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三国打天下-第2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刚才多隆便摸了摸后腰的伤口,虽然出了不少血,但是伤口不深,也没伤着筋骨,因此并无大碍,等到了张飞的面前,多隆一拉马缰绳,然后对着张飞道:“兀那不要脸的汉狗,你竟然偷袭爷爷,告诉你爷爷我是南匈奴右贤王帐下的万夫长多隆,你是何人速速报上名来,好让爷爷杀了你报刚才的一枪之仇。”

听说对方是个匈奴万夫长,张飞的战意也上来了,于是便高声道:“匈奴强盗你听着,我乃大汉平北王帐下大将张飞张益德,你可不要胡说八道,我刚才并没有偷袭于你,向你出招之前我提醒过你,你想想是也不是?”

多隆虽然生的身高马大,但是脑筋并不慢,因此他略一思索便道:“汉将休得瞎说,你大喊了一声便是通知我吗,今天我一定要将你碎尸万段,你纳命来吧。”多隆说完,打马冲到张飞面前,又是一招力大势沉的“力劈华山”,鬼头大刀向着张飞的顶门而来。

张飞不慌不忙,待大刀离头顶不过半尺之远时,双手握紧手中的丈八蛇矛,用力向上迎击多隆的鬼头大刀,他这次也是用上了全身的力气,打算把多隆手中的大刀磕飞出去。

虽然这次两件兵器撞击的声音没有老刘与他撞击的那么响,但也把周围的双方士兵震得纷纷后退,心道今天真是倒霉,三番五次的被这种声音折磨自己的耳朵,而战场中交战的双方这次倒是斗了个旗鼓相当,谁也没讨到便宜。

双方心中都对对手的力道之大感到佩服,而多隆更是收起来自己刚才的轻视之心,看来今天自己可是遇到厉害的对手了,自己刚才似乎听到对面的这个张飞称呼那员震退了自己的将军为主公,他又自报是平北王帐下大将,难道刚才那员一招震退自己的大将便是大汉威名远扬的平北王不成?

想到这里,多隆也不禁有些害怕,不过对面的张飞已经不容他多想,手中的丈八蛇矛早就对着他的咽喉刺了过来。

多隆急忙缩肩藏头,躲过了张飞的这招,同时他抡起手中的大刀,向着张飞的肩头上砍了下来。

第371章益德之勇(二)

张飞手中蛇矛一横,架开了多隆的招数,两人马走盘桓,在战场上打在了一处,但见两人刀枪并举,你来我往的互不相让,打了三十多个回合,仍然未分胜负。

不过远处的老刘已经看出来了,虽然双方看似不分上下,但是如今张飞的裂天矛法施展开来,多隆已经是守多攻少,而且两人的力气也不相上下,张飞的招数可是远胜多隆,因此这样继续打下去,用不了十个回合,多隆必败。

这时淳于琼也已经恢复了一些,在一名亲卫队员的搀扶下站了起来,在老刘的旁边观看场中二人的争斗,此时看到张飞逐渐占了上风,淳于琼心中痛恨多隆,因此便高声喊道:“益德老弟,你一定要杀了这个匈奴强盗,替我报仇,晚上我请你喝酒。”

他这一喊,不免又牵动了胸口的伤势,疼得他呲牙咧嘴,只好又躺到了地上。

原来淳于琼虽然与文丑张飞等人相识时间不长,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那便是酒,而且几人在也都是心直口快的实在人,一起喝了两次酒之后,便都成了好朋友,因此今天他才会让张飞替他报仇,而且还答应自己请张飞喝酒来感谢他,老刘虽然知道他们都是贪杯之人,但是老刘也想好了,只要自己严加管教,让他们明白喝酒容易误事的道理,他们也都能严格遵从自己的军纪,那自己就偶尔让他们痛饮一场,这样既可以让他们解馋,同时还不致误事这才是限制他们喝酒的好方法。

果然张飞与多隆又打了四五个回合之后,在张飞神出鬼没的枪法之下,多隆已经是气喘吁吁,疲于招架了,而张飞看到敌人已经露出了败象,更是步步紧逼,手中蛇矛刺、抡、砸、扫招数不断,多隆左支右挡,又坚持了五招之后,终于被张飞的一式虚招引开了他的鬼头大刀,然后张飞手中蛇矛如闪电一般刺中了多隆的心窝。

失去了力气的多隆看着刺入自己胸膛的蛇矛,竟然在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然后喃喃自语道:“果然是高手,难怪平北王所向无敌,真是强将手下无弱兵啊。”说到这里,多隆松手放开了自己的鬼头大刀,翻身落马而亡。

淳于琼此时趴在地上看到张飞终于替自己报了仇,突然他好像是想到了什么,于是又挣扎着爬起来向张飞喊道:“益德兄弟,他的那把大刀不错,你给我带回来,以后我就用那把刀了。”喊完之后,又痛的趴在了地上。

两人之间的距离并不是太远,因此张飞也听到了淳于琼的喊声,于是张飞下马捡起了多隆的大刀,不过刀一入手,张飞便发现这把刀的分量实在不轻,虽然不及主公一百二十九斤的禹王槊,但是比起幽州军中最重的两把大刀(关羽八十二斤的青龙刀和蹋顿九十八斤的板门刀),似乎分量还要重上几斤。

张飞心道就以淳于琼的力气,估计这把大刀他舞动几下就得把自己的力气用尽,到时候还如何与敌人作战,但是既然淳于琼说了自己当然不好现在便揭穿他,心想等回去之后,自己先把这把大刀给他,让他自己试试再说。

此时战场上的战斗也基本接近了尾声,太史慈带着汉军已经将被围困的匈奴部分杀光了,两名千夫长一名被太史慈一枪刺了个透心凉,另外一名看到无路可逃,与汉军交战更是没有任何胜机,竟然带着剩下的几十名残兵败将跪在地上向汉军乞降了。

老刘本来不想接受他们投降,这时郭嘉忽然向老刘道:“主公(他已经不再喊老刘王爷了,而是心甘情愿的认老刘为自己的主公了),留下几个活口,让他们回去告诉北地郡的匈奴人以后不许再来汉地骚扰不是更好吗。”

老刘一想确实如此,于是便急忙传令,接受匈奴人的投降,把这些匈奴俘虏抓起来。

现在御林军杀敌的速度非常快,有其是对付那些想要投降的匈奴人,所以等老刘的命令传达到战场上之后,那些跪在地上的匈奴人已经被他们杀了一多半,只剩下了那名千夫长带着十几名匈奴人不知如何是好,想反抗可兵器都被他们仍在一边了,不反抗看来也是要被汉军杀掉,正在他们犹豫不定的时候,老刘的命令到了,也算是让他们保住了性命。

不过这场战斗,也令御林军士兵战死了十三人,受伤的也有二十几人,好在这些伤员倒是没有生命危险,有那些粗通医术的亲卫队员进行救治,估计用不了多长时间,他们的伤口就会复原。

到了第三天的上午,根据右扶风都尉王显派人传来的消息,进入右扶风境内的匈奴骑兵基本被肃清了,老刘这才在渡口处将那十几名匈奴俘虏放了,当然在放走他们之前,老刘严厉的告诉他们,大汉的天威绝不可轻易冒犯,他让千夫长给南匈奴的羌渠单于带话:今后南匈奴不许踏进汉地半步,否则只要自己知道了,便会带兵杀进北地等郡南匈奴人的驻地,将南匈奴灭掉。

那名千夫长早就从汉军口中知道了老刘的身份,再加上他们这次面对汉军根本没有还手之力,因此他相信老刘有这个能力,自己也早就后悔这次来汉地骚扰,于是答应回去之后一定把老刘的话带给单于,老刘这才派人把他们送过泾水,又给了他们十几匹战马,让他们自行返回南匈奴人的地盘去了。

留下太史慈带着五十名亲卫队员在此守护那些从匈奴人手中夺回来的财物,老刘带着其余的将士返回了槐里城,然后让右扶风曹全和都尉王显尽快派人去池阳渡口,先把守护物资的太史慈等人替回来,然后再将那些财物都运回槐里城,以后再慢慢分给右扶风那些遭抢的百姓。

只是在曹全的府中,老刘竟然看到了两位令他头疼的人物,便是在他离开洛阳之后,一路上尾随他们的乌云与红昌二人,如今二人都是一副男装打扮,老刘也是仔细一看才发现竟是她们二人,于是便问她们是怎么来的?莫不是洛阳府中出了什么事情不成?

曹全等人机警,知道这是王爷家中的私事,便都退出了客厅,屋内也只剩下他们三人,于是乌云便把她们二人私自出府,一直在后边远远的跟着老刘的事情说了,只是到了槐里之后,他们并不知道老刘他们第二天不走了,两人照常出城之后走了半天,才发现找不到老刘等人的踪迹了,于是向路边的百姓问了问,知道没有见到老刘等人过去后,她们只好又返回了槐里城。

还是乌云有主意,带着红昌直接到了曹全的右扶风府中,然后亮明了自己二人的身份,曹全听她们自称是王爷的家人,当然不敢怠慢,便把陈宫找来让他看看,这两人是不是真的如她们自己所说是王爷的家人,陈宫到了一看,当然认识两人。于是曹全便留两人在家中住下,等王爷肃清右扶风境内的匈奴强盗返回槐里城后,便让她们与王爷相见。

原来又是她们擅自主张,老刘气的恨不得打她们一顿,可是看着两人楚楚可怜的模样,尤其是红昌那令自己有些不能自主的神态,他只好收回了快到嘴边的话,然后告诉他们自己这次西去的任务很艰巨,还会有很多的困难,自己明天就派几名亲卫队员把他们送回洛阳去。

两人听老刘要把她们送回去,当时便又哭又闹,说什么也不回去,一定要跟着老刘,没办法,老刘考虑再三,只好同意带上了她们,反正两人的身体都还不错,乌云是练武出身,而红昌也是练舞出身,虽然有一字之差,但是身体素质却都比那些大家闺秀好的多,估计还能应付得了路上的辛苦,再说漫漫长路之上,有了她们二人估计自己也不会寂寞。

不过老刘还是让曹全派人给洛阳刘府送了自己的一封亲笔信回去,告诉家中的几位夫人不用担心,乌云和红昌如今跟自己在一起,等自己完成出使西方三国的任务回来后,自然便把她们一道带回来了。

在槐里城又呆了半天,好让部队休息一下,同时等太史慈带着的五十名亲卫队员在右扶风的骑兵到了池阳渡口之后,把他们替换回来,两地路程不远,王显派出去的骑兵早已经出发了,估计晚饭的时候太史慈等人也可以回来了。

当天晚上曹全带着右扶风的官员和城中的名门望族在馆驿中设宴,答谢老刘等人为右扶风百姓所做的一切。

酒桌上淳于琼敬了张飞几大碗白酒,算是答谢他帮自己报了仇,张飞当然不愿意他就这样算了,所以告诉他今天这顿酒不算,一定要等将来有了机会,淳于琼自己花钱请自己喝酒才算,和他们同桌的文丑马上出面作证,等将来回到洛阳之后,淳于琼请自己二人去北平酒楼好好吃喝一顿就行。淳于琼想想自己这次跟着平北王出使,估计回来也能捞到不少的赏赐,因此便答应了两人的要求,三人这才接着开喝,不过老刘今天告诉他们不能喝的太多,明天使团还要继续西行,千万不能因为喝酒误了朝廷的大事,三人当然也知道其中的厉害,于是便在喝的似醉非醉之时,晃晃悠悠的回营休息去了。

第372章左拥右抱

第二天一大早,老刘便带着使团离开了槐里城,右扶风曹全与都尉王显和右扶风府中的一干大小官员一道,亲自将老刘等人送出了十里之外,而当地的百姓也感激平北王为他们消灭了那些危害他们的匈奴强盗,替他们夺回了被抢走的财物,因此也都纷纷出城相送,百姓送行的队伍也排出了足足有十里长。

淳于琼的伤势已经基本好了,如今他得了张飞送给他的多隆的那把大刀,回去之后专门去卖粮食的地方称了一下,竟然有一百零八斤重,难怪张飞拎在手中都感觉有些吃力,按理说以淳于琼的力道,绝对使不动这么重的兵器,可是他偏偏非要逞能,居然把自己的那把三十八斤的大刀交给了自己的一个手下替自己拿着,而他则拎着那把鬼头大刀,趾高气扬的走在队伍的中间。

果然百姓看到淳于琼手中拎着的大刀,都不住的夸奖,看来这员大将能使动这么重的兵器,功夫肯定不弱,估计匈奴人就是被他赶跑的,结果很多人都冲着淳于琼欢呼致意,尤其是其中有些大胆的少女更是把手中的香帕等物抛给淳于琼,令淳于琼更是受宠若惊。

虽然自己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只是如今淳于琼的一条胳膊已经有些发麻了,只能先把大刀换到了另一只手上,结果没一会儿这条胳膊也一样麻了,最后淳于琼只好双手端着大刀前进,这才让他撑着走出了送行百姓的队伍。

看到百姓如此热情,老刘也是深受感动,他对郭嘉和赵云几人道:“奉孝、子龙你们看到了吗,为什么百姓会如此的善待我们,便是因为我们为百姓做了好事,做了实事,所以今后不管什么时候,你们都要记住一点,那就是一定要多为百姓办事,这样你就会得到百姓的拥戴,你们明白了吗?”

两人思考了片刻,然后齐声答道:“主公,我们明白了。”

在老刘的劝说下,如今曹全王显已经带着右扶风的百姓回去了,老刘看了看自己的队伍,这次在槐里的三天战斗之中,御林军阵亡了十三人,其他的几十名伤员都没什么大碍,已经跟着队伍出发了,只是他们经不起颠簸,因此老刘便让队伍不用走的太快,这样这些伤员才能跟得上,这次他们前进的目的的,便是董卓所在的凉州治所冀县。

从右扶风的槐里到凉州治所冀县的路程,大约在八百里左右,不过这边的官道虽然也是如今大汉与西域各国通商往来的要道,但是由于大汉近年来国力渐衰,而各地官府也没有能力去修缮自己辖区内的道路,因此如今的这条路非常难走,好在使团的所有人员都骑马,而各类物资也都由多余的几十匹战马来驮着,因此老刘他们路上走的倒也不慢,还可以沿途欣赏渭水两岸的美景。

到了第二天下午,老刘等人在经过了一个非常有名的地点五丈原之后,于天黑前赶到了右扶风的陈仓县县城。

陈仓可以说是个战略重地,也是张骞出使西域后开通的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秦亡之后,在楚汉相争中,汉王刘邦采用了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计策,从陈仓出发,抢在西楚霸王项羽之前占领了咸阳,为自己最好夺得天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刘邦最后在消灭了与自己争夺天下的项羽之后,便在长安建立起了大汉朝,而陈仓也因为地理优势成为汉朝的肘腋之地与战略纵深地带,倍受重视。

尤其是位于陈仓西南部的散关,作为关中西南唯一要塞,散关自古以来便是遏制巴蜀与汉中之咽喉,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大散岭是秦岭山脉西段向西北分出的支脉,东西数十公里,海拔在两千五百米左右,是渭河与嘉陵江的分水岭,居于大散岭上最高处的散关控制着陈仓道的北端,成为古代秦岭南北双方相争时的必夺之地。每当分裂割据时期,北方政权总是企图翻越秦岭取得西南各地以完成统一大业,而西南方面的政权为扩大势力,自然也要通过秦岭诸道向北进攻,一般来说,军事行动多取较平坦的陈仓道进行,因此,散关优越的地理位置也通常决定了战争的胜负所向,可以说只要控制了散关,便在战略上占据了主动。

陈仓县令听说有朝廷要员到了之后,急忙带着手下的县城县尉一道,出城将老刘等人接入了城中的馆驿之中,当看过圣旨,知道是代天巡视的平北王到了之后,担心老刘在馆驿中住不习惯,县令便将自己的府邸腾了一个院子出来,供老刘居住,而御林军则与部分亲卫队员一道,住在了城中的馆驿之中。

老刘暗夸县令果然懂事,自己一路上虽然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