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回明末当皇帝-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个时候已经控制了甫江的靠近镇海一带的水域,因此选择了路途更加弯曲的陆路。

中华军这边耗时两个时辰终于将他们的战前准备做完了,除了上百门常规火炮之外,阵前还出现了一种短粗口径的火炮,这是臼炮,这一次被专门带来攻打像镇海炮台这样的坚固工事,正是为了等它所以中华军才一直没有发动进攻。

中华军分成了三个方阵,实际上这些方阵并没有什么用处,进攻的时候采用的是散兵阵型,并不会使用密集阵型,那样会造成严重的伤亡,但是一万多人组成的三个方阵在清军看来极具震撼力,让清军感到害怕的不只是中华军的军容,更是他们的武器,包括海面上连绵不绝的舰船,以及军队前面排成几排的火炮,这都让清军既羡慕又害怕,他们自己可没有这么好的待遇。

随着令旗的挥动,中华军的进攻正式开始了,首先开始的还是炮火准备,铺天盖地的炮弹带着钢铁弹雨呼啸着砸向清军突出的阵地上面,一枚枚炮弹爆出飞溅的火花,硝烟、白雾、轰鸣声,混杂这血水和横飞的肢体,以及到处传开的惨叫声,清军的整个阵地都被爆炸激起的灰土和烟雾所笼罩。在这之中还不时闪烁着火花。

臼炮因为比较沉重,这里指的是炮弹比较沉重,在部队登陆之后运输不便,因此只携带了十门,这十门火炮相对于其他火炮来说射击的速度显然是要慢上许多,但是它每发出一次怒吼。士兵们的心就会紧张起来,清军的阵地上面几乎就要震动一次,而中华军的士兵们也对这种火炮的威力感到特别吃惊。

在这样不讲道理的炮击之下,清军的防线一下子就变得千疮百孔,整个阵型完全被打乱了,而中华军的士兵这个时候已经四散开来,排着散兵阵型开始步步紧逼,轮到他们表演的时间到了。

镇海炮台是有一定的高度的,因此士兵们向上进攻的时候是处于仰攻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之下清军的士兵如果待在掩体里面的话是比较难以被击中的,但是清军这个时候还没有从刚刚停止的炮击之中恢复过来,士兵们见到漫山遍野都是进攻的敌军的时候,感到十分的惊慌,散兵阵型虽然没有密集阵型看起来那么震撼人心,但是大大延伸的队形和规模,也会让敌人感到十分的恐惧。

“不要慌,不要乱。给我瞄准了打,弓箭手们准备抛射。尽量将弓箭射的远一点,你他娘的还在瞎跑什么,快给老子准备好作战!”纳吉格这个时候灰头土脸的从卧倒的地方爬起来,清军本来是不知道卧倒的,但是在跟中华军交手的次数多了之后,为了减少敌军的炮火造成的伤亡。士兵们便被要求进行卧倒规避,据说这一做法还是从中华军那边学过来的。

“将军,我们的弓箭都在刚才的炮击之中被击毁了!”几名弓手苦着脸看着纳吉格,他们的弓箭是一种大角弓,这种弓箭制作简便。射击力道比较大,但是很容易就会被损毁,因此只有一些新兵和汉人士兵才会装备,满清士兵甚至是蒙古士兵这个时候使用的都是小巧轻便的复合弓,比起大角弓,复合弓无论是威力还是重量体型等方面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没弓箭就去领几杆火枪,等到敌人靠近了就只管放枪就可以了!”纳吉格显得有些不耐,他的心情本来不好,这个时候军队又是伤亡惨重,而敌人已经开始进攻了,因此内心里十分的焦急和忧虑。

清军这个时候还是处于冷兵器的时代,尽管军队之中有一部分的火枪火炮的装备,但是主要的作战力量还是使用冷兵器的士兵,这里面包括比较传统的刀盾兵、长矛军以及弓箭手,纳吉格的部队装备有数量众多的弓弩手,因此在这种地理条件之下他自信能够坚守很久,并且还能给敌军造成十分重大的伤亡。

但是他显然是缺乏和中华军交战的经验,中华军的士兵在向上进攻的时候采取的是一种很奇怪的战术,几名士兵不紧不慢的靠近,其他士兵则趴在地上不动,等到原先的士兵移动了一段距离之后,后面的军队才开始挪动,而其前面的军队则趴在了地上,这个时候双方的距离已经只有两百步了,弓箭手们如果采取抛射的话在这个高度是能够打击到对方的军队的。

不用纳吉格亲自下达命令,士兵们就开始了射击,数百只黑色的羽箭断断续续的从山顶上射下来,中华军的士兵尽管已经纷纷寻找掩体,但是还是有很多士兵中箭了,而清脆的枪声这个时候也开始响了起来,接着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四面八方的中华军都开始了射击,一时间准备射箭的清军士兵纷纷中弹,射击需要巨大的膂力,蹲在地上可不方便射击,但是站起身来则很容易被敌军击中,一时间清军士兵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

纳吉格大怒,连踢带拽的将很多躲起来不敢射击的士兵给拽了起来,命令他们继续射击,他十分清楚,要是没有了火力压制,那么敌军将不用一刻钟就会冲上炮台,将他们全部赶尽杀绝。

在巨大的武器代差下面,清军有限的弓箭手并没能阻挡住中华军的推进,很快,士兵们就已经推进到距离炮台不足一百步的地方了,中华军的枪声也更加密集了起来。

“开枪,开炮!给我还击,援军马上就要赶来了,兄弟们,再坚持一个时辰我们就胜利了!”纳吉格自然不肯坐以待毙,这个时候正在拼命的鼓舞士兵们,想要重新燃起清军的斗志。

第两百八十六章初战告捷

清军四千军队在刚才的炮击之中损失了将近三分之一,剩下两千多人中有七百多名弓箭手,只不过在中华军上万人的打击之下,这些弓箭手们很快就全都哑火了,而清军并不是只有这七百人的远程火力,他们还有一千多杆火枪,大多是老式的火绳枪,还有一部分的三眼铳,以及明军遗留下来的迅雷铳等武器,但是这些武器已经有些年头了,所以使用起来的时候很容易发生事故,因此八旗士兵们都不习惯使用这些火器,而汉人士兵因为在军队之中的地位低下,加上在使用冷兵器作战的时候也不如八旗士兵勇猛,因此大部分都被打发过来使用这些火枪了。

清军一直以来对于火枪都不是很重视的,这在康熙帝亲政以后稍稍有些改观,在康熙十三年的时候爆发的三藩之乱的时候,戴梓曾向朝廷进献了一种连珠火铳,曾引起了康熙皇帝的注意,但是这种武器清军并没有大规模的采购,而戴梓也被流放到盛京去了,其主要原因恐怕还是因为触怒了满清贵族的利益,重视火枪就会削弱老八旗的地位。

正是因为对火器的不重视,所以才由身份最低微的汉人士兵来使用这种武器,但是因为士兵们对这种武器的可靠性的担心,所以连平时的训练都进行的很少,这个时候一到作战的时候需要使用的时候,士兵们的表现就十分拙劣,有的不会使用枪栓,有的不会装底火。有的只知道不停的塞子弹进去。结果子弹装满了满满一枪管。没有一颗子弹射出去了。。。。。。

和清军的表现形成巨大的反差,中华军这边的射击十分精准,而且是距离越近士兵们打的就越准,因此清军的阵地上不断的有士兵中弹,而他们自己的火枪兵则几乎没有对中华军造成什么样的伤害。因此除了有限的几门火炮给中华军造成了一些伤亡之外,清军几乎没有什么有效的打击手段。

纳吉格急的满头大汗,在这么下去敌人马上就要攻上来了,用不了半个时辰他的军队就会被四面包围。并且极有可能在此处被全歼,一想到这里他觉得不能再等下去了,纳吉格立刻下令大军向西边突围,这边是他们原先大营的方向,也是通向官道的方向,从这里突围能够最快的摆脱敌军的追击。

清军这个时候还剩下大约两千出头的军队,这些士兵这个时候在为了保命都跟随着主将向山下冲来,而西边也正是中华军进攻人数比较少的地方,只有不到两千人这个时候迂回到了西方来进攻,因此清军的突围看上去是很有可能会成功的。

不过清军很快就被中华军的猛烈打击打懵了。中华军士兵并不和他们正面接触,而是边打边撤。并且逐渐向两边退出去,在中间留出一条通路,看上去像是专门为清军预备的一样,但是这一条路却并不是那么好走的,四面的中华军迅速的向这边增援了过来,山脚下的中华军这个时候已经摆好了阵型,显然是不准备继续的放纵他们突围了。

“兄弟们,前面就是宁波府的援军了,冲出去,冲不出去的话我们大家今天都会死在这!”纳吉格这个时候红着眼睛大声喊道,有的时候,死亡对一个人产生威胁的时候,人们才有可能爆发出最大的能量,而这个时候清军显然是需要这种能量的!

清军士兵自然知道自己这个时候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得险境,于是士兵们发出了一阵阵低沉的怒吼,挥动着手中的兵刃,气势汹汹的向中华军的阵地上面扑了过去,毫不顾忌两边不停射过来的弹雨。

一红一黑,两股力量轰然撞击到了一起,这也是中华军首次和清军发生大规模的白刃战,清军的武器大多是长枪、长矛、刀剑等,而中华军的士兵则使用的是火枪上面加装了刺刀,从长度上来说相对于清军的兵器,中华军这边是要吃亏一些的,但是这个时候中华军却有清军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他们的手榴弹。

中华军的士兵在清军即将冲过来的时候就已经掏出了自己的手榴弹,奋力的将他投掷到了清军的阵型中去,数百枚手榴弹在清军的冲锋阵型之中炸开了花,一下子就将清军的阵型彻底的打乱,除了全面的一两百人没有受到太大的波及之外,剩余的士兵这个时候都被炸的东倒西歪,整个阵型遭到了巨大的破坏,因此清军的冲击变得软绵无力,而其主将纳吉格则在最后时刻倒霉的被一发不知道从哪里飞来的流弹击中了头颅,贡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清军的前面一百多名士兵在失去了后面士兵的支持之下,和是他们人数十数倍的中华军撞在一起,就算是他们再勇猛,再能打,也很快就会陷入以一敌十的不利境地,因此不到一刻钟,他们就被中华军干净利落的消灭干净了,而后面缓过劲来的清军再向前冲过来的时候,他们已经失去了最猛的那一股冲劲,因此根本就不足以撼动中华军的阵型,只能像是飞蛾扑火一样送了性命。

后面的清军很快就发现自己陷入了重重包围之中,而且这个时候主将已经阵亡了,再也没有人能够带领他们统一作战,加上他们也被刚才中华军的那一通手榴弹打的有点找不着北,于是只好向中华军投降了,剩余一百多名八旗士兵这个时候还想负隅顽抗,但是却根本就掀不起什么浪花,很快就被中华军全部消灭。

中华军随即开始迅速的打扫战场,主要是清点自己这边的伤亡情况,将受伤的士兵送向滩头阵地去营救,而清军受伤和战死的士兵则有中华军押着这些俘虏来清点,将重伤员和战死的士兵都清理到一边去,轻伤员也和中华军一样送到滩头阵地去,再然后就是将这些俘虏们也都带到滩头阵地去,这里马上就会迎来宁波府的清军的反扑,因此必须要做一番准备才行。

第两百八十七章再歼援军

从宁波出来的清军沿着陆路紧赶慢赶,终于快要抵达镇海了,他们耗时三个时辰完成了接近五十里的行军,这个速度看上去不快,但是实际上对于清军来说这个速度已经是很难得的了,宁波到镇海一带山路崎岖,加上在城中集结整备,这些都花去了很多时间,因此他们的速度并不算慢。

不过可惜的是清兵还是稍慢一筹,等到他们赶到的时候中华军已经完成了对于镇海守军的围歼,清军只想着尽快赶来,却没有预料到中华军的动作会这么迅速,因此毫无防备之下一头钻进了中华军布置下来的口袋阵中。

从发宁波城出来的清兵赶到了镇海炮台的下面,但是这个时候炮台已经易手了,清军将领见势不对,立刻就想要撤兵,但是这个时候哪里还来得及,中华军已经切断了他们的退路,从四面八方一下子就围了上来,将他们这四千人压缩到了一个狭小的区域里面,接着便发动了猛攻。

宁波城出来的军队这个时候没有像之前镇海守军那样的地利优势,而且大军一路赶来这个时候已经是疲惫不堪,因此遭到了中华军的围攻之后哪里还抵挡得了,一下子就被中华军给打散了,士兵们乱成一锅粥四散奔逃,根本就阻止不住,整个战斗很快就解决了,四千军队在路上就已经跑散了上百人,来到镇海下面不到两个小时就被中华军全歼了,阵亡的人数倒是不多,只有七百余人,但是被俘的士兵多达两千七百余人,只有四百余人成功的逃出去了。

中华军在登陆之后接连进行了两场战斗,都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因此士兵们的士气很高因此赵开决定暂缓休整,趁着这个时候宁波府中军队外出防御空虚的时候出兵进攻,必定会打清军一个措手不及,以免他们得到消息之后加强防御。

当即,中华军这边兵分三路,一路向西沿着甫江直扑宁波。这条水系比运河要稍微宽一点,可以行驶三百到五百吨的船只,中华军舰队之中的很多运兵船都符合这个要求。

除此之外,还有两路军队分别向南和向北进攻昆亭寨、松浦镇,拿下这两个地点则能够确保在镇海之外中华军的两翼的安全。

这三路大军进攻宁波府的是主力,出兵五千人,南边进攻昆亭寨所需面对的压力比较小,因此只有一千人,北边进攻松浦镇的军队面临的压力比较大。所以有四千军队,剩余一千多人则在镇海一带坐镇,等待进攻宁波府的军队拿下宁波城之后,就会立即展开人口的转移工作,这些军队便负责他们的接送和安置,中华军原本计划是要在镇海坚持五天以上,至少要转移三十万人口才会撤退。

为此,从台南和基隆方向征集的大量商船北临时充当了运送船只。这个时候正在组织船队,预计在明天下午就能抵达。到时候就能组织第一批的移民走海路离开了。

中华军大举进攻的消息最早通过镇海炮台的烽火传递到了各地的清军那里,而这一过程要进过沿途的烽火堡的不断传递,预计只要三个时辰的时间,驻守子啊杭州城的清军就能够接受到这一消息。

杭州城的清军人数众多,城内拥有两万名驻军,这支军队一旦出动将会给中华军很大的压力。虽然中华军不一定抵挡不住,但是势必会因为清军的威胁而将主要的精力都放在这对付这一支清军上面去,这样一来人口的转移和沿途的护送工作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不仅会降低接受到的人口数量,而且还会大大延长这一进展的时间。随之而来的是各地的清军的源源不断的增援,只会造成中华军这边的压力的持续放大,所以为了避免这一局面,在中华军的计划之中还部署有一支疑兵。

这支疑兵其实看上去一点都不像是一支疑兵,因为他的规模实在是太庞大了,以至于让人很难相信他是用作牵制作用的,而非战役的主力。

这是一支由一百八十余艘舰船组成的庞大的水面舰队,其中包括一百一十余艘战船,四艘铁甲舰和超过四十艘吨位超过六百吨的大型战舰,除了战船之外,还有很多的商船这个时候也被按照海军舰船的样式被涂装一新,上面插满了各种旗帜,营造出一种满载兵员的样子,为了增加可信度,这些船只上面都装载了很多的粮食和物资,因此显得吃水很深,行动迟缓,饱胀的风帆连成一片,舰船从东方背对着太阳向西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