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4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像是秦国选择的就是玄鸟,楚国崇拜的是九头凤凰,晋国是纯粹的凤鸟,蜀国是太阳鸟……总而言之,春秋战国时期绝大多数诸侯都以鸟类为图腾。

吕哲本来的意思汉国选择的图腾会是龙,但是按照这个时代人们的习惯,立国选择选择一种鸟类才是最佳的方案,毕竟也只有曾经的吴国选择龙为图腾。而吴国是出了名的会胡搅蛮缠和不讲信用,曾经几代吴国的国君更是做过太多莫名其妙的事情,根底也实在是不好了一些。

汉国的立国根本是什么?吕哲又想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度?既然是全面建议选择鸟类图腾,他也没有必要在这么一件事情上采取什么专断之权,所以搞到最后代表国体的是选择了凤凰的呼声比较大,而军旗则是大部分选择为玄鸟。

第七百三十三章隐患

代表国体的图腾和军队所用图腾选择不一样的图案有过相当多的先例。所谓的国体所指的其实是代表王族,也是所谓的王旗。军旗的选择上面却是有一种套路,那就是选择越有含义的图腾越好,那个图腾上面的“兽”还要是极度凶猛、顽强、坚韧的种类。

曾经选择玄鸟为军旗图案的例子有太多太多了,首先选用玄鸟的是商王朝,目前还在使用玄鸟图腾的是秦国,算上汉军也选择玄鸟,那就是两个目前使用玄鸟的存在了。

玄鸟自然是一种幻想中的产物,根据《山海经》的记载,玄鸟四翅鸟类,羽毛呈淡黄色,喜食鹰肉,性暴戾,居于平顶山。其实玄鸟的初始形象类似燕子,后来随氏族部落的不断发展和融合,玄鸟就逐渐演变成了有鸡冠、鹤足和孔雀尾巴的凤凰了。说白了吧,图腾的演变过程就是一个在不断的征战中征服或消灭一个又一个的部落,然后挑选出想要的图腾进行“糅合”。

“是凤凰。”吕哲低头看向说话的嫡长子吕议。

吕议是嫡长子,今年虚岁已经有五岁,长得是虎头虎脑,面容十分酷似吕哲。他的兄长吕启虚岁为六岁,不过面容却是酷似其母卫雯。

“什么是凤凰?”吕议现在正是对什么都好奇的时候。

吕哲愣了一下:“凤凰啊?那是一种……”接下来就是一段关于凤凰的故事,他讲的是后世的描述,与现在关于凤凰的故事可不大一样。

相对于吕议对什么都好奇,吕启则是一个沉默的孩子。现在两人都是注意听吕哲在讲关于凤凰的故事,同时又睁大眼睛看向城头的那杆大旗。

选择鸟类的图腾确实为当代的正统,若是按照后世网络上的用词,选择鸟类的图腾才是王道,选择其他都是异端。

事实上一直到“我大清”以前的朝代里。龙一直都不是华夏民族的图腾。当然,这并不是说龙这个图腾没有出现,可以考证的是龙的图腾出现是在六千多年前,但是一直都代表不怎么好的意思,一种叫作“龟”的图腾反而是代表正义……

《中国神话》一书中,在从开天辟地到大禹治水这一阶段。有龟故事七个,龟都是善的,保护人类的。有龙的故是十七个,其中十五个龙是恶的,另一个是被龟降伏。改恶从善的,还有一个是帮黄帝灭蚩尤的应龙,它所到之处就发大水,所以灭蚩尤后,黄帝就叫他到南方去了。这反映出上古时期开始,华夏族群就没有以龙做作保护神。

吕哲为什么会收回以龙作为国体图腾?差不多也是因为龙在民间没有太好的评价,要是没有饱学之士对他讲祖先和当代人对龙的看法,他真的不会知道龙在上古先秦所代表的是恶。也不是华夏族群主流崇拜的图腾。

接受现代信息和教育的吕哲当时真的是三观尽毁,一度不敢相信那是真的。

这边吕哲在为两个儿子讲解关于凤凰的故事,城头上的田健脸色阴晴不定远远地注视着他们。

汉军用极短的时间灭掉恒山郡的齐军占领全郡。随后很快兵锋直指广阳郡并一路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接连攻占城池。汉军抵达涿县城下之后却是没有发动进攻,田健绝对不会以为是涿县城墙高耸吓坏了汉军,也不会认为是涿县的守军比其它地方的齐军强,他目前为止还不知道是因为什么。

涿县已经被围困了十来天,田健自今还不知道临淄那边爆发了瘟疫的消息,自然也就不知道汉军是因为海路运输线中断陷入攻势停滞状态。一直到运力提升到跟得上战事的消耗之前都不会有什么大动作。

到目前为止,田健一直都在等待田假那边的消息。所指望的就是在汉军没有发动攻城之前能够听到什么好消息。不过他想听到什么好消息似乎也有点难,不说田假那边进退维谷自顾不暇。汉军大规模使用骑兵进行封锁,涿县与外界的消息也早就中断了。

战争进行到这个份上,只要不是脑子不清醒的人都齐国已经没有什么抵抗能力,田健当然清楚汉军能一路面对百万齐军横扫过来,那么也就能将涿县碾压成为粉末,可是他认为并不是完全没有希望了,他的希望就在于田假能与匈奴大军过来驰援,这也是他之所以还能坚持下去的信念。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吕哲派人送去招降信,信中告诉田健关于田假和匈奴那边的情况,田健心中的那股信念已经快要崩塌。

最开始田健自然是不相信田假已经归附汉国,也不相信匈奴已经在向被撤退并被堵在沃野以南,可是后面吕哲又给田健送去田假的私人印章和田假的亲笔信,这就由不得他不信了。

田健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是屈辱的投降呢?还是鼓起勇气展现田氏王室的不屈精神,进行没有任何胜利曙光的抵抗。他现在的心理矛盾与当时被围在临淄城内的田儋极度相似,不过田儋是在一开始发觉没有希望后就决定以君王之躯殉国,以挽救田氏王室曾经举国不战而降的一些颜面或者叫荣誉。

到目前还没有下定决心拿个主意不是田健性格婆婆妈妈,他就是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齐国真的完全没有希望了,可以说是不到黄河心不死,也能说是不见棺材不掉泪。

“汉国还没有图腾啊,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国度。”田健是没有看到城外汉军有立起什么和图腾有关的旗帜,只有一些简单的黑底红色“汉”字旗。

田健说汉国不可思议有太多的意思了,是不明白汉国怎么就这么崛起了,也想破脑袋都搞不明白吕哲是怎么来掌控国家的发展,然后吕哲又是怎么来建设军队。

一个国家的崛起可不是那么简简单单,更加不是纯粹的军队实力,毕竟军队哪怕是再强也要有相应的国力提供物资,不然军队再强还能啃草作战啊?哦,就算是能啃草充饥作战,可是兵器怎么来?作为武装可以那样,但是作为国家军队也是那样,纯粹是开玩笑了!

吕哲自然是遥遥地注视着城头,从他这个位置看过去只能看到模糊的身影,他会前来观看涿县城墙自然是有其原因,临淄城那边是因为围困导致城内大量的人饿死、病死,结果爆发了瘟疫,现在汉军又围住了涿县,还要像是围困临淄城那样来围困涿县吗?

汉军围困临淄城的时候是怎么个围困法?是一个人都不放出城池,结果就是临淄城内的人无法出城砍材,将城内能烧的东西全部烧完之后饭没办法煮了。另外,因为汉军不放临淄城一人出城,城里的水源也自然是无法从城外获取,悲剧也就产生了。

涿县这座城池似乎是北方向临淄的物资中转站来着?那也就是说涿县不会缺少粮秣,至少短时间内是不会短缺。可是涿县城池与临淄一样,应该说现在城池都一样,一样需要从城外获取柴火和水。

“全面的围困吗?”吕哲很担心涿县变成下一个爆发瘟疫临淄。

司马欣听到吕哲低声的呢喃也陷入了长思,田健就是一只在蹦跶的蚂蚱,怎么蹦跶也就是那样的高度,绝对无法改变齐国必亡的结局。他现在已经不是从军事角度的思考问题,想要得到新光复区长治久安,汉国光是展现出怀柔一面不是办法,还要加上适当的铁血。因此,他认为对涿县不能抱有什么网开一面的说法,更是没有必要对田健进行劝降,该是以最血腥的姿态消灭才对。当然了,他的那些想法也就是在心里想想罢了。

吕哲想清楚了,涿县还是不进行全面围困,可以适当地让城内的人出城砍材和拉水,不过要进行一定的限制,既要保证城内有柴火可以做饭和饮水,也不能让城内的柴火和水源过度储存。

用冢中枯骨来形容不愿意投降的田健是十分恰当的,齐国看不见希望又有那么多的田氏宗亲已经先后投降和归附,别奢望还有多少忠臣义士愿意跟田健一路走到黑。

偷偷出了涿县城投降汉军的人不少,田健曾经为了防止再有人出城还干出拉人到城墙上砍头震慑的事情。血腥的杀戮有没有起到什么效果很难说,不过却是让包括吕哲在内汉国这边人的认为至少作为新齐王的田健抵抗意志很强,也认为田健估计又是一个田儋式的有骨气人物。

田健要死硬到底?吕哲本人却是不能离开国都南陵太久,他要回去禁军自然也是要向南走上归途。

吕哲要返回南陵是有充足的理由,他需要回去亲自坐镇恢复从南向北的运输,越早恢复是越好,若是长久没有恢复运力,广阳郡这边的麻烦没什么,可是那么多地方的以工代赈和对匈奴等胡人的战事受到影响就会成为大问题,并且是非常大的麻烦!

第七百三十四章难题

突如其来的意外对于吕哲和整个汉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若是一个处理不好将会对于大好的形势造成难以想象的打击。

运粮有一个常识,不但要用到大量的民伕更是需要军队沿途护送,民伕和护送的军队肯定是要吃饭,对押运的粮食会造成一种消耗。

汉军出兵北上已经将近一年,挥军北上的军队也一直在增加,在粮秣和其它物资的消耗上是随着汉军的距离与南方本土加长而增加。

面对整个北方都需要依赖南方运输而来的物资,哪怕是汉国在南方的物资储备足够,但是运输跟不上消耗有再多的物资储备又能怎么样呢?

“主要还是北边基本被打烂了,哪怕是动员巨量的人力进行建设也至少是需要二年才能恢复一点点元气。”司马欣做过一郡长史,对于民生并不是不了解。

说那么多又有什么用?汉国已经很尽力在恢复中原地区的生产,可是需要时间,现在最缺少的恰恰也是时间。

第十、十一混编军团已经在前来涿县的路上,再有半个月才会抵达,他们前来是顶替禁军对涿县的围困。

曹咎是第十混编军团的军团长,第十一混编军团的军团长是周殷。

曹咎是什么人?他是秦人,不过早早项氏结成好友。历史曾经记载项梁触犯律法,还是请求他向当时的栎阳令司马欣求情,才抵过了项梁的罪行,因此他与项氏也算是有恩,一直为项梁所信赖。

楚国复立之后。曹咎弃掉了秦国的官职跑到会稽郡投靠,因为项梁记恩的关系一直被委以重任。在项氏覆灭之后,他并不在吴县,是被委派出去筹集粮草,后面随着楚国的大批官员一同被汉国所收编。

周殷也是楚将。是在吕哲吞并楚国之后连同一众官员被汉国所接纳。他在原本的历史上会一直做到楚国大司马的位置并掌管九江军。而大司马在楚国的官职体系里相当于丞相,不过楚国类似于丞相的官职可不少,很多还是重复,像是司徒就是其中一个。项羽出征在外的时候南方的军政大权都是交给周殷,可见项羽对周殷的信任非比寻常,可是在后面项羽与刘邦决战的时候。恰恰就是这个周殷进行了背叛,导致项羽的唯一退路失去最后自刎在乌江旁。

是的,项羽可不是什么心高气傲失败一次就受不了自杀在乌江旁,是那个时候大多数的人都投靠刘邦对他进行了背叛。项羽会自刎一方面是手中精锐尽失,另一方面则是一手任命的后方官员几乎都背叛了。而周殷的背叛对于项羽来说可谓是致命的一击。

吕哲当然知道周殷的“黑历史”,还知道周殷背叛项羽投靠刘邦没有得到什么好下场,可是历史已经改变,很多人的经历也必然会出现变动,就像是司马欣那样。

曹咎和周殷会被任命为一个军团的中郎将军团长是因为有其才华,同时也是因为两人在归属汉国之后确实立下不少的功勋。像是曹咎在归附汉国之后被委派到闽南郡执行清缴残余百越的任务,三年的时间剿灭大大小小的部落上百;周殷则是被派往岭南新立的桂林郡,同样也是剿灭当地残余的百越部落。他除了剿灭任务之外还要为南征军团巩固后方,也就是修路和进行生产。

四五年的时间足够让表现优异的两个人进入吕哲的视野。组建新军团的时候,吕哲自然是会选择那些既优秀又功勋足够的武将。大量启用降将也不是吕哲喜欢降将。还不是吕哲手底下那些从夷陵跟随崛起的人底子实在是太薄了。

第十混编军团和第十一混编军团会被调来围困还是起因于突然爆发的瘟疫,不然这两个军团本来的任务该是在中原进行戍卫任务。

瘟疫的爆发已经彻底打乱了汉国的部署,而在蒯通返回君王行营的时候,吕哲新的麻烦又来了。

“王上,两郡可是有一百五十万人,那是一百五十万人啊!”蒯通情绪比较激动:“目前发生瘟疫的县并不多。几个县人口约为三十来万,职也观看过那几个县的地形……”

蒯通是齐人。一次性要放弃多达一百五十万的齐人,他只要想到这个就感到一阵阵的心脏绞痛。他的意思是不用进行两郡全面的封锁。那些县的地形也不像一些人所计算的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蔓延那么广。

吕哲知道蒯通的心情,也知道蒯通并不是在胡搅蛮缠,蒯通是经过很详细的查阅和研究。但是那些没有用,但凡有一点治疗瘟疫的办法,吕哲又何尝愿意放弃哪怕一个人?

针对临淄郡和胶东郡的封锁势在必行,吕哲不会因为蒯通情绪激动就放弃更加不会缩小范围,毕竟要真的是昂瘟疫蔓延开来,华夏大地上能存活多少人口真的不好说。

其实也是因为瘟疫爆发的地点是在齐地,若是爆发的地点是在南方,汉国能不能存在下去还要两说。

汉国封锁临淄郡和胶东郡也不是什么都没做,一些必要的生活物资已经运进两郡,原本陷在两郡的汉军也将负责起治安维持,这些事情却不该是吕哲来对蒯通解释,毕竟吕哲是很好讲话,对待部下也优厚,但他再怎么说都是君王。

司马欣最后是拉着情绪激动的蒯通到一旁,吕哲则是黑着脸懒得再看蒯通一眼。

很多时候吧,吕哲真的怀疑自己对部下那么优厚到底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不过谁让他想要建立的国家有点不同?脸再黑也得忍着。

司马欣除了给蒯通说明已经在临淄和胶东做好一定的准备,也向蒯通述说一旦瘟疫从两郡蔓延开去会造成什么后果。

在临淄郡和胶东郡有做相应安排安抚了蒯通激动的情绪,他不是不知道瘟疫蔓延开来会怎么样,只是以为吕哲是想要要置那一百五十万人为刍狗。现在知道有安排,他心也就安了下来。转头看见吕哲脸色不好看时,他也清楚自己刚才太过鲁莽了,立刻腆着笑脸凑过去……

在第八天,第十混编军团和第十一混编军团抵达,就在吕哲要率领整装待发的禁军启程走向返回南陵时,涿县的城门却是大开。

身穿一身白色素服的田健率先端着装着印信的盘子徒步走出城门,他的身后是一众新齐国的官员,无一例外全是身穿悼念人的白色粗布麻衣。

谁死了?其实不是谁死了,新齐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