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特工皇帝-第9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兵士躬身朝后退了两步,才转过身飞快的跑下城墙。

按着剑柄,凝望城外,虽说城外一片空旷,凌统却是嗅到了一股气息,一股大战来临之前的气息。

城头上,江东军将士们正搬运着一块块的巨石和滚木,还有一些兵士,将装满油的大锅抬到城墙上,架在早搭起的灶台上。

大锅架上灶台,兵士们将灶台中的干柴点燃,蹿腾起的火苗****着锅底,被加热的铁锅中,也冒出了青色的烟雾。

江东军将士做着守城的准备,他们每个人都感觉到了沉重的压力。

攻占了江夏,此处却只是一座孤城。

背朝长江,建邺向他们输送粮草,必定要经过荆州水军的控制区域,损失必定惨重。

指望不上后方送来的粮草,他们所能凭恃的,唯有江夏一地。

可荆州军一旦来到城外,收集粮草的通路就会彻底被封死,唯一可支持他们撑下去的,只有城内原有的粮草。

只消耗却没有补充,荆州军并不需要太猛烈的进攻城池,仅仅把他们围死,他们早晚也会因粮草不济陷入混乱。

江夏城根本守不住,他们所能做的,不过是拖延时间而已。

每个江东军都有这样的觉悟,却还不得不支撑着,在此处固守城池!

失去了江夏意味着什么,凌统清楚,江东军将士们更清楚!

率领大军一路朝着江夏挺进,行进途中,刘琦策马走到文聘身旁,抱拳向他问道:“敢问将军,我军到了城下,将军意欲如何夺取城池?”

“敌军虽说背靠长江,可沿岸均是我军水寨,江东孙氏输送粮草几无可能!”给刘琦回了一礼,文聘对他说道:“我军到达城下,敌军无法出城掠粮,根本无须强攻,只须困死,不出旬月敌军必破!”

大军人数众多,而且还有三千汉军,江东军战力与之完全不对等,即便是强攻城池,江夏也是早晚会落入他们手中。

想明白了其中关键,刘琦没再吭声,与文聘一同朝江夏城行进。

当日江东军夺下城池,他麾下有兵将万余,却因凌统勇猛,不得不撤出城内。

如今再度返回江夏,刘琦心内有着一种说不上来的滋味。

朝廷要是有心把江夏再度交到他手中,这次出兵,必定会是由他率领大军。

可庞统派来的主将是文聘,他只不过作为副将随军出战。

想到这些,刘琦对重新执掌江夏,已是不再抱任何期待!

大军行进的速度并不是很快,五十里的距离,以他们的行进速度,至少需要两天才能到达江夏城外。

走了没多会,刘琦又向文聘问道:“将军,江夏城就在前方,我军速速前进,将城池一围,城内江东军便是一群困兽,早晚为我军所擒。将军因何却是行进如此缓慢?”

“丞相有令,我军行进宜缓不宜急。”扭头看着刘琦,文聘对他说道:“城内江东军,此时必定已得到我军抵近的消息。倘若我军太早兵临城下,敌军也是早有准备,不可能即刻厮杀!反倒不如大军缓行,要敌军在城内心中不宁,待到我军抵达城外,江东军将士已是战意少了多半,对我军反倒有利!”

第1613章务求全歼

江夏城外,黑压压的荆州军与三千汉军,列成了数个方阵,远远遥望着城墙。

城墙上,江东军弓箭手已是抽下了长弓,纷纷在弓弦上搭起箭矢,却并没有张开弓弦。

一双双眼睛望向城外列阵的荆州军,江东军将士个个面色凝重,就连城墙上,都好似弥漫着一股浓郁的阴郁。

列着整齐阵列的江东军和三千汉军,远远凝望着江夏城墙,并没有立刻发起进攻。

不少江东军将士,把攻城的云梯和攻城锤推出了阵列,朝向着城墙,摆出了随时攻城的态势。

骑在马背上,望着江夏城墙,文聘有种立刻向江夏发起总攻的冲动。

临近江边的江夏城,城墙并不是十分高坚,数万人的大军发起猛攻,以城内八千江东军,根本无力固守!

出发之前,庞统一再吩咐他,到了江夏务必围困城池不许发起进攻。

有了庞统的命令,文聘即便是再按捺不住性子,也只能忍耐。

与文聘一样忍耐不住的,还有随他一同来到江夏的将军们。

“将军!”以往身份要比文聘高出许多,这次却只能做他副将的张允策马来到他的身旁,抱拳拱了拱,语调很是平淡的问道:“我军已是兵临城下,时辰尚早,因何还不攻城?”

“丞相有令,要我等驻军固守,不得贸然攻城!”扭头看了一眼张允,由于他并不是刘表后人,只不过以往身份尊荣一些,文聘并没有对他太多礼数,对他说道:“将军莫要焦躁,丞相既是如此要求我等,必定会有后着!”

文聘说出是庞统的要求,张允心内虽说十分不满,却也不敢再多说什么,只得将双拳朝他拱了拱,望向江夏城,没再多言语。

城墙上的凌统,一手扶着城垛,另一只手按在剑柄上。

在城外列阵的荆州军将士,也是一个个神色肃穆。

攻城,将士们都很清楚意味着什么。

有着城墙阻隔,强攻城池,遭受到的必定是城头上敌军疯狂的阻击。

命令一旦下达,他们中的许多人,或许在冲出去之后,再没有活着回来的机会!

双方对峙着,城头上的江东军已经做好了迎战的准备,城外的荆州军却并没有攻城的迹象。

荆州军将士们正等待着文聘下达攻城的命令,一条完全出乎他们意料的命令,传进了每个将士的耳中。

“将军有令,全军扎营!”文聘的几个亲兵骑着战马,在阵列中往来穿行,高声呼喊着,传达着全军扎营的命令。

天色尚早,荆州军完全有时间向城墙发起进攻,可文聘却下达了驻扎的命令,让全军将士都是满心不解。

不解的并不只是来到城外的荆州军和汉军,守城的江东军同样不解。

太违背攻城的常理了。

双方战力相差巨大,荆州军到了城外,立刻发起进攻,才是制胜的关键,可他们偏偏选择了在城外驻扎。

一支大军驻扎野外,耗费粮草无算,大军携带的粮草再多,也是支撑不了多少时日。

军粮一旦耗完,从后方输送粮草,将是个极其浩大的工程,荆州军的选择,看似很不合乎情理!

望着城外的荆州军,凌统脸色也是越来越凝重。

荆州军虽说人数众多,粮草耗费无算,可他们必定是将城池团团围困,调拨粮草的通路却是完全畅通。

相比于荆州军,真正陷入绝境的,恰恰是城内的江东将士!

城外的荆州军与汉军将士们,纷纷忙着扎下营寨,城头上的江东军,也只是远远观望着,并不晓得还该做些什么。

成片的营帐在城外出现,许多荆州军抱着砍伐来的树木,在营地周围搭建起简易的木墙。

江夏城墙上的江东军,眼看着荆州军建造围墙,心底都是晓得城外的荆州军与汉军,恐怕在短期内不可能向城池发起进攻。

松了口气的江东军将士们,一个个都将长弓收了起来。

将士们松了口气,凌统却是不敢有半点松懈。

望着城外的荆州军大营,凌统眉头紧锁,按在剑柄上的手,也是紧紧的攥了攥。

荆州军人数众多,并没有用太久就建造起了一片高耸的木质围墙。

围墙建造起来,夕阳也是临近落山。

远处的长江,在斜阳残照下泛着金色的光辉,奔流的江水翻卷着细浪向东涌去。

先是江夏城内升腾起了一条条如同巨龙般的烟柱,随后城外的荆州军与汉军的军营内,也升起了缕缕炊烟。

双方大军都在生火造饭,彼此虽然相距甚远,将士们还是能隐约听到对方阵营传来的说话声。

“将军,敌军来了有大半日,竟是只顾着建造营寨,根本没有攻城的打算。”正望着城外荆州军军营方向,凌统听到身旁传来了个偏将的声音:“可要末将领军去掠上一阵?”

扭头看了那偏将一眼,凌统思忖了一下才点了点头,对他说道:“也好,你领一千兵马,趁着夜色向敌军发起突袭。切记,我军不会出城驰援,厮杀一场即刻撤回!”

“诺!”得了凌统允诺,偏将应了一声,掉头跑下了城墙。

夕阳渐渐落到了地平线以下,笼罩大地的残阳余晖也是越发昏蒙。

当夜幕降临时,江夏城内外陷入了一片死一般的宁静。

远处的江流翻卷着一路向东,发出“哗哗”的水响,给宁静的夜晚带来了几分别样的生机。

江夏城头上,凌统还站在城垛后,凝望着城外已经点起篝火的荆州军军营。

紧蹙着眉头,凌统的脸色是一片凝重。

派出一千兵马突袭荆州军,他的目的很简单,要诱使荆州军向城墙发起猛攻。

敌人人数众多,一旦发起猛攻,城内的江东军或许支撑不住,可他们若是不发起进攻,城内的江东军不日之后必会自乱。

有的时候维持大军秩序,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军队处于战斗状态,被敌军围着却始终进入不了状态,恰恰是一支大军覆亡的前奏。

城墙内,一千江东军已是整备停当。

他们都是水军,身上铠甲要比陆上将士薄了许多,手中的盾牌、兵刃,也不及步兵那样锋利、坚厚。

围困江夏的荆州军和汉军,则是清一色的重骑、重步!

以轻步兵突袭重步兵和重骑兵,凌统这一着也算得上是下了招狠棋!

率领一千江东军的偏将骑着一匹高大的骏马,他的脸上也是一片凝重。

荆州军与汉军前来,军中必定不缺乏猛将,以他的勇武,遭逢了敌军将领,或许只有一个死字而已。

可这一战,他却必须要去!

列起队伍的江东军兵士们,脸上的神色是更加凝重。

城外敌军众多,率领他们出城的又不是凌统,而是一位武勇寻常的偏将。

活着回来,对很多江东将士来说,或许只是一场奢望。

在城墙内列着队伍的一千名江东军,甚至连相互间的交谈都很少。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只是默默的等待着出城命令的下达,也有一些人,不时的会仰脸望向天空,紧张的等着天色再暗一些。

城外荆州军的军营中,每隔十多步便会点燃着一团篝火。

熊熊的火焰蹿腾着,将篝火附近的区域映照的一片光亮,从城墙上,甚至能看到军营内荆州军和汉军来回走动。

夜色越来越深,当月儿挂上中天,领着一千江东军的偏将抬头朝城头上望了过去。

城头上,一个江东兵士探出脑袋,朝他用力的挥了挥手。

看到江东兵士挥手,偏将晓得是凌统下达了出城的命令。

抬手朝前一指,他向身后的一千江东军喊道:“出城!”

没有任何的动员,也没有任何激荡人心的喊话,有的仅仅只是出城的命令而已。

城门缓缓打开,偏将引领着一千江东军士走出了城门。

城外的旷野一片黢黑,除了远处荆州军军营内亮着的火光,将士们所能凭借着看路的光线,只有夜空中的月光和那微弱的星点星光。

江东军从城内开出,荆州军军营内,一个亲兵飞快的跑向文聘营帐。

到了营帐外,那亲兵抱拳对帐内说道:“启禀将军,江东军果真出了城,正向我军开来!”

营帐内坐着的,除了文聘,还有梁兴、冯习、刘琦和张允等人。

听到帐外亲兵的禀报,文聘猛的站了起来,对帐内众人说道:“丞相料事如神,江东军果真离开了城池,正向我军开来!”

“我等正可厮杀一场,让将士们壮壮胆气!”听说江东军来了,被他们夺取江夏的刘琦咬着牙说道:“末将愿为先驱!”

“好!”刘琦提出愿打先锋,文聘对他说道:“公子可引领三千兵马,在敌军临近时迎头而上,切记不可将敌军一举击溃!”

文聘不让他把江东军一举击溃,让刘琦愣了一愣,不过他还是抱拳应了一声:“诺!”

“梁兴、冯习二位将军!”向刘琦下达了命令之后,文聘又对梁兴、冯习说道:“二位将军引领本部兵马,自背后断敌后路,务求全歼!”

第1614章中了埋伏

离开江夏城的一千江东军,跟随着引领他们的偏将,悄无声息的朝着荆州军军营摸了上来。

军营内点燃着一团团的篝火,被篝火映亮的区域内,不时会有几队巡逻的兵士。

率领江东军离开江夏城的偏将,蹲伏在一片黢黑的夜色中,眼睛眨也不眨的凝望着荆州军军营。

夜色中的军营,沉浸在一片宁静中,荆州军与汉军的将士们,好似都已经进入了梦乡,除了少数巡逻的兵士,再没有半点异常的动静。

蛰伏在黑暗中,江东军偏将等了片刻,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把手一招,率先猫着腰,往军营方向蹿去。

出城之后没走多远,他就舍弃了骑马。

荆州军和汉军始终对他们的出现没有做出反应,让他产生了一种错觉,由于敌军大意而忽视了他们存在的错觉。

错觉致使他改变了原先的作战计划,从突袭转为偷袭!

跟着他的一千江东军,也都猫着腰,飞快的蹿向荆州军与汉军的军营。

千余条黑影在夜色中穿行,他们的脚板踏在地面上,发出阵阵“沙沙”的响声。

率领江东军蹿向军营的偏将,在跑到距离军营只有三四十步的地方再度蹲了下来。

一千江东兵士纷纷跟着蹲下,一个个紧握着手中盾牌和短矛,紧张的凝望着已经很近的军营。

军营里,巡逻的荆州军和汉军沿着既定的路线行走,一队队的消失在江东军的视线中。

目视着最后一队巡逻的荆州军走进军营深处,偏将脸上流露出了一抹得意。

与荆州军和汉军厮杀,他并没有获胜的把握,可要让他率军偷袭一支沉睡中的大军,他却有着即便不能将这支大军歼灭,也一定可以一把火给军营烧个精光的信心。

眼看着巡逻的荆州军和汉军消失在视线里,偏将再度蹿起,冲向了军营外围的木墙。

由于仓促搭建,木墙内并没有建造塔楼,也没有站岗的荆州军或者汉军。

到了木墙边,偏将先是停下了脚步,抬头朝上看了一眼,随后一纵身,往木墙上蹿去。

木墙太高,他蹿了一下,竟没能扒住顶端,又掉落了下来。

“绳索!”回头向身后的兵士伸出手,偏将小声吩咐了一句。

一个兵士取出随身携带的绳索递给他,他飞快的将绳索的一段打了个死结,结成了个套子,捏着套子尾端的一截绳索甩了几甩,朝木墙顶部奋力甩去。

绳索挂上了一根木桩的顶部,偏将用力扯了扯,确定已经挂稳,才抓着绳索,朝木墙上攀去。

上百条绳索接二连三的挂上木墙,一个个江东军沿着绳索朝墙头上攀去。

没用多会,一千名江东军,就有多半过了木墙,跳落在军营内。

双脚落在军营内的地面上,偏将和进入营地的江东军一个个蹲伏在地上,眼睛不住的环顾着四周。

荆州军和汉军的巡逻队并没有出现,以他们的观察,巡逻队回来,还需要一段时间,他们有充分的时机扰乱军营并且放火!

越来越多的江东军翻越木墙跳进军营,当最后一个士兵双脚落地之后,偏将招了下手,朝着离他最近的一顶帐篷蹿了过去。

到了帐篷外,偏将从怀中掏出火折,朝后面的兵士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准备点火。

江东军纷纷从怀中摸出了火折,一双双眼睛全都看向偏将。

见兵士们已是做好了准备,偏将把手一挥,率先用火折点起了帐篷的布幔。

火折刚凑到布幔上,他耳中就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脚步声十分杂乱,离他们并不算是很近,只是从杂乱的脚步声,他就能听出是有许多人正朝着他这边跑来。

“将军,不好,帐内是空的!”刚抬头朝传来脚步声的方向望去,一个江东兵士跑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