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3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有传世智者的指导下,也没有听说有哪个名士相助,吕哲竟然就能一只手操控得过来,一些治国手段也是闻所未闻。

不但能治军、练军、作战,还能经世治国,吕哲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使人难以理解。

哪一个大才没有师承呢?但偏偏谁也说不出吕哲师学于谁,哪怕是想把吕哲显现过的手段牵扯到哪一派上面也找不到例子。因此吕哲所学于谁,治军治国的手段算是哪一家哪一派,着实算是当世最大谜题。

俨然自成一系,且事实已经证明不但有可取之处,眼看吕哲两年来越发迅猛地发展起来,谁不渴望获得有如吕哲一般的知识?

“你愿意教我?”项羽眼睛里满是警惕,对于什么知识压根就没有任何渴望:“不会是要用收徒的为虚监视为实的手段吧?”

吕哲当即看向项梁,他很清楚项羽所变现出来的敌视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必然是身处满是敌视自己的环境耳濡目染出来。

项梁脑袋里“嗡嗡嗡”的声音更严重了,他已经嘱咐过项羽无数遍,吕哲现在正是最盛的时候,万般不能展现出敌意,偏偏项羽将他的话当成是耳边风,急得他跌跌撞撞下了马背,“吕侯,小儿无知,”说着深深行礼,“不知轻重,您千万不要误会。”

吕哲不说话了,他摆摆手示意项氏一家子退下,项梁说了几句吕哲全然不搭理。

等待项氏一家子或是失魂落魄、或是满脸焦虑的离去,吕哲转头对着蒯通一行人说:“虚与委蛇都做不到,看来项氏对我们的敌意已经根深蒂固。”

蒯通含笑不说话,共尉做抬头看天状,如叔孙通、陆贾、郦食其想说话却是份量不够。

燕彼没有什么顾虑,“嘿嘿”森然笑着说:“主上,若是能担待,不如……”,比着抹脖子的手势,“当断则断。”

吕哲看向熊心的位置:“我家老丈人早有这个打算,司徒宋义也恨项氏早日不灭。”

蒯通笑得更开心了,挽着山羊胡子不知道细声地评价秦军什么玩意,动作却是在不断地点头。

共尉不看天了,他惊骇地看向吕哲,怎么能察觉不出自己效忠的对象是真的起杀心了呢?

一些文臣却是面面相觑,叔孙通实在忍不住了开口说:“全天下都知道是我们邀请项氏而来,他们受邀没有任何防备就过来了,若杀之恐怕会令天下人齿寒。”

吕哲笑眯眯地看着叔孙通:“天下人包括我治下的黔首,以及为我效力的文武吗?”

“呃……”叔孙通口中的天下人齿寒纯粹就是修饰词,吕哲那么问,他完全是呆住了。

黔首在吕哲的治下生活得不错,吕哲所收的税除了个人所得税、田赋之外也没有其它什么了。他们知道是项氏是哪根葱吗?就算知道项氏是谁,但是项氏和他们什么关系?项氏对他们的生活有过什么帮助没有,没有吧?吕哲要是说项氏是敌人会破坏安定或是富庶的终生日常,万众黔首立刻就信了,肯定是说杀的好。

吕哲这个势力蒸蒸日上,文武官员们,有贡献的人必然成士,有重要贡献已经封勋,凸出贡献者可以成为贵族,他们的一切都是建立在自己的付出和吕哲的操持之下,只要吕哲不是对内举起屠刀,要杀任何非己方势力的人,不管吕哲是为了什么要杀,他们必会化身鹰犬扑上去,只求己方势力更加强盛,自己的家门富贵也能得到延续。

憋了半天的叔孙通呐呐地说:“可是您注定不会只是南方的主人,还会成为整个天下的主人,能在战场上击败杀伐,为什么要……要担下这种名声呢?”

“主上,楚军二十八万健在,”共尉迈步靠近:“我军现在只有二十五万。”

蒯通目光锐利地看向共尉,挽着胡须的手一用力扯掉了几根。

吕哲也在看共尉,他的目光很和蔼,问:“那以你之见呢?”

共尉停了下来,双手握拳又松开重复多次,咬牙道:“若是想要灭项氏,请主上调动后续部队。同时,请主上下令予季布立刻进攻会章郡、会稽郡!”

蒯通不看共尉了,很心疼地盯着拔下来的胡须。

事实上乱世的开始就是儒家没落,兵家、法家、纵横家等等学派崛起的时候。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年代里,有多少人是真正的儒生呢?真正的儒生是哲学家,做不了什么实事,因此做做学问,想想伟人的思想是挺不错的,最多也就能做做祸事临头了来个“死节”的以身殉葬之类的事情。一些披着儒家皮的人,他们才是活跃于乱世中的骄子。

儒家讲的是礼、仁、义、德,凡事要师出有名,做事要不违背道德,所以秉承这些理念的儒生在乱世之中基本是做不出什么大事业。

现在几乎没有纯粹的“儒家卫士”,现实的社会环境容不下真正的儒生,“中毒”比较深的叔孙通只能是默默行礼退下,他情不自禁地看向离这里不远的项氏一家子,然后又看了看吕哲,心里不停的叹息。

而陆贾和郦食其这两个“中毒”不深的人是对视一眼,两人接触了一下视线立刻移开,他们或许已经在心里不断地思考怎么杀项氏,又该怎么来挽回吕哲的名声。

“很好!”吕哲满意地看着共尉:“你现在带着亲兵前去营盘以北十里的颍水河滩,那里有七万大军。掌管军队后,看到三道狼烟立刻向楚军答应进攻。”

共尉现在还不明白就是迟钝了,他应“诺!”行礼走了几步一直是盯着蒯通在看,却见蒯通回以高深莫测的笑容。

思考着什么的陆贾和郦食其猛地抬头看向吕哲,他们看完吕哲也看向了蒯通,随后目光在周围的军卒中不断扫视。

“少了徐志、何怿、卫翰,”两人的想法估计都差不多,又默算近期鸿翎急使往来的频率,“多,非常多,早该发现的啊!”

蒯通走过去低低不知道对吕哲说了什么,只见吕哲点头之后他迈步走向楚、魏、韩三王所在的位置。

“刚才是最后一个机会了,本只是试探项氏愿不愿意让项羽为质,没想到却是令我下定决心……”吕哲看向了说几句话就被安排得远远的李左车,看了看左右,招呼道:“列位,与我前去听听赵王使节到底向说些什么。”

没人作声,他们也极力忍住向项氏一家子方向张望的冲动,只是再看吕哲的背影时,不管是目光还是心态与以前都完全不同了。

另一边,项梁正在对着项羽一阵阵的低吼,这一家子都该有着隐忍的基因,为什么到了项羽身上这个基因就没有得到传承呢?

项氏不能对吕哲展露敌意,特别是他们只带了不到五百亲兵前来吕哲大军之中的时候更是不能。

“若不是有道义名份,若不是有普世法则,若吕侯是个不顾世人看法的人,我们……”项梁几乎被气得吐血,他咬牙道:“就是其余人,若是我,听到你将敌意展露无疑,必定会不顾一切诛杀!”

“哼呵,什么道义,什么普世,说到底就是约束弱者的东西!”项羽摆出很明显的不屑一顾,他话音刚落,却是听见项伯不知道在慌慌张张地语无伦次说什么。R1152

第五百七十章:平淡而真实

需要逆转时间,看看过去的两个月吕哲都在做一些什么事情吗?

不,不需要了,因为这不是一本仙侠小说,倒叙模式也只适合于电影。;。。

秦国已经不可能在短期之内灭亡,但是很显然已经到了需要维稳的时刻,毕竟始皇帝一旦驾崩,新皇登基之后需要一段时间来控制整个国家,朝臣也需要相应的时间来熟悉新皇的治国策略。

扶苏登基,必然是要对秦国进行调整,这里的调整涉及到方方面面。

从国策到律法秦国显然是真的需要调整了,以前适用的一些政策让秦国变得僵硬,为了延续国家的存在,阻止国家变得腐朽,变法成了最直接的选择。

国家的律法也要适当的做出改变,至少使人残疾的厄律哪怕不完全的摘除也要重新的量刑取度。

老秦地的秦人已经付出太多太多,他们得到的却太少太少,不改善的话必将引起极大不良后果,近期的厌战的情绪就是从民间蔓延到军队。

军队需要整顿,不能让那股透着酸腐的味道再蔓延下去,从军规到赏罚制度,那些有被破坏公平性的,和一些与现实环境起冲突的,扭正它们才能使那支能征善战的秦军再度复活。

一个国家的调整会产生相应的变动,且这个变动谁也不清楚是好是坏。是什么让扶苏下定那么大的决心,同时也不理解扶苏是想进行改良还是全面的变法,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一旦国策变动短期之内秦国固守或许有余,但是向外开扩的脚步必将会放缓乃至于是彻底停止。

对于吕哲来说,一个强制忍下侵略性的秦国,一个图谋改变的秦国,她已经不是吕哲的威胁,反而因为秦国不惜在战时变法让他确定一件事情。那便是至少五年之内天下局势会维持在秦对齐、燕、赵、匈奴互相攻守的局面上。

不亲眼看看,很多事情只是流转于表面,秦军不南下吕哲不会发现那么多东西,但是秦军越是气势汹汹的南下吕哲就越明白秦国有多么的虚弱,虚弱到需要竭尽全力才能展现出自己的强大。

吕哲也十分确定扶苏发现了秦国的外强中干,在会面中扶苏半字不提秦国现状,但是这恰恰表现出了心虚。他可是又在秦地待过的人,秦地的秦人失去了奋斗的目标,想要重新拾起奋斗的信念不是那么容易。

另外,始皇帝是建立了丰功伟业。可是也正是有这样的成就才不**惜子民,很多时候吕哲还能梦见自己是个军侯的时候率军四处捕杀人,那个时候黔首看自己的目光是茫然外加恐惧的。

一个国家的子民害怕自己的军队啊,很多人可能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国家将要面临崩溃时才会出现的情况!

列国亦不像所展现出来的那么强大,特别是吕哲见识过齐燕所谓最强的军队之后,他很明确的知道列国所展现出来的强大比秦国的外强中干还令人目瞪口呆。

吕哲不知道扶苏在想什么,也不清楚秦国还有没有明白人,列国是看似人多势众没错。可是王贲一支偏军就能三个月内打得赵国不得不全面龟缩。

战力不如前的秦军还能打得赵国龟缩啊!难道是秦国自己的麻烦够大,大到哪怕知道再加把劲就能获得果实,依然下不定决心来搏一把吗?

身在局外看清局中的诡异……

吕哲虽然已经做出攻伐岭南的姿态,但是很显然无论是秦国还是齐、燕、赵三国都有点投鼠忌器。特别是在动员出一百四十万军队后,秦军与齐、燕、赵的战事已经停了下来。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这句话完全适用于现在的秦国与齐、燕、赵三国,只不过这句话的解释要稍微的变动一下,那就是吕哲还有余力之前谁也不敢真的拼命。深怕拼得半残的时候被黄雀在后。

吕哲一直都在防备楚国搞什么小动作……错了,是项氏会不会搞出什么幺蛾子。他可是被项梁算计过多次了,要说心里没有阴影是绝对不可能的。因此无论是进行动员摆出攻楚的姿态。还是在项氏面前保持强势,那都是一种策略。

项氏狡诈阴险善于阴谋,这点无论是历史上处心积虑的反秦,还是吕哲多次亲自遭遇都没有任何的冲突。

从一开始吕哲的所有布置都存在灵活,先是针对齐燕,发现齐燕不堪一击后转向针对楚国。项梁想要获得会稽郡作为封地?吕哲从来都是不置可否,甚至还偏向愿意接受项氏据有会稽郡的态度。

很多时候计谋根本就不需要处心积虑,清风云淡中孕育出来的谋略才是最不可察觉的一部分。吕哲想杀项氏一门吗?不用任何的修饰,吕哲想杀,无比的想杀,只要能灭项氏,不但能报了一再被算计的仇,楚国也是触手可得,那为什么不处处布置,找到机会就杀!

扶苏邀请会面,吕哲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让项梁等项氏重要人物放下军队跟随,没想到最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发生了,项梁、项权、项伯、项羽、项它……项氏一门的七个人,也是最为活跃的七个人,他们真的抛下军队跟来了!

为什么不杀!绝对要杀!

“君侯,那边……”李左车有点迷糊了,吕哲刚刚过来之后没多久,周围的吕哲军又在变阵,他看到众多身穿重甲的重步兵在向这个方向移动,一些弓弩手则是看到重步兵团团将吕哲这边保护起来之后,毫不犹豫地对某个方向放箭了。

很纯粹的一件事情,吕哲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有甲士团团保护,他从不干任何逞英雄的事情,更不会白痴到杀个人都要居高临下嘲讽一句什么“现在就是你们的死期”之类的逗逼行为。

杀人嘛,怎么利索怎么来,能够用密密麻麻的箭矢,绝不会贴身上去肉搏。项氏一家子都已经是身在大军之中,更加不需要犯傻地做什么调动无数甲士风声鹤唳的蠢事,所以……超过三千的弓弩手不打声招呼直接放箭是最干脆的事情。

项伯为什么语无伦次,他是最先看见平地升起乌云的人,且怎么看那些箭矢都是奔着他们来的!

在发现箭矢呼啸而来之时,项梁脑袋有点短路了,项羽那句“什么道义,什么普世,说到底就是约束弱者的东西!”像是惊雷一样不断在脑海里轰鸣。

项羽却是反应最迅速的一个人,他大吼着“竖盾”“躲避”之类的词,抽出腰间的战剑就往骑跨在战马上的项梁扑去。

项氏带来的五百精锐,他们也在吼叫,离项氏一家子最近的精锐奋不顾身地飞身狂扑,意图用身躯去为项氏一家子做肉盾,外围的精锐则是凶悍地操家伙就往最近的吕哲军杀去。

“您、您、您……”李左车突然变得口吃了,他哆哆嗦嗦了半天才组织起一句完整的话:“您要杀楚国上柱国一家?”

这不是很明显的事情吗?三千弓弩手还在不停的放箭,在第一波箭矢落下之前都已经射了三次了。

飘了一段距离的箭矢终于是落下,它们的箭镞欢快地刺入人的**带来惨叫和闷哼,没有射中人的箭矢则是喷在地上或是遮挡物上发出各种不同声音的叹息。

三千弓弩手射箭的覆盖范围不会小,也不可能完全的精确,中箭倒下的有项氏那边的人,当然也会有身穿红色战袍、黑色战袍的吕哲军士卒。

第一波箭矢之下,很诡异的事情发生了,项氏带来的精锐倒下至少四百人,吕哲军也被射倒近两百人,可是项氏七口,从族长项梁到最小的项羽、项它竟然钉都没被钉一下?这要归功于项氏精锐真的是奋不顾身用身躯在为他们挡箭。

因为太多人扑过去了,一个不大的人堆耸了起来,像是野兽受伤般的吼叫从尸体堆下发出,很快第二波、第三波、第四波……直至第七波箭矢全部落下,那仿佛是从地狱传出的嘶吼声还在喊叫。

吕哲没去看,他一直是一只手手握住剑柄一只手牵着缰绳的姿势,嘴巴里在说:“真是抱歉啊,只能给予这种不光彩的手段,连一幕轰轰烈烈场景都不愿意给。”

李左车将吕哲的话听得很清楚,他浑身都在颤栗,看待吕哲的目光里充满了恐惧。

有恐惧的人很多,包括刚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的魏王咎和韩王成,他俩惊惧完了之后猛地看向了正在和蒯通不知道谈什么的熊心,看到熊心面色如常才算是松了口气:“原来只是杀项氏,不是……”,说着两人又赶紧闭嘴。

需要轰轰烈烈吗?不需要的,持续的箭矢覆盖之后,只需要手持劲弩的弩兵就近监视,然后十来名甲士踩着流淌腥红血液的土地走过去,很小心的一个个挪动身上满是箭矢的尸体,发现还有活人就是利剑刺下,完全没有什么惊心动魄史诗剧情,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