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三国打天下-第3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泽丸如今也在心中思量,三人分属三个国家,不过在这次结盟之前,邪马台国一直与另外三国为敌,所以原来两国一直交好的井上正一和佐佐木太郎应该很熟悉,因此小泽丸打定主意,这次不能让他们两个继续抱成一团,那就先从他们两人之中挑一个去当替罪羊,这样剩下的两人自己也好指挥。

打定主意之后,小泽丸便对三人道:“既然你们说由我来指定,那你们可不要反悔,否则本大人的威严何在?我最后再问你们一遍,不管我指定谁你们都接受是吗?”

“是的统帅大人,我们对大人的选择绝无二话。”三人同时答道。

“那好,我看就由佐佐木将军担任先锋官之职吧。佐佐木将军勇武无敌,肯定会胜任这个职位的,你们说是吧?”小泽丸道。

看到小泽丸挑选佐佐木太郎担任先锋官之职,其余两人都为自己没被小泽丸选中而庆幸,当然不会说什么反对的意见。而且还都附和小泽丸的提议,夸小泽丸知人善任,称赞佐佐木太郎勇冠三军。搞得佐佐木太郎脑袋晕乎乎的,于是便点头答应小泽丸,自己愿意担当先锋官之职。

前去试探汉军动向的人选有了,下一步便是商议由先锋官带什么兵种、带多少人在前边开路。按照小泽丸的建议,决定前边的前锋队伍由步兵来充当,这样一旦前边出了什么状况,后边的骑兵可以迅速赶过去施以援手。至于人数,几人商议了半天,最后决定佐佐木太郎就带一万五千人的步兵队走在前边。这样人数也不是太少,不会让汉人怀疑他们有了防备。

虽然对于这样的安排不是很满意,但是佐佐木太郎也没有办法,于是只能在第二天的早晨,从自己的大军中挑选了一万五千名精兵跟着自己。佐佐木自信有了这一万五千名精兵在手,便是真的与汉军遭遇了,自己也有能力自救。

待佐佐木太郎带着他的先锋队走了之后,小泽丸命令将所有的骑兵集中到了一起,由自己亲自和竹下登带领。在佐佐木带兵走了大约一刻钟之后,小泽丸与竹下登便带着两万骑兵跟在了他们后边不到十里远的地方。而井上正一则带着剩下的十一万五千名步兵走在骑兵队的后边。大军沿着通往伊都国边界的那条大路,迅速赶往被汉军围困的古屋城。

知道姿三郎派出求救的信使走了之后,老刘带领的汉军只是派出一千名步兵象征性的攻打了一次古屋城。在遭到城墙上倭兵的顽强抵抗后,汉军并没有利用手中的连弩去攻击倭兵,而是马上便撤兵了。使得城墙上以为汉军无计可施的倭兵着实高兴了半天。

而接下来的十多天,汉军只是在城外死死围住古屋城,再也没有派兵攻城。城内的姿三郎虽然不明白汉人这样做的目的,但是至少自己现在是安全了,就盼着卑弥呼女王见到自己派去的信使之后,能够尽快发兵来救援自己。

如今城外的汉军军营之中,虽然看上去旌旗招展,每天到了吃饭的时候便会冒起炊烟,晚上也会点起灯笼火把。但是军营中现在只剩下了不到五千名的汉军步兵。其余的士兵都在前几天的夜里悄悄离开了大营,赶往老刘和郭嘉在通往宇都宫的路上选好的埋伏地点设伏去了。

古屋城到宇都宫的距离大约有不到四百里,在距离古屋城往北一百多里远的地方,有一条宽达二十几丈的名为连湖的大河。距离大河南岸不到一百步远的地方,是一大片茂密的森林,足有上百亩地大小,用来设伏也是一个不错的所在。

老刘和郭嘉带着文丑张飞和几十名亲卫队员,在胡炜和一名通译的带领下找到了这个地方之后,便没有继续向北走。因为老刘知道北边这一片基本都是平原地带,要想找个山脉等容易埋伏的地方很不容易。因此在看到这条大河之后,郭嘉马上向老刘建议,就在此地设伏,树林中方便埋伏队伍,等倭兵过河之时,待倭兵过了一部分士兵之后,便马上从树林中冲出来,用连弩向倭兵发动攻击。此计乃兵法中的“渡河未济,击其中流”之计,说的便是攻击敌军要利用敌军渡河军队只渡过一半的时候来进攻,这时候进攻,渡过河的敌军不能列阵迎击,而想逃回河对岸去的求生欲望会趋使他们往回逃,这样就冲乱了敌人的阵脚,正好是消灭敌军的最好时机。

另外便是郭嘉还向老刘建议,虽然队伍就在连湖河南岸设伏,但是也要派一支队伍前往河对岸,找一个隐蔽且便于观察路上情况的地方去监视倭人援军的动静。一旦在他们发现了倭人的踪迹之后,便马上派人回来送信。若是援军来的少,他们还可以从后边切断倭兵的退路,将倭人的援军一网打尽。

若是倭人的援军人数较多,在这里一时吃不下他们的时候,郭嘉建议可以先打掉倭兵一两万人,然后再放倭兵过去。轻骑兵则远远的跟在他们身后,不时前去骚扰他们,反正轻骑兵的马快,连弩攻击的距离又远,这样从连湖河到古屋城一百多里的路途上,轻骑兵至少还可以消灭上万敌军。根据雉姬尾子告诉老刘等人的情报,如今的邪马台国拥有不超过二十万的军队,除了在与三国交界的地方各安置了五万多大军之外,剩下的三万多人都在宇都宫驻扎,即便是邪马台女王卑弥呼把这些队伍都派来了,汉军也完全有能力在他们赶到古屋城之前,将其全部消灭。

老刘带来的队伍之中,除了裴元绍带领一千名轻骑兵渡过了连湖河,到前边去寻找合适的地点监视倭人援兵动向之外,剩下的轻骑兵和步兵都埋伏在了河边的树林之中,就等着倭人援兵前来送死了。

只是老刘与郭嘉没有想到的是小泽丸竟然在狼山大火中逃走了,如今经过他的游说,前来古屋城增援的不仅有邪马台国的五万大军,更有倭奴国和倭面土国的各五万大军。十五万倭人联军经过几天的急行军之后,也已经快到了连湖河边,一场大战马上就要在连湖河岸边展开了。

在经过了十多天的等待之后,倭人的援军终于在今天中午时分,来到了裴元绍带人埋伏的一座低矮的小山之下,并开始在山脚下吃饭休息。已经走了半天的倭兵看来是累的不轻,一个个东倒西歪的坐在地上,开始吃随身携带的干粮。

第532章斗智斗勇

裴元绍带着的一千轻骑兵在山坡后边的树林中隐藏,他只带了几名军官与他一道,躲在山顶的灌木丛中监视倭兵。看到这支倭兵的队伍不过一万五千人左右,裴元绍等人也很奇怪。按照原来主公和军师所说,倭人的援兵至少应该有三四万人才对,估计后边应该还有倭兵。所以裴元绍先派了一名军官赶紧回到山坡后的小树林中,派一名传令兵去给老刘送信,告诉他倭人的一万五千名援军已经到了他们这里,估计半个多时辰之后,这支队伍就会赶到连湖河北岸。

结果裴元绍刚把那名军官派下去没有多久,便听到远处传来一阵阵的马蹄声。众人循着声音望去,发现从北方的大路上又过来了一支倭人的骑兵队伍。这支队伍拉的距离很长,等整个骑兵队伍完全进入裴元绍等人的视线之后,他们默默统计了一下,发现这支队伍的人数竟然在两万上下。

看来这支骑兵再加上山脚下的这些步兵,倭人援军的总数大约有三万五千人,这与之前老刘和郭嘉估计的相差无几。裴元绍等人相信这些应该是倭人的全部援军了,因此裴元绍再次派了一名军官下山,去树林中再派一名传令兵赶往河边,将倭兵第二支援军队伍的情况通报给老刘。

然而又过了一刻钟的时间,山脚下的倭人步兵开始继续前进,刚刚赶到的骑兵开始在山脚下吃饭休息时,裴元绍等人忽然发现从他们的来路上又出现了一支倭人的步兵队伍,而且这支队伍的人数让他们惊讶的连嘴都合不上了。

一刻钟时间之后,山脚下的倭人骑兵上了战马,开始继续向古屋城方向进发。这时候那支倭人的步兵队的队首刚刚赶到山脚下,而他们的队尾竟然还看不到头。裴元绍等人这次也是大致算计了一下,如今这支倭人步兵的人数已经超过了八万人,而且似乎后边还有不少,一时半会儿还走不过来。

这个情况太出乎大家的意料了,如果河边的主公与军师不知道这个情况,还是按照原来的计划攻打倭兵的话,那么后来赶到的倭人援军便可以利用人数上的优势击败汉军。事不宜迟,裴元绍马上又派了一名军官下山,迅速骑马从倭人旁边的野地里超过去,赶在他们之前将倭人尚有一支人数在八万人以上的援军之事通报给主公和军师,请他们赶紧拿主意。

那名军官得令,急忙下了小山,跑到了树林之中,然后翻身上马,亲自赶往河边去给老刘送信。

河边的汉军在老刘和郭嘉的安排下,早已做好了伏击倭人援军的准备。当第一个传令兵赶到河边,告诉他们前来增援的倭兵只有一万五千名步兵时,老刘和郭嘉就感觉有些纳闷。如果这些倭兵真的是来救援古屋城的,那么怎么也不会只有这么点儿援兵。两人还以为是不是陈宫带着的水军已经开始从北边攻打邪马台国了,使得邪马台国根本抽不出大量的兵力前来救援,便只派出了驻守王城的部分士兵前来增援。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看来邪马台国灭亡的日子也不远了。

可是没等他们高兴多久,第二个传令兵又到了,告诉他们又有两万名倭人骑兵出现了,也正在往这边赶。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两人马上觉得事情不对。虽然从前来增援的倭兵数量上看,三万五千人倒也和他们王城的守军人数相近,但是倭人行军的方式太过反常,怎么会让步兵在前边开道,骑兵跟在后边走呢?这不得不让人生疑。

郭嘉沉吟了一下,然后对老刘道:“主公,倭人的这种行军方式,似乎前边的倭人步兵乃是诱饵,摆明了是引我们出来伏击他们的。而一旦我们出现之后,后边的倭人骑兵便会马上赶来增援前边的步兵。如此说来,我们这回算是遇到对手了,看来倭人之中也有能人存在。不知主公是否也有同感?”

“是啊奉孝,看来我们要重新进行部署了,邪马台国能把驻守王城的守军全部派来救援古屋城,看来应该是公台他们那边还没有得手。从时间上来算,公台他们早就应该攻占了倭面土国,并且开始从邪马台国的北方向他们发动进攻了。要是那样的话,这些驻守邪马台王城的倭兵是不会全部赶来古屋城进行增援的。如此看来,肯定是公台他们那边出了什么状况。既然倭人已经有了准备,奉孝你看我们下一步是否要改变原定的作战计划呢?”老刘对郭嘉道。

“主公,我觉得我们原定的作战计划不用改变,反正倭人到了连湖河边,肯定要寻找船只过河,因此我们仍可趁倭兵半数过河之后,便向他们发起攻击。将过河的倭兵一举歼灭。这样即使倭人的骑兵赶来了,他们想帮忙也仍是鞭长莫及。只是如此一来,我们便不能放倭兵过河了,暂时先把他们挡在北岸。待他们大军全部到了之后,我们再想办法对付他们,主公您看如何?”郭嘉道。

“好,就按奉孝说的办。只是裴将军带着一千名轻骑兵留在连湖河北岸,我们是否再派些兵将过去支援他们,这样也免得他们人单势孤,一旦被倭人发现而难以摆脱,奉孝意下如何?”老刘道。

“主公担心的是,那咱们就派益德再带一千名轻骑兵马上过河,避开倭兵赶去与裴将军会和,有益德在,相信他一定会保证这支队伍的安全,益德如今智勇双全,咱们只需交待益德相机行事便可,事不宜迟,主公我这就去安排。”郭嘉道。

“奉孝马上去安排吧,趁现在时间还来得及,让益德赶紧带人过河,有益德带领他们,我也就放心了。”老刘道。

于是郭嘉马上去找张飞,让他带上一千名轻骑兵马上乘船渡过了连湖河,然后远远地避开大路,从田野间穿行过去,赶往裴元绍他们埋伏的那处树林。

待张飞带人走了之后,老刘便传令大家在林中埋伏好,一定不要被倭人发现,另外便是过一会儿等自己的命令,到时候就用连弩攻击倭人,绝不可与倭人近战。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佐佐木太郎带领的一万五千名倭兵终于赶到了连湖河北岸。看到宽阔湍急的河流,佐佐木太郎便命令手下士兵先在河边休息一下。同时他也派出一些倭兵沿着河岸向去两边找找,把能够找到的船只都集中到河边的渡口,以便运送倭兵过河。

而此时在远处的小山顶上,裴元绍终于把倭兵援军的数量全部统计完了。当看到前来增援的倭兵足有十五万人时,山顶的几人都被惊呆了。现在再想派人前去河边通知主公和军师已经来不及了,因此裴元绍只能让大家先隐蔽好,估计主公和军师肯定会让前去送信的传令兵告诉自己下一步的行动,因此大家就在这里等着便是。

结果时候不长,张飞带着一千名轻骑兵跟着那名传令兵赶到了这里,与裴元绍合兵一处之后,裴元绍急忙把倭人援兵的情况告诉了张飞。

得知倭人援兵竟然有十五万之多,张飞知道此事耽搁不得。于是急忙派人赶往河边,从上游躲过倭人的援兵,找个水浅的地方想法办过河,把倭人援兵的数量通报给主公。

主公和军师让自己见机行事,因此张飞此时考虑了一下,决定自己还是暂时不要贸然行动。毕竟自己的两千人与倭人的十几万人相比相差悬殊,因此张飞决定让轻骑兵远远地跟在倭人的身后,等河边打起来了之后,自己便趁着倭人混乱之时,带人迅速冲向倭人的队伍,将倭人的后队截杀一部分便马上撤退。轻骑兵的马快,倭人肯定也奈何不了自己。

再说河边的佐佐木太郎手下办事倒是很麻利,没用多长时间便从上下游找来了几十条木船。他哪里知道这是汉军故意给他留下的,还以为是自己命好,想过河河边便有船为自己准备好了。估计后边的骑兵也快到了,佐佐木太郎便开始指挥手下的士兵渡河。

几十只木船每次可以同时运送六百多倭兵,好在河面不算太宽,因此倭兵摇着木船在河边的渡口处来回奔波,用了大约一刻钟的时间,便把近万名倭兵运到了连湖河南岸。

此时小泽丸和竹下登带领的骑兵也接近了河边。佐佐木太郎不想搭理他们,于是便在他们来到渡口之前,自己先乘船来到了连湖河南岸。

此时渡过连湖河的倭兵都在岸边休息。佐佐木太郎过来之后,便也与手下士兵一道,坐在河边的沙滩上晒太阳,等着后边的五千士兵过来之后,集合好队伍之后,大军再继续向古屋城方向前进。

小泽丸与竹下登骑马到了河边之后,看到前边的佐佐木已经带兵过河了,本来小泽丸还想让他先派少量士兵到河对岸搜查一下,看看那片树林内是否藏着汉军。可是看到前边的一万五千人已经过去上万人了,而且佐佐木太郎自己也亲自过去了,小泽丸没办法,只好叫住一个刚刚上船的倭人头目,让他到了对岸告诉佐佐木太郎,先派人去河边的树林内看看,汉军是否躲在树林内埋伏。

第533章前后受困

结果这名倭人头目的船只刚刚划到河中心,便听到对岸传来一阵阵的高喊声,接着便看到一大群盔甲鲜亮的汉军从树林内冲了出来,直奔岸边那些东倒西歪的倭兵而去。

此时正在舒舒服服的享受阳光的倭人突然听到汉人的喊杀声,便都慌慌张张的从沙滩上爬起来。然后他们便看到无数的汉军从树林中冲了出来。由于树林与河岸的距离不是很远,因此出了树林之后,汉军的连弩也向河边的倭人开始了射击。

树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