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5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引领下也转道南下。

“高昌?”刘邦一脸的讶异,问道:“高昌不是蒲类人的地盘吗?什么时候成了乌孙人的地方?”

前来引领的是乌孙王子难兜靡,他笑着回答:“西域城市互相借来借去很普遍,我们只是暂时借来高昌。”

刘邦有点理解了,乌孙人是游牧状态,所拥有的城市不算多,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城市能够容纳下小十万人的队伍,所以乌孙向蒲类人借城是为了让他们在雪季有个地方可以安歇一下。

“听说有五千帝国骑兵去龟兹了?”难兜靡接着又说:“正使要小心龟兹王,他现在不但与那些西方来的人打得火热,也有传言他与冒顿有什么协议。”

刘邦“呵呵呵”笑着,眼睛眯了起来。

第九百三十一章:周到的乌孙人

一个地区某国强大时,周边国家必然会迫于各种各样的压力臣服。一旦那个强国衰弱,原本臣服的国家必然会有反复,出现的情况会是第二梯队的国家顺势而上,争夺新一任的区域性强国地位。

乌孙虽然是游牧形态,但乌孙毫无疑问曾经是西域最为强大的国家,观看史书可以从一些细节上翻阅乌孙强大时期西域各国的服从。那个时候是乌孙带领西域各国对抗外来的插足势力,多次与匈奴、丁零、呼揭等等游牧部族展开大战,保证了西域相对的社会稳定。

事实上乌孙不止带头阻扰匈奴等游牧部族入侵西域,乌孙还领头阻止中亚一些国家向东开拓,最先的战线是维持在巴尔喀什湖一线,也就是西域与康居国的边界线。后面乌孙甚至将战线推进到康居国境内的都赖水(塔拉斯河)一线,迫使康居国建立郅支城来稳固战线。

当然了,那已经是发生在乌孙最为强大的时候,离现今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当时靠近西域的月氏人还十分强大,也正是因为月氏人与匈奴在大战,才让匈奴人没有办法全力入侵西域。

或许说匈奴人是因为月氏人才无法全力入侵西域是一个错误,至少匈奴人除了正在与月氏人交战之外,还同时在与中原各战国以及东胡进行军事对抗。

月氏人先在河套区域败于秦军之手,而后又在雁门之外的草原败于赵军之手。先后败给了秦国和赵国的月氏人退向了草原深处,开始了与匈奴的百年战争。

河套被秦军光复,可是当时的秦国是在致力于东扩,只驻扎少量驻军,后面更是因为函谷关吃紧将驻军抽调东向,后面被匈奴人用蚕食的方法侵占了河套。

一度占领雁门外草原的赵军却是没有驻军,赵国将草原交给了狄人。这支狄人是在草原深处混不下去。他们的先祖曾经与赵国的王室有过联姻,混不下去了前去投靠赵国。赵国的君王并不重视这支狄人部落,将他们交给了李牧,后面成为李牧麾下的骑战主力之一。这支狄人骑兵最终的下场是在秦赵之战中覆灭,连带老弱也被秦军诛杀干净。

月氏人与匈奴人的交战是随着月氏王战死而走向另一个起点。战死的月氏王,他的头颅被头曼制作成为酒器,刺激刚刚战败的月氏人发狂酣战,可是新败的月氏认哪又是士气高昂的匈奴人对手,双方的交战是匈奴人一再战胜月氏,最终迫使月氏人只能不断西迁。

西迁的月氏人至此分裂为大小月氏。大月氏是众多月氏人翻越了漠北一直向西,小月氏则是部分留在故土的月氏人。小月氏有一部分是留在河套屈服于匈奴人,一部分则是进入西域投靠了一些西域的国家,进入西域的这一部分大多是投靠乌孙人。

“因为我们最近情况不是太好,月氏人也有反复。”难兜靡的脸色非常难看,他说:“有一些早早就投靠了匈奴人的月氏种,他们频频游说投靠我们的月氏人,想要劝说他们加入到匈奴人那边,有一部分赵县投靠我们的月氏人被说服了。”

要是熟知西域历史的人应该知道一点。乌孙收留了一部分月氏人,后面月氏人也确确实实是在乌孙内部不断发生反叛,成为乌孙昆莫的难兜靡甚至是被叛乱的月氏人杀死,导致乌孙的一度亡国。难兜靡之子猎骄靡后面被冒顿收养。猎骄靡在冒顿的帮助中才让乌孙得以复国成功。

成功复国的乌孙一度成为匈奴的附属国,猎骄靡也是冒顿入侵西域的头号狗腿子,乌孙骑兵成了匈奴入侵西域的先锋,最终让西域落到了匈奴人的手中。

世事无常的是。匈奴人成功将西域变成自己的“牧场”没有多久,冒顿死去之后由栾提稽粥继任单于之位,史称老上单于。

老上单于栾提稽粥时期的匈奴并没有衰弱。依然是草原上独一无二的霸主,可就是匈奴依然强大的时候,猎骄靡率领下的乌孙竟然成功地脱离了匈奴人的掌控,不再以老上单于栾提稽粥的命令是从,诡异的是老上单于栾提稽粥似乎也不那么在意猎骄靡领导下的乌孙脱离掌控,甚至是默认了乌孙的游离和继续向西开拓。

猎骄靡现在还不是那个手腕高超的乌孙昆莫,他只是一个牙牙幼童。这么个幼童已经被送往帝国的帝都南陵,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乌孙,或许也永远回不去了。

现在的乌孙昆莫是勃西靡,乌孙王子是难兜靡。这对父子受于各方各面难以想象的压力致力于抱上帝国皇帝吕哲的大腿,先是求娶帝国公主不成,后面又想嫁女待议,急切需要来自帝国的援助。

“我们来了。”刘邦才不管乌孙有没有发生内乱,他说:“这一次来的是首批八万的骑兵援军。如果你们需要,我们可以分散于各地,先帮你们镇压叛乱。”

猎骄靡有些难为情地说道:“现在是冬季的下雪使节,贵方又是初来乍到,一来就麻烦你们,不太好吧?”

“没有什么不好的。”刘邦显然是得到过国防军将校那边的知会,态度坚决地说:“陛下十分看重盟友,我们既然已经同处一个阵营,早早帮助你们稳定国内,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合作共同打击匈奴等草原部族。”

“太感谢陛下的看重了。”猎骄靡做出一副感激淋涕的模样,又是感慨了一阵子,最后说道:“如果贵方允许,我会调出一部分的部队协同,先期针对东北面的叛军。”

刘邦没有表态,怎么打那是国防军将校与乌孙人该去协商的事情。他改变了话题,问道:“你们的西边是不是有很多国家?”

乌孙的西面确实有相当多的国家,不算西域那些城邦,数千里之外就有昭武九姓的几个国家,除开昭武九姓之外就是中亚了。

中亚那边的国家是帕提亚、巴克特里亚、克什米尔,除了这三个国家形式的存在之外,离得比较近的还有北萨迦人、西萨迦人(斯基泰人)、阿兰人,更远的还有奄蔡人、薪梨人、鬲昆人等等。

现在可是公元前二百多年。很多在后面会建国的族群依然是石器时代,许许多多应该展现出强悍或凶残一面的族群依然是部落形式,像是远在欧罗巴那边法兰西先祖的高卢人现在就是一群落后的野蛮人,而日耳曼人现在都还不作为一个民族存在。

“那些人与帕提亚的关系并不好,他们时常袭扰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只是我们没有与他们有过接触。”猎骄靡最后好奇地问:“正使为什么谈及他们?”

刘邦笑着说:“帝国建立之后,我是第一个出使的贵族,自然是要多多了解帝国之外的事物。”

事实的情况是,刘邦为首的使节团,他们这一次的出使真正目的是沿途记录山川地貌。也是了解什么地方生存着什么样的人,为以后帝国的进一步扩张做情报准备,去到各国面见君王才是次要的。

离得太久远的事情,除开吕哲之外不会有人了解一些事情的必要性,不但是猎骄靡,其实哪怕是帝国本身的许多人也不了解,他们只是将那么些事情看做是皇帝本人的一些额外爱好。

猎骄靡又是暂短介绍了一些自己知道的事情,然后说起了与帝国联姻的可能性。

“这个啊……”刘邦像是有些没有反应过来,迟疑着说:“这个不是我的职责范围。王子应该派人前去帝都再次确定才是。”

乌孙想娶帝国公主纯粹就是一件荒唐事,且先不谈吕哲最大的闺女现在也就七岁,怎么可能去嫁一个已经六七十岁的老头。最重要的是吕哲根本就没想过让自己的女儿成为政治联姻的牺牲品,哪怕是需要联姻。也只能是异族嫁来女子。

华夏自古就有血统论,也就是所谓的“天生贵人”那么一说。这种思想慨念是从有夏一代就开始,认为王室一出生就是王室,贵族一出生就是贵族。庶人一出生就是庶人。到了商周时期,王室血统依然高贵无比,贵族却可能因为获罪被贬为庶人。庶人想要成为贵族也有了可能。

经过春秋战国的“大争之世”,尤其是秦国变法之后,庶人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有了多种渠道,冲击着血统的论调,可是依然有相当多的人根深蒂固地认为“天生贵人”不可被打破。

已经成为贵族一份子的刘邦也是“天生贵人”的支持者,那是他作为一个庶人绝对不会有的心态,这个叫“屁股决定脑袋”,成为了什么人之后就会有什么样的心态。

猎骄靡才不知道刘邦一脸的思索是在想什么,他先取得刘邦的同意,然后招呼了一个人进来。

来人从头到尾是被抱在斗篷之中,脸部只是露出了一双明亮且水蓝色的眼瞳,看身形是一位苗条的女子。她进来之后比较谦卑地向刘邦行礼,用着并不准确的普通话发音,问候道:“艾娜妮,见过帝国男爵。”

刘邦不明其意,心里甚至以为这女子是猎骄靡准备给他暖床的美女,脸上的表情笑嘻嘻,口中说道:“这怎么好意思呢?”

帝国连续十几年的扩张,军队的军靴踏及荒林,走过草地,涉水海岛,征服了相当多的族群,抓不到的人口长相一次比一次奇怪,其中不乏一些长相符合审美观的女子。一些被认为是美女的异族女人,她们被运回帝国本土之后进行贩卖,基本是被一些达官贵人买了去,为妻为妾那是没有可能,可是作为暖床女倒是不少。

猎骄靡有些反应过来了,他愕然了一下,先是介绍:“这是我的妹妹。”,然后看到刘邦脸色僵住,笑着说:“艾娜妮在我们的语言中是云的意思,有纯洁和天性善良的含义。”

刘邦的脸色能不僵住吗?进来的女子根本就不是给他暖床用的,是乌孙人要献给皇帝陛下的啊!他只能是僵硬着脸庞“呵呵呵”笑着,心里却是在破骂:“老子刚才流口水的样子可别传回国内,这帮孙子最好也别拿这个做文章,不然老子固然有罪受,这帮孙子也不会好过到哪去。”

猎骄靡当然看到了刘邦刚才的猪哥样,可是他才不会自找没趣。他看着艾娜妮说了几句刘邦听不懂的话,然后转头对着刘邦说:“在我们的习俗中,成为盟友之后互相联姻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贵国的皇帝陛下最年长的公主只有七岁,显然无法充当友谊桥梁的作用。艾娜妮今年已经十六岁,长得也是极其的美貌,想必贵国皇帝陛下是能喜欢的。”

“这帮孙子还妄想娶公主?!”刘邦还是笑嘻嘻的模样,心里却是嘲笑:“帝国的一帮勋贵,谁不是虎视眈眈盯着陛下的几位公主,想着子嗣能够争气娶一个回家,哪里轮得到你们这帮孙子。”

猎骄靡见刘邦只是笑不说话,以为得到赞同。他请求道:“为了证实艾娜妮的身份我们会派出身份高贵的人随同。为了保证沿途的安全,艾娜妮前去帝国的路上,还请正使能够派出人手沿途护送,要是有贵方国防军的军队护送就更好了。”

刘邦并不知道乌孙敬献公主是一厢情愿,还是已经与帝国那边沟通好了的。他略略思索了一下,这件事情怎么看都不是什么坏事,甚至乌孙献上公主是一件异族宾服的好事,当即就满口答应下来。

“那就太好了。”猎骄靡看上去很高兴,他激动地摆着手:“我们准备的丰厚的嫁妆,有精心挑选的三千匹天马,有五百车的皮毛和金器,有陪嫁女三百,还有三千部众。陪嫁女有一些是我们族中的贵族女子,不少是西边那边的女人,也就是贵国皇帝说的金丝猫。”

天马就是华夏的汗血宝马,通常就是绝世猛将的坐骑,乌孙人一挑就是三千匹,真可谓是大手笔了。

至于金丝猫嘛……刘邦听了露出了坏笑,国中却是是有传言说帝国皇帝喜欢长相特异的女人,没想到竟然传到了遥远的乌孙这边。

第九百三十二章:动了点心思

各位亲,元旦快乐!

………………

“使节团现在停在哪?”

“回陛下,最后传来的消息是已经进入蒲类国的地界,暂时是在高昌进行停留。○正使刘男爵向中枢请示,因为雪势比较大的关系,他恳请在高昌进行逗留,什么时候天气允许再行启程。”

“高昌吗?”

蒲类国是哪吕哲没有太多的概念,对高昌倒是有点印象。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高昌离有唐一代的敦煌应该蛮近的,是大唐控制西域的第一站还是第二站?

当然了,现在还有没有大唐还不好说,离那个时候可是还有千儿八百年的远呢。

西域是有汉一代开拓,华夏对西域的控制断断续续,强盛的时候能够将势力范围扩张到西域,一旦中原发生混乱就会对西域失去控制,因此历朝历代能不能保持对西域的控制权,总是被史学家用来判定中原皇朝是不是真的强大。

帝国强大吗?在很多看来帝国现在是强大的,仅仅是十多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对“天下”的一统,甚至是新开拓了岭南以及更南的大片疆域,帝国的脚步也踏上了海洋占领不少面积庞大的岛屿,谁能说帝国不强大呢?

可是在吕哲看来这还远远不够,要是按照后世天朝的疆域面积来算,东北的黑龙江区域,内蒙的部分草原地区,西边的高原,甚至是西域都还没有掌握在手里,怎么能够算是真正的强大?

吕哲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够在大陆上至少占领后世天朝的疆域,有可能的话甚至是要开拓得更远。海洋上,他则是要让大陆东边的“那条虫”彻底掌握在手里,东南海域也将大片大片的岛屿占领下来,使倭列岛和吕宋群岛成为帝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交通是一个大问题啊……”

“啊?陛下说什么?”

交通的确是一个大问题,其实华夏历朝历代的皇朝并不是不能得到更大的扩张。是因为交通不便利的关系哪怕是扩张了也很难掌控,导致很多地盘命名占领下来了却无法有效利用,会因为交通的不便很快又失去。

事实也是那样,没有远距离即时通信的手段,中枢没有可能时时刻刻了解地方。没有快速的交通工具,哪怕是知道某地出现问题,例如叛乱、自立等等,也没有办法让军队立刻投入作战。这样一来就产生“鞭长莫及”一词,这词已经足够说明一切。

另外,像是屡次帝国针对草原上的军事行动。随着军队的战线越拉越长补给线就越来越虚弱,那就是受到交通的一种限制。军队打得就是后方补给,一旦补给线不稳定,军心士气乱是一方面,失去粮草就该不战自溃,要是有外力再来推一把就等着被大屠杀吧。

“帝国创建之初,我们可以大量雇佣黔首进行地方建设,等待时局安稳下来,想要大规模雇佣却是不那么容易了。”吕哲说的是关于民心思定的心理。他又说:“之后只能是依靠战俘修路,所以能做多少事,取决军队向外开拓能够抓捕到多少异族人了。”

被吕哲召唤入宫的人不少,听得懂吕哲说什么的却是不多。

骆摇作为新一任的太尉。他不能让皇帝在谈及军事的时候出现冷场,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