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为王-第6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在想一些事情。”茅威道:”阿萍;你说人这一辈子该怎么过呢?”

阿萍怔了怔:”大人;婢子什么可不懂;只是知道人这一辈子活不了多少年;自然便要怎么过得好;便怎么过;如果有可能;自是不能委屈了自己。”

茅威笑着点点头;”可是你怎么会委屈自己呢?为了家里;竟然将自己卖了。”

“这不是家里有过不去的坎吗?可是人生的际遇也很难说得清楚;当时我觉得自己是大难临头;可现在;我过得比以前要好得多;而且因为认识了这些大人物;家里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了。”阿萍庆幸地道。”或者有时候;换个活法便是一种最好的选择。”

茅威脸上的笑容渐渐敛去:”这是那位钟大人告诉你这样讲得么?”

看着茅威沉下来的脸庞;阿萍一下子吓得哆嗦起来;卟嗵一声跪下:”不是的;不是的;这就是婢子自己想的;那位钟大人只是告诉我要照顾好您的生活;没事儿的时候;多给您讲讲家乡;唱唱家乡的小曲而已。”

茅威沉默半晌;”你起来吧;是我自己想多了。”

看着阿萍哆哆嗦嗦地站了起来;茅威有些奇怪地问道:”你怎么这么怕我?”

“大人;阿萍是因为能来服侍大人;才能得到这个际遇;一旦大人不要我了;家里只怕就会重遭大难;他们也不会管小弟了;那位钟大人一定是很厉害的人物。”

“他当然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茅威点头道。

“可是我觉得大人您也是很厉害的;那位钟大人厉害;可不是在您面前也客客气气的吗?”阿萍道;”能跟着大人;是阿萍的福气。”

“鸡头和凤尾;两个机会;摆在你面前时候;你会选哪一个?”

“当然是选鸡头。”阿萍没有丝毫的迟疑;”当鸡头;至少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完全由自己作主;而当凤尾呢;所有的荣耀和功劳;怎么也轮不到凤尾之上的一根羽毛;您说是不是?县官不如县管嘛!”

“宁**头;不做凤尾吗?”茅威喃喃地道。”好了;你下去吧;我自己还要好好的想一想。”

看着阿萍走出了房门;茅威卟的一声吹灭了屋里的油灯;将自己完全陷入到了一片黑暗之中。

宁**头;不做凤尾!在一真研究院;或者自己永远只能做一个普普通通的研究员;而去了秦国;自己就有可能打拼出一片全新的天地。

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继往开来(32)

郢城;楚怀王王宫之中;一场盛大的宴席正在轰轰烈烈的进行;因为彭城的大胜;楚怀王大宴群臣。这片大陆之上;如果说到王宫的宽广和奢华;没有那一个王国能与楚国相比;秦国固然曾经是这片大陆之上最强大的国家;但近百年来;历任秦国国王都立志于强兵富国;扩大版图;对自身的享受并不太看重;而汉国国王高远;现在可以用寒酸来形容;原来燕王宫的大片面积被他分割出来;用作了朝廷的各个衙门;他和他的王妃信所住的地方;不及原来的三分之一。

而楚怀王;继承了先辈的遗泽;偏居南方;远离中原战乱;其奢华和豪富自然是无人能及;偏生楚怀王又是一个极爱享受的君王;这些年来;不断地扩充宫室;搜罗奇珍异石;奇花异草;将整个王宫妆点的壮观之极;即便是钟离这样见过大世面的人;一路行来也是啧啧称奇。

这么多年来;作为秦王朝密秘机构的最高负责人;他是第一次登堂入室;进入楚王宫之中。在他的身边;一左一右相伴的却是明台与茅威。名台出身秦国名门世家;倒还好一些;茅威却几乎看直了眼睛;他出身穷家小户;而汉国又是极其讲究简约的一个国家;何曾见过如此的豪奢。

“见过王上!”钟离笑着双手抱拳;向着亲自迎出来此时正站在台阶之上的楚怀王躬身一揖;”钟离何德何能;竟劳大王亲身出迎?”

富富态态的楚怀王拈须微笑:”关内候大名;早已是如雷贯耳;但却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今日终于见到本尊;本王开心得很;这一位便是茅先生吧?”

楚怀王的眼睛看向钟离身后的茅威。

明台轻轻地捅了捅仍然处在如梦如幻之中的茅威。茅威慌慌张张地向前两步;深深的弯下腰去;”草民茅威;见过大王。”

楚怀王上上下下地打量着有些惊慌失措的茅威;很难相信这样一个瘦瘦小小的家伙;心里装着的竟然是让天下人震惊的武器的秘密;秦人还真是厉害啊;不但将人绑了出来;还能让人甘心情愿的为其效力。

“茅先生愿意弃暗投明;是大秦之福;亦是我大楚之福;以后要仰仗茅先生的地方多着呢!”楚怀王呵呵笑道。

“不敢;不敢;草民愿意为大王效犬马之芝劳!”听到对方温和的语言;茅威心中稍定;赶紧道。

“草民;呵呵呵;你马上就不是草民了。”楚怀王微笑着看着茅威。

“是啊;茅先生身怀绝技;到了我大秦;拜相不敢说;封候那是一定的。”钟离不动声色的封住了楚怀王的嘴。

楚怀王一滞;微微点头;”好好;钟候爷;请进;宴席早已备好;只等贵客降临;今日我们要痛饮一场;不醉不归;一来是庆贺茅先生弃暗投明;二来庆贺我大楚在彭城大胜汉军;大大的杀了那高远不可一世的威风;哈哈哈;请!”

“请!”钟离躬身相让。

楚怀王一拂袖子;转身便行;心里有些不喜;他本来是想出言诱惑一下茅威;自己这个大王亲口说出来的话;总比钟离这个秦国候爷说出来的份量重得多;但钟离极其精明;一下子将自己没说出来的话全都堵在嘴里了;这一次楚国大败汉军;这里头秦人出力着实不少;眼下也不是翻脸的时候;只能生生地吞了这口气下去。好在事先双方也有约定;吃不着肉;汤水总还是有喝的。

“钟候爷;请!”黄歇微笑着迎了上来;在黄歇的身后;站着的是楚国太尉屈重。

“黄相;屈太尉;久仰了!”钟离拱手道。

“钟候爷;请!”屈重的眼光扫过二人;在茅威的身上停留良久。

摆在大殿内的酒席;不过廖廖几桌;能登堂入室的;自然都是楚国的权贵;楚怀王高高在上;其座下第一席;便是由黄歇;屈重二人相陪的钟离;茅威;明台等人。

黄歇举着酒杯;站了起来;先向楚怀王躬身一揖;再转身看着大堂之内的楚朝官员:”大王;各位同僚;这第一杯酒;我们要一起来敬秦楚同盟的成立;大家也都知道;自从汉国在北方崛起;这几年以来;是战乱不断;汉王高远;咄咄逼人;代燕;灭齐;吞魏韩;其兵锋所向;已直指我秦楚;去年我秦楚虽然结盟;但并没有统一行动;统一思想;这才有了秦国李信之败;与我国的临沂之败;一溃千里啊!但现在不同了;大秦和大楚现在已经充分认识到了汉国对我们的危害;两国真心实意的结盟才是战胜汉国的最稳定的基础;彭城一战;便是秦楚两国结盟之后威力的最佳体现;汉国新编第一军五万人的精锐被我十万大军包围在了彭城;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覆灭在即!”

大殿之内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台阶之上;楚怀王亦是拈须微笑;去年大败之后的恐慌;已经被彭城大捷之后的喜悦完全取代;汉军并不是不能战胜的嘛。

“来;干了此杯!”黄歇大声道。

“恭贺王上!”大殿之内响起一片恭贺之声;楚怀王笑着站了起来;举起手中酒杯;向群臣示意;然后一饮而尽。

“这第二杯;我们应当欢迎一位重要人物加入秦楚同盟;这一位便是来自汉国的茅威先生!”黄歇微笑着看向茅威;茅威赶紧站了起来;向着众人连连躬身;脸上的惶恐一览无余;其它茅威的局促;大殿之内响起一片压抑的笑声;更是让茅威满脸通红。

黄歇却没有笑;而是沉声道:”康平城的那一声惊天巨响;百米城墙化为乌有;上千士兵同时与城偕亡;想必直到现在;大家也还是记忆犹新;那一战过后;我朝中有不少人胆战心惊;割地求和;跪地求饿的论调不少;亏得大王英明;将这些人一一重处;才换来了今天的胜机;汉朝高远野心勃勃;岂会满足于我们割地赔款;他要得是我们大楚的万里河山;要得是在座各位的身家性命;我们岂能与之媾和。”

台阶之上;楚怀王脸上微微发热;当初康平城一战之后;其实最想服输求饶的人是他;但却为黄歇与屈重二人竭力劝阻。

“臣等皆可降;而王上绝不可降;臣等若降;尚能在汉朝谋得一官半职;王上是准备去大雁湖钓鱼度过残生么?”

当时黄歇的咆哮之声的确震住了楚怀王。

“这位茅先生;便是炸掉康平城的惊天利器的制造者。”黄歇刻意的偷换了概念;茅威只不过是这些武器的制造者之一;但这样轻轻一换;却是大长楚人士气了。大殿之中立时响起一片惊呼声。

“茅先生来归;至此;这等利器;汉国与我秦楚同盟将共有。”黄歇大声宣布道。”来;让我们干了这杯;欢迎茅先生的弃暗投明。”

大殿之内;又是一片欢腾之声。

钟离脸上一直带着微笑;大殿之内的情形;充分说明了黄歇在楚国的地位;屈重虽为太尉;但似乎唯黄歇马首是瞻;而楚怀王更像一个傀儡架子;只看朝臣的反应;便知黄歇在楚国一手遮天;不过此人与田单在齐国的情况又大有不同;黄歇似乎从来没有什么其它的野心;这种格局在秦国是不可能的;如果真出了黄歇这样的臣子;君王的第一反应恐怕就是杀了他。

楚怀王很笨么?未必。他很聪明么?说不上;抬头看着上方似乎毫不在意黄歇出尽风头的楚怀王;钟离心中有些感慨。

酒过三巡;楚怀王果然站了起来;拂了拂袖子;道:”诸位;本王不胜酒力;要先避席了;大家自便;自便!”

“恭送王上!”楚国群臣们似乎也习惯了楚怀王的这一套作派;起身送走了楚怀王;重新开始推杯换盏;倒他们这一桌敬酒的人愈来愈多;特别是对茅威;那更是一个接着一个。酒席不到一半;茅威已是醺然醉倒。

“明台;你先送茅先生回去吧!”钟离道:”我和黄首辅与屈太尉还有事情要谈。”

“是;候爷!”名台起身;架起茅威;出殿而去。

黄歇与屈重也站了起来;”候爷;这里人多嘴杂;太吵了;我们换个地方谈吧!”

三人悄悄离席走到大殿旁边的一间别室内。

“钟候爷;按照我们先前的约定;随州我们划给贵国;但茅先生却只能呆在随州;以后炸药的一应工坊设施都必须建在随州;贵方须得允许我们派出学徒跟随茅先生学习制作炸药之术。我想;这应当没有问题吧!”

“当然;先前的约定;我们一定会遵守!”钟离淡淡地道:”眼下情势;二位也很清楚;这一次虽然黄首辅与屈太尉沤心沥血;制定了这样一个天衣无缝的战斗计划;大大地挫败了汉军的锐气;但并不伤汉军根本;我想二位也明白这一切;所以在彭城;围而不歼;就是想与汉国留一线余地是吧?”

“钟候爷明鉴万里!”屈重笑道:”现在全歼这股汉军容易;但在大巴山一侧;白羽程的齐鲁军团虎视眈眈;而在韩地;许原的北野摩拳擦掌;如果我们消灭了汉国的新一军;后果殊难预料。”

“所以你们也只是想利用这一件事拿到足够的好处。”

“不错!”黄歇坦然道。”汉国的谈判使节已经在路上了;这一点;我希望候爷归国之后与贵王上分说一下;不要因此而影响了两国的结盟。”

“这个当然。”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继往开来(33)

对于秦国而言;楚国如果能将被包围的汉国新一军全部歼灭当然是最好的结局;这样一来;汉国势必要从其它地方抽调部队来弥补这个被撕开的缺口;无论从哪里调兵;得益得都是秦人;要知道现在汉国的主力兵力其实基本布署在秦人的前方;许原的北野;叶真的中央野战军集团;贺兰雄的东方野战军集团;这其中还夹杂着古丽的一个匈奴独立骑兵师;阿固怀恩一个东胡独立骑兵师;数十万军队压在秦国的边境线上;秦人所受到的压力显而易见。

只可惜;没有人是傻子;而楚怀王或许有些蠢;但黄歇;屈重一个个都是精狡如狐的人;这样的损己利人的事情;他们是绝不会做的;万一为了贪图这些功劳而歼灭了新一军;高远一怒之下;不顾一切来报复怎么办?现在楚国还没有准备好与汉国来一场国运之战;这个古老的国度已经沉睡得太久;苏醒并重新振作起来;需要更长的时间。

在这一点上;黄歇与屈重看得很清楚。

“我们辛辛苦苦地策划了这一切;可最后得到最大好处的却是楚国人。”夜半时分;明台看着刚刚返回的钟离;有些不满地道:”咱们黑冰台损失了几乎所有在汉国的人手;还搭上了檀锋在那里的暗线;可成果却要分于楚人一半;真是让人不舒服。”

“该分享的时候;千万不要想着独占;该独占的时候;自然也是毫不客气。”钟离告诫道;”这一次的行动;最后如果不是楚人的配合;我们的人有可能安全地将茅威带回来么?功亏一篑的事情;古来多了去了。抛开这个不说;这一次楚人借助这一事件成功地发起彭城战役;将汉国新一军包围;这不仅于楚国是一件大好事;于我们又何尝不是一件大好事呢?”

“可是楚人并不想将事情做绝;他们仍然三心二意;围而不歼;这明显是在讨好汉国。”明台冷哼道。”如此朝三暮四;候爷;我们当真能信他们么?”

“为什么不能信?”钟离哈哈一笑:”楚人这一次展现了他们的獠牙;至少让高远认识到了这个南方大国的威胁;接下来的日子里;高远的目光不会再死死的盯着我们不放了;至少要分一半过来看着楚国;这对我们来说;可说放下了一个偌大的包袱;明台;我们现在需要什么;需要时间来恢复;去年与汉国的仗;的确让我们大伤元气啊。有了楚国的牵制;我们会要舒服不少的。”

“可是炸药这玩意儿也要与他们分润啊?”

“没什么;别忘了;人在我们手里。这一路行来;我与茅威沟通了很多;到时候;人在我们手里;工坊也在我们手里;你怕什么?”

“可是他们要派学徒来。”

“那个师傅教徒弟不留上两手;可不能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钟离笑道;”我相信茅威很快就会明白这个道理的。”

“候爷;您说茅威回到国内后;王上真会封他为候么?”明台问道。

“怎么?眼馋了?”钟离笑了起来。

“当然;我辛苦拼搏了大半辈子;封候也还遥遥无期呢!”明台有些懊恼地道。

“等你接了我的位子;再好好地做几桩漂亮的事情出来;还怕不能封候?黑冰台是什么地方;那可是王上最信任的所在。王上属意你;本身就已经说明了问题。”钟离挥了挥手;”我累了;今天喝了太多的酒;想休息了;你也去睡吧;明天我们就要启程返回秦国了;汉国的使者就要来了;一不小心碰上;不免尴尬;毕竟我们偷了人家的东西;不是么?哈哈哈!”

“候爷;您可是越来越幽默了。”

“即将要离开的人;当然会幽默一些;呆在这个位子上;是不允许你有幽默这种情绪的;你只能有杀气。”钟离挥挥手道。

就在钟离高卧床榻;酣然入睡的时候;在通往郢城的道路之上;一辆马车在数十名护卫的保护之下;却还在连夜赶路。

马车之上的人自然便是奉命前往楚国交涉的汉国特使;议政吴起。在路过彭城的时候;吴起在取得楚将屈完的同意之后;前往包围圈内;见到了被包围在哪里的新一军的军长张鸿宇与士兵们。

新一军的境况已经十分不妙了。

虽然他们筑起了坚固的防守阵地;但对于根本无意进攻的楚军来说;用处并不大;而突围;张鸿宇又有力未逮;最先进入彭城地区的新一军三师损失惨重;一个师上万人马;折损了大半;一团团长何东战死;二团毛阿福所部基本丧失战斗力;只剩下一个三团宋涛所部还基本保持着完整;为了救援陷入包围的三师;张鸿宇持续投入部队;结果是将崔呈秀与高成栋两人也搭了进去;这两个师虽然损失不大;但却也陷入到了对手的包围之中。

军中缺粮;缺药;很多受伤的士卒因为得不到及时的医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在哀号和痛苦之中离去;在吴起抵达的那一天;张鸿宇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