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4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者失败齐国的力量也必将内耗到一定程度,攻取城池难度也将降低。

陈平没有学过什么纵横之术。但是显白的道理是懂的,他有心要致使齐国内部的猜忌变成互相攻杀,也找到了切入点,那就是田安、田角、田间等一些明显察觉出局势无法扭转的识时务者。正在思考怎么来操作。

田安是临淄城的东门守将,手里有一支三万人的部队,似乎还养着几千的门客?

田角原本也是一门守将之一,不过近期已经被解职。但是他也有蓄养门客。

田间倒是没有什么门客,但是他是临淄城的巡守之一,手里有五千的齐卒。

除了上述三个齐国宗室成员。陈平争取到的齐国文武也不算少,每一个都有相应的职权,他在思量的是这些人到底有没有胆子发动叛乱来掀翻齐王田儋的统治。

判断一件事情需要从多方面来入手,对于陈平来说,他需要先换一个隐蔽的地点,再慢慢地进行分析。

田横在梳理什么,该是在用一种行动团结田氏宗亲,也在警告一些官员。所以他从田安处离开没多久,又前去田市处讨要了一些门客,然后几乎每个宗室那边都去一遍,等待做完这些又进了王宫。

齐王田儋对于杀不杀汉使有没有犹豫不清楚,田横杀汉使的决心却是很大,但是种种举动却显得相对诡异。

从王宫出来的田横脸色不怎么好看,显然是在王宫中遭遇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他出了王宫就对一众人等挥手,一言不发带着浩浩荡荡的一众人直扑陈平落脚地点。

近千人穿梭于街道,使得本来就有些乱的临淄街头又是一阵鸡飞狗跳,等待田横带着人抵达,粗暴地破门而入时陈平早就不见了踪影。而似乎田横对此早就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他阴着脸召唤一些人,这些人是他早早就安排监视在陈平落脚点左右的探子。

“都有什么人来过?”

被安排盯梢的探子说了不少名字,田横越听脸色越加显得阴沉。

没错了,杀汉使是一定要杀的,但是田横搞出那么大的动静,显然是更想知道都会有谁前来对汉使通风报信。

事实证明到了目前的处境寻找退路的人一点都不少,前去给陈平通风报信的人很多,从宗室到官员,临淄城内一些有点实力的人也在那么干。

“悲哀啊……”田横低声叹了一口气。

虽然早知道处境不妙的情况下会出现这种情况,田横却还是感到失望和悲哀,天下态势是对汉国占了绝对优势,可是齐国也不是没有机会,只要能够团结一心维持临淄城不被攻破,外面不是还有韩广三十万援军,田假与头曼那边不也还有将近四十万部队吗?

“走!”

田横再次带人扑向下一个地点,那是探明陈平新的躲藏地点。

一众人等还没有靠近,远远就能看见前方有黔首在四处奔逃,田横亲自拦下一个黔首一问,前方的厮杀已经发生了有一段时间。

到处有人奔逃的情况下,近千人在推挤之中艰难地向目标地点靠近,等待真的到了却是没看见任何歹人的身影。

“将军,这里突然冒出一伙人,他们一出现立即挥舞兵器进行无差别的砍杀,目标趁乱逃了。”

田横看见了,四周的尸体基本都是黔首,咬着牙:“歹毒的汉使,为了脱身竟是……”

主事者是陈平,这个家伙可是一个阴谋家来着,为了达到某些目的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因此对黔首动手让场面变得混乱,趁机脱身这种事情绝不会有什么心理障碍。

倒卧的尸体至少有一百来人,诡异的是现场没有任何齐卒的身影,田横就得问问这一片是谁的管辖区了。

负责这片街道的是一名齐军中的军侯,田横让人去找的时候,那个军侯不但自己没了,连带家人也一并消失不见。

早早就安排了退路,很显然这是一场有预谋的行动,田横找不到军侯当即带人逮捕显然不明情况的校尉,然后又再往上追究,结果那个军侯却是属于田荣那一系。

田荣自五年前就率军南下作战,从那之后压根就没有回到过临淄。

田横有些搞不明白状况了,他不知道那个军侯是出自谁的授意或是自己反叛,若是有人授意只能是田荣之子田广了。

田荣受到重用,一直率军在南边作战,自汉国向齐国开战之后,临淄与田荣的联系就中断了。

最近陆陆续续传回临淄关于田荣兵团的消息是汉国有意透露,临淄对于田荣兵团被汉军挡在砀郡一线有自己的判断,认为那是极为有可能的事情。另外也有一些消息称田荣兵团断粮之后已经投降汉国,对这个消息他们就有点将信将疑了。

失去了汉使的踪迹,田横又得知不但宗室之内有人给陈平通风报信,文武之中也有大部分人参与进去,那他就不得不思考一下事情的严重性。

齐国现在就像是一个浑身是孔的柿子,若临淄城内真的有那么多人已经心怀不轨,对于田横等一些死硬要抵抗到底的人来说,那简直就是一个糟糕透顶的消息。

田横将自己的发现禀告给了齐王田儋,本以为齐王田儋会发出雷霆大怒,可是这样的事情没有发生。

“情势非常不利,有些人的行为是寡人允许的。”齐王田儋说出了让田横浑身冰冷透了的话。

“王上也认为情势不可逆转了吗?”田横目瞪口呆,他一直以为田儋已经下定决心要抵抗到底,并且授权给他杀汉使是为了表决心的同时也揪出一些叛逆,没想到……

“关于田荣粮绝之后投降汉军不是虚假,”齐王田儋在案几上翻找什么,抽出一张纸片递给田横:“这是田荣的亲笔信。”

田横有一种被雷击中的感觉,僵硬地接过汉国已经使用得相当普遍的硬纸,信中的笔迹确实是出自田荣,不但证实粮绝投降的事情,还谈到臧荼率领的燕军覆灭之后被放走。

臧荼是一直行走到薛郡的平阳才被汉将季布截留,田荣称臧荼在一路上看到了许多,似乎是有了什么触动,又在后续在季布派人保护下前去面见汉王哲,最后也选择归降汉国。

“臧荼在归降汉国之后自荐前往韩广兵营。”田儋叹了一口气,后面的话却是不需要多说了。

第六百七十七章:人心(下)

人心是无比奇怪的东西,一旦认定了什么会有起到什么样的改变,所以人心从来都是难以琢磨。

汉国强势崛起,列国都是在消耗中呈现颓势,关于这点非掌权者或许只是看得模模糊糊,权力越大的人看得却是越加明白。

汉军北上之后的攻势是以吹枯拉朽的攻势瞬间就将看似强大的齐国按在地上痛殴,只是出动三个军团十五万正兵(战兵)就是这般情势,而汉军可不止是有三个军团十五万主力,已经亮出番号的是国防军的六个军团,还有北境戍卫军和中央禁军没有加入战场,另外还有一支在南境打了四五年的南征军。

汉军有多少战兵?列国已经知道的是不下于六十万。除开六十万的战兵之外还有编制非常庞大的二线辅兵,三线部队因为有义务(季度)兵存在随时也能集结起至少二百万。

从历场战事看来,作为汉国国防军编制下的军团所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已经显现强大,事实已经证明列国的军队根本不是对手。

汉国不止有国防军编制下的军团,原本隶属于共尉的北境戍卫军是一开始就有的老番号,君王直属禁军也是从各支军队挑选勇士整编而成。

目前加入北方战事的只是汉国国防军麾下编制,就这样齐国都能在半年之内失去阻挡的能力,汉王哲更是亲自率领十万禁军北上……

韩广兵团迟迟无法突破汉军第二、三混编军团的防线,臧荼屈服于汉国之后前去韩广那边又增加了一个谜题。

臧荼和韩广是燕国的实际控制者,如果臧荼觉得没有阻止汉王哲的希望,想必是能说服韩广归汉寻求新的发展;田荣兵团也因为粮绝归降,这是田荣亲笔告知的消息。

远在秦地还有二十余万的匈奴盟友,也有十万齐军和五万燕军,但是秦地相距临淄足有数千里,还有什么希望能留给汉军不断在逼近的齐国?

“没什么希望能留给齐国了。”吕哲其跨在战马之上。身躯在随着座下战马的踏蹄有节奏地摇晃着。

他们本来是要前往泰山,途中因为臧荼的前来产生一些变动,吕哲到底是近期没能前往泰山看一看始皇帝命人建造的封禅台。

臧荼会不会如他自己所说的是要去劝降韩广?汉国的硬实力能够横扫一切障碍的前提下,吕哲对此其实是抱着不在乎的心态。

事态的发展已经让天下人产生一种共识,特别是在汉国在处理占领地上的成就上,一种天下归汉的思想不需要吕哲多么费劲地操作,只是稍微引导一下舆论,然后天下最终归汉的说法也就被广传并且接受了。

人心飘渺不定不好琢磨,但是人心也是最容易操控的,天下归汉的舆论成形是随着汉军所表现出来的战力在发酵。随着临淄被孤立且齐燕的南边兵团覆灭,韩广也被挡住难以救援临淄,人们接受天下归汉说法也就变得更加容易。

吕哲说没什么希望留给齐国不止是因为那些,他在率军出征之前做了另外的部署,先期是三万人乘坐船只从近海北上,他们在东海郡的东门阙(后世的连云港)进行了一次补给,随后继续北上进入琅邪郡区域又在琅邪台(后世灵山岛附近)短暂停留,最后是进入胶东郡沿海直接在后世的胶州湾附近登陆了。

汉军第五骑兵军团绕过临淄直接杀入胶东郡,正是在为这支海路的步军登陆做保证。不知道的人自然是会感到迷惑,其实一直到一支汉军步兵出现在胶东郡境内都没人知道是怎么出现的。

从海路先行登陆的三万汉军步军已经在胶东湾巩固好滩头,便于靠岸的渡口也在紧张的建设之中,在此期间第五骑兵军团已经回调一部分兵力到济水一线。不过并没有加入到针对韩广兵团的作战之中。

南线的田荣兵团投降,汉军的第四混编军团、第六混编军团、第一骑兵军团算是被解放了出来。

第一骑兵军团在田荣兵团投降之后是留在了砀郡一线休整,第六混编军团在汉国本土的二线部队接管归降齐军的监督时也暂时停在原地,第四混编军团却是借由内陆的水系搭船走泗水一线在运动。

按照吕哲最近一步的指示。既然已经确定海运可以运兵北上,第四混编军团是该前往东门阙进行等待,然后搭船走海运直接投入到胶东郡。配合第五骑兵军团针对胶东一线进行清扫。

复杂勘探海路的那一批人,他们新的使命是探索渤海,找到一条可以运兵前往半岛的路线,目前他们回馈的信息是继续北上之后找到不少的岛屿,有一处海域有一条岛屿链,已经在开始登陆岛屿探索,一旦寻找到可以停靠的天然港口就会申请人员前往改善修建。

从海路沿着沿海运兵没什么问题,但是想要离开沿海进行海运则是两回事了,吕哲是记得渤海海域有不少岛屿可供停靠,因此才会下达指令命人寻找。负责探索的人员也没有令吕哲失望,果然是找到那些岛屿,现在剩下的难题就是汉国新一步建造的那些船只能不能经得起海面的风浪,而这个还在紧张的实验当中。若是汉国制造的船只可以离开沿海航行,也需要至少半年才能打造一批新的远航船只。

吕哲在见臧荼的时候经过一阵长谈,两人谈到的话题有许多,其中就包括吕哲隐瞒半年之后才可能成为现实的情况,欺骗臧荼汉军已经能从海上直接运兵攻击辽东这么一件事情。

到了这一步,汉国的文武早就对天下情势有足够的判断,齐国显然是无力回天,解决完齐国之后汉军的四个军团都能解放出来,更不用说还有十万禁军正等待着。

整个版图之上,大片的南面和中原大部已经归于汉国所有,天下之大的三分之二全在汉国控制之下,对于占领区有效的治理也能尽快地消化胜利果实,谁都想不出在这种局面下最终的结局还会有什么变化。

所以吧,对于吕哲草率地放归臧荼,跟随亲征的各个大臣也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他们知道哪怕是臧荼使诈脱离燕国继续抵抗也不过是苟延残喘,压根就无法从根本上对大势形成什么麻烦。

“王上,秦地那边……恐怕会有点问题。”汉军的强势让蒯通很不像军师,更像是一个情报分析师,他最近干得最多的就是在为吕哲整理情报:“秦国内部派系的矛盾越来越严重,扶苏无力进行调解。续王贲进行实际的**之后,徐岩的中原军团也对咸阳的指令持抗拒态度。”

吕哲当然知道这些情报,他一直以来都没有针对秦国进行过什么阴谋,可是很多事情是不主动也会被动的发生,例如先是有大量秦国的氏族子弟过来汉国发展,在始皇帝驾崩的消息被掩盖不住后又有老秦人一系表示要归附,后面连带在雁门的王贲也展现出相似的态度,他们都在等待吕哲的回复。

徐岩的改变是因为田荣兵团对汉国的投降,显然也是觉得天下局势到了这个地步已经无法明朗,因此在与吕哲接触的同时也对咸阳越来越没有尊重。

人心啊……总是会随着局势的发展在变动,很多莫名其妙的事情变成了理所当然,吕哲最近听得最多的就是关于天命的说法,他对这一说法其实也有点相信,毕竟连穿越这么离谱的事情都能发生,谁说没有一种冥冥中的天意?

相信“天意”之下的吕哲对于不把眼光放在华夏成为皇帝就算完事越加坚定,他都已经在做华夏大地战事结束之后全面恢复民生的预案,关于派出探索队探索海洋和西域那边的事情也在筹划之中。

当然,吕哲没有忘记北边草原上那些必须解决的异族,因此关于接纳陇西的老秦人已经表达出明确态度,那批老秦人可都是非常优秀的牧人,对于汉国以后培育战马能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同时,吕哲在派出陈平出使临淄后,对于共尉也发出了新的指令。

共尉会在恰当的时机与扶苏再次接触,会谈点什么也是要看情势的实际发展情况,王贲脱离秦国,徐岩与吕哲谈妥之后也会进行脱离,到时候秦国就只剩下蒙恬手里的那支武力,相信扶苏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秦国麻烦很大,也非常的复杂,人心思变的秦国处境不止是有外敌逼近咸阳,还有关于国家要自行瓦解分裂的趋势。

“能不能撑到我们解决完齐国,然后率军切断匈奴等胡人的归路,实在是一个未知数。”蒯通是那么说的。

“唔……”吕哲看上去有些心不在焉,随口回应道:“陈平禀告,他在临淄布置,很有可能会让田氏自相残杀。”

蒯通点了一下头,他有资格知道那些事情,那是趋于田氏宗室内部的复杂关系,在齐国强盛的时候一切都被掩盖,但是在齐国显然要撑不住的时刻,复杂关系就会演变成矛盾,陈平再根据实际情况诱骗一下,齐国宗室是真的有相当大的可能性爆发内战。

第六百七十八章:因与果(上)

只要是一个集体又怎么可能不存在矛盾,只是有些集体在某些时候矛盾并不是那么尖锐,或是该集体的领导者有那个能力压下罢了。

越是环境艰难,一个集体的矛盾越是容易爆发,那时候就该是一副群魔乱舞的模样,齐国宗室本身就不是那么和谐,田儋、田假、田安都有足够的资格成为齐王,在复国之后关于该由谁成为大王就存在争议。

田儋会成为齐王那是因为得到田荣和田横两个同胞兄弟的鼎力支持,恰恰田荣和田横在复国时也是实力最强的宗室,不然齐王会是谁可还说不一定。

本来就因为谁成为大王心有芥蒂,在齐国复国之后最强盛的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