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为王-第8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不讲。”高远一笑:“哪怎么还这么不高兴?”

“我是心疼梅华而已,他和吴涯两个,当年在我训练的那一批骑后之中,是最出色的,但正因为出色,却无法融入黑衣卫的整体中去,后来去做了你的亲卫。哎,梅华年纪轻轻的,这便残废了,也不知道老梅有多伤心呢?”

高远沉默了片刻,“将军难免阵前亡,梅华见惯了生死,打了太多的生死仗,对于这些,只怕并没有放在心上,相比于他的那些阵亡的战友们,他算是幸运的了,当年我的那些亲卫,活到现在的,又还有几个?杨大傻的第一连,幸存到现在的,不会超过十个了。”

“不过,仗终于要打完了。”贺兰燕轻轻地吁了一口气,“太平日子终于要来了。”

“是的,仗要打完了,太平日子要来了。”高远点点头。

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汉旗天下(172)想要退役的将军

梅氏一家,在大汉赫赫有名,梅一坡,大汉中央银行首任行长,一手建立了大汉的银行业,主持了货币的发现,为大汉的金融安全立下汗马功劳,老大梅朴,现在是汉王高远的大管家,替汉王掌控着私人产业,说起来就是一个掌柜的,奈何这位东家实在牌子太大,走在外面,无论高官显贵还是富豪商绅,无不是对他客客气气,老二梅素,现在掌握着梅氏私人的生意,是大汉几大商业巨头之一,而老三梅华,则是汉王心腹,青年近卫军的一名师长。

如此显赫的家族,你很难想象数年之前,梅氏还不过是蜗居在一个小县城的商贾,虽然家境富足,但影响力也不出郡府,与现在的境地相差了何止十万八千里。而梅氏发家的缘由,便是因为当初梅一坡的一个不经意的决定。送梅华从军。

梅华在军中得到高远的赏识,自己也颇为争气,一路高升,而梅氏也就此进入了高远的视野,在当时由征东军控制的数门生意之中,指定了梅氏作为征东军的代表之一,梅氏就此发家。以后的一切,便都显得顺风顺水了,征东军不断壮大,梅氏便也水涨船高,到高远建国号为汉,逐渐发展成一个庞大的国家,梅氏便也随着汉国的壮大而不断地壮大起来,成为大汉著名的几大家族之一。

便服出行的高远并没有走大门,因为临近新年,梅氏的大门外,每一天都是挤满了客人,梅氏门外的大街之上,停满了马车,无不是等待着去拜见梅一坡的,想从大门进去,只怕当真是门儿都没有。

马车径直走到了梅府的一个侧门外。何卫远跃下车辕,轻轻地敲了敲侧门,内里立即便有人将门拉开了一条缝,这里是梅家专门为重要的客人预留的一个进府的门,平素一直有人看守。何卫远掏出自己的腰牌递了进去,随即里面传来一声轻轻的惊呼,门立即洞开,何卫远瞥见一人的背影正匆匆地向内里奔去,不由暗自赞叹一声这梅府的家人,可也非同一般。一看到自己的腰牌,便知道自己不可能一个人来拜访梅一坡,而要自己随从便驾车的,这天下,除了汉王一家之外,还有谁有这个资格这样吆喝自己。

马车径直驶进了侧门,大门立即关紧。

高远打开车门,下了马车,又转身伸手扶着贺兰燕下车。守卫这个侧门的梅府家人已是全都跪了下去。

“见过大王。”众人一齐叩首道。

“罢了罢了,都起来吧!”高远笑着摆摆手,向前走了几步,已是看到梅一坡正一手撩着袍子。一路小跑着过来了。

“王上,您怎么突然过来了?”梅一坡躬身行礼。

高远笑道:“怎么,听你这口气,是不大欢迎我来罗?嗯。是不是耽搁了你接见外头的那些客人,梅大行长,你不会受贿收好处吧?”

知道高远是开玩笑。梅一坡轻松地笑道:“王上,这一点梅某还是拿捏得住的,托王上的洪福,梅家这些年赚到的钱,便是几辈子也花不完,所以就算有人想对我行贿,他能送给我的,我还真瞧不上啊!”

两人对视一眼,都是笑了起来,“梅朴梅素都还没有回来?”

“没有回来,现面临近年关,各处的生意都要巡视检查盘帐,他们两个肯定是没空的,梅朴在哪里,王上应当清楚吧?”

“那你可真料错了,我是从来不管这些事情的,一向是菁儿在管,现在家里只有梅华?”高远问道。

“梅朴梅素早就在外头买了宅子单过了,梅华常年带兵,很少回家,他媳妇和孩子倒是一直跟着我们老两口住,不然偌大一个宅子,就我们两个老家伙,可就太冷清了。”梅一坡微笑道。

“梅华,他,精神状态还好吧?”高远觉吟了一下,问道。

梅一坡知道高远的意思,点点头道:“好,一直都很好,最开始从前线运回来的时候,他便一直很轻松,很开心,我们都以为他是硬顶着怕我们,怕他女人担心,但后来才看出来,他是真的轻松。”

高远点点头,“这一次来,主要便是来看看他,走吧,我们去瞧瞧我的这员虎将。”

“梅华何德何能,哪里担得起王上您亲自来看他?”梅一坡谦逊地道。

“梅华与一般人还是不一样的嘛,先不说你的关系,单是他自己,便是我一眼发眼,一手简拔的,他是我看着一步步成长起来的,现在他受了这么严重的伤,我心里很难过,一路之上,燕子也还念叼着这事儿,为此伤心难过呢!”

梅一坡向着两人躬身道谢,“多谢王上,王妃关心。不过梅华是武将,既是武将,踏上战场,随时便有牺牲的可能,打了那么严酷的一仗,一个师加上从积石城调去的五千学生军,最终幸存下来的只有那么一点点人,他已经算是幸运的了。”

几人边说边聊,沿着长长的回廊走向后院,刚刚转到拐角,高远便停下了脚步,院子里,有几个人正在堆着雪人,其中一个人左臂袖子空空荡荡,却单手拿着工兵揪,正将地上的积雪一揪揪地铲起来,堆成一堆,而在另一边,一个大一些的孩子带着两个小家伙,正在开心地堆着雪人,已经可以看见一个人形的轮廓了。在稍远一些的一株梅花树下,一个少妇抱着一个梳着羊角辫的小丫头,正微笑地看着他们。

“那个大一些的孩子是?”高远有些疑惑地问道。

“哦,那是梅华收养的孩子,是战友的遗孤,叫尚华!现在在积石城军事大学上学,现在放假回来了。”梅一坡道。

“哦,我想起来了,当年梅华单骑冲门杀人,轰动县城,后来杨大傻还为此挨了几十军棍作为御下不严的征罚么,那个孩子是尚胖子的后人,这个尚胖子我有映象,不到转眼之间,他的儿子都这么大了。”高远感慨地道。

“时光易逝啊!”梅一坡点头同感。

高远看着梅华,那脸上的笑容不是硬装出来的,而是发自肺腑,虽然是一个快三十的家伙了,而且是一个战功赫赫,杀人无数的将军,但现在的表现,却像是一个孩子一般,梅花树下的女人,也看不到因为梅华没了一条胳膊的伤心,反而是一脸的轻松。

“王上,梅华前几天跟我谈过一次,他准备伤完全好之后,便辞去军职,退役回家。”梅一坡道。

“什么?”高远意外地看着梅一坡,“退役?梅华在想些什么?我怎么可能允许他离开?”

“王上,梅华长这么大,我从来没有见他像现在这么轻松过,欢笑过,这些年他每次回家,都是来去匆匆,每次要打仗的时候,他总是忧心忡忡,他倒不是怕死,而是留恋家人,现在他断了一臂,自己也想退役,作为我们老两口来说,其实也是一件好事,所以梅某还想请王上开恩,让他退下来。”

高远默然半晌,看着院子中笑着,跳着,跑着,与小孩子们欢乐的用雪球互掷的场景,终是点点头,“如果他执意要走,我也不会勉强他,不过老梅,梅华这样退下来,太可惜了。他的前程应当是很远大的。”

“王上,他已经决定了,儿媳妇儿也支持,我们老两口也巴不得他退下来,从此侍奉双亲膝前,做一个合格的儿子,丈夫,父亲。”梅一坡道。

“他高兴便好吧!这些年,他的确亏欠了你们很多,也亏欠了他女人很多。等他伤好之后,让叶重给他安排一个闲职吧,去国防部任职也好,去大学教书也好,由得他去选择吧。”高远有些遗憾地点点头,转身离开了后院,看到梅华如此开心,他倒不愿意去打搅他了。

“我听梅华的意思,是想彻底退下来。”梅一坡犹豫了片刻,道。

“彻底退下来?”高远失笑道:“老梅,你瞧着吧,像梅华这样的人,你以为他真能闲得下来,这一次,是仗打得太残酷了,他触景生情,因而生出不少感慨,等熬过了这一阵子,他会后悔的,也许他不愿意再踏上战场,但他真舍得离开军队?我看不见得吧?现在就安他安静一阵子,等他什么时候想出来了,再安排吧,我会让叶重给他把位子留好的。”

“多谢大王替他考虑得如此周全。”梅一坡双手抱拳,一揖到地。

“有什么好谢的,梅华跟着我出生入死多年,这是他该得的。”高远微笑道:“不去寻他说话了,老梅,今儿个反正我也来了,咱们便好好聊聊,关于银行,我有一些新的设想,要与你谈一谈,你是这个行当里的老大,看看我的想法可行不可行?”

“哦,大王又有新的想法?那微臣是一定要洗耳恭听的。银行这个概念便是王上提出来的,以前我只搞过钱庄,这几年来,在大王的提点之下,我当真是受益匪浅啊!”

“我提点了你什么,只不过随口说出一些不知是好是烂的主意,真正去做的是你们。”高远道。

“想法是最重要的。”梅一坡郑重地道。

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汉旗天下(173)分拆

贺兰燕自去后宅见梅夫人,而高远则与梅一坡到了书房之中,坐在梅一坡的大案之上,高远随手翻阅起案上一叠叠厚厚的书札,只看了片刻,便觉得脑袋有些发木了,里面全都是一些与金融业相关的专业手稿。

“这是微臣闲暇之时将这些年来的一些心得收集了起来,都是一些银行业的内部运作的东西。看起来的确是诲涩了一些。”梅一坡替高远端上香茶,笑道。

“岂止是诲涩,看得我一头雾水,算了不看了,再看一会,脑袋瓜子非疼不可。”高远笑道:“对了,老梅啊,曹天赐刚刚给我讲了一些有关股票的事情,听说这是咱们蓟城刚刚出现的一个新东西,曹天赐的警察部开始还以为是一群骗子,深入调查了以后,又觉得不是,有心取谛,却又拿不定主意,怕引起大议会的指责,说咱们政府干涉经济。你听说了这件事吗?”

“说起这事儿,我正准备找个时间向大王汇报,这东西已经存在好几年了,不过自大从今年开始,在开始井喷性地发展,既然涉及到金融,我们中央银行自然作了很多的调查,这事儿,从一个方面来说,是一件好事,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又有可能演变成一件坏事啊?”

“这怎么说?”高远故作不解地问道。

“王上,现在我们大汉的经济正在飞速发展,有些人或者工坊,公司极度缺乏资金,也不知是谁,想出了这样一个主意,将工坊、公司的股份拿出一小部分来,拆成一份一份的明码标价出售,还真有人买,据我们调查所知。最开始购买这些股份的人,都发了财,那些得到资金的工坊公司,恰恰碰上了我们大汉经济飞速发展的这几年,在这几个年头,不管你做什么,只要用心做,就能发财,几年下来后,当初抱着试一试态度的那些购买这种股票的人。也跟着发了财,最极端的一个,手中的股票足足翻了十倍,此人以前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开茶馆的老板,现在已经是百万富翁了。”梅一坡道。

“还有这样的事?”这个高远就真不知道了。

“有了这样的例子,这个事儿就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再有这种股票发售,可就有些供不应求了,往往这些股票的工坊公司还没有真正赚钱了。他们的股票就已经翻着跟头往上涨了。起初这些东西还是偷偷地卖,后来看到朝廷对此没有反应,现在已经公开开始卖了,已经在蓟城形成了买卖这个玩意儿的一条街道。都叫他股票一条街。”梅一坡摊摊手:“我们大汉秉承大王您所说的,法无禁止即可行,所以我们也只能看着,即便我们中央银行内部的员工。也有不少人在玩这个东西,不过现在已经不是买了这东西等着工坊公司赚钱之后分红,而是在炒这个玩意儿了。老臣心中现在已经在开始打鼓了。”

高远本来是想借着这个新鲜玩意儿来引出他想拆分中央银行的话题,但没想到给梅一坡这样一说,心里倒真是打起鼓来,这玩意儿可不是那么好玩的,一旦玩爆了,恐怕不少人就得倾家荡产,到时候引起一些极大的社会问题也说不定。

“已经很严重了么?”他面色渐渐地严肃起来。

“王上,的确已经很严重了,现在基本上所有的商户都在我们中央银行开有帐户,臣作过调查,只怕卷入的资金多达上亿元!”

高远吓得一个激凌,“从哪里来的这么钱?这还了得?”

“大王,如今我们汉人的确很有钱了,蓟城现在有多少人,多达三百万人口,上亿元说来很多,但真分解到每个人头上,也没有多少了。”

“哪能这么分的?”高远摇摇头,“玩这个东西的必竟是少数,这要一旦出问题,就是了不得的大事,这里头,说不定便夹杂着骗子。你是怎么看这个事情的?”

“老臣觉得,这个事情,必须要管起来,规范起来,设立门槛,严格管理,但凡有资格进入这个市场的人,必须经过政府的审核同意,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梅一坡道。

“这需要懂行的人来做啊,现在你们中央银行的各项业务本来就已经很多了,再将这个也管起来,只怕忙不过来吧!”高远皱眉道。

“王上,我认为应当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来对所有涉及到金融的行业进行监管,制定政策,规范监督才行。”梅一坡正色道:“现在还只是蓟城一地,但蓟城一向都是各地的标杆,如果各地纷起仿效,到时候出了事,就是涉及到全国的大事,那时候可就真有可能失控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有一个想法,你看能不能行得通?”高远看了一眼梅一坡:“中央银行将涉及到现金的业务都分拆出去,成立专门的银行,而中央银行只管国家货币的发行以及金融安全的监管,你看如何?”

梅一坡猛地一拍大腿,“大王,你果然是不世出的奇才啊,这事儿,我考虑了很久,才有了这个想法,您居然一听这件事,便立即想出了对策,不错,我就是这么想的。”

看着梅一坡崇拜的目光,高远却是有些惭愧,真要论起智慧,眼前这位老人,只怕便要甩自己几条街出去。

“梅老既然已经考虑过这个问题,那就说说你的想法吧,怎么个分拆法?”高远问道。

梅一坡兴奋地站了起来,从大案之上翻出一份计划书,摊在高远的面前:“现在整个中央银行在大汉是垄断性经营,规模实在太大,虽然积石城的商人们看到了其中巨大的商机,成立了积石城商业银行,但比起中央银行这个庞然大物来说,简直不值一提,我的计划是,将中央银行的现金业务一分为二,成立两个有针对性的独立银行,一个是针对农业的,农业是立国之本,这个银行的主要任务就是扶持农业的发展,姑且叫他大汉农业银行,另一个,则针对大汉境内各项大规模的基建建设,便称呼他们大汉建设银行,当然,我说的都是他们的主营业务,其实在分开之后,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