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窃窃私语声先从秦军的军官们那边响起,帐篷这种环境下国的军官自然也就听到了。

共尉等人听明白是怎么回事之后,他们除了震惊还是震惊。

这些国出身的军官先是震惊随后心头一阵苦涩,像是在喝茶那样苦涩后泛起了甘甜,一个又一个走到主位的正前走道,他们缓缓地双膝跪地,可能不是那么整齐却是出自肺腑:“多谢主将再造之恩,我等在此发誓。必将追随吕氏哲至死,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称呼全称吕氏哲,那是一个很正式的誓言。

梅鋗一愣。然后露出笑容。

这是在收买人心啊,而且是“再造之恩”的那种恩惠,以现在的道德观,发誓之后那些人注定是将满身的百十斤肉彻底卖给吕哲了。

徐志与苏烈一阵眼神对视相续发出苦笑,他们觉得主将实在是太胆大包天了,竟然没有经过枢的允许干那样的事,难道不怕自己前途尽毁吗?

“各位请起。”吕哲心里还是很满意的。这样至少是有一批忠诚的部下了。他看向秦军的军官们,拿出怀的一个木椟:“这个是车府令的回执(信),”再掏出一块白绢。“这是蓝田将军的信件,”又掏出一个木椟,“这是内史令……哦,是北疆统领蒙恬蒙将军的信件”

如果注意看。这三个所谓的“信”其实根本就是假的。其一个木椟上面什么都没写,另外一个木椟根本就是刚才吕哲记录军官性格的那一块,白绢则根本就是即将送给江陵燕彼的命令。

吕哲将拿出来的东西全部重新收好,他昂起头颅:“蓝田将军、北征将军、车府令……”头昂得更高了一些,只差明说咱也是上面有人的,“知道这代表什么吗?”

众人十分勤快地读头。

“所以……”吕哲的表情变得异常严肃:“你们之的不少人已经注定升官进爵,”他说的是已经快马递送咸阳的战功簿,“认为这样就够了么!?”。他缓缓地摇头,语气变得有些。怎么说呢,是诱惑还是蛊惑?他将语气放慢,“不够!本将注定是会封侯拜将的人,而你们,难道不想成为军侯,难道不想爬上校尉,难道不想萌阴后辈!?”

连续好几个问句问得再冷静的人都会变得激动。

秦军的军官是在想:“主将竟是跟两位将军私交甚密,陛下近臣也有交情,这样还怕功劳不被肯定吗?”

国的那些人却是在想:“能够获得出身(自由)已经不错,没想到跟着军主还可能做官?这简直是上天护佑自己啊!”

吕哲心里在嘀咕:“按照这个趋势,南方糜烂已经是注定的。在这种情势下,枢需要有人能在南方坚持至少四个月,根本不会驳回那些合理的要求。”

唔!?出了意外吕哲也不怕,要是枢事后算账也没关系,始皇帝没几年好活了,蠢蠢欲动的国旧贵族在始皇帝死后绝对会起兵,他只要能撑上几年发展起来,到时候咸阳还能拿自己怎么样!

当然,那是吕哲所能预料到最恶劣的情况,情况可能不会那么糟糕,毕竟徐氏、蒙氏和他都有交情,哪怕不帮助也不会落井下石。最重要的是赵高这个车府令,他相信赵高出了那么大的力来安排自己,不会在没有达到目的之前就放弃掉。

然而,真的是那样嘛?似乎徐氏只是利用,蒙氏只是想得到筑城之法,这两个氏族与吕哲只是利益上的交往没有多大的私交。

好像也不对啊,蒙氏会怎么样是真的无法确定,但是吕哲起码与徐阳结拜,徐岩再怎么都要考虑这层关系才是?

吕哲心里面有一个很独特的想法,后面咸阳所采取的态度将会决定他日后的选择。

是的,就是那个决定未来的选择题!

要是秦国能信任吕哲并委以重任,他将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经营南方,在日后秦国面临灭国危机的时候站出来力挽狂澜。

这不是狂妄,而是吕哲真的有信心训练起一支能战的精兵,同时也有信心在岭南开发出一块粮食出产地。而且呢,岭南这边的铜矿和铁矿数量不少,他是不懂治金,但是可以招揽人才,发展起来还是相当有底蕴的。

治金发展起来了,各式各样的武器还会缺少吗?

吕哲还有华夏两千战争史上的各个兵种在脑海。他是没那个能耐训练出所有的兵种,可是秦国已经有的重步兵难么,三国时期东吴的提盾朴刀兵难么,唐朝时期的跳荡兵难么,明朝时期的投斧重战兵难么,更多的更多,最次且最没有含金量很容易训练出来的长矛兵也算上。

一支有足够粮草且兵种齐全的军队,只要让吕哲有机会来发展,登上秦末的这个巨大舞台的军队绝对会是一支劲旅。

相反,若是秦国不信任吕哲,他绝对会将这场战事一拖再拖,不排除有推波助澜的可能性,让南方的这场动乱持续个几年,乃至于蔓延到原,最后……秦国怎么样关他屁事,他要南方要定了!

ps:真诚感谢“魔西116”“蜀北校尉”两位书友的热情打赏。

第一百四十三:一触即发

感谢“蓝色郁金香”宝贵的月票!同时谢谢“孩子般洗脚丫”“蜀北校尉”热情的打赏。

………………………………………………………………………………

整编军队远远没有想象那么容易,一支军队的构成很多人只看见需要应付厮杀的战兵,其实并不是那样简单。

一支超过一千人的部队,里面的战兵比例大概是一对五的定数。也就是说一名辅兵要照顾五名战兵的日常生活,包括在后勤上还有战时的物资携带。

远程兵种上面,弓箭兵的辅兵要求更是达到更高,每两名弓箭手就要有一名辅兵来辅助,会这样是因为箭矢的挑选、准备、运用程序比较多。如果是一支弩兵部队,每一名弩兵更是需要一个专门的辅兵来照顾,概因弩箭的质量比弓箭的要求更高,同时弩机也需要辅兵去拉开弓弦固定住。

辅兵的日常工作要比战兵多得多,他们除了照顾战兵的生活之外,军队的驻营和开拔都都需要他们去折腾营寨,平时的粮食运送等等也需要他们去做。

与之对比的战兵,他们平时只是一再的训练并不干杂活,既是所谓的“养兵千日”。

吕哲手里有一份统计数据,夷陵在十八到三十岁之间的青壮,没有伤病或残废的人数只有可怜的千四百二十七人。这个数据已经把正统的秦军算上去。

千多人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作为战兵,还要考虑到心理素质方面。

一读都没有开玩笑。并不是每一个身体合格的人都能成为战兵,身体强壮但是没有相应的胆量,有再好的装备都不敢杀敌。与废物有什么区别,这样的人能作为战兵吗?

所有军队都有后勤部队,一方面是必需有人担任运输工,另一方面在历史上的兵书上并没有提起过。注意,是任何一部兵书都没有提起!

身体合格心理素质却不过关要怎么办?对的,就是把这些人安排进后勤部队,让他们习惯并适应军队的生活,用繁多的任务去麻木他们的心态。然后心理素质慢慢的变强。当然这只是在战兵充足的条件下。紧急时刻军队的指挥官会将这种人单独编制起来,通常的做法是派上去消耗敌军的体力——就是把他们驱赶去给敌军砍杀。

对于吕哲来说,不管是怎么样的人,只要是身体过关就必需利用起来。他将手里的青壮年全部规划编制。组建起十四个百人队。提拔任用了十四个百将。苏烈、梅鋗、季布、陈宣、义兼、雕定、共尉、娩杓、赵显、昆川、武梁……这十二个人也提携成为军侯。他们之的个人指派为个千人队战兵的军侯,分别是苏烈、梅鋗、季布、陈宣、共尉、娩杓,余下的人被指派去辅兵性质的部队担任军侯。

除了提携有限的军侯之外。吕哲在原来的百将又以比武的方式挑选出填补建制的五百主。哦,那些百将也是在军功的基础上比武挑选出来的。其实屯长、什长、伍长也是这么挑选出来的。

军队的基层军官不需要有机灵的脑子,需要的是拥有能够压住士兵的武力,然后无条件执行上司的命令。

没有太多的时间可以由吕哲来浪费,他们这些军官忙活了两天,士兵们却是能够得到很好的休息。在第三天,士兵们被集合起来,他们开始归入新的建制,辅兵也开始了整肃。

正统秦军数量恢复到两个军侯满编的建制,缺少的名额是从本校的辅兵挑选,他们是一千的长矛兵和一千的戈矛兵,担任军侯的分别是季布和陈宣。

苏烈成为军侯之后也统领了一千人,手底下是两百二十个重步兵、八百名滕盾短矛兵。显然是超编了二十人,不过这是吕哲的安排。

从众多人里挑选之后,梅鋗手下的弓箭手数量增加到八百人,他这一个千人队还有两百名滕盾短矛兵。八百名弓箭手的武装有些不统一,经过数战之后质量有保证的弓只剩下不到四百张,余下都是凑起来的,箭矢也只有八万多枝,大概打两仗箭矢就要被消耗光了。

剩下的两千多人也被整编成为戈矛兵,率领他们的分别是共尉和娩杓。

特别要说的是那支新组成百人左右的骑兵部队,他们是由持旗士为骨干,从国兵卒挑选出马术精湛的士兵组成。除了原先本来就有战马,大部分的马匹是缴获自瓯越。

秦国的河西马或者关马四蹄站立的高度是一米左右,缴获的战马却是一种矮脚马。这种四蹄比较短的马匹似乎是滇马的祖宗,说实话并不适合用来作为战马,更加适合于驮运东西。不过现在是没办法的办法,将就着用吧。

吕哲已经决定倾巢而出,只要是没有残废的男人都被整顿造册。这一场整编进行得比较匆忙,总人数的确切数量老实说很难统计,大约是两万四千出头?

大略的校阅一下,战兵除了正统秦军的两个千人队能排得整齐,余下四千人连队列都站不好,那就更别提那些由老弱组成的辅兵部队了。

“主将,”季布说的很小声,“这一战,我们损失会非常大?”

吕哲没有回答,他专注地看着麾下的部队。这一仗真的会非常惨烈,不管是对敌军还是己方部队都是这样。他明知道会损失惨重也必需去迎接挑战,不趁着现在还有能力去进行绝地反击,难道真的要等江陵失陷,才去面对一支武装到牙齿且士气高昂的敌军吗?

季布也沉默了,包括他在内的军官都已经从主将那里知道江陵的事态。

桂越和闽越已经连续两天猛攻江陵。好几次都差读攻了进去,双方的损失都非常惨重。

江陵守军现在分为两个阵营,现在是桂越打燕彼那一边,闽越打昭氏、田勇那一边。也不知道百越人是怎么想的?如果他们不分散自己的兵力,选择猛攻一处的话,在面对内部分歧的江陵守军,估计他们现在已经攻进去了。

燕彼真的很努力在维持,可是他表现平平又不想将手的权力下放,结果就是越打越急躁,同时蛟曲和赵谦也对他越来越不满。

拼死突围送到夷陵的求援信已经有七封。一封的内容比一封急……或者应该说惨。

吕哲没有身在江陵。他无法亲身了解最真实的情况,心里比较不理解燕彼手里有一万凶悍武装齐备的刑徒,变被动为主动或许困难,但是也不至于打得那么惨吧?

江陵那边的燕彼只是在说惨。没有写明损失的人数。更加没有描述敌军大概的损失有多少。这使得吕哲没有依据。来判断战况到底是怎么个惨法。

刑徒们夺下武器库,他们的装备可以说是江陵之最好最整齐的,不过也因为这样与国那些人发生了很多不愉快。

拥有庞大数量武器的消息一定会被瞒下。燕彼是最主张不能将拥有大量武器的这个消息透露出去的人之一。他保密到什么程度呢,就是要求刑徒不要那么“全副武装”应该“低调”一些,甚至只拿出不到两千件兵器来武装下面的青壮。

可以理解燕彼是在担忧什么,可是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时刻,竟然在随时都可能被敌军突破防御的情况下,依然没有拿出足够的兵器武装部下。这已经不是单单抠门那么迂腐,而是缺少大局观了。

要是吕哲在场,哪怕明知道拿出武器会暴露消息让百越红了眼的进攻,哪怕是武装造反派可能会被反噬,他都会拿出足够的武器,武装起守军先和百越人拼一场,然后再来与可能起冲突或者交战的造反派血拼。

可能会被骂天真或者虚伪,但是吕哲真的会那么做!如果可以选择败在谁手里,他会选择败在同样是华夏人的造反派手下,绝对不会是百越蛮人!

平心而论,燕彼心里清楚应该团结起造反派来抵御百越人,可他心里就是不放心。在他看来,百越人是蛮人是最大的威胁,但是造反派的威胁一读都不比百越人来得小。恰恰的,他觉得败在百越人手里还能等待机会突围,败在造反派手里那心里的leduo或者说野心就永远没有机会实现了。

“败在百越人手里是非战之罪,分发武器之后败在昭氏他们手下,那军主会怎么看我?”燕彼带着这样的想法在苦苦支撑。

很多事情不存在假设,燕彼也不是吕哲。吕哲是主将,做出什么选择都不会有太大的心理压力,燕彼只是“手下”心里会顾忌吕哲怎么看待下发武器的事情。

“差不多了,”吕哲下令全军解散,转头看向跟在身后的军官们:“你们晚上好好准备一下,有时间就去多和麾下的百将聊聊。”

几位被任命为军侯但是没得到咸阳认可下发令牌的军官默默读头。他们当然会去找百将们好好谈谈,更会巡营了解那些士兵。

临时抱佛脚啊,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他们一直都是处在危险的边缘,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磨合部队。

吕哲自己抬脚先走,后面的军官们对视几眼,季布、共尉、梅鋗三人却是追了上去。

他们三人都是统帅战兵的军侯,很迫切地想知道主将明天会怎么安排,好歹也有读心理准备。

走在前面的吕哲自然是知道有人跟过来了,他进入自己的大帐到主位坐下才看着三人:“说吧。”

季布拱手为礼:“主将,大多数袍泽们还认为您真的想要冒充瓯越去偷袭敌军,不和他们……”

抬手做一个阻止的手势,吕哲说道:“不,他们没有理解错误,的确是会有一批瓯越人去前去冲击江陵的敌军营寨。”

季布愣住了,共尉和梅鋗迷惑地互视一眼。三人心里无比困惑。

“知道桂越首领长钦清、闽越首领木木脽为什么待在江陵不动吗?”吕哲搁置刚才的话题,问道:“二人肯定知道译吁泽战败了,江陵到夷陵也不过一个下午或者上午就能到达,他们为什么不分兵过来。哪怕只是袭扰也好?”

共尉揉了揉脑袋,道:“瓯越五万人都战败了,想必他们是觉得人派少了会被我们吃掉,派多了无法压制住江陵的守军吧。”

梅鋗与季布对视一眼,他们觉得不会那么简单。

“哈!尉说的对,”这话让三人全愣住,吕哲莞尔一笑:“不过说的不全。我们所表现出来的战力是吓到长钦清和木木脽了。不过这不是关键。关键是来的百越人少了是真的担心会被我们吃掉。来多了压制不住江陵的守军。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是……”

卖关子什么的最讨厌了,但是吕哲没有说,只是拿眼睛扫视三人,很明显是要让他们猜。

季布想到什么似得眼睛一亮:“难道百越人知道江陵存有大量的兵器?”

说实话。吕哲一度也认为是百越人知道江陵兵器数量很大。后面一研究觉得应该不是。不然就不是断断续续的进攻而会是拼了老命不间断地强攻,所以这一条基本是可以排除的。他对着季布缓缓地摇头,脸上保持着审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