讲,听说是皇上被王贤气吐了血,王贵妃跺脚道:“怎么会有这样的逆臣,还不快把他抓起来!”

“娘娘,使不得啊……”黄偐倒是也想把王贤抓起来,可他哪有那个胆子。“皇上刚封了他侯爵,显然是现在不能抓人!”

“为什么不能抓人?”王贵妃凤目圆睁道:“这还是不是皇上的天下了?”

“哎,一切等皇上醒了再说吧……”黄偐无奈地叹了口气,他根本解释不清楚,可事实就是明摆在那里,皇上纵使被气得吐血晕倒,也不敢奈何王贤。

这时候,太医院金院判闻讯赶到。金院判匆匆向王贵妃一抱拳,便跪在龙床前,伸手搭在皇帝手腕上,屏息凝神开始诊脉,一张脸变得很是凝重。

王贵妃在一旁等得心焦,见金院判久久不语,忍不住催促道:“金太医,皇上到底怎么样了?”

“回禀娘娘。”金太医这才睁开眼,满面忧色道:“皇上肝阳暴亢,肾水虚衰,阴虚阳实,热气怫郁,心神昏冒,筋骨不用,而卒倒无所知也。”

“什么意思?”王贵妃不悦地皱眉,听不懂金院判的专业术语。

“皇上这是脑卒中。”金太医神情严峻道:“病情十分严重。”

“啊!”王贵妃两腿一软,险些跪坐在地上,一旁的宫女赶忙扶住。王贵妃的眼泪流了下来,满眼愤恨道:“都是那姓王的,把皇上气成这样的!”

“娘娘。”金太医却又不同看法,摇摇头沉声道:“皇上怒火攻心,只是中风的诱因。根本上还是皇上肝阳肾虚,热气怫郁,就算没有这次动怒,恐怕随便一个刺激,都会引发中风。”

“怎么可能,皇上服了胡神仙的丹药,这阵子明显见好!”黄偐马上争辩道。

“以为臣推测,皇上服用的这些丹药,正是祸根之源。”金太医虽然不想得罪黄偐,但皇帝要是救不回来,他也跑不了。这时候也顾不上别的了,只能实话实说道:“中风昏聩是由痰热闭窍引发的,皇上痰潮不省,热气怫郁则是因为水银中毒引发的……”说着瞥一眼那老神在在的胡道士道:“皇上平素的膳食中,是不会有水银的。唯一的来源,只可能是那些丹药!”

“你胡说!”黄偐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马上跳脚道:“你怎么就知道皇上是水银中毒?”

“要想验证十分简单,只要请娘娘掀开皇上的眼皮。”金院判淡淡道:“看看皇上的眼白是不是红色中带着青色,如果是,便是水银中毒。”

王贵妃情急之下,也顾不上什么礼法了,便上前伸出手指,掀开皇帝的眼皮,定睛一看,果然见到眼白红中带青,一看就十分不正常。王贵妃失声道:“真的是红中带青,连眼珠下的眼皮都是青色的……”

黄偐登时面如土色,豆大的汗珠顺着面颊流淌下来……

“都是水银中毒的症状。”金院判轻叹一声。

“金太医。”王贵妃像抓着救命稻草一样盯着金太医,嘶声问道:“皇上还能醒吗?”

“不好说。”金太医不敢把话说满,斟酌道:“为臣先按治中风的法子,给皇上针灸数日,或许会渐渐好转。同时再开个排毒的方子给皇上……”说着正色道:“最重要的是,必须立即停止服用那些要人命的丹药!”

“啊好!”王贵妃对胡道士和他的丹药向来不感冒,现在听太医一说,哪还有不发作的道理,指着门口的侍卫厉喝道:“快把那个妖道抓起来!”

几个侍卫闻讯跑出去,不一会儿,一个侍卫回来禀报道:“那道士不见踪影了!”

“啊?!”黄偐瘫坐在地上,想要说些什么,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王贵妃狠狠瞪他一眼,倒没有让人把他也抓起来。毕竟平素里,黄偐十分奉承她,王贵妃不想亲自发落他……

半个时辰后,赵王、成国公、阳武侯,几位尚书国老大学士,悉数赶来寝宫。除了赵王外,其余的公卿皆候在外殿中等待皇帝醒来。赵王则径直迈步进了内殿,撕心裂肺地低低唤一声:“父皇……”

王贵妃赶忙回头示意他安静,不要打扰金太医给皇上针灸。

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好转

赵王便静立在床畔,看着朱棣赤着上身躺在那里,头上身上插满了大大小小的金针。金太医手持一段点燃的艾绒,艾绒冒着白烟,在距离皇帝胸口半寸处游走。朱棣依旧双目紧闭,不省人事。

赵王仔细盯着朱棣看了半晌,便神游开了。他想到一年多以前,皇上也是这般昏迷,自己刹那间的冲动。当时因为太过仓促,没有准备好,皇帝便醒了过来,让赵王一直引以为憾,这次机会似乎再次来临,他也不像上次那样毫无准备,而且这次的机会似乎比上次还要好!这次太子太孙可都不在京里啊!要不要当机立断,送自己老子归西?赵王陷入了激烈的思想斗争。

“殿下。”郑和的声音把赵王惊醒过来,赵王猛然抬头,便看到郑和那张满是警惕的面孔。听郑和冷冷道:“殿下脸色不太好,要不要先去休息……”

赵王猛然醒悟,自己方才的表情泄露了一些心思,肯定被郑和这条老狗看出什么端倪来了,有些心虚地咳嗽一声,赵王轻声道:“无妨,本王只是担心父皇的龙体,哎,三年两次昏倒……”

“皇上一定会平安无事的。”郑和淡淡说道:“殿下不必过分忧虑。”

“承公公吉言,本王也相信父皇肯定没事。”赵王看看左右,才发现不见了黄偐的影子,“黄公公呢?”

“黄公公暂时不在皇上身边伺候了。”郑和答了一句便闭上嘴,没有继续说下去的意思。

“他引荐的那个胡道士,炼的劳什子丹药,把皇上毒害成这样……”一旁的王贵妃却忍不住愤愤道。

“原来如此。”赵王点了点头,心中却泛起惊涛骇浪,郑和看样子会寸步不离皇帝身边,没了黄偐做内应,自己想悄无声息地动手,恐怕是没指望。赵王不禁暗恨黄偐,没事乱献什么殷勤,也不知从哪里找来的野道士,这下连他自己也坑进去了。他坑进去不要紧,本王的大事也要大受影响了!

赵王一阵心烦意乱,更加受不了郑和那审视的目光,便借口出恭从内殿出来。

一见赵王出来,外头急的团团转的众公卿赶忙围上来,七嘴八舌问道:“王爷,皇上怎样了?”“王爷,皇上不要紧吧?”

“皇上正在接受治疗,肯定平安无事。”赵王只得耐下性子,敷衍这些王公大臣。“咱们耐心等待,虔诚为皇上祈福便是。”

“是……”众王公点点头。蹇义忍不住唉声叹气道:“哎,皇上这是被活活气病的啊!”

在场众人都亲历了今日的早朝,这会儿也都知道那五道军报的内容,闻言全都默默点头。

“把皇上气成这样,也不见姓王的来请罪。”又和王贤平素不对付的大臣,咬牙切齿道:“该杀!实在该杀!”

“确实是死罪……”众人纷纷附和,但也只是附和而已。皇上被气晕了都不敢把王贤怎么样,他们哪有胆量去发落王贤。“但皇上亲口说了,不许任何人再追究王贤的罪过,还封他为侯爵,我们现在派人去抓他,却和皇上的圣意相冲突啊!”

“也不能让他就这么逍遥法外!”赵王双目通红,咬牙切齿道:“不然本王愧为人子,诸位愧为人臣!”

“现在可以不动他,但也不是拿他没办法。”一直沉默的杨士奇突然开口道:“皇上的旨意里还有一条,赐他侯府一座。我们可以用这一条来逼他,让他搬出原先的住处,搬入我们给他准备的宅子,将他的一举一动都监视起来,不让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