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6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邦和陈余对视了一眼,两人一致点头说:“可以。”

“只要你能办到,西域土著死多少咱们不会在乎,帝国本土也不会在乎。”刘邦“呵呵”一阵笑,说道:“估计征西兵团会在乎,不过那不是我们能考虑的。”

“以你的特殊身份……”陈余见韩信皱眉,改口道:“以你在国防军和禁军都有服役的记录,想必征西军团那边会同意你接手仆从军的指挥权。只是嘛,那些土著能有多少战斗力?”

“钟离眛和申屠嘉已经在整编土著。”韩信一脸的思索,沉吟道:“形成初步的军团建制并不难,到时候再下派一些护卫队的军官作为指挥枢纽,大的用处使不上,构建阵地防御该是没有问题。另外,我也会要求征西兵团那边召集更多的西域土著,总之多多益善。”

做任何事情都不是眨一下眼睛就能做完,特别是针对一些战事的开启进行部署的时候,一步又一步总会有一个过程和步骤。

目前离开春还有一个半月,快马联系的话,各个方面及时沟通之下互相配合有时间延迟,但是影响不会很大。

布局的同时,刘邦已经去找勃西靡,说是雪势停止了使节团身负出使的使命,该是到重新启程的时候了。

对于使节团要离开,勃西靡有点意外也有点迷惑,他自认是很隆重地接待刘邦等人,对于一些合理的要求也是有求必应,搞不懂离春暖花开还有一段时日,刘邦等人怎么突然说要离开。

“不瞒您说啊。”刘邦一脸的惋惜,说道:“我个人是很希望能够在春天到来之后才重新启程,可是国防军那边说得很清楚,接下来极可能是会有数场大战,没有打起来之前我们能够离开,真要打起来可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勃西靡听得愣神,他不知道刘邦所说的几场大战是哪里,问道:“是针对那些出兵与帝国在黄河源头那边的城邦或是王国吗?”

刘邦摇着头,苦笑:“我们和国防军不是一个系统,他们怎么会事无巨细地告诉我们呢?”

勃西靡略略茫然,他统治下的乌孙可没有分什么“系统”,是昆莫统治所有人,然后各个部落的首领管理整个部落。

“大战?”勃西靡知道未来必有大战,他想来该是与匈奴等部族,心想:“城邦和王国根本不被帝国看在眼里,不会用‘大战’这样的字眼。”

事实上乌孙对帝国的动向并不是一无所知,西域本地的事情不谈,帝国在草原方向可是部署了好些个军团,冬季时节是猫在驻军,春暖花外之后一些步兵军团就该向草原深处推进,等待秋高马肥的季节一些新编的骑兵军团也会陆续深入草原,第一个攻击目标就是峻稷山。

勃西靡得到来自帝国皇帝的行文,文中有提过需要乌孙适当向北部增兵的要求。他理所当然认为是局势上出现了一些乌孙所不了解的变化,因此帝国才会提前进行大战的部署。

送走了刘邦,勃西靡召唤了不少人,他问起了西域派遣军的近期的动作,对中部联盟发生的事情也进行讨论,话题一度还集中向向着西域新开拔来的蒙恬所部。

“帝国想要占领南部的意图非常明显,南部那些城邦和王国根本无法抵御帝国,只能是屈服换取生存。”

“嗯,只有西部的宛国能够与帝国进行一番较量,只是帝国要认真起来,集中兵力攻打宛国,宛国支撑不了多久。”

“一旦帝国开始攻击宛国,我们境内的帝**队肯定是要开拔。”

“帝国还想要歼灭冒顿,他们的心很大。”

“帝国注意力被牵扯,留在我们境内的部队肯定会变得极少极少。”

“就看他们是先针对冒顿,还是宛国。是这样吧?”

勃西靡听着一种贵族或是首领讨论,不知道为什么,心里产生一种不妙的感觉?

第九百八十四章:双头并进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頂點小說,x。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结冰的黄河边上旌旗猎猎,一个又一个士兵组成的军阵立在原地,某处地势较高的山包之上,那里有甲士围成了一圈,远远看去能够看到几处被立起来的帐篷。

吕哲正站在山包之上遥望结冰的黄河,目光看向了更远的所在,那里是相对平坦的草原,一大片的绿色仿佛是会延伸到大地的尽头。不过吧,实际上他知道平地没有远到大地尽头,非常遥远的地方一片的朦胧,那里有一座阴山山脉。

皇帝行辕已经到了河套,前一段时间刚刚路过九原地,现在是抵达新设不久的云中郡。

不管是九原郡还是云中郡,于现代都是属于内蒙古自治区,不过吕哲没穿越之前没有到过内蒙,哪怕是到过那么久的时间过去了也记不得那么多的地名。

出巡队伍目前停驻的地方在现代应该是********往西南约百里左右的位置,该地处于黄河南岸,离秦国新建的长城段不足十五里。

秦国新建长城段,用意是将秦国长城段与赵国长城段相连起来。现在这个年头的长城段可不是砖石构建,其实是一种夯土的模式。现代砖石材料的长城是在有明一代大力建设,到了“我大清”时期又修缮,因此现代的人们去长城旅游看到的是属于明清时期的产物,并非是战国或是秦一统时期的建筑物。

帝国统一了华夏,又向外进行扩张,不但光复了失去的河套地区,军队也占领了草原很广阔的地区。因为疆域不断向北扩张。长城作为防御设施的作用无限降低,帝国并没有再花费人力物力修建什么长城,因为根本就没有必要。

没有继续修建长城,战国或是秦一统时期的各处长城段实际上也有人建议拆除掉,他们的说法是既然疆域向外拓展,没有必要留下阻碍交通的长城。

“一直向上飞。飞到太空处,可以从太空看到长城吗?”

“啊?陛下您说什么?”

“算了。”

似乎、曾经、也许……有那么一些事情闹出不少笑话来着?说是从外空轨道空间站能够用肉眼看到地球上的长城,且看去仿佛是一条盘在地上的巨龙。这样说当然是为了提升民族士气,可是事实证明从空间站根本就看不到长城,一些洋鬼子先是在社交论坛上嘲笑,后面一些国家的官方机构也明明白白纠正错误说法,巴掌是“噼里啪啦”在一些人的脸上甩,后面某部门再也不提能从空间站看到长城了。

“高空数千里肯定是能看到,但是看着也就是一条模糊的影子。哪来什么巨龙的说法。”吕哲心里想着:“再则,龙也不是自古以来的图腾,至少夏、商、周、春秋战国……春秋吴国的国家图腾倒是龙,可是随后的汉到明,龙都不是炎黄苗裔的图腾,一直是到了‘我大清’的时候龙才成为国家图腾,那还是‘我大清’进行洋务运动的时候看到其它国家都有国旗,才将龙的图腾作为‘我大清’的国旗。”

天大的事实嘛!炎黄苗裔的图腾在历史变迁之中有许多。鸟类的图腾最多,龙的形象虽然早就出现。可事实是作为一种凶恶的幻想物,用以辟邪驱煞,但在“我大清”之前绝不是作为民族图腾。

从山包的位置向东南侧看,他们是能够看到长城段,不过看过去也比较模糊。

按照一些人的说法,作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设施的长城。它在帝国不断向外开拓之后确实是失去了作为防御设施的作用,某些方面来讲甚至成了建设交通的阻碍。

帝国对交通建设十分重视,因为目前工业机械几乎是空白阶段,道路建设其实是完全依赖于人力。执政府在规划道路的时候,对于地势的选择自然是选较为容易建设地段。结果是长城的存在成了建设交通的阻碍。

吕哲对于采取某些长城段其实是比较矛盾的态度,一来嘛,他是来自于后世,后世将长城已经视为某些精神象征,内心里对于拆除掉精神象征的长城是迟疑心态;二来嘛,长城建设起来很不容易,想要拆除起来也并不是那么简单;第三嘛,帝国看着是一副强盛姿态,对草原的扩张十分顺利,可是风险也并不是没有,要是草原扩张出现意外,到时候游牧民族反扑各个长城段至少能抵挡一下。

帝**队深入草原作战,用兵数量绝不可能是近百万,极可能连二十万的规模都不能持久,毕竟随着战线的拉长补给就会越加困难,那么合理的部队数量就成了关键。

“陛下,风势越来越大,是不是进入帐篷?”燕彼是弯腰行礼的姿势,又说:“秦王、赵王、魏王,几位公爵,已经到了。”

天寒地冻的,站在空旷处一直吹风确实是有些凉,吕哲点了点头也就转身向着不远处的帐篷走去。

“西域那边传来消息,蒙恬将军已经进入西域。”燕彼跟随在吕哲身后,汇报道:“大概半个月左右蒙恬将军所部就会进入西域南部。”

这件事情吕哲一直在关注,蒙恬前去西域南部是打着报复那些城邦或王国随同匈奴人入侵帝国的借口,此番前去是带着毁家灭国的姿态。

帝国有对西部南部做过相关的功课,那里的城邦和王国不算少,但是并没有太过强大的国家,那边最强的其实也不是西域的城邦或是王国,是各种羌人。

“李信在楼兰王国杀掉了支兀另,扶持了一个叫尉杜梨的人成为新的楼兰国王。尉杜梨后面知道李信是假冒的使节并没有反复,他只是疏离了李信,派人与身在西域中部的钟离眛取得联系,希望得到帝国官方的认可。”

吕哲知道李信在楼兰王宫斩杀楼兰王支兀另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一个强国的武士借着国家威名杀死一国国王。类似的事情在有汉一代和有唐一代根本就是家常便饭,西域那边的国王也像是菲菜一样,有汉一代的时候被汉人干掉了一批又一批,有唐一代的时候也没有少被杀。

有汉一代和有唐一代,正是因为两国强盛,西域小国寡民是用一种畏惧外加仰视的目光看待中原皇朝。国王被杀之后立刻屈服,报复什么的根本就没有发生。汉唐时期的中原皇朝也先后在西域设立都护府,成为各个城邦或是王国的“太上王”,只是在汉唐衰弱之后西域屡次又在独~立。

李信杀死楼兰王支兀另,扶持新的楼兰王,这些事情在李信前往西域之前吕哲就已经先行猜测到,吕哲不当回事,中枢其实是有另外的看法。

“使节团的刘邦和陈余发回文书,严厉谴责李信的行为给他们带去不小的麻烦。请求国内严惩李信。”燕彼说这句话的时候在发笑,他也有笑的理由,李信一伙人中可是有燕彼安插的人手。

“谴责?”吕哲听到这句话感觉怪怪的,从来只有弱小的一方才会谴责或是抗议,强者遭遇不痛快必定有反制措施。他乐呵呵地问:“楼兰那边抗议了没有?”

燕彼不知道吕哲是什么意思,答曰:“楼兰的新国王怎么会抗议呢?他是既得利益者,抱上帝国的大腿都来不及,怎么敢对帝国提出要求?”

“那不就得了。”吕哲满不在乎地说:“民不告。官不管。再则,支兀另是帝国子民吗?”

“也是。”燕彼其实也不在乎。他说:“支兀另非帝国子民,那就不受陛下庇护。只是使节团那边应该怎么处理?”

“向应该通知的国家进行沟通,将帝国使节该是有什么凭证,等等一些必要的事情通知一下。”吕哲当然不能不管这么件事情,他走到帐帘前面,已经有甲士撩开帐帘。他却是停下来,看着燕彼说道:“执政府,太尉署,将军府,监国。都是些什么态度?”

燕彼脸上的表情变得有些精彩,看一眼帐篷内那些因为皇帝到来都站起来的人,压低声音说道:“军方认为不是多大的事情,看着反而有些高兴,认为帝国武士胆子大够血勇,杀了也就杀了;执政府和监国的态度差不多,认为追究或许可免,因为没有相关律法条文,但是绝不鼓励帝国武士没有得到示意或是命令的前提,动辄私自杀死任何一国的国王。”

吕哲想来也是这么回事,随口应了声“知道了”,抬脚迈步走进帐篷。

皇帝进去,早早站起来的一大群人立刻齐齐恭声问候:“参见陛下!”

吕哲扫视一下帐内众人,秦王扶苏、赵王赵歇、魏王魏咎,这三个人是站在左侧;熊心、韩成、姬夏、季布是在右侧;除开左右两侧的第一梯队外,一些人是按照文武官职和爵位属于第二梯队和第三梯队。

没有停止步伐的吕哲是一直走到正位,坐下之后才摆手道:“都落座吧。”

一群人又是齐齐恭声应了一句“谢陛下!”,然后才各自返回座位坐下。

燕彼有自己的座位,不过他并没有到属于自己的座位,是选择站在吕哲后面的左侧,右侧站立的人是莫琉斯?雅迪,她手里捧着吕哲刚刚脱掉的披风。

在场的人有些是后面被从内地召唤到使节团的人,有些则是出巡队伍的一员,不少周边驻军的将领或是郡级别的文官。他们坐下之后都是侧身对着主位的吕哲,每个人都是一脸的恭敬。

吕哲目光一直都在扫视着,巡回了一圈之后目光停在魏咎身上,问道:“魏王,迁移向南准备得怎么样了?”

魏咎撑起了腰杆,双手行礼,讪笑着答:“人员已经大部分抵达象郡,只是物资准备的情况不是太好。”

魏封国是被安排到现代泰国的地界上,目前那里是属于蛮荒状态,本地有着一帮像是猴子一般的土著,以原始部落文明的现状生存着。魏咎有三万封国部队,另有十一万平民,总数十四万人会一同前往封地,因为人数着实不少,需要准备的物资老实说有点多。

“陛下,最近物价略略上涨,一些东西实在不好购买。”魏咎斟酌着用词,小心翼翼问道:“以之前定下的辅助金额,臣担忧物资准备不足,中枢能不能根据物价再支援一些财帛?”

魏咎说的是实情,帝国国防军一直都有战事在进行,后面魏和秦又要准备外迁就番,民间的生产力是有所上升,可是耐不住多方面的需求,需求量一大物价上涨是必然的事情。另外,前一段时间可是有不少异邦的商旅前来帝国,他们就像是一帮土包子一样,看见什么新奇的玩意都会买,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更是大买特买,近一步造成了某些商品的物价上仰。

吕哲问道:“执政府的态度?”

魏咎立刻就是脸色一苦,执政府并没有拒绝增加辅助资金,只是提出了不少在魏咎看来非常苛刻的条件。

执政府的要求是,一旦魏咎到了地头建立封国,帝国拿出多少辅助资金,魏封国就要让出多少利益。什么利益?无非就是矿产或者其它资源,甚至是要求魏封国的部队抓捕当地的土著运输到国内充当劳力。

“唔。这些很合理。”吕哲听魏咎苦着脸复述萧何的态度,点着头说:“不是吗?”

魏咎脸上的神色又苦了几分,他求助地看向旁边的扶苏。

扶苏却是低下了头,秦封国也在面临与魏封国差不多的情况,物价的上仰让一些迁移准备受到不小的影响。秦封国在某些方面甚至是比魏封国困难一些,比如魏封国所处的地段至少是一个高产粮区,粮食的价格上面占有非常大的优势,秦封国即将前往的封地却是一块草原,让扶苏可谓是头大的很。

“那……能不能让南洋舰队做出一些配合?”魏咎用着恳求的语气:“南洋舰队目前已知在针对沙莹人,时常登陆作战,是不是能够帮忙运送一些兵力和物资过去?”

第九百八十五章:南洋舰队

沙莹是在后世的越南,不过却不是越南人的祖先,是一帮有初步部落文明的人。他们已经能够编制出麻衣,居住在沿海以捕鱼为生。因为有在脸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