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特工皇帝-第8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众汉军应了一声,纷纷走到河边,抬起一具具尸体,将他们丢进了坑内。

尸体被丢进坑内,坑边上的人,能清楚的听到从里面传出的水响。

如果是战死的汉军,将士们即便是找遍附近,也一定会寻处没水的所在掩埋,可死去的都是对立的蛮人,他们便是随便挖个坑,埋上了事。

望着数百名蛮人驻扎的兵营,许褚脸上也是流露出了一抹怪怪的神色。

他对蛮人并没有好感,当初还一力怂恿诸葛均将这些蛮人悉数诛杀。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蛮人斥候过河,虽然不晓得出于什么目的,汉军并没有做出反应,那些驻扎在离河岸不远处的蛮人,就已是先一步冲上前将这些蛮族斥候消灭了!

第1372章明日过河

汉军军营内,诸葛均坐在帅帐外,在他面前,站着那个带领数百蛮人将他们同族诛杀了的蛮人汉子。

一直以来都在给汉军带路的向导则立于诸葛均的身后,目光始终没有从那蛮人汉子的身上挪开。

低头站在诸葛均的面前,蛮人汉子是满头的大汗,连眼皮都没敢抬上一下。

得知对岸的蛮人斥候上岸,驻扎在岸边的数百蛮人,在没有任何命令的情况下,便冲了出去,将上岸的蛮人悉数诛杀,诸葛均当即就让人把眼前站着的这个蛮人头领叫了过来。

从蛮人头领那里,诸葛均得知他们之所以冲杀出去,只因早先渡河打算返回蛮人大军的同伴被那些蛮兵屠杀。

几乎还是生活在部落联盟体制下的蛮人,在没有外部战争的情况下,时常也会为了鸡毛蒜皮的利益相互攻伐。

他们对蛮族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概念,战斗,不过是为了更好的生存而已。

对岸的蛮人诛杀了他们的同伴,晓得已经不可能再回去,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紧紧跟随着汉军,以求将来能随同汉军返回益州。

蛮人头领说的这些话,让诸葛均也不晓得究竟该如何回应。

自打同蛮人作战,他就已经感觉到,蛮人骁勇善战,可惜军心不整,就犹如一盘散沙,根本无法将他们聚拢在一处。

对付这样的敌人,诸葛均有着全胜的把握。

尤其是南蛮王孟获返回,更是让他看到了胜利就在眼前。

蛮人斥候过河,无疑是为了大军渡河打探情况,还没展开行动,他们就被早先投效汉军的这些蛮人剿灭。

数百名蛮人的举动,无疑是破坏了诸葛均的整个部署。

万一孟获因为这件事而放弃了即刻渡河的想法,汉军就要在南蛮境内,多呆上很多时日。

凝视着面前的蛮人头领,诸葛均半晌没有言语。

站在他面前的蛮人头领,也是满头的冷汗。

领着数百名蛮人诛杀过河的同族,他当时考虑的只是向汉军表明心迹,却没想到,诸葛均竟是有着更深层的部署,而他们的举动,恰恰是给诸葛均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被诸葛均盯着,蛮人头领连额头上冒出的汗珠都不敢抬手去擦一下。

“让他回去吧!”过了许久,诸葛均摆了摆手,对向导吩咐了一句。

本以为诸葛均要惩处这个蛮人头领,却没想到事情到了最后,竟会如此轻描淡写的划上了个句号,向导一愣,扭头看着诸葛均,并没有立刻把他的话翻给蛮人头领去听。

“告诉他,日后若是对岸再有任何动向,无有命令,不得擅自出战,否则军法论处!”扭头与向导相互对视着,诸葛均对他说道:“让他且回去吧,好生约束手下!”

“诺!”向导应了一声,把诸葛均的话逐字逐句翻给了那蛮人头领。

本以为会受到惩处,却没想到,事情到了最后,竟会出现这样的结果,蛮人头领也是一愣。

抬头看着坐在面前的诸葛均,蛮人头领并没有立刻离去,而是一脸愕然的眨巴了两下眼睛。

汉军军纪斐然,自打与汉军将士们接触以来,这些日子中,蛮人头领几乎是每日都在观察着汉军将士。

相比于汉军,他觉着他带领的几百名蛮人,就是一盘散沙,根本就捧不上手。

见蛮人头领还是没走,诸葛均再次朝他摆了摆手,对他说道:“你可以回去了!”

站在诸葛均身后的向导,又将他的这句话翻给了蛮人头领听了。

如蒙大赦的蛮人头领,赶忙向诸葛均行了个蛮人礼,这才转身走出了军营。

“将军!”蛮人头领才离去,曾亲自带人去河边掩埋被诛杀蛮人尸体的许褚折了回来,到了诸葛均近前,对他说道:“这些蛮人,下手倒是真不含糊,河边那些尸体,竟是无有一具囫囵的!”

“许将军!”转脸看向许褚,诸葛均向他问道:“南蛮人可有甚么动静?”

“河岸对面一应如常,并无任何异动!”抱拳朝诸葛均拱了拱,许褚说道:“或许孟获晓得派往此岸的斥候悉数为蛮人诛杀,改变了过河的主意!”

诸葛均并没有急于出声,而是锁起眉头,沉吟了片刻才对许褚说道:“烦劳许将军,严加监视对岸,蛮人若有任何异动,即刻向本将军回报!”

“诺!”应了一声,许褚转身离去。

看着许褚的背影,诸葛均脸上的神色,也已是不如前两日那般坦然。

数百名蛮人,在没有任何命令的情况下杀出军营,将那些过了河的蛮人斥候悉数诛杀,对于孟获那方的蛮人来说,或许不是什么好的讯息。

对于汉军来说,同样不是什么好事。

孟获急于决战,利用人数优势,将汉军从南蛮地界驱赶出去,而汉军,同样也是急于决战,在南蛮人渡过河流,尚未立稳脚跟时,一举将之击溃。

南蛮是通往江东的要冲,即便南蛮人不进入益州,汉军早晚也是要将南蛮征服。

刘辩受禅,做了大汉皇帝,大汉朝廷已经基本上将北方平定。

就连异族盘踞的地区,汉军都已经多数击破,如今对大汉尚有威胁的北方异族,只余下乌桓的蹋顿。

至于高丽等弹丸小国,对于大汉来说,根本就从未被纳入眼中。

北方的平定,决定了汉军用不多久,就会一路南下,将南方各路豪雄荡平,从此做到天下一统。

承担着打通南蛮通路之责的诸葛均,心内很是清楚,他在南蛮耽搁的时日越久,汉军蛰伏于中原,无法长驱直入进入江东的时日便是越久。

沉默了许久,诸葛均终于站了起来,向一旁的向导说道:“本将军心内颇为不爽利,今日你便陪本将军饮上两盏!”

自打为汉军引路,向导与诸葛均之间的关系,也是一天近似一天。

诸葛均邀请他一同饮酒,他自是不会拒绝,赶忙抱拳躬身,应了一句,随着诸葛均进入帅帐去了。

汉军担心着蛮人改变作战部署,对岸的蛮人大军之中,孟获却是满心的得意。

派出了一支百余人的斥候,孟获原本的打算,就没指望这些斥候会得到什么有用的讯息。

他只要晓得,蛮人渡河,汉军在多快的时间内能做出反应,就已经是获取了至为关键的信息。

蛮人大军中,孟获坐在一块大石头上,身体微微前倾,一只胳膊肘支撑在大腿上,环顾着盘腿坐在身旁的一圈蛮人将军。

“昨日晚间,本大王派出百余人过河,汉人反应是极为迅捷!”看着蛮人将军们,孟获对他们说道:“我等人数众多,若是可过河与汉人决战,想那汉人并不占有太多优势!只是他们反应极快,我等该如何过河,才是亟需考虑的事情。”

“大王,此河绵延百里,从此处往上游走,不过十多里,便有水流平缓之处。”孟获的声音才落,阿哙喃就对他说道:“某愿领两万人马,绕道上游,自上游过河,从背后突袭汉军!”

朝阿哙喃看了一眼,孟获点了点头说道:“汉军人少,我等人多。兵分三路,每路在人数上依然占据着优势。本大王与夫人领着中路,从此处过河,过河之后不与汉人接战,只待你等领军渡河,三路并进,将汉人歼灭于此!”

孟获话说的是斩钉截铁,而且话中的道理,也是能够说得通。

蛮人三路并进,向汉军发起进攻,所能取得的功效,会远远超出单独一路强行过河。

坐在孟获四周的蛮族将军们,一个个彼此看了看,阿哙喃向孟获问道:“某引领一部兵马自上游过河,另外一支兵马,不知何人引领?”

“董荼那!”扭头看向坐在左手边的董荼那,孟获语气很是平淡的向他问道:“你可愿引领一部兵马,自下游过河,与汉人决战?”

孟获过河时,他手下的蛮人曾经对孟获无理,董荼那根本没想过孟获会将另一支兵马的指挥权交给他。

听到孟获这么一问,他愣了一下,满心疑惑的问道:“大王是要某领兵自下游过河?”

“是!”点了点头,孟获说道:“只望你能奇兵突起,领兵奋力诛杀汉人!:”

“大王放心!”确实了孟获要他领兵的消息,董荼那连忙站了起来,向他行了个蛮族礼说道:“某必定身先士卒,杀汉人个人仰马翻!”

“对峙日久,也是无有好处!”做了作战部署,孟获站了起来,朝蛮族将军们摆了摆手说道:“你等都下去吧,即刻分兵,明日渡河,与汉人决一死战!”

孟获下达了明日渡河的命令,蛮族将军们纷纷站了起来,一同向他行了个蛮人礼,接了命令,各自整备兵马去了。

将军们离去之后,孟获与祝融夫人一同走向河岸。

到了岸边,他双手叉着腰,望着对岸飘扬着的汉军战旗,眼角的纹路随着嘴角露出的淡淡笑意而渐渐清晰起来。

第1373章汉人不敢过河

朝阳初升,汉军军营内,诸葛均身披甲胄立于帅帐外。

在他身旁,分别站着许褚和典韦。

一众汉军将领都已穿戴齐整了甲胄,只等诸葛均一声令下,便可随时投入战斗。

军营内的所有汉军,也都已经是整备齐整了兵甲,等待着诸葛均下达出战的命令。

站在帅帐外,诸葛均并没有急于下达出战的命令。

他还在等待着,等待着斥候传回的消息。

“报!”大军已经整备完全,从军营外冲进来一骑快马,马背上的汉军在离诸葛均尚有二三十步的地方,便翻身跳了下来,飞快的跑向诸葛均,抱拳躬身对他说道:“启禀将军,董荼那率领三万蛮人,离开驻地,一路朝下游去了!”

“将军!”传报的斥候话刚落音,另一骑快马也飞驰着冲进了军营,第二个斥候下马飞跑到诸葛均近前,抱拳说道:“阿哙喃领三万蛮人,往上游去了!”

听了两个斥候的回报,诸葛均嘴角牵起一抹笑意,对身旁的许褚和典韦说道:“蛮人兵分三路,显然是要将我军包围起歼灭!”

“若是蛮人只一路渡河,我军尚且可半渡而击之,他们分做三路,如此奈何?”得知蛮人分成了三路,许褚皱着眉头,向诸葛均问了一句。

“敌分三路来,我只一路去!”嘴角保持着笑容,诸葛均说道:“蛮人兵分三路,中军必定空虚。彼时他们有十余万人,我军若是渡河击之,并无几分胜算!可蛮人既然分兵,我军再行渡河,他们能耐我何?”

诸葛均说出要渡河主动向蛮人进攻,许褚和典韦以及一众汉军将领都是愣了愣。

虽说蛮人兵分三路,可对岸的蛮军,还是有着四五万人之多。

凭着不足两万汉军强行渡河,能否战胜蛮人,还是难说的事情。

“密切留意蛮人动向!”眼睛微微眯了眯,诸葛均向斥候吩咐道:“上下游蛮人渡河,即刻向本将军禀报!”

“诺!”两个斥候抱拳躬身应了,一同跑出了军营。

目送着两个斥候离去,许褚小声对诸葛均说道:“将军,自下游和上游过河的蛮人,人数相对要少,我军不若集中兵力,将其中一支击破……”

摆了摆手,诸葛均对许褚说道:“上游与下游渡口颇远,我军若有任何动向,对岸蛮人都会晓得。以本将军料想,蛮人与我军对峙兵马,必定不会急于过河,另两支远离我军的,才是渡河主力。假若我军前往奔袭,另两支蛮人必定趁势渡河。而且攻击任何一支蛮人,他们中军都不会急于驰援,我军依然无法达到将蛮人彻底剿灭的目的!”

诸葛均的一番话,说的许褚没再吭声。

望着军营外,许褚紧紧攥了攥握着剑柄的手。

被动的等待蛮人进攻,与主动向蛮人发起进攻不同。

汉军人数只有半人的六七分之一,以如此少的兵力,即便是守城,胜负也只是五五之数。

如今两支大军却是在旷野上对峙,蛮人一旦真的发起全面进攻,汉军能否抵敌的住,还是未知之数。

整备齐全的汉军将士们,在军营内列队等待着,蛮人的大军此时却是分作三拨,摆出了渡河的架势。

“大王!”与汉军遥遥对峙的河岸南面,蛮人大军中,孟获正凝望着对岸的汉军,祝融夫人站在他身旁,有些迟疑的问道:“何时过河?”

“待到董荼那和阿哙喃领军出现!”望着对岸的汉军,孟获说道:“此时我等渡河,汉军若是半渡击之,我等必定会吃上一场大亏。待到董荼那与阿哙喃领军赶到,我等再行渡河,汉人必定首尾不接,届时可一战而定!”

听着孟获说的这些,祝融夫人没有吭声。

望着河岸对面,她心内很是忐忑,她不像孟获那么有信心,认为汉军必定会遵循孟获的想法行事。

不过从眼下的情状来看,汉军在这场战斗中,确实不占什么优势。

孟获的决断,或许会成为蛮人攻破汉军的开始。

董荼那与阿哙喃率领的兵马,一旦过了河,便可朝着汉军快速挺进,兵分三路剿灭汉军,对蛮人来说,或许是最为妥当的法子。

蛮人大军有了动静,汉军却始终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就连距河岸很近的数百名蛮人,也是没有半点反应。

与蛮人大军隔河相望的数百名蛮人营地,一个汉军将领,正带着十数名汉军,拉着两车汉军铠甲和兵械,给这些投降的蛮人发放着。

蛮人身量矮小,很多人穿上汉军的袍服,都是觉着过于宽大。

孟获统领的蛮人大军随时可能过河,更改袍服大小已经来不及了,汉军偏将正琢磨着该如何解决袍服的问题,带领这些蛮人的头领,取过铠甲,也不穿袍服,直接套在了身上。

汉军铠甲,是前后两片的胸甲。

体格再瘦小的人,套上铠甲,都不显得多么空旷。

光着膀子穿上汉军铠甲,蛮人头领向营地内的数百名蛮人喊了一嗓子什么。

听到他的喊声,数百名蛮人纷纷放下汉军袍服,只捡起了铠甲套上身。

看着一个个蛮人光着膀子把铠甲套到身上,带人给他们发放铠甲的汉军偏将撇了撇嘴,并没再多说什么。

换上了铠甲,又分发了汉军的兵刃,数百名蛮人一个个群情激奋,纷纷举起手中银亮的战刀发出了一声声呐喊。

此时的汉军军营内,诸葛均已经得到了斥候送来的第二道消息。

阿哙喃与董荼那各自引领一支兵马,分别到了河流上下游,已经开始渡河。

得到两支蛮军已经开始渡河的消息,诸葛均翻身上了亲兵为他牵来的战马,从腰间抽出长剑,将长剑朝着军营外一指,高声喊道:“渡河!”

早就晓得要主动出击,向对岸的蛮人发起进攻,当诸葛均喊出“渡河”这两个字时,近两万汉军齐齐发出了一声呐喊。

到了蛮人地界,已经有许多时日,汉军将士们一个个心中都有着个念想,那就是早些击破蛮人,早一点返回家乡。

蛮人生活的地区,风景如画,四处都是原始丛林,可对于汉军将士们来说,这里却是异常的艰苦。

且不说蚊虫要比北方多了许多,就这潮湿的气候,已经让将士们难以忍受。

击破蛮人,早些返回故土,几乎成了每一个汉军将士心内最为迫切的愿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