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特工皇帝-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陶浣娘的房间并不大,房内靠右手的位置铺着厚厚的铺盖,铺盖上的絮子叠的很是平整,根本看不出有人睡过。

昏蒙的烛光映照着屋内的每个角落,刘辩拧着眉头,环视着房间里每一寸可能容人藏身的地方。

仔细找寻了一遍,确定这间房里连半个人也没有,刘辩这才抬脚向与门相对的那张窗户走了过去。

四四方方的小窗上,横亘在窗口的木质横条被利器锉断了两根。不过断了的窗棂并没有掉落在地上,而是被人很巧妙的虚搭在切口上,不仔细看,还真发现不了它们已然断裂。

发现窗棂被人锉断,刘辩眉头拧的越发紧了,一股不祥的感觉瞬间涌上了心头。

“殿下!”就在他看着窗户,想要找出一些蛛丝马迹的时候,身后传来了一个亲兵的声音。

扭头朝说话的亲兵看了一眼,刘辩发现亲兵的手中正捏着一张卷成筒状的纸。

第135章扑朔迷离

从亲兵手中接过那张稍稍有些泛黄的纸,刘辩将纸筒展开,凑在烛光下看了一眼上面写着的一行小字,眉头顿时拧成了“川”字型。

“快去请周将军过来!”将纸重新卷起,刘辩对站在屋内的一名亲兵吩咐道:“请周将军去本王房内,有要事相商。”

亲兵应了声,转身走了出去,另一名亲兵则手提着长剑,眼睛不停的环视着房间。

离开陶浣娘的房间,回住处的路上,刘辩紧攥着拳头,卷成筒状的纸被他握成了皱巴巴的一团。

军营离官府并不算多远,才过了小半个时辰,得了消息的周仓就带着几名兵士,心急火燎的赶到了官府。

“殿下!”刚进刘辩房间,周仓就抱拳躬身向他问道:“听闻浣娘不见了……”

“你看看这个!”坐在屋内的刘辩抬起头,看了周仓一眼,从面前的矮桌上拿起那张被他揉皱了的纸,递向周仓。

从刘辩手中接过纸,周仓将纸展开摊平,刚看完上面写的一行小篆字,他就满脸惊愕的瞪圆了眼睛,看着刘辩说道:“他们要殿下即刻撤回黄河以南的军队?”

“是!”刘辩铁青着脸,点了下头,对周仓说道:“他们竟敢要挟本王,此番定要将他们斩草除根一个不留!”

“那浣娘……”听了刘辩的话,周仓面带迟疑的说道:“若是殿下不撤兵,浣娘岂不是……”

“若是撤兵,恐怕她真的是没救了!”刘辩紧紧的拧着眉头,对周仓说道:“派人严密监视东来酒肆,在查到浣娘被关押的地点之前,不要打草惊蛇!”

“诺!”周仓应了一声,捏着手中那张纸,拳头上的青筋凸起,面容也变的有几分狰狞了起来。

他在陶家庄生活过三年,与陶虎兄妹更是相熟。陶虎为人热情,陶浣娘有时也会帮他做些浆浆补补的活计,如今陶浣娘被贼人抓走,周仓怎能不怒?

“逃离监牢的人对大阳令一副颐气指使的模样,想来此人身份定是非同一般!”伸手从周仓手里拿回留着字的纸,刘辩一边看着纸上的小篆字,一边对周仓说道:“有着如此身份,敢于冒险进入大阳城,他们定然是在城内早有眼线。恐怕东来酒肆只是其中一个落脚处,我等要将其他眼线尽数挖出,方可保得无虞!”

“既有眼线在城中,董卓老贼为何不派兵来剿?”站在屋内,看着跪坐草席上的刘辩,周仓满心不解的问道:“贼军在洛阳一带兵马远多于我等……”

“与取本王性命相比,迁都显然更为紧要!”刘辩撇了撇嘴,抬头看着周仓,对他说道:“董卓老贼眼下还顾不上我等,虎牢关外的诸侯联军还在虎视眈眈,黄河以北的白波军也想趁机分一杯羹,老贼如今是腹背受敌,他还不敢轻易分兵渡河追击我军!逼着我军退过黄河,顺利迁都,对他来说才是紧要!”

“末将这便去安置眼线,调查贼人探子。”听了刘辩的分析,周仓心内已是明了了许多,他双手抱拳,躬身对刘辩说道:“末将暂且告退!”

刘辩没再说话,只是默默的点了下头。

等到周仓退出房间,已然走的远了,刘辩一把抓起桌案上摆放着的烛台,朝着房门猛的砸了过去。

在他甩出烛台的那刻,一团热蜡滴在他的手背上,可他却好似根本没有感觉到手背被热蜡烫伤似得,仍是满脸愤怒,脸颊的肌肉都因愤怒而微微颤抖着。

烛台砸上房门,发出“啪”的一声脆响,蜡烛也磕在了坚硬的门板上,摔成了好几段。

守在门外的几名亲兵听到屋内的动静,其中一人想要拉开房门进屋看看,另一名亲兵连忙扯住他的衣袖,朝他摇了摇头。

门口的几名亲兵最迟的也是在虎牢关投效的刘辩,一直以来,他们心目中的刘辩都是冷静、睿智,极少动肝火的。

可今天,刘辩却在屋内摔起了东西,可见此刻的他,心内是多么的烦躁。这个时候进屋,除了招来一通骂,恐怕再没有其他好处。

摔出了烛台,刘辩眉头紧紧的拧着,眼睛眨也不眨的看着平铺在面前的那张白纸。

白纸上只写了一行字,要他即刻撤回南渡黄河的军队,否则三天后,他将收到陶浣娘的人头。

他只有三天时间,若是三天内,还找不到陶浣娘,他毫不怀疑对方会真的杀死陶浣娘,将人头给他送来。

东来酒肆暴露的太过容易,刚得到兵士反馈已查到酒肆与探子有关的消息时,刘辩还在为找到了贼人的落脚点而沾沾自喜。

可当他发现陶浣娘被人悄无声息的从官府内劫走,才明白过来,他这次要对付的,并不是一群简单的探马,而是一队训练有素、配合严谨的高手。

原本他打算尽早查抄东来酒肆,可陶浣娘的失踪,却让他不得不投鼠忌器。

整整一夜过去,刘辩始终坐在草席上,一整晚他都没睡,脑子里不断的闪出各种画面,寻思着陶浣娘会被藏在哪里。

大阳城并不算大,可要悄无声息的在城里寻找一个被藏匿起来的人,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阳光透过窗子,在离刘辩不远的地面上,投射出一块四方形的光斑。

屋内的烛火还在燃烧着,在透进屋内的阳光下,跳动的火苗散放出的光芒已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跪坐在屋内,刘辩的眉头紧紧的拧着,满脑子都在寻思着陶浣娘的踪迹。

就在刘辩皱眉沉思的时候,房门发出一声轻响,被人轻轻拉开。

听到门响,刘辩猛的抬起头,脱口喊了声:“浣娘……”

“浣娘”两个字刚出口,后面的话还没说出来,刘辩就又给生生咽了回去。

拉开房门的,是一个守在门外的亲兵。亲兵打开门,站在门口,双手抱拳对刘辩说道:“殿下一晚未睡,还请早些安歇!”

刘辩点了点头,什么也没说,只是朝那亲兵摆了摆手。

提醒刘辩早些安歇的亲兵关上房门,轻叹了一声,朝站在门口的另几名亲兵摇了摇头。

几个亲兵都扭过头看着紧闭的房门,一个个脸上均现出了浓重的担忧。

熬了一整夜未睡,刘辩竟是半点倦意也无。在大阳城的日子,每天都是陶浣娘照料他的日常起居。

有陶浣娘的日子,刘辩总觉着一切都是那么的平淡和习以为常。如今陶浣娘被人给抓走,陡然间,他的心就如同从悬崖上坠落一般,空空的,好像丧失了所有的凭恃。

人一旦对其他人产生了依赖,生活中习惯了有某个人的存在,或许在拥有的时候,并不会觉着多么珍贵。可一旦失去了他所习惯的那个人,他的整个生活都会变的缺少了支撑。

此时的刘辩,正是有着这样的心态。他习惯了陶浣娘在他身边,即便没有陶浣娘期盼的那份男女情爱,却也已是难以割舍。

“殿下!”一直在屋内坐到临近晌午,门外传来了一个亲兵的声音:“东来酒肆突然遭袭,死伤十余口!”

“什么?”听说东来酒肆遭袭,刘辩猛然站了起来,跨步走到门口,一把拉开房门,向报讯的亲兵门道:“何时发生的事情,是何人所为?”

“半个时辰前,酒肆突然关门歇业!”见刘辩冲了出来,亲兵抱拳躬身对他说道:“在外监视的兄弟听闻酒肆内传来一阵人的惨叫,赶忙踹开房门查勘,找到的只是十多具刚被杀死的尸体,凶手已然逃脱,不知所踪!”

听说酒肆突然关门歇业,刘辩心内已是产生了些许狐疑,又听闻凶手大白天行凶,随后便不知所踪,他更是感到这件事谜团重重。

突然关门歇业,而后酒肆内十余口被杀,就好像那些被杀的人刻意做好了死的准备,专程关门让人把他们杀了一般。

没有人会那么蠢,即便那些人全是训练有素的杀手,也不可能在明知会死的情况下,如此坦然。

而且酒肆外面,早已布满了眼线,一部分负责监视的官兵在案发后冲进了酒肆,外面一定还有其他眼线,绝不可能有人能够在大白天悄无声息的溜走。

“过去看看!”心内带着疑惑,刘辩朝亲兵们一摆手,门外站着的一队亲兵,除了留俩人守门,其余人全跟着他朝官府外面走去。

出了官府,刘辩发现街道上不是一般的静。前几日街道上还偶尔会有几个行人,可如今却是连半个人也没有。

商铺虽都还开着门,却也是门可罗雀,根本没有顾客。

前一天才刚有数千百姓进城,按道理说,大阳城不会如此安静才是,城内反常的安静,让刘辩越发感到事情变的棘手起来。

东来酒肆与官府隔着两条街,穿过两条撂棍都砸不到半个人的街道,刘辩带着一队亲兵来到了酒肆门口。

“殿下!”周仓已领着百余名官兵将酒肆包围起来,见刘辩过来,他连忙上前,双手抱拳说道:“酒肆内共发现十四具尸体,九个男人,五个女人,皆是酒肆主人家的家眷!”

第136章自露马脚

“尸体还在不在?”走到酒肆门口,看着整齐码放在客堂的矮桌,刘辩向跟在身后的周仓问了一句。

“殿下未到,末将不敢擅专!”站在刘辩身后的周仓应道:“尸体都还在店内,并未移过半分。”

刘辩缓缓的点了一下头,面色凝重的抬脚走进酒肆。

酒肆客堂里,矮桌摆放的很是齐整,每张桌子也都擦的非常洁净,并无半点凌乱。

跟着刘辩进了酒肆,周仓站在他的身后,小声对他说道:“尸体全在后堂!”

简单巡视了一番客堂,刘辩眼睛微微眯了眯,眼神却是瞬间清明了许多,领着周仓和几名亲兵朝后堂走去。

还没走到后堂,一股浓重的血腥气就朝刘辩迎面扑来。

后堂与客堂之间的门洞,挂着一块淡蓝色的麻布帘子,一名亲兵上前掀开帘子,一股更加浓重的血腥味顿时涌向刘辩等人。

抬脚走进后堂,刘辩第一眼看到的,是一具面朝下俯卧在血泊中的女尸。

由于女尸脸面朝下,看不清容貌,可从她的穿着和身段来看,年岁应该在二十岁上下。

在女尸旁蹲下,刘辩伸手扳了一下她的头部。

女尸的脸部偏向刘辩,刘辩发现,在她的颈子上赫然留着一条长长的剑痕。剑痕切的很深,被割断的喉管甚至都清晰可见。

简单查看了一下女尸,刘辩站了起来,走向后堂里侧。

不算大的后堂,横七竖八的躺着十四具尸体,正如周仓说的一样,这些尸体共计九男五女。

十四具尸体都只是颈部被切开了一条深深的口子,身上其他部位,竟是连半点伤痕有没有。

蹲在斜倚墙角的一具尸体旁,刘辩伸手托着那尸体的脸颊,对身后站着的周仓说道:“好干净的手法,十四具尸体,全是一剑致命,每剑都切在咽喉上,半点偏差没有。下手的绝对是个使剑的好手!而且这些人事先根本没有防备!”

站在刘辩身后,弯腰看着墙角靠着的那具尸体,周仓点了点头说道:“此人若非游侠,便是贵胄家中豢养的剑客。”

“并非一个人!”放开托着尸体脸颊的手,刘辩蹲在尸体前,语气平静的说道:“他们至少有四个人,而且个个都是好手!这些尸体表情淡然,不似受了惊吓,他们死的很突然,将士们听到的惨叫,恐怕也是凶手发出的。”

“末将不太明白!”周仓拧起了眉头,一脸茫然的说道:“他们既然杀人,应怕被人知晓才是,为何还会故意发出惨叫?”

“这便是他们的高明之处。”扭头看了一眼周仓,刘辩站了起来,低头看着靠墙角躺着的这具尸体说道:“他们定然有着其他目的,杀这些人,不过是一场游戏的开始!”

“让人把尸体抬走!”朝身后站着的亲兵摆了摆手,刘辩扭头看着房间里的摆设。

一名亲兵应了一声,转身走出后堂,没过多会,十多名兵士跟着那亲兵走了进来,将尸体抬出了内堂。

屋内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尸体被陆续抬了出去,可房内的地面和墙壁上,还残留着厚厚的血渍。

环视了一圈屋内的摆设,刘辩朝一只炉膛里塞着秸秆的锅灶哝了哝嘴,对身后的亲兵说道:“把锅灶拆了。”

几名亲兵先是愣了一下,随后齐齐应了一声,在后堂找出了一把铁锤,其中一人抡起锤子,用力的夯着青石砌成的炉灶。

“殿下为何要拆锅灶?”不只是几名正忙着拆炉灶的亲兵不明白刘辩为何要他们这么做,一旁的周仓也是满头雾水,不由自主的问了一句。

“酒肆以卖酒饭为生,后堂两只锅灶一同使用,方可确保炉火不熄。可他们却偏偏只用一只,而另一只却闲在那里,你不觉得有些古怪?”看着正砸炉灶的亲兵,刘辩对周仓说道:“凶手白天杀人,且又闹出如此大的动静,定然无法逃离此处,若非还藏匿于酒肆之中,便是从暗道离开。这只炉灶,恐怕就是暗道的入口!”

“末将还是想不明白……”周仓摇了摇头,撇了撇嘴说道:“既是暗中潜入大阳,何不偷偷摸摸行事,却要如此大张旗鼓,岂不怕事情败露?”

“入城时被我等抓住的探子,恐怕也是刻意为之!”亲兵们正忙着砸锅灶,刘辩微微蹙着眉头对周仓说道:“他如此做,为的就是引开我等视线,好从官府劫人。只是没想到,他们竟会选择劫持浣娘。自那探子被抓,到浣娘被劫,如今东来酒肆又发生灭门案,一日之间发生了如此多的事,也无非是要掩藏他们真实的目的。”

“那他们的真实目的是……?”听了刘辩的一番话,周仓更是觉得事情变的扑朔迷离起来,下意识的又问了一句。

“要本王退兵是其中一条,另外还有甚么目的,我也不知!”刘辩摇了摇头,对周仓说道:“走一步看一步,只要有阴谋,终究会浮出水面。”

“殿下!”二人正说着话,抡铁锤砸锅灶的亲兵扭过头,一脸惊愕的喊道:“果然有暗道!”

刘辩赶忙走到锅灶前,朝被砸开的炉灶看了一眼。

青石砌成的炉灶被砸塌了一大片,碎石头和石粉落了一地,在炉灶的正中间,出现了一个黑乎乎的大洞。

“锤子给我!”从亲兵手中接过铁锤,刘辩接着抡了起来,用力的朝着炉膛边缘砸了下去。

沉重的锤头砸在炉膛上,将原本就已坍塌了的炉灶边缘砸的粉碎,破碎的石粉“哗哗”的落进了炉膛里,扬起了一片雾蒙蒙的烟尘。

眼看着洞口又大了一些,刘辩将铁锤往边上一丢,伸手朝一旁的亲兵说道:“点燃火折。”

一名亲兵赶忙从怀里摸出了火石,将火折点燃,递给了刘辩。

踩着被砸碎的石子,刘辩蹭到炉膛边,从亲兵手中接过火折,将捏着火折的手放进了黑黢黢的炉膛。

火折放下洞口映亮了边缘的洞壁,火苗却根本没有多少变化,火焰依旧向上蹿起,没有熄灭,也没有任何异常的晃动。

“里面有暗道!”吹灭手中的火折,刘辩站了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