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特工皇帝-第9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巨石运送毕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投石车旁的荆州军,投射的速度要远远快于运送巨石的速度,到了夕阳西沉,投石车已经投完了石块,射向江夏城的巨石也是越来越稀松。

起先巨石投射的密度还只是比白天要稀松了一些,到了最后,隔好一会,才有一块巨石夹裹着劲风飞向江夏城。

城头上的江东军终于松了口气。许多兵士背靠着城垛,仰脸望着天空出神。

包括凌统在内,城头上的每个人都是灰头土脸。

巨石轰击城墙,升腾起的一股股烟尘,消散之后,在人们的头上、身上留下的是成片灰蒙蒙的白灰。

望着被夕阳染上血色的天空,凌统的目光有些空洞。

他麾下江东军人数本就不多,早先的战斗中,已经折损了不少。

守卫江夏城,对他们来说原本就是个艰巨到几乎无法完成的任务,荆州军如今又多了这么些投石车,更是让战斗没了悬念。

“敌军此时暂止攻城,或许只因石块不足!”不知道沉默了多久,凌统对一旁的亲兵说道:“传令下去,将士们静待天黑,夜色深沉之时,我等自江上撤离!”

听说要撤离,等在一旁的亲兵愣了一下,愕然的看着凌统。

见他还没有去传达命令,凌统说道:“怎的还不去传达命令?”

被凌统这么一问,亲兵才回过神来,赶忙应了一声,转身传达命令去了。

江夏城外,荆州军还在不停的向投石车旁运来大石块。

投石车渐渐止住了投射,等待着石块聚集的更多。

震颤了一整天的江夏城,终于沉寂了下来。

荆州军军营内,文聘与刘琦等人站在能够看见江夏城墙的地方,眺望着已经千疮百孔的城墙。

“如此看来,再过两日,我等便可攻破江夏!”眺望着残破的江夏城,文聘对一旁的刘琦等人说道:“一旦城墙垮塌,我军可进入城内,即刻攻城!”

“诺!”众人纷纷应了一声,都没有多半句言语。

他们都很清楚,文聘说的没错。

以白天的轰击效果来看,江夏城顶多两三天,就会被轰到垮塌下来。

从垮塌的缺口杀进去,要比强攻城墙容易了许多。

荆州军和汉军人数众多,守着江夏城的,不过是数千江东水军。

水军铠甲单薄、兵器简陋,只要大军冲进城去,用不了一个时辰,整座城市就会被荆州军和汉军夺下。

天色越来越晚,江夏城一片宁静,从城外向城墙上看去,战旗飘摇,江东军依然是固守着城池。

然而城内却不是这样的景象。

数千江东军,悄无声息的聚集在长江岸边,一只只小舸被他们推进水中,每当有小舸来到,就会有十多个江东军跳上去,划着小舸到达江心。

越来越多的小舸进入长江,凌统回头看了一眼江夏城墙,长长的吁了口气。

城内的粮仓已被他下令打开,江东军将士们携带了不少粮食登上小舸。

江夏城虽说不算十分富庶,粮食却足够一支数万人的大军吃上二三十日,城池已是要被敌军攻破,凌统可不愿把粮食也留给城外的荆州军和汉军。

越来越多的江东军登上了小舸,一艘艘小舸进入长江江心。

当凌统跳上小舸时,岸上还留着的江东军,已是不足百人。

城内的百姓白日里也是不敢出门,更不用说到了夜晚,江东军撤退,竟然是静悄悄的一片,不仅城外的荆州军和汉军不知,就连城内的百姓也是不晓得。

荆州水军虽说会对附近的江面巡查,可得到了晚上,巡查也是会稀松不少。

江东军选择的撤离时间,恰好是荆州水军巡查的间隙,他们的撤走,竟是瞒住了所有的人。

夜晚悄然过去,天明时分,城外的荆州军再次向城墙展开了轰击。

城墙在巨石的轰击下喘息着、呻吟着,成片的城墙在弥漫起的烟尘中轰然坍塌。

荆州军的轰击,足足持续了三天。

他们并没有发觉到任何不妥,更没有感觉到城内的江东军,在轰击展开的第一天晚上,就已经撤出了江夏城。

“轰!”一块巨石落在了城墙声,早已被砸到松脱的城墙,终于承受不住最后的一击,轰然坍塌的了大片。

城墙坍塌,弥漫起的烟尘就犹如一片滚滚的浓雾,一眼根本看不清浓雾内部究竟发生了什么。

无数的石块依旧朝着城墙倾泻,烟尘依旧在城墙周边弥漫。

坍塌城墙四周的烟尘渐渐消散,新的烟尘不足以遮蔽城墙,在文聘和诸位将军的视线中,出现了一个大大的缺口。

望见那个缺口,文聘心头一喜,连忙向身后的亲兵喊道:“传令下去,停止轰击,全军攻城!”

命令下达,没用多会,荆州军的轰击就渐渐止了下来。

早已准备好攻城的荆州军和汉军将士们,在轰击止住的同时,发出阵阵呐喊,朝着城墙涌了上去。

将士们离城墙越来越近,让文聘感到意外的是,城墙上并没有江东军射落箭矢,整个江夏城都是一片宁静。

冲到城墙缺口的荆州军和汉军,纷纷涌进城内,远远观战的文聘等人,脸色却是越来越不好看。

太顺利的!

顺利的有些诡异!

“来人,牵马!”望着正涌进城内的大军,文聘心内觉着有些不妥,向身后的亲兵吩咐了一句。

亲兵应了一声,随后便为他牵来了战马。

牵过战马,文聘翻身上了马背,提着大刀,也不招呼刘琦等人,径直冲向了江夏城。

刘琦等人见文聘冲了出去,也纷纷上马跟着冲出军营。

城墙坍塌的缺口并不是很大,拥挤的荆州军和汉军将士们,从缺口杀进城内,有些人跑上了城头,更多的人则是冲进了凌乱的街道。

承受轰击的这面城墙,街道内的不少民宅也被巨石砸毁,路面的青石板也被砸粉了许多,街道上还凌乱的散落着许多巨石。

江夏城,在荆州军的轰击下一片凌乱,整座城池就犹如一处诡异的死亡之地,让人感觉不到半点存着活人的气息。

一些荆州军平跑到民宅前,踹开房门闯了进去。

他们从民宅内带出的,都是城内的百姓,并没有一个像是江东军的人物。

越来越多的将士涌进城内,很快整个江夏城到处都是奔跑着搜寻江东军的将士们。

沿着城内街道向前行进,越往纵深走,城内越是整洁,文聘的心情却越是复杂。

江夏城一面靠着长江,江东军若是想逃走,只要趁夜进入江中,围困城池的大军对他们并没有半点法子。

让文聘有些烦闷的是,江东军倘若撤了,江面上巡视的荆州水军应该不会没有发觉,可水军根本没给他送来任何关于江东军的消息。

他们是何时撤的?

“将军,城内并无半个江东军,府库也已被他们搬空!”正沿着街道前行,迎面跑来了一骑快马,马背上的荆州军才到文聘近前,就抱拳向他禀报了在城内探查的情况。

紧锁眉头,文聘向那军官问道:“可有询问城内百姓,江东军是何时撤走?”

“询问了!”保持着抱拳的姿势,军官应道:“百姓只晓得这几日并未在城中见到江东军,至于他们何时撤走,并无人晓得!”

“好滑的鱼儿!”无奈的咧嘴笑了一下,文聘对那军官说道:“传令下去,不得骚扰城内百姓,我军即刻接管城池。坍塌的城墙,也从百姓中征集民夫,好生垒砌!”

“诺!”军官应了一声,兜转战马掉头离去。

文聘话说的轻松,可他的心情却并不轻松。

江东军已是撤走,心情即便再烦闷,他也不会有所表现。

荆州军夺取江夏的消息,几天后传到了襄阳的庞统耳中。

得知江夏被荆州军夺回,庞统脸上浮起了一片淡淡的笑容。

他容貌生的很是丑陋,甚至两边脸颊生的都不对称,脸上露出笑容,倒是很容易给人一种诡异的感觉。

坐在一旁的陈宫和吕布,脸色却是一片凝重。

江东军进攻周瑜水军,竟能捎带着夺了江夏,可见他们并不是完全没有战力,征伐江东,他们并不认为会是一件十分轻松的事情。

第1637章不敢轻易相信了

荆州军夺取了江夏,庞统当即决定,对荆州军将士进行整编。

精壮将士编入汉军序列,老弱将士则遵循汉军以往惯例,让他们解甲归田从事农耕。

对荆州军的整编,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数十万荆州军,经过整编,留下的不过只有四成。

留下的兵力虽少,却都是精壮猛士,老弱解甲归田,也是给荆州增添了不少额外的劳力。

蔡氏、刘琮和刘琦,分别被汉军保护着送往洛阳。

孙尚香并没有离开洛阳,由于她要长期在洛阳居住下来,刘辩特意吩咐人,给她开辟了一处宅院。

洛阳城内,居住着许多平民,官宦、富绅的家庭,也都是坐落在城中。

外来客商云集,城内几乎是寸土寸金。

不少城内投机分子,曾想过哄抬土地价格,从中捞上一笔。

他们才刚着手去做这件事,朝廷就下了一道旨意,给土地和房舍定下了最高限额,以至于不少事先得到消息购置土地和房宅投机的人倾家荡产。

居住在洛阳城,孙尚香每日都能感觉的到,这座城池与建邺相比,节奏更加快了许多。

街市上的人们,都好似十分忙碌的样子,就连一些妇人,也都是行色匆匆,好像有着很重要的事情在等她们去做。

洛阳城,朝廷给孙尚香安排的住处,庭院并不是很深。

外院有着几间厢房,供仆役和护卫居住,而内院,只有个小小的后花园,和几处相连成片的小屋。

孙尚香很喜欢这样的房屋布局,以往在建邺城,她居住的地方很大,只是走一圈,都得耗费很长时间。

住在那样的宅子中,虽说富丽堂皇,却是少了几分小宅子的温馨。

尤其是眼下的情况,孙尚香独自一人居住,倘若宅院太大,护卫人数不多,必定须从洛阳城内找寻仆从。

新找来的仆从,并不深知根底,已经出过泄露她行踪的事情,孙尚香可不想在身边再多几个对她有着威胁的存在。

被人挟持了之后,回到洛阳,孙尚香并没有提及此事。

卫士们的表现也很平常,她并没有从任何人的脸上看出异样。

孙尚香每日都会观察她从江东带来的卫士,想从中找到些端倪,可这些卫士,却好似完全不知道有人已经盯上了她,每日里还是依循着以往的惯例,做着他们该做的事情。

孙尚香并不知道,盯着她这些随身护卫的,并不是只有她,还有一些连她都不知道存在的人。

坐在小小的屋中,孙尚香面前摆放着数卷书简。

蔡侯纸早就流传多年,而且价格并不昂贵,可许多人却还是习惯用竹简记事,她正在看的,就是刘辩让人特意送来的洛阳地方志。

做了汉室皇帝,刘辩本也是打算让人写本史书,可后来他发现,这个工程实在是太浩大了,于是暂时放弃了让人编纂史书,只是由一些文人写了记载洛阳变迁的地方史。

孙尚香在看的,正是刘辩下旨编写的地方传记。

了解洛阳城,首先须从它的变迁着手,孙尚香每日都会出去走上一圈,可出了被挟持的事情之后,她出门也是小心翼翼,提防着再遇见那些人。

护卫们感觉到了她的紧张,每每随行,也都是神色警觉,街市上每一个人,在他们看来都是值得怀疑。

看着竹简上记载的洛阳变迁,孙尚香有种莫名的悲凉感。

这座城池承载了太多她以往不知道的沉重。

尤其是看到董卓乱政,刘辩被废的时候,孙尚香心底竟是涌起了一种冲动。

倘若当年她已成人,而且还是个男人,她必定会如孙坚一般,领军讨伐董卓。

可惜那时她不过刚刚出生,尚且在襁褓中的孩子,在纷繁的乱世中,又能做些什么?

看着记载地方传记的竹简,孙尚香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了一阵吵闹声。

吵闹声很是凌乱,从一些人喊的话中,她隐约感觉到,好像是有什么人要闯进宅院搜寻嫌犯。

为她安置住处的,正是当今朝廷,就算是洛阳地方官府,在没有确凿的证据时,也是不可能闯进她的住处搜寻嫌犯。

让孙尚香立刻联想到的,恰恰是早先可能出卖她的人!

站了起来,飞快的跑到门口,一把拉开房门,她向外面望了过去。

前院人声鼎沸,好多人在吵嚷,不过孙尚香却看不见吵嚷的都是些什么人。

出了房间,她几乎是一路小跑着往前院走去。

才到前院,她就看见在院子站着许多全副武装的汉军。

闯进院子的汉军,头盔上都插着金灿灿的羽毛。

羽毛在风中微微颤动,给他们添了几分英武。

与汉军对峙的,是她的那些随身护卫。

双方都拔出了长剑,汉军摆出的架势,是随时会上前厮杀,而护卫们则是有些紧张。

眼前这些汉军,只从摆出的架势,就能看出他们并不简单!

“这是怎了?”见护卫与汉军对峙,孙尚香一脸疑惑的向领头的汉军军官问道:“你等因何闯进我的住处?”

抱拳朝孙尚香拱了拱,领头的汉军军官说道:“孙小姐,我等乃是大汉龙骑卫,奉陛下旨意调查小姐身旁奸细。经数日观察,我等已是寻出了奸细,此时前来,为的便是拿人!”

被假扮成皇宫卫士的人诓过,孙尚香对那汉军说的话有些半信半疑。

她歪头看着回话的军官,一脸狐疑的问道:“你等以何证明是前来擒拿内奸?”

“邓将军稍后便至!”并没有拿出任何有力的证明,军官对孙尚香说道:“小姐也是晓得邓将军,有他前来,应是不会见疑!”

与邓展也算是熟人,军官如此回应,倒是让孙尚香少了几分狐疑。

看着军官,她兵没有立刻下令让护卫们将长剑放下。

没确定这些人身份之前,孙尚香并不敢让护卫们放弃对峙,万一又遇见了早先挟持她的那拨人,护卫们收回长江,所能带来的,无非是她与护卫们全都成为对方砧板上的鱼肉!

第1638章死无对证

“守住各处入口,莫要走脱了一个人!”与孙尚香的护卫们对峙着,领头的龙骑卫军官把手一招,下了条封死宅子的命令。

闯进宅子的龙骑卫,立刻守住了宅院的正门,甚至还有几个龙骑卫占据了墙角,提防着有人翻墙逃出。

邓展没有来到,为防止冲突扩大,龙骑卫并没有做出任何不恰当的举动。

孙尚香也制止了卫士们反抗的企图,双方只是默默的对峙着。

过了大约一盏茶的光景,庭院中的气氛已是凝重到了极点,眼看就要濒临爆发的边缘,大门外走进来五个人。

最前面的,是一身甲胄的邓展,跟在他身后的,则是四名龙骑卫兵士。

进入屋内,邓展先是看了一眼被龙骑卫挡住的护卫们,随后跨步朝着孙尚香走了过去。

到了孙尚香跟前,他抱拳拱了拱说道:“陛下以为孙小姐身旁必有内应,着我等已是守候多日,终是让我等寻到了端倪,今日前来,便是要擒获此人!”

说着话,邓展也不管向他回礼的孙尚香,目光再度游走在庭院内的护卫身上。

邓展看向护卫,护卫们都是十分紧张,进入庭院的龙骑卫,也都摆出了随时上前厮杀的态势。

心里没鬼的护卫们,虽说紧张,却也感觉到,这件事情与他们并没有关系,一个个持剑的手都松开了些。

视线在护卫们脸上游走着,邓展的表情十分凝重。

他的目光最后落到了一个护卫的身上,抬手朝那护卫一指,向庭院内的龙骑卫喝道:“将此人擒住!”

当邓展指向那护卫的时候,孙尚香明显的看出,护卫浑身都在瑟瑟发抖。

一群龙骑卫应声而上,蜂拥着朝那护卫冲了上去。

眼看着龙骑卫就要冲到那护卫近前,护卫心知逃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