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三国打天下-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结果一场比试下来,周泰蒋钦兄弟二人才知道眼前的几员大将功夫都远胜自己,虽然文丑与太史慈没有出场,但是看起来他们与那张飞也在一个档次上,因此自己二人也不是对手,至于刺史大人,听说眼前的关羽、文丑都曾是他的手下败将,能令这些武功高强的将军真心跟随,看来刺史大人果然有过人之处,便是他将二人请到幽州担任水军统领的做法,已经让他们感激不已,毕竟他们以前只是鄱阳湖上的水盗,哪里有什么前途可言,可是如今得到刺史大人的赏识,摇身一变成了朝廷命官,将来只要立下战功,封侯拜将也都是有可能的,因此二人现在终于接受了老刘,于是二人对视一眼,双双来到老刘面前,跪倒叩首道:“主公在上,请受我兄弟一拜,从今往后,我们对主公绝无二心,如违此誓,天诛地灭。”

第246章幽州豪门

看到他们二人终于承认自己是他们的主公了,老刘也是非常高兴,急忙上前扶起二人。他知道这二人都是忠心不二之士,只要认定了自己是他们的主公,那么这辈子也不会背叛,有了这两个水军将领的加入,也使得自己的水军能够顺利发展,这对于自己将来向大汉以外的地域扩张将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当晚老刘在军营之中大宴众将,这次众人更是敞开了肚皮大喝特喝,结果最后除了不善酒力的关羽和太史慈因为没有与众人拼酒而保持清醒外,其他众将连戏志才也都喝的酩酊大醉,至于老刘则在喝多之后,被亲卫队员扶上绝影,在关羽的护送下到沓县的客栈中陪芷清与乌云二位夫人去了。

当晚在客栈的后院之中,老刘与芷清、乌云三人激情绽放,压抑了多日的激情也终于得到了释放,老刘更是借着酒劲,一夜之间梅开数度,使得二人在满意的高潮中沉沉睡去,而老刘也左拥右抱,度过了一个漫长的温馨之夜。

又过了一天,辽东郡的太守石韬与都尉麴义终于赶到了旅顺的水军大营,正好老刘带着众将士在海上进行操练呢,于是他们二人便站在海岸上,观看幽州水军进行的攻防演练。

虽然不能向自己的战船发射巨弩或石头,但是老刘现在让周泰指挥大型战船和巨型战船上的水兵练习攻击水上的移动目标,这可比攻击固定目标的难度大多了,被当做靶子的是一条废弃的民用小船,让小船在海上自由漂流,而几艘大船上的投石车在士兵的操控下,调整着角度和方向,攻击那条小船。

经过几轮的试射后,操纵投石车的水军士兵开始摸到了一些窍门,知道在什么样的发射角度下,石头可以投出多远的距离,结果在这些士兵熟悉了投石机的发射之后,很快,那只小船便被几艘大船上投出的石头砸成了碎片。

岸上观看的石韬和麴义不禁连声叫好,他们可知道在海上或是水上如果有了远距离攻击的武器,那么对方的船只根本就无法接近自己,更不用说用弓箭攻击或跳上自己的战船进行短兵相接的肉搏战了,有了这些投石车在大船之上,可以说幽州的水军必将无敌于天下。

而登陆船的演练也令他们大开了眼界,十几艘登陆船迅速驶到岸边,然后在距离海岸一丈远的地方停下,放下铁锚将船只固定住,然后登陆船前边的船板被里边的士兵打开,搭在了岸边,而船上的士兵迅速跑过船板,冲到了陆地之上,他们手中都拿着连弩,只要防守他们的敌人人数不多,肯定无法挡住他们的进攻,而如果他们是在无人防守的地方上岸,那可就更容易了。

等整个操练完成后,老刘等人才上了码头,看到石韬和麴义已经在码头等了自己好长时间了,老刘急忙上前对二人道:“原来是广元和麴都尉到了,让你们久等了,我们这就回军营说话。”

两人急忙上前给老刘见礼,老刘和石韬很熟,麴义则是在幽州刺史府招贤之时,自己投到老刘军中的,后来由于老刘要把担任辽东都尉的颜良调回蓟县,担任轻骑兵第二军军长,才把麴义派到了辽东接替颜良,要说这麴义也是大将之才,只是功夫差了一些,治军打仗则与高顺差不多,因此老刘才放心的把他安置在了辽东这个比较重要的战略要地来担任都尉。

二人又与戏志才等人见过礼之后,众人便一起进了水军大营的议事大厅中,这里原来是周泰蒋钦处理公事的地方,老刘来了之后,便把自己的办公地放在了这里,戏志才和简雍当然也跟他在一起,至于那些将军,则就在水军大营中驻扎。

众人进了议事大厅之后,按照官位的高低在屋中坐好,然后老刘便把自己这次出行的目的向石韬和麴义说了一遍。

知道了老刘的打算,石韬和麴义二人也很兴奋,如果老刘北伐的目的实现了,那么幽州就不再会是一个处于边境的所在,百姓的生活也会更加安定,因此他们对老刘的这一决定都很支持。

接着,石韬又把一年多以来辽东郡的政事向老刘几人做了汇报,由于现在的辽东郡是由以前的玄牵び肓啥娇ず喜⒍桑虼巳丝谝绕渌は囟嘁恍矣捎诹啥囊恍┐蠹沂孔迨屏芮浚杂行┦虑樵诹啥銎鹄床⒉凰忱热绻俑急附恍┖烂攀孔宓耐恋厥展汗楣缓笤俳挥赏吞锞蚱胀ò傩罩种玻钦庑┦孔宕蠖疾辉敢馀浜希虼讼衷诹啥男|一带屯田军一事开展的还比较顺利,而在辽东一地则进展缓慢。

听到这里,老刘插嘴道:“广元所说的那些士族之中,可有公孙世家在内?”

石韬惊诧地看着老刘道:“主公您怎么知道的,这公孙世家的家长公孙度曾经在本朝做过尚书郎,也曾经在冀州担任过刺史之职,后因朝中有人举报其行为不端,被免去了冀州刺史之职,因此便返回了辽东的家中赋闲至今,公孙世家乃是辽东第一大家族,在襄平周围有良田上万亩,我曾经要求他们把家中的农田卖给官府,但是公孙度根本就不同意,别的家族看到公孙家不与官府配合,便也都不与官府配合,卖给官府土地,我一直再想用什么办法,才能令这些士族把家中的大片土地卖给官府耕种。”

对于公孙家族,老刘当然不陌生,他的同窗公孙瓒便是公孙家族的一支,只是公孙瓒不是嫡出,因此他只能靠自己的本事去出人头地,而公孙度则一直在辽东割据,后来成为辽东一带的土皇上,因此老刘知道,对于这种世家大族,必须要采取适当的方法,逼他们向官府卖地,限制他们发展私兵,这样他们的势力才会被逐渐削弱,也免得他们会成为为害一方的军阀土豪。

既然说到这里了,老刘便让戏志才与简雍都说说,有什么办法能人这些豪门士族配合官府的行动。

简雍现在主要负责幽州刺史府的对外事务,尤其是与朝廷打交道,现在都是他分内的事,另外就是与朝中的官员和宫中的那些太监的交往,也都由简雍负责,所以他每年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洛阳呆着,这次有机会和老刘等人一起出来巡查幽州的政务,对他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让他在很多问题上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看到戏志才似乎还在沉思,于是简雍道:“主公,各位大人,我想要解决士族豪门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想办法让他们手中的土地租不出去,虽然他们占据着城镇周围的良田,但是辽东地广人稀,可供开发的荒地多得是,只要我们用屯田军到野外开荒,这样我们一样可以拥有大片的土地,虽然这些土地距离城镇较远,但是屯田军的士兵也实行军事化管理,离城市远近影响都不大,明年主公带回来的那三种作物已经有了足够的种子,可以在幽州大面积种植了,所以即使新开垦的土地土质不如那些良田肥沃,但是一样可以种植这些作物,另外我们也鼓励农民自行开发荒地,还按以前的做法,头三年不用向官府交地租,等三年之后,再酌情收取比较低廉的地租,如此一来,那些大户手中的土地就会因为没人耕种而荒废,他们自然也就只能把这些土地卖给官府了,官府缺少土地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主公与诸位大人以为如何?”

众人听罢简雍的方法,仔细琢磨了一会儿,的确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戏志才此时也点了点头,然后道:“宪和的方法甚好,同时我觉得还要加上一条,我们一定要限制这些士族豪门发展私兵,或是在家中大量豢养看家护院,虽然朝廷现在不禁止这些,甚至鼓励他们这样做,但是我们幽州各级官府可一定要注意,如果任由他们无限度的发展私兵,那么将来很多士族豪门就可以凭借自己手中的钱财,培养出自己的军队来,如此下去,可能有些县城地方官府的军队都没有豪门士族家中私兵的数量多,这会使很多幽州刺史府下达的命令无法顺利执行,主公与诸位大人想想,是不是这样,因此我们一定要限制私兵的数量,这样才能保证我幽州内部不会有不安定的因素存在。”

戏志才所说的问题,老刘也早就想到了,虽然这次朝廷为了剿灭黄巾,允许各地官府扩充郡国兵,也允许地方豪门发展私兵,但是确实如戏志才所说,如果幽州的豪门士族也这样做了,那无疑就会使得他们有能力与官府对抗,这可不是个好兆头,所以一定要堵住这个漏洞,免得将来万一有个风吹草动的时候,自己的后院起火,铸成大错。

于是老刘点头道:“宪和与文皓说的都很有道理,我看就按照你们说的办吧,广元你在辽东,可以把屯田军都派出去开垦荒地,而没有土地的农民也让他们自己去野外开荒,这样那些豪门大族的土地就会有一部分没人租种,时间一久,他们也就自然会把土地卖给我们,至于文皓所说的限制私兵的事,我们可以派人把拟好的公文送回蓟县。”

第247章海上扬威

“让公达以正式公文的形式,向州内各郡县发下公文,限定豪门大族豢养私兵和护院家丁的数量,传令各地必须严格执行,有胆敢抗拒不从的,限期令其改正,如果仍然不从,官府可以派兵镇压,郡国兵打不过他们,可以请轻骑兵或突骑兵前去支援,然后将这些人都发配充军,家产没收,只要我们这样做了,相信就不会再有豪门大族敢继续与官府对抗了,你们觉得可好?”

众人都点头称是,有了刺史大人的指令,再加上将来刺史府下达的公文,石韬和麴义也算有了可行的方法,随后麴义又把辽东军队和军事上的情况向老刘做了汇报,眼下辽东郡的郡国兵已经有一万多人,其中多半都是原来的乌桓骑兵,因此战力不俗,而屯田军也有近两万人,只是原来一直想在城镇周围耕种土地,所以屯田军发展的比较缓慢,现在有了简雍和戏志才的建议,麴义很有信心在短期内便把辽东的屯田军规模大大提高,毕竟这次老刘从冀州带回的百姓之中,落户辽东的也有四万多人。

此后几天,老刘与戏志才、简雍和石韬几人详细拟定了对付幽州豪门士族的方法,确定了豪门士族家中可以拥有私兵的数量,然后将拟好的公文派人送回蓟县州牧府,让荀攸将公文加盖幽州州牧的官印后传达给下属的郡县,而在做完了这一切之后,老刘带着幽州水军,还有大部分的战船告别了在码头上送行的石韬、麴义二人,水军队伍继续向东航行,前往乐浪郡的列口港。

旅顺至乐浪列口港的距离,比从辽西的碣石港到旅顺的距离要远,大概有三百多不到四百里,按幽州水军战船的航行速度,一个时辰大概能前进五十里,因此只要有一天的时间,他们就可以到达列口港。

当幽州水军的船队离开旅顺港四个时辰后,天色已经到了午后,初秋的斜阳照在人身上,给人一种暖洋洋的感觉,尤其是海上的风虽然不大,但是却令人感觉很冷,好在有了太阳的照射,才令甲板上的众人感觉很是惬意。

傍晚时分,海上起了大风,船队也顺着风向,偏离了原来预定的航线,被大风刮向了东南方向,从旗舰驾驶舱的地图上,老刘知道他们行驶的目的地,可能会驶出渤海湾,到达乐浪南边的三韩一带。

只是风势很大,所以船员也无法强行转变方向,老刘想了想,觉得到了那边也没什么不好,至少可以让三韩的那些部落首领们知道,大汉的天威决不可冒犯,否则以幽州水军强大的力量,灭掉他们根本不费吹灰之力。

到了夜里,风势渐渐停了,而幽州水军的船队也终于看到了前边一片黑黢黢的海岸线,借着皎洁明亮的月光,可以看到这里没有什么人烟,于是老刘便让船队找了个可以避风的港湾,然后船队驶入其中,放下铁锚,准备在海上度过一晚。

本来老刘也想派些人上岸去看看,这里究竟是什么地方,但是考虑到对岸上的情况不甚清楚,也不知道水面下是否有暗礁,所以老刘与戏志才周泰等人商议了一下,决定今晚就不派人上岸了,等明天天亮了,再派几艘登陆船接近岸边,然后让关羽张飞带着几十名亲卫队员上岸看看,这里到底是三韩中的哪个部落。

第二天早晨,船上的众人还没有起床呢,就被从岸上传来的一阵阵狂喊乱叫声吵醒了,而船上的哨兵也早就发现了岸上的异常,急忙把情况向老刘做了禀报。

带着文丑等人登上了旗舰最高的指挥台上,老刘等人这才发现,原来岸边不知何时已经聚集了大量拿着弓箭兵器,穿着简陋的皮甲、举着木盾的士兵和很多百姓,他们正对着海上的幽州水军指指点点,似乎不相信竟然有这么大的船只存在。

由于船队停泊的地方离海岸至少有半里地之遥,因此虽然岸上的士兵也有想用弓箭射击幽州水军,但是他们的短弓力道太小,所以根本不可能对船上的幽州水军构成任何威胁。

听着岸上那些士兵和百姓叽哩哇啦的喊叫,老刘听出这似乎是韩语,只是他也不懂韩语,所以也搞不清楚这些人到底在说什么,只好让周泰下去问问,看看幽州的水军之中,是否有懂得韩语的士兵存在。

老刘这也是病急乱投医,想想幽州的水军基本上来自辽东,其中还有不少的乌桓人,他们基本上没有到这边来过,如何能懂得三韩人的语言呢,所以周泰问了半天,也没有人能听懂岸上那些士兵百姓所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没办法,这边没人懂,对方不见得也没人懂,于是老刘便让文丑大着嗓门向岸上的那些人喊话,看看他们有没有懂汉语的,这样沟通起来就容易了。

文丑张开大嘴,对着岸上的那些人喊道:“岸上的人听好了,我们是大汉幽州的水军,你们有没有能听懂我的话的,有的话出来答话。”

他刚喊完,就听到岸上有人用生硬的汉语道:“你们是幽州的水军,那怎么跑到我们马韩的海边来了,这里是月支部落的地盘,我们辰王可是整个三韩的大君王,你们快快离开,否则我们就要对你们不客气了。”

原来这里是马韩的地盘,那就是在乐浪郡的南方了,还好竟然有懂汉语的三韩人,老刘便开始琢磨,怎样才能把这个懂汉语的马韩人弄过来,这样便可以从他的口中知道三韩现在的情况,这对自己将来攻打三韩会有很大的好处。

于是老刘接着向岸上喊道:“我们是要往乐浪的列口港去的,只是在海上遇到风浪迷路了,你们知道去列口要怎么走吗?”

还是那个人接着道:“列口港离这里不是很远,你们只要沿着海岸往北走就行了,用不了半天,就可以到达那里了。”

这时岸上又是一阵骚动,随后来了几个骑马的将官模样的人,只是看着他们胯下的马匹,差点儿没把船上的众将乐趴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