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为王-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吴凯的模样,高远还真是有些犹豫了,这家伙是真心醉了。

“将军,这一杯酒你还真得喝!”一边的蒋家权笑着说,“我们大家也都盼着明年小征东将军出生呢!大家说是不是?”

此话一出,本来就睁大眼睛看着吴凯敬酒的人都轰然叫好,他们没吴凯这个资历,也没这个胆子硬灌将军喝酒,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看热闹。

“好!”高远端起酒杯,与吴凯一碰,一仰脖子,喝了涓滴不剩。

“爽快!”吴凯大笑。端着酒杯便往嘴里倒,不过那手颤抖着,一杯酒倒有一半倒进了衣领里。

“老吴耍诈了!”郑晓阳大笑。

老吴不是耍诈,他是真不行了,酒杯还没有放下,人已是往地上出溜下去。亏得他旁边坐都着颜海波,一伸手又将他提溜起来,往凳子上一放,老家伙已经是酣然入睡。

看着想要耍横放倒高远的吴大县令率先躺倒,在座诸人都是放声大笑。笑声未必,大厅门口却是多了一个人,“哇呀呀,紧赶慢赶,总算是赶上了,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啊!”

众人闻声回头,却是白羽程,这家伙现在负责居里关与积石山之间的防务,原本大家伙也没有指望着他能赶回来。倒是高远一见白羽程大喜过望,“老白来得巧,快坐下,喝几杯暖暖身子!”

白羽程一身风仆尘尘。在高远面前,倒也不娇糅造作,径直走了过来,向高远行了一礼。“恭贺将军新婚大喜了。”一转身,提起酒壶,“末将来晚。先自罚一壶。”

一仰头,咕咚咕咚将壶里的酒喝得精光,厅内诸人不由得喝一声彩,自罚三杯什么的大家见得多了,自罚一壶的却当真少见,这白羽程当真好酒量,一壶酒这样生吞猛灌下去,除了脸上多了些红晕,竟是行若无事。

“好酒量!”高远亦是竖起了大拇指。

白羽程却是笑着一手扣了三个杯子,另行拎起一个酒壶,将杯子倒满,“将军大喜,白羽程敬将军三杯为贺,祝将军新婚快乐,早得贵子。”

手掌一摊,那挟在指缝间的三杯酒却是变魔术一般的出现在手掌中。

“你这家伙,成心是要灌醉我!”高远笑道。

“这三杯是我,孙晓,步兵三人敬将军的,他们两人忙得不可开交,不能亲自回来敬将军酒,甚是遗憾,叮嘱我一定要代他们敬将军一杯酒!”白羽程笑道。

“那这酒我一定要喝!”高远点点头,取过白羽程手掌上的三杯酒,一一喝尽。

“末将相陪!”白羽程豪气地将壶中酒又是一干而尽,这一下,厅中众人,可时都看得呆了。

喝光了酒,白羽程一甩胳膊,将背上背后的一个竹筒取了下来,双手呈给高远,“将军,这是孙晓敬献给将军您的新婚贺礼。”

接过竹筒,高远笑道:“这家伙搞什么鬼?”

一边的蒋家权却是微笑着点点头,“孙晓那边得手了?”

白羽程笑道:“自然。”

高远打开竹筒,内里却是一叠卷着的文书,打开一看,不由放声大笑,内里,是保康县的户藉以及保康地图。

大笑声中,将图册收在了袖中,对厅内诸人道:“各位兄弟,大家自便。”转头看了一眼蒋家权,蒋家权会意地站了起来。“白兄弟,你也来吧!”

白羽程点点头,伸手在桌上卷了一盘猪肘子,跟着高蒋二人便离开了大厅。

三人一路回到后头,铁泫从后厨弄了两腕醒酒汤,高远与蒋家权二人喝了醒酒汤,又打开了窗户,凉风一吹,这酒意倒是立时便去了七七八八。

“老白,说说孙晓那边的情况吧!”高远道。

白羽程点点头,一边啃着猪肘子,一边向高远说起了孙晓派出军队攻击保康的事情,他的口才极是不错,将虎头,步兵,贺兰燕他们如何潜入保康内应,刺杀郑爽,夺下城门,而外头公孙义唐明王义三人配合巧妙,在最合适的时间出现在保康城外,一举破城说得是娓娓动听。不过听者却是咋舌不已。

蒋家权扶额庆幸,“天,事先我们并不知道保康还驻有一千河间郡兵,早知如此,我是绝不会同意孙晓攻击保康的。”

高远也点点头,“燕子她太胡闹了,这样的事情,太过于危险,她怎么能去做这种事情,一个女孩子家家的,她现在回积石山了吗?”

白羽程摇摇头,“贺教头不肯回积石山,现在就呆在保康呢!”

“让她回积石山去,严圣浩丢了保康,肯定会试图拿回去的,年后说不定就有一场硬仗要打,她呆在哪里不安全。”高远道。

“这个我们都跟她说了,可她不干,理都不理我们。”白羽程摊了摊手,“我看除非是将军您亲自开口,否则贺兰教头绝对不会理会我们。看她的样子,好像是在生某些人的气呢!”

高远立即闭嘴,贺兰燕除了生自己的气,还能生谁的气。

蒋家权不大知道这里头的事情,不过他是何等样人,从白羽程这番话里,便听了一个七七八八出来,“不要紧,严圣浩即便想拿回保康,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贺兰教头哪,慢慢劝着。现在保康情况怎么样,没有乱吧?对于那些匈奴骑兵,我实在是有些不放心。”

白羽程笑道:“长史大人放心,步兵他们裹协了保康原来的那个县令吴慈安,由这个人出面,现在保康平静得很,进城的匈奴骑兵也规练得很,在积石山练了几个月,里头又夹着不少原来的扶风骑兵,军纪完全没有问题,再说那个公孙义倒也是个人物,将他这一营骑兵管理得是井井有条。”

“公孙义,就是公孙部族以前的那个部将是吧?”

“对,在公孙部族之中颇有勇力,算得上公孙部族的二号人物吧!”白羽程点点头。

“说起公孙部族,那个调进牛栏山大营的族长阿蛮如何?”高远转头看着蒋家权,问道。

“从军法司转来的报告以及郑晓阳等人的报告来看,此人中人之姿,不足为虑。”蒋长史道。“现在将他放在孟冲的麾下,有孟冲压着他,他翻不起什么浪来。”

“嗯,那个公孙义可以提拔一下!”高远突然笑了起来,道。

“拿下保康,并以此为诱饵,引诱严圣浩来攻,然后慢慢地蚕食掉他的实力!”高远敲了敲桌子,道:“以迅速在保康屯集军械,想来过了年,严圣浩就要打过来了。”

“现在步兵他们正在做着这件事情,孙晓将虎头所辖的那个骑兵营也派了过去。”白羽程道,“积石山抽不出更多的兵力了。”

“我这里也抽不出来,不过足够了!”高远微笑道:“我们打着公孙部族的旗子,严圣浩初时并不会在意,不会倾巢而出,这便给了我们机会。先寻机歼灭他一部分实力,此人已经有三千精锐被我们消灭了,再让我们灭掉他一部分精锐,此人就是一个空架子了,保康城,他可就啃不动了!”

“然后,便轮到我们主动进攻了。”

“蚂蚁搬家,一点一点的,不引人注目的做!”高远顿了一顿,“我不希望在图穷匕现的时候,让我们的敌人发现我们的意图。”

“我明白了!”白羽程道。

“好了,白兄,你也难得回来一趟,郑晓阳他们还在拼酒呢,你不妨也去掺一脚,让这些家伙都给我躺下!”高远道。

知道高远必然还有事情与蒋家权商议,白羽程点点头,“要说起喝酒,他们可不是我的对手,更何况他们已经七荤八素了,将军却看好吧!”

看着白羽程等人出去,蒋家权若有所思,半晌才对高远道:“将军,你与属下之间,太过于随便了。”

“这些人都是老兄弟,我便是想在他们面前摆谱,也摆不起来啊!”高远哈哈一笑,“怎么啦长史?”

“无有规纪,不成方圆!”蒋家权缓缓地道:“将军,你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这规纪便得及时的立起来。兄弟义气固然重要,但法律制度才是根本。”

第三百八十五章:规矩与人才

赏有理,罚有据,不因上位者一时喜怒而赏罚,凡事依条律而行,蒋家权一直想要在在征东府中将规矩立起来,赏以兴功,罚以禁奸,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赏赐知其所施,则勇士知其所死;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故赏不可虚施,罚不可妄加,赏虚施则劳臣怨,罚妄加则直士恨。

扶风军中军纪极严,规矩便立得很好,但这条令并没有延续到高层之中,这在蒋家权看来,是很致命的一个问题。

听着蒋家权的话,高远的眼神有些怪异,“蒋先生,这都是我出生入死的好兄弟,我从来没有将他们当下属看,而是当作朋友。”

“这正是问题所在!”蒋家权毫不留情地道:“将军,上位者必须要让下位者敬畏,而这种敬畏不仅仅是建立在个人的武勇和相互之间的友情之上,它应当建立在制度之上,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说,现在的牛栏山大营兵将劳集,将军如果去,自然是能够做到如臂使指,不会有丝毫挚肘,但如果将军不能分身,需要派出另外一人去的话,那贺兰雄,郑晓阳他们会不会毫不保留地奉此人之令呢?”

高远神情不由一凛。

“再比如,孙晓现在执掌积石山,但从白羽程所叙述的过程来看,贺兰燕贺兰教头在这此次行动之中,便极多不合规纪之处,可以说,给这一次人保康之战平添了不少变数,虽然结果是好的,贺兰教头也意外立下大功,但这只是巧合,将军,您能指望以后的每一次战事都有这种巧合嘛?在我看来,当他们发现保康城中有一千河间郡兵的时候。这一次的行动便应当取消。”蒋家权侃侃而谈:“将军可以想一想,这一次的战事,巧合之处太多,可以说,任何一点上有所差池,等待我们的就是一场失败,而失败必然会引起不可预料的后果,如果这位河间郡将是一位厉害之辈的话,挡住了我们的进攻,那下一步就会探测这股兵力是从哪里来的?那么。积石山的秘密便有可能保不住,而现在,积石山还刚刚起步,不堪一击。”

“为什么孙晓对贺兰教头没有办法?这便涉及到贺兰教头的身份了。”蒋家权微微一笑,“我听那白羽程的意思,将军与贺兰教头的关系不简单吧?”

高远脸上不由一热,“这其中的事,却是一言难尽。”

蒋家权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一笑而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数,就是因为孙晓与贺兰燕之间权责不清,上下难明。再比说,今天席间。吴县令便颇为随意,我知道吴县令与将军的关系非同一般,但是这种友谊,我希望出现的时候。是只有将军与他两人私下的时候,而不是公开的场合。”

“将军现在统辖地盘较小,麾下也大多是军队。要以说,现在征东府所辖地区,基本上是属于军管,但是将军,将来随着您的地盘扩大,军政势必要分离,军队有军纪等约束,但地方行政上呢?地方行政长官如果没有足够的威权,那么,下头要阴奉阳违,要让那些于民有利,于将军有利的政策付之流水太简单了。”他看了一眼高远,见对方正襟危坐,脸上神色很是郑重,不由满意地点点头,“燕王诏旨难出天河郡,下面各郡郡主想理便理,不想理便不理,为何?燕王威权不足,当然这里面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律法这一条,涉及的问题很多,但将军你想一想,秦武烈王的命令在秦国的执行会出行一点问题么?答案是肯定的,不会。”

高远明白了,“友谊是私下的,而公事之上,必须立规纪。想来长史大人心中已经有了腹案。”

“不仅仅是腹案!”蒋家权笑道:“我已经拟制了具体的律条,正想等将军回来后,呈给将军审定之后,然后便遍行将军辖下。”

“好,随后你拿来我看看。”高远点头道:“长史辛苦了。”

“何谈辛苦?”蒋家权连连摇头,“这是我毕生研究所得,将军能让我之所学有用武之地,家权感激不尽。”

“愿你所学,助我功成!”高远点点头,“先生所说的事情,便放开手脚去做这件事吧,嗯,军法司曹天赐可为先生助手。”

“天赐年纪虽小,但为人却很方正,做事严谨,我很欣赏!”蒋家权点点头,“小小年纪,真是难得,将军,此子将来可为廷尉也!”

高远看了蒋家权一眼,不由大笑起来。“不说这些了,先生,我现在有一难解之事,不知先生何以教我?”

“将军请讲。”

高远搔了搔脑袋,“我麾下能打仗的人多,但是能理事,特别是能理民事,懂对外交际的读书人太少,有些事情做起来便事倍而功半,这件事情,不知有什么办法能解决?”

“想不到将军以武勇而闻名,却对读书人如此看重?”蒋家权笑道。

高远正色道:“这一点我不还是很明白的,马上打天下,却不能马上治天下。让孙晓那些家伙来管理民政,非得乱套不可。文武分治,方是正途!”

蒋家权眼睛一亮,“文武分治,互相制约,将军这个想法好。不过别说是扶风赤马了,便是辽西,读书种子也是不多,仅有的也被张郡守拢在手中,以眼在将军与郡守之间的交情,撬墙角的事情,便不好意思去做。”

“我也是这样想,所以我准备向岳父要一些人来。”高远点头道。

“不可!”蒋家权脸色一变。“将军,此事需得慎重,现在,叶氏已经为扶风注入工匠万人,加上家人已达数万人之多,已几乎要超过扶风,赤马的人丁总和,另有叶真率精锐千人加入征东军,如果将军再用叶氏哪边过来的人理民事,试问将来之征东府,是将军之征东府,还是叶氏之征东府?将军,别忘了,这些人在扶风也是有一个主心骨的,那便是夫人。”

高远脸色微变,“我夫妇一体,何需有别?”

“将军和夫人如是想,我是明白的,但下头的人不见得会如果想,不是我抵讳读书人,这些人见多识广,心思便多,又出自一处,便难免抱团,结党立山头,将军创业初期,此大不利!”蒋家权郑重其事的道:“更何况,以蒋某看来,现在将军需要的不一定是读书人?”

“那是什么?”高远奇道。

“是精于理事的官吏!”蒋家权笑道。

“这有何区别?”

“这区别大了,将军,您现在最需要的便是那些有一技之长的读书人,说白了,就是一些能充任一些实际事务的有经验的官吏。”

“这样的人我哪里找去?要读过书的,又要精于理事,这样的人,比单纯的找读书识字的人更难。”高远叹气道。

“当然是去挖别人的墙角。”蒋家权笑道:“我在渔阳多年,亦结识过不少能务实,有经验的底层官吏,我已给他们写了信去,就是不知能有多少人能过来?毕竟比起渔阳,扶风实在太偏僻了。”

“原来先生早就想到了这些?”高远不由大喜,“那些渔阳旧人,能得先生法眼,必然是有能力的。”

“有能力是不假。”蒋家权笑道:“我以前跟着姜大公子,接触过许多公文和这样的官吏,其实在渔阳这样的地方,人才当真是很多的,但渔阳已经腐了,用人制度完全乱套,全凭上司喜怒,裙带关系盛行,反而是那些有才能的人难以施展才华,在底层虚耗光阴,如此这些人能过来,征东府必然面目为之一新。”

“太好了!”高远两掌相击,“不若先生再写一封信,我来副署一个名字,盖上我的大印。这样,或许更有说服力。”

“妙极,如此更显将军求贤若渴之心,就算其中一些人不来,但总有一些不甘于平淡,有野心,想做出一番事业的人会冒险前来,便是十人之中只有三四人响应,我们也是赚了。”蒋家权大笑道。

“只是如此,会不会引起渔阳方面的反弹?毕竟这是撬人墙角之举!”高远有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