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特工皇帝-第1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悲天悯人的对西凉军降卒们说道:“无论是战死的西凉军,还是战死的洛阳军,原本都不该死……”

当刘辩说出这番话的时候,所有西凉军降卒脸上都现出了一丝错愕,不晓得他接下来将会说些什么。

“汉室孱弱,豪强四起!”刘辩扭回头,视线重新投向列着方阵的西凉军降卒,对他们说道:“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田地荒芜、连年欠收,将士用命,竟是不知为何而战!”

话说到后面,刘辩的情绪稍显激动了一些,语气也抑扬顿挫了许多,他猛然抬起手臂,朝着埋葬数千具尸体的几座鼓包一指,向西凉军降卒们问道:“你等可知,他们因何而死?”

所有西凉军降卒全都面面相觑,过了许久,才有一名军官嗫喏着应了一句:“为了填饱肚子……”

“是!”军官的话音刚落,刘辩就点了下头,对所有西凉军降卒说道:“曾经有许多将士都对本王说过,打仗就是为了填饱肚子。可本王想问你们,你们填饱了肚子,你们的家人呢?你们的父母妻儿呢?他们能不能填饱肚子?你们的性命,是否只值填饱肚子的那一餐饭食?”

当刘辩问出这句话时,所有西凉军降卒全都愣住了。

连年征战,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没有回过家,有些人甚至已是家破人亡,早已忘记了曾经还有家人的存在。

人孰无情,谁有不曾拥有亲人?刘辩的一番话,戳到了西凉军降卒的痛处,许多人缓缓的垂下了头,有些人甚至眼窝中已涌动着闪烁的泪光。

“我们吃饱了,不要忘记家乡的父母妻儿,不要忘记那些还挣扎着存活的贫苦百姓!”环顾着西凉军降卒,刘辩语气中透着几分感伤的对他们说道:“大汉宗室衰败,各路豪强纷起,可豪强只是想要占据这无限江山、占有这天下财富!谁又曾真为百姓想过?就连你们,恐怕也是个个手上都沾染过百姓的鲜血……”

“殿下!”刘辩的话尚未说完,西凉军降卒中已有一人恸哭着跑了出来,“噗嗵”一声跪在阵列最前面,几乎是哭嚎着说道:“我家中父母,皆为胡虏所杀,来到中原,我也曾杀过百姓。闻得殿下一席话,想起父母……我这心里……”

话只说了一半,跑出来的西凉军降卒便已是泣不成声,他跪在地上,把脸侧向一旁,紧紧的闭起眼睛,两行浊泪已是不由自主的顺着脸颊滑落。

站在那汉子身后的数千名西凉军降卒,也被那汉子触动,纷纷跪了下去,顷刻间,忏悔的哭声连成一片,整个山岗都被笼罩在一片沉抑之中。

“你们会哭,很好!”刘辩点了点头,向跪伏在眼前的数千名西凉军降卒虚抬了一下手,对他们说道:“以往你们不晓得为何而战,本王今日便要告诉你们!你们之所以拿起兵器,为的是荡平天下不平,为的是让更多如同你们父母妻儿一般的人们不再遭受苦难!”

所有西凉军降卒全都止住哭声挺直了身子,一双双还闪动着泪光的眸子凝视着刘辩,山腰上一片沉寂,在刘辩喊声落下后,除了风声和沙沙的草叶与树叶的轻响,再没了其他动静。

“本王相信你们!”最后环顾了一圈跪在地上,一个个脸上还都挂着泪珠的西凉军降卒,刘辩丢下一句话,手按剑柄转身向山头走了过去。

立于刘辩身后的管青和那十几名洛阳军兵士,也连忙跟在刘辩身后,走向山顶。

凝视着刘辩离去的背影,直到他快登上坡顶,一名西凉军军官突然站了起来,向跪在四周的西凉军降卒喊道:“兄弟们,我等造下这许多冤孽,殿下依旧是这般看顾我等,我等该当如何报答殿下?”

“荡天下不平,纵粉身碎骨,在所不惜!”另一名军官站了起来,高高举起手臂,呐喊了一声。

“荡天下不平,纵粉身碎骨,在所不惜!”所有的西凉军降卒全都站了起来,齐齐举起手臂呐喊着。

阵阵呐喊声由山腰传上山顶,已经登上山顶的刘辩回过头,望着黑压压一片立于山腰的西凉军降卒,他的嘴角漾起了一抹淡淡的笑容。

第332章郑县乱起

山岗西侧,万余名骑着高头大马,身穿大红衣甲的洛阳军骑兵,在太史慈的率领下,沿着山坡缓缓向山脚行进。

西下的斜阳迎面照射着这支如同潮水般的骑兵洪流,残阳余晖在骑兵们那鲜红的战衣上,又增添了几分血色。

骑着马在山坡上缓辔而行,太史慈扭头往北边的郑县看了一眼。

矮小的郑县城墙,在夕阳下显得是那么的静谧和祥和,远远望去,被落日映上了一抹血色的城头,一片片乌黑的西凉军战旗,正在风中猎猎翻飞。

可是此时的郑县城内,并非如太史慈看到的这般宁静。

郑县城墙上,董宪双手扶着城垛,紧紧的拧着眉头。他的视线投向城墙下面,不过他看的并非城外,而是城内那一片片紧密连接的民宅和一条条纵横交错的街道。

董宪的身后,站着两名西凉军军官,见董宪望着城内许久没有言语,其中一人凑到他的身后,压低了声音对他说道:“将军站在此处已是许久,莫不是在担忧……?”

“我命休矣!”军官的话刚问出口,董宪就扶着城垛叹了一声,话语中带着几分悲戚的说道:“胡赤儿见了牛辅,洛阳王大军已然兵临城下之事,定是瞒不过牛辅……”

“城内已是无有粮草!”董宪的话尚未说完,与他说话的那军官就接口说道:“与洛阳王开战是死,死守城池也是死,将军当早做打算!何必非要与牛辅绑在一张战车上?”

“你的意思是……?”军官的话刚说完,董宪就扭头看着他,一脸疑惑的将他从头到脚打量了一遍。

“得知洛阳王兵临城下,牛辅定然对将军不利。将军若是迟疑,恐会累及家人!”朝四下看了看,见附近只有董宪和另外一名军官,那军官才小声说道:“横也是死,竖也是死,不如反他娘的,或许还有一条生路!”

军官的话让董宪愣了一下,他瞪圆了眼珠子,把那军官从头到脚细细的打量了一遍,过了好一会,才重重的一拳擂在城垛上。

“将军,牛辅将军命人前来拿你!”一拳擂在城垛上,董宪还没来及说出决定,一名兵士就慌慌张张的从城下跑了上来,抬手指着几名刚上了城头,正快步向董宪走过来的西凉军喊了一嗓子。

“娘的!”看着那几名越走越近的西凉军,董宪对身后那两名军官说道:“告诉兄弟们,老子反了,这几个人,一个也不许放走!”

“诺!”两名站在董宪身后的军官抱拳躬身应了一句,随后其中一人转身跑向守卫城墙的西凉军,传达董宪命令去了。

前来擒拿董宪的几名西凉军,还不晓得等待着他们的会是什么。

到了董宪面前,领头的军官脸上带着一抹鄙夷的斜眼将董宪从头到脚打量了一遍,有些阴阳怪气的说道:“牛将军命我等前来接董将军前去说话,董将军,请随我等走吧。”

“不知牛将军传召末将,有何公干?”董宪一手按着剑柄,语气冰冷的向那军官反问了一句。

“董将军应当比我等清楚……”军官嘴角挂着一抹鄙夷的笑容,话只说了一半,他的身子陡然一阵,笑容也瞬间从他脸上消退,取而代之的则是一脸的惊愕和不敢相信。

“老子要死,也要拉个垫背的!”手中长剑刺入了军官的心口,董宪脸颊肌肉剧烈的抽搐着,咬着牙对那瞪圆了眼睛、胸口被长剑贯穿的军官说道:“老子今天反了,要怪就怪你自家时运不济!”

话音刚落,董宪猛然抽出长剑,抬脚朝那军官的小腹狠狠踹了过去。

随着长剑拔出,一股鲜血****而出,军官的小腹被踹了一脚,竟是连哼都没哼一声,身体飚射着鲜血,凌空朝后飞了出去。

跟在军官身后的几名兵士,见董宪突然动手,先是愣了一下,随后纷纷抽出长剑。

可他们的长剑刚刚抽出,一大群守城的西凉军便将他们围了起来。

“杀!一个不留!”麾下兵士围了上来,董宪朝后退了两步,向那些兵士高喊了一声。

将那几名西凉军围起来的守城兵士得了命令,齐齐发了声喊,抡起长剑朝那几名西凉军扑了上去。

围在四周的守城兵士足有数百人,几名西凉军莫说只是寻常士兵,纵然他们是武艺高强的武将,被数百人如此近距离的涌上来劈砍,恐怕也是难逃一死。

数百名守城兵士一拥而上,那几名被围在中间的西凉军甚至都没来及还手,就被劈翻在地。

起先那几人还发出了一声声哀嚎,可没过多会,他们就再也发不出半点声音。

待到挥舞长剑一通乱砍的兵士们止住动作,纷纷退后,董宪朝地上几具尸体看了一眼。身中无数剑,尸体已被砍的稀碎,纵然董宪也曾经历过多战场杀伐,可看到眼前这凄惨的一幕,还是不由的愣了一下,拧着眉头把脸扭向一旁。

地上的尸体严格的来说,已经不能用“具”来做计算单位,而是应该用“滩”。几名被乱剑砍死的西凉军,皮肉分离,内脏与血肉混合在一起,黑黑红红的在地上混成了一大滩。

血肉之中,混杂着一些白森森的骨骼。骨骼夹杂在黑一坨红一坨的烂肉中,更是让地上的这些烂肉看起来显得多了几分恶心。

“将士们!”转过身背对着那滩烂肉,董宪向城头上的官兵们喊道:“城内只有五天存粮,洛阳王大军又在城外虎视眈眈。万余将士出城,不过半日光景,便全军覆没。与洛阳王大军厮杀,必定死路一条!若是我等死守城池,五日后存粮断尽,即便不战死,也是会被活活饿死!”

环顾着渐渐向身边聚拢的官兵,决定造反时还有着几分忐忑的董宪,心知已是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反倒要比先前动手杀人时平静了许多。

“宰了牛辅,杀出城去!”从围在身前的官兵们脸上看出了无尽的茫然,董宪趁机对他们喊道:“趁着洛阳王尚未攻城,我等尽快离开郑县,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横竖都是个死!倒不如拼上一把,跟着董将军!反了!”董宪的话音刚落,早先怂恿他造反的军官高高举起手臂,大喊了一声。

城墙上的官兵们先是一个个愣在那里,不知该如何才好,过了好一会,那些动手砍杀了牛辅麾下兵士的官兵,才率先举起兵刃,高声呐喊起来:“跟随董将军,反了!”

已有数百人带头喊了起来,剩下的官兵心知生为董宪麾下,若是不参与谋反,恐怕立刻便会被砍为齑粉,也赶忙将兵器高高举起,大声呐喊了起来。一时之间,郑县南侧的城墙上,阵阵喊反的声浪,朝着城里城外飘扬而去。

城头上西凉军的呐喊声,飘向了城外的山坡,刚刚领着万余名骑兵下到山脚、尚未来及下马的太史慈听到那震天的喊声,再次扭头向郑县看了一眼,嘴角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对身后跟着的裨将说道:“军师果真料事如神,晓得郑县城内今日必乱,要我等下山等候,只待西凉军出城,便上前掩杀。”

裨将应了一声,翻身跳下战马,走到太史慈的战马旁,扶着他下了马,才对他说道:“先前半山腰上一战,将士们看着步兵劈杀的爽快,心里可都憋着一股劲呢!”

下了战马,仰头朝着山顶看去,太史慈淡淡的对那裨将说道:“殿下既率领我等来到郑县,骑兵定是有着大用处。告诉兄弟们,让他们暂且耐下性子,等待殿下下令,我等便与西凉军好生厮杀一场!”

“诺!”裨将抱拳应了一声,并未立刻离开,而是转过身,站在太史慈身后,脸上满是期待的神情,望着并不算高陡的山头。

夕阳已消失在地平线尽头,除了西面的天空还残存着一抹黯淡的残霞,夜幕悄悄的降临了。

站在山顶上,眺望着山下火光四起的郑县城,刘辩扭头对身后立着的庞统说道:“军师果真料事如神,眼下城内已是火光四起,想来那董宪应是为求自保,而发起了叛变。”

“明日一早,太史将军便可率军入城!”站在刘辩身后,同样眺望着山下的郑县,庞统对刘辩说道:“骑兵入城之后,可让西凉军降卒紧随着入城,招降城内西凉军。殿下便率领步兵,于后压阵!郑县一战,当可告捷!”

“传令下去!”刘辩缓缓点了下头,随后向身后一招手,对一名跑过来的兵士喊道:“三军枕戈待旦,明日一早,进入郑县!”

城外的刘辩大军已做好了夺取郑县的准备,城内的西凉军却是浑然未觉。

董宪麾下官兵涌上街道,得知董宪叛变,一些原本就对牛辅颇有微词的将军立刻响应,率军与董宪汇合,一起冲向郑县官府。

还有一些忠于牛辅的将军,得知城内有人叛乱,也赶忙领军迎着董宪等人的兵马冲杀了上来。街道上到处都是在互相厮杀的西凉军,满城内遍地可见西凉军为了夜间能够勉强视物而点燃的熊熊烈焰。

郑县官府正厅,闻知城内乱起的牛辅正心慌意乱的快速来回走着。他原本就很清楚城内已是无有粮草,军心随时可能因粮草不济而动荡。此刻外面又喊杀震天,传到耳中的,尽是“擒杀牛辅”的喊声,并不知晓****是因他要惩治董宪而起,牛辅还以为是城内西凉军因没了粮草,而引发叛乱。

“将军,不好了!”牛辅正在厅内急得团团打转,胡赤儿与几名平日里和牛辅最为亲近的西凉将军跑了进来,刚见到牛辅,胡赤儿与那几位西凉将军跪在地上,仰头望着牛辅,神色很是慌乱的对牛辅说道:“城内乱军太多,恳请将军快些离开官府,赶紧出城避上一避!”

以往牛辅对胡赤儿是深信不疑、引为心腹,自是不会对他说的话有半点怀疑。

听得胡赤儿说城内乱军太多,牛辅原本就提到嗓子眼里的心,更是揪成了一团,赶忙向胡赤儿问道:“乱兵四起,本将军又如何出得郑县?”

第333章攻破郑县

城内的火光跳动了一整夜,夜间从山坡上望下去,整个郑县都被火光映照的一片通红,直到天色蒙蒙发亮,火光才渐渐黯淡了下去。

立于山头的青石上,刘辩远远的凝望着火光渐渐熄灭下去、在朝阳下渐渐清晰起来的郑县。

当太阳完全跃出地平线,刘辩看到郑县城门处突然出现了一些身穿黑色衣甲的西凉军。

这股西凉军人数不少,他们涌出城门,如同一大窝蚂蚁一般,快速的朝着城西奔蹿,想要趁着天色尚早,赶紧离开这座已经完全陷入一片混乱,早没有了防御能力的城池。

看到从城内冲出西凉军,刘辩抬起手臂,向下猛的一按,高声喊道:“骑兵出击!”

随着他一声喊,立于山头上,各自双手扶着一面巨大战旗的两名兵士,连忙用力的挥舞起了旗帜。

大旗翻飞的同时,数名抱着觱篥的乐手,也将觱篥凑到嘴边,鼓起腮帮吹了起来。

头天晚上下了山,一直等待着进攻命令的太史慈,一大早便命令骑兵全部上了战马。

“将军,看!”骑在马背上,眼望着郑县城门内涌出了许多西凉军,太史慈心内一阵焦躁,只期盼着快些得到命令,赶紧冲杀上去,将那些跑出城外的西凉军一举歼灭,就在这时他听到身后一名骑兵大喊了一声,赶忙扭头朝山顶上看了过去。

山顶上两面乌黑的战旗正来回的挥动着,随着战旗翻飞飘舞,阵阵象征着发起冲锋的觱篥声传进了太史慈与他麾下一万名重骑兵的耳朵。

觱篥声低沉且悲戚,就好似无数战死沙场的怨灵,正围绕着山岗在来回的游走。

“将士们,杀!”看见战旗飘飞,听到觱篥阵阵,太史慈伸手从背后抽出两支短戟,抬起一只手臂,用戟尖指着郑县方向,朝早已迫不及待想要冲出去的一万骑兵高声喊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