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三国打天下-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何仪和刘辟也不是什么才能出众的将军,只不过有些勇力而已,听张梁这么说,他们也觉得只有这样,于是二人便向张梁告辞,回军营去做突围的准备去了。

张梁则急忙来到后院鬼影的住处,把城外官军的异常举动告诉了他,让他看看到底是出了什么变故,还是官军有什么诡计,想引诱他们上当。

鬼影道:“三弟我们的机会来了,官军这样做,目的就是给我们让出一条逃生的道路来,但是只要我们沿着那条路逃跑,还不知道他们在路上有怎样的安排,所以我的意思是,让城中的渠帅何仪带着城中的大部分士兵就沿着南门向南逃跑,而你我二人则带着咱们的亲信,等何仪他们走了之后,再从其它城门出城,我估计官军肯定把队伍都调到南边去跟踪何仪他们去了,所以我们应该可以轻易从其他方向逃走,事不宜迟,您今天晚上便安排何仪他们从南方出城,而我们则在他们走后一刻钟,再从平舆的西门出城,经新野、襄阳前往江陵,等到了那里之后,我们便可以前往益州或交州等地,那里天高皇帝远,只要我们不再惹事,也许可以平安的度过一生,三弟以为如何?”

“好,我听师兄的,一会儿我便去安排何仪他们今晚亥时从城南向扬州方向撤退,而我们也按师兄定下的路线,稍后出发。”张梁道。

当天下午,出去打探官军下落的探子返回了平舆,根据他们的探查,原来驻扎在南门外的官军现在已经转移到东门去了,而且官军似乎还来了增援部队,现在也驻扎在平舆城的北门方向。

看来现在自己不走也不行了,于是张梁对何仪与刘辟道:“二位将军,现在官军又来了增援部队,平舆城我们就更守不住了,所以今天晚上亥时一过,我们马上便从南门向扬州方向撤退,那边的官府只有一些郡国兵,便于我们行动,晚上撤退时你们不用管我,为了防止被官军发现,我会装扮成普通士兵的样子,所以你们直接指挥大军撤退便是。”

“是,人公将军,那我们就直接带着城中的士兵撤退了,等到了扬州,您在来找我们,也免得您夹杂在士兵群中受苦。”何仪对张梁道。

于是几人又把逃跑的路线确定下来,时间就按张梁说的,在今天晚上的亥时出城,何仪在队伍的前边开路,刘辟在队伍的最后负责断后,而张梁则装扮成普通士兵,任由他自己呆在部队的任何位置。

城外的朱儁和皇甫嵩、老刘等人也早就做好了准备,今天上午已经派人到了平舆南方三十里外的那条大河边上,将河面上的船只都集中起来,撑到对岸去了,而且幽州的轻骑兵和突骑兵也已经到了河岸附近的树林中隐蔽了起来,等黄巾军逃到河边之后,再向他们发起进攻,而老刘之所以要由自己来完成这个任务,是他还要再抓一些黄巾军当俘虏,将来好带他们回幽州去,以便增加幽州的劳动力。

第216章黄巾之灭(二)

至于朱儁的北军,则一直在平舆城东西两个方向监视城中黄巾军的动向,只要他们出了城向南方逃跑,新军便派骑兵跟上他们,等到了河边,再与幽州骑兵会合,攻击无路可逃的黄巾军,而皇甫嵩的新军只剩下了两千五百人,因此只好委屈他们在大营中守营,看到这次的功劳很可能又没有自己的份,把袁术急得干瞪眼也无计可施。

当天晚上,天空阴云密布,城中的张梁何仪等人都很高兴,看来是天助他们,给他们逃生的机会,因此到了亥时一过,何仪马上指挥手下士兵打开平舆城的南门,然后自己当先带着城中的黄巾军士兵蜂拥而出,向着南方逃了下去,剩下的三万黄巾军士兵也很快逃离了平舆城,刘辟跟在队伍的最后,小心防备官军前来追杀他们。

埋伏在城外东西两个方向的北军士兵看到城中的黄巾军果然如他们预料的那般,向着平舆南方逃走了,于是等他们过去了一刻钟之后,朱儁与孙坚才指挥北军士兵离开了埋伏地点,上马跟在逃走的黄巾军身后,等他们到了河边,北军再与幽州大军一起,围攻这些黄巾军士兵。

本来戏志才提议今晚在黄巾军离开平舆之后,马上派一部分官军进入平舆城中,接管平舆的城防与治安,但是由于现在北军士兵经过近一个月的苦战,也伤亡了上万名士兵,而新军更是只能自保了,因此袁术提出明天再进入平舆城也不迟,反正黄巾军都会向南方逃跑,最后进入官军的埋伏圈,所以早一天晚一天占领平舆城都不重要。

因此当城中的黄巾军都离开了平舆之后,留在大营中的新军也没有马上进城,这就给了鬼影和张梁逃跑的机会,他们躲在平舆城楼上,一直在监视着城外官军的动静,结果果然看到在黄巾军离开后不久,埋伏在平舆城东西两边的官军大队人马也离开了平舆城,跟在黄巾军的身后追下去了。

鬼影对张梁道:“三弟,看来我们不和大队士兵一起走是对了,你看官军的阵势了吗,明摆着在南边肯定有埋伏,所以我们那些弟兄肯定是凶多吉少,我看现在城外的官军除了他们的大营之中还有一些人留守以外,基本都去追杀我们的那队士兵了,趁着这个机会,我们也赶紧离开吧,咱们就按我们说好的路线撤离,我估计应该可以顺利逃出他们的包围的。”

“好,那师兄我们赶紧走吧,只是可惜了那些兄弟了。”张梁长叹一声后,对鬼影道。

二人下了城墙,带着几十名亲信卫兵上了战马,然后从平舆的西门离开了平舆城,向着荆州的新野方向去了。

也许是因为他们放弃了继续与朝廷为敌的念头,而鬼影也因为接连受挫,再加上师兄临死之时的劝说,令他也明白天意难违,所以他也打消了找人刺杀刘备的念头,而是决心保着张梁逃出官军的追杀,为师兄一家留下一脉香火,结果他们竟然顺利的逃出了官军的包围圈。

按照鬼影的周密安排,他与张梁二人顺利的逃出了平舆,取道新野、襄阳,最后经过一个月的长途跋涉,逃到了交州的建宁,他们从此也隐姓埋名,在那里安顿了下来,张梁更是遵照大哥张角的遗愿,娶妻生子,使得他们张家的香火得以延续了下去,当然这都是后话,在这里先给读者一个交待。

再说何仪刘辟带着的近三万黄巾军士兵经过一个多时辰的猛跑,便来到了三十里外的汝水河边,此时的汝水水势凶猛,流势湍急,他们久居此地,当然知道这里有汝水挡路,但是平时河边有不少船只,为往来的百姓客商摆渡,结果今天他们到了这里以后,才发现往日就停靠在岸边的那些大小船只都看不到了,沿着河岸往上下游都找了半天,结果连一只小船都没找到,这可把挤在汝水北岸的黄巾军士兵急坏了,何仪更是心中充满了恐惧,他担心要是官军这个时候向自己的这些士兵进攻,自己可就真的没办法抵挡了,因此他急忙传下命令,让大家继续沿着汝水向下游前进,等找到船只了,再渡过汝水,即使找不到船只,也要沿着河岸跑的越远越好,否则恐怕再耽搁下去,这些人就真的跑不了了。

就在黄巾军大队人马开始乱哄哄的沿着汝水向下游方向出发之时,只听得他们身后的树林中传出一阵军号声,听到阵阵嘹亮的号声,何仪心说完了,看来自己是中了官军的埋伏了,不过自己从今天傍晚就没见过人公将军,希望他能逃出去就好,这样至少黄巾军还留下一点儿希望。

何仪急忙传令,指挥手下的黄巾军士兵排开阵势,现在他们只能是背靠汝水,迎接官军的进攻了,也可以说他们真是到了背水一战的境地了,只有拼死相争,也许还能杀出一条生路来,因此何仪命令黄巾军弓箭手都做好准备,等官军进入他们弓箭的射程后,马上向官军发动进攻,俗话说的好,先下手为强,后下手的遭殃吗,这样即使自己的队伍被官军杀光了,至少也要杀掉一些官军为自己垫背,只不过何仪的如意算盘打的挺好,但是向他们进攻的官军之中,除了原来一直与他们打了一个月交道的北军外,还有老刘率领的幽州戍边军,而何仪的失算之处,便是他根本不知道,幽州骑兵手中连弩的射程,比黄巾军手中弓箭的射程远了近一倍,也正是因为这样,便注定了他们这支黄巾军如果不投降,便只有被官军消灭的下场。

现在何仪与刘辟带领的近三万黄巾军,被官军包围在了汝水河北岸一段四五里长的狭小区域内,幽州的轻骑兵和突骑兵是沿着河岸从两侧向他们进攻,而皇甫嵩派来指挥作战的孙坚,则带着一万两千多名北军将士从黄巾军的北方向他们发动了进攻。

现在双方士兵的人数接近,因此何仪才觉得自己有与官军一战的实力,他们已经与朝廷的北军在平舆城僵持了一个月,双方经过了守城攻城、突围阻击等多次战斗,可以说都对对方有了一些了解,而由于在平舆城的攻防战中,黄巾军是守城,而北军则是主攻,因此北军的伤亡要比黄巾军还多,由此何仪才认为自己可以与官军继续周旋一番,毕竟现在他也被逼无奈,用上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计策。

只是当两侧的幽州骑兵在距离黄巾军士兵还有一百五十步距离的时候,随着两边的两位指挥官关羽和蹋顿的一声令下,顿时无数支弩箭飞上了天空,然后向着远处的黄巾军士兵头顶上落了下来。

由于黄巾军现在的队形十分密集,因此随着这一万多支弩箭的落下,中箭倒地的黄巾军士兵不下三千人,顿时把里边的黄巾军士兵吓坏了,他们这是第一次与幽州的官军交手,哪里知道官军手中竟然有如此利器,相距这么远也能把弩箭射到自己的身上,于是处在外围的黄巾军纷纷向里边撤退,只是他们已经在河边了,这一挤之下,马上把那些就在河岸上的黄巾军士兵挤到了河中,湍急的河水又深又急,落水的黄巾军士兵马上便被河水卷走了,使得黄巾军士兵再次损失了数百人。

在后边指挥的何仪与刘辟二人因为离河岸不远,也险些被挤到河里去,他们二人急忙传令,让手下的将军们马上去约束住自己的部下,两边的官军太厉害,根本打不过他们,那就向从平舆方向过来的那支官军队伍发动攻击,如果他们也和两侧的官军一样,拥有这种可以从远处向他们攻击的弩箭,那就只有挨打的份了。

结果误打误撞之下,还真让何仪给蒙对了,他们冲到与北军相距不到八十步的时候,马上开弓射箭,向官军的队伍发动攻击,而他们对面的北军也在做着和他们一样的动作,将无数的羽箭射向黄巾军的队伍。

八十步正好是弓箭的最佳射程,双方士兵射出的都有上万支羽箭,这一落入对方士兵的队伍以后,中箭的士兵都有不少,北军这次来的都是骑兵,大概有一万两千余人,因此竟然被黄巾军一轮弓箭就射死了近两千人,当然黄巾军也付出了差不多三千人死亡的代价。

两侧的幽州骑兵继续向中间逼近,他们的连弩也在不停的向空中抛射着弩箭,而这些弩箭也大都落到了黄巾军密集的队形之中,使得两侧死伤的黄巾军越来越多,因此很多原来在两边与幽州官军对峙的黄巾军士兵为了逃命,开始向队伍的中间撤离,这也使得与北军对射的黄巾军数量在不断上升,两军的距离也不断接近,最后终于冲到了一起,双方士兵互不相让,挥舞着手中的兵器冲入对方的队伍之中,展开了一场生死肉搏。

第217章关羽孙坚

北军士兵无论从装备上,还是在训练与经验上都要远远高于对面的黄巾军,但是黄巾军只有一点强于他们,那就是他们现在是在拼命,是在用性命做赌注,来赌一场未知的战斗,如果他们赌赢了,那么他们很可能会逃出官军的包围,而如果赌输了,那这里也就是他们的葬身之地。

现在双方的三支队伍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在进行战斗,幽州官军只在距离黄巾军一百步以外的地方,用连弩向黄巾军射击,尽管他们没有与黄巾军直接进行遭遇战,但是死在他们手下的黄巾军士兵已经有七八千人了,剩下的两万多黄巾军士兵明白两侧已经没有逃出去的可能了,因此他们都冲向了中路,对挡住了他们去路的北军士兵展开了疯狂的攻击。

孙坚身先士卒,冲入了黄巾军士兵队伍中,他用的是一把家传的宝刀古锭刀,挥动起来当真是气吞山河,挡者披靡,何仪与刘辟现在也冲入了战团之中,看到孙坚周围的黄巾军士兵被他杀死无数,根本没人能挡得住他的攻击,于是他们二人双双冲了过去,联手双战孙坚,才堪堪挡住了孙坚的攻势。

看到黄巾军之中居然也有武功不错的大将,虽然一个不是自己的对手,但以二对一也能与自己打成平手,令平生鲜遇敌手的孙坚顿时好胜心起,挥舞着手中的古锭刀左遮右挡,与何仪刘辟二人打得难解难分,一时之间,难分高下。

幽州突骑兵的军长蹋顿现在杀的高兴,早把来之前老刘告诉自己一定要多抓俘虏的事情给忘了,好在另一边的关羽还记得老刘的嘱咐,因此看到黄巾军士兵已经死伤上万人了,知道再这样打下去,到了最后恐怕一个俘虏也抓不到,便传令手下轻骑兵停止射箭,然后向着那些黄巾军喊话:投降免死,投降不杀!

已经被幽州官军的连弩追杀的走投无路的黄巾军士兵突然听到轻骑兵的喊声,立刻便有不少人扔下兵器,跪倒在地,他们现在已经被幽州的骑兵打怕了,知道自己根本无法伤到对方的一根毫毛,而对方则可以在自己弓箭的射程以外,任意的射杀自己,现在听到官军投降免死的承诺后,不少人便放弃抵抗,举手投降。

此时战场中正在厮杀的孙坚三人也到了关键时刻,孙坚的古锭刀势大力沉,招数精奇,已经杀的何仪刘辟二人节节败退,但是他们二人也是咬紧牙关,死命挡住孙坚的攻势,只是现在他们已经是强弩之末了,估计用不了几个回合,二人便会成为孙坚的刀下之鬼。

黄巾军中的一些中下级将官看到他们的渠帅和大将有难,便纷纷赶来支援,总算是及时赶在孙坚杀掉二人之前,把他们救了下来,只不过两人身上都挂了彩,好在伤的不重,使得他们还能继续指挥黄巾军作战。

当看到两侧的不少黄巾军士兵向官军投降后,何仪和刘辟大怒,便准备冲上去杀掉那些向官军投降的胆小鬼,可是他们刚刚冲过去,还没等他们举刀对那些跪在地上的黄巾军下手呢,便看到从官军的队伍中冲出一员手持大刀的红脸大将,高声对他们喝道:“幽州轻骑兵第一军军长关羽在此,你们速速纳命来。”

幽州轻骑兵,军长关羽,何仪和刘辟在大脑短时间的短路之后,突然明白原来这些攻击他们的官军,竟然是名动天下的幽州戍边军,而且他们也知道幽州刺史刘备爱民如子、体恤手下的将士,因此幽州大军才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无数大胜,今天遇上了,怎么也不能人家让投降就投降吧,先试试这员大将的本事如何,要是对方果然和传说中所说的那样勇猛,那就向幽州官军投降吧,听说幽州官军有个规矩,他们从不虐待抓到的俘虏,因此向他们投降,总比向前边那支与自己打了一个多月,已经结下死仇的官军投降要好。

何仪举起手中的大刀,刘辟端起手中的长枪,二人再次打马冲向关羽,开始了今天两人的第二次合作,只不过他们的对手,由孙坚换成了关羽。

关羽端坐马上,看着二人向自己冲来,等他们离的近了,关羽突然大喝一声,然后双腿用力一夹胯下战马,那匹得自鲜卑大将手中的枣红马突然加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