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特工皇帝-第9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昭话说的决绝,让孙权心内莫名的生起一阵感动。

江东孙氏大势已去,竟是还有这样的僚属,愿同他一道犯险。

缓缓的点了点头,孙权对张昭说道:“老将军忠义,某已晓得。只可惜,献出江东之后,某便手中无权,无力报答!”

双手抱拳,深深躬着身子,张昭没有再应声。

他此时已经没有必要说话,前去觐见刘辩,代孙权说出意欲献出江东的是他,一应后果理当由他来承担。

亲兵离去后没用多久便折了回来,为孙权牵来了他的坐骑。

将坐骑交于城墙下的一名江东军官看管着,亲兵飞快的跑上了城墙,到了孙权近前,他抱拳躬身行了个大礼说道:“启禀吴侯,坐骑已然牵到!”

朝亲兵点了下头,孙权没有应声,转身朝阶梯走去。

他才离开,张昭赶忙就尾随其后,跟着下了阶梯。

到了城墙下,孙权翻身上了坐骑,抬手朝着不远处的一名江东骑兵一指,向那骑兵吩咐道:“将战马借于张将军!”

孙权亲口讨要战马,江东骑兵当然不敢违拗,连忙应了一声,牵着马来到二人面前。

从骑兵手中接过缰绳,张昭也是翻身上了马背,视线转到了孙权的身上。

望着紧闭的城门,孙权脸上流露出了一片决绝。

起先他还担心刘辩只是假意招降,待到他出城迎接,便下令让汉军将他擒住,当着城墙上江东军的面把他诛杀。

一旦孙权死了,守城的江东军士气必定受挫,汉军攻城就会事半功倍!

然而事情已经临到了最后,他的面前虽然摆着数种选择,然而能够活下去的选择,却只有一种。

只不过这个选择中,还带着许多的不确定而已。

深深吸了口气,孙权眼睛微微眯了眯,抬起手,朝着守城门的江东军一摆,对那群江东军喊道:“将城门打开!”

听到孙权的喊声,江东军兵士们一个个面面相觑,并没有立刻前去开城。

城外就是数十万汉军,一旦城门打开,倘若汉军一拥而入,凭着城内这点兵马,根本连两天也是支撑不住。

守城门的江东兵士们没有动,张昭却是眉头微微皱了皱,神色间流露出冷厉的向他们低声喝道:“吴侯有令,速开城门!你等如此迟疑,莫非意图抗命不成?”

第1691章孙权献印

张昭紧跟着低喝了一声,那群江东军这才反应过来,虽说心底不安,却还是跑去将城门打了开。

领着大军,已经快到建邺城下的刘辩,远远看见江东军打开了城门,嘴角浮起了一抹笑容。

一路上,他也曾想过,孙权一旦反悔,张昭与他所说的那些便是再无效用,汉军对建邺城,也是必定会发起猛攻。

届时将会死在最后一场战役中的汉军,人数必定不少,从后方输送来的粮草,也会耗费无算!

想明白了这些关系,刘辩对孙权几乎丧失了全部的反抗能力,才提起献出江东,也不似早先那般反感。

毕竟江东孙氏也是在南征北战中,拥有了这片安身之地。

朝廷要将此处收回,只是凭着一纸诏书,恐怕真的难以有任何收效!

望见建邺城门打开,刘辩晓得,必定是孙权从城内迎出,前来迎接他入城。

从建邺城门打开一事,刘辩看出,孙权这一回应是诚心把江东献出,只要再不生出其他事端,大汉一统应是指日可待!

“陛下,城内好似出来俩人!”抬手朝着城门一指,一旁的庞统提醒了刘辩一句。

在他抬手朝城门指着之前,刘辩已经看到从城内奔出了两条身影。

望着那两条身影,刘辩微微一笑,对庞统说道:“孙权与张昭协同前来,且不带半个卫士,显见是有心向朝廷投诚!”

“陛下说的是!”点了点头,庞统满是赞同的说道:“我军兵临城下,倘若孙权不是诚心来迎,必定会委派他人。若他对陛下全无顾忌,反倒会带同一队卫士前来。然而他并没有委派别个,也是没有带领卫士,足以看出,孙权是抱着有很大可能被刘辩杀死的心态前来!”

两骑快马一前一后,飞快的朝着刘辩驰来。

眼看他们越来越近,刘辩身后走出了十多个卫士。

卫士们策马迎了上去,看到他们出了阵列,孙权与张昭也是减缓了速度。

领着十多个卫士迎上去的军官,到了与孙权、张昭只有十多步的地方抬起手止住了他们前进的道路,对他们说道:“二位请留步,此乃陛下亲征大军,敢问二位,来此何干?”

“罪臣孙权,听闻陛下领军来到建邺,携带江东印绶,特来献出江东!”被卫士拦住,孙权也是勒住马,抱拳朝发问的卫士拱了拱,先答了卫士的问题,随后将手探入怀中,摸出了一枚印绶!

双手捧着印绶递向了那卫士,孙权虽是没有下马,脸上神态却是异常恭谨。

他的一举一动,驻马立于不远处的刘辩是尽收眼底。

亲眼看着卫士军官从孙权手中接过印绶折了回来,刘辩扭头朝一旁的庞统露出了个淡淡的笑容。

“启禀陛下,前方来者乃是孙权,他口称罪臣,说是向陛下献出江东!”到了刘辩近前,军官翻身下了马背,双手捧着印绶递了上去,将孙权方才说的那些话,又都给复述了一遍。

第1692章为本将军备马

天下间的豪雄,刘辩见了不少。

不过像孙权这样年轻的,他却是见的不多。

抱拳躬身立于他面前的孙权,看起来顶多不过二十岁出头。

面朝着刘辩,孙权是满心的忐忑,生怕有一句话说的差了,惹得刘辩暴怒,让他瞬间人头落地。

骑着高大的骏马,刘辩身旁簇拥着一群汉军将领。

其中周瑜、陆逊等人,还是原先效命江东,后来才投效的朝廷。

看着孙权,周瑜倒是心内坦然。

孙策离世之后,孙权待他并不是十分优厚,他也不亏欠孙权什么。

然而陆逊面对孙权,却是面露惭愧。

倘若不是孙权破格任用,他也不可能做上江东大都督,更不可能在最后水军败北之后,还被刘辩招揽了。

投效朝廷的江东将领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汉军将领,是早先就追随刘辩的。

这些人看着孙权,一个个脸上都流露出不忿。

孙权若是稍稍早些投效,他们也不用劳师动众,兴起大军南下。

虽说将军的职责就是领军厮杀,然而天下能够尽早一统,还是每一个汉军将领最根本的愿望。

按着长剑,汉军将领都摆出了只要孙权流露出半点不恭敬,他们立刻就会上前将他斩杀的架势。

面对刘辩和他身后虎视眈眈的将军们,孙权只觉着心脏剧烈扑腾着,保持着双手抱拳的姿势,连头也没敢抬上一下。

“孙权!”低头俯视着他,刘辩嘴角挂着一抹怪怪的笑容说道:“因何想起要将江东献给朝廷?起先孙尚香写来书信,莫非不够恳切,被你熟视无睹,发起大军与朝廷抗衡。如今却是要将江东献出,莫非心中不痛?”

刘辩话中带着讥诮,孙权更觉着脸颊一阵发烧。

不过眼下并不是他在意颜面的时候,汉军已经兵临城下,而他也是在刘辩身旁。

只要他有半点不臣的举动,恐怕刘辩都会先是立刻将他处死,然后发起大军强攻建邺。

吞咽了一口唾沫,孙权诚惶诚恐的对刘辩说道:“回陛下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江东也是朝廷治下。臣早先听信了谗言,说是只要丢了江东,陛下定会要了臣的身家性命,因此才做出许多大逆之事。陛下如今亲征,臣不敢冒犯天颜,因此才要献出江东……”

“倘若朕麾下兵马稍稍弱上一些,强攻不破长江,此事又待如何?”保持着那抹诡异的笑容,刘辩身子稍稍向前倾了一些,语气怪怪的向孙权问了一句。

被刘辩问的一愣,孙权先是仰起脸望着他,随后赶忙又把头低了下去,没敢应声。

刘辩说的没错,倘若汉军稍稍弱上一些,孙权是绝对不可能献出江东。

心知肚明刘辩是什么意思,孙权当然不敢接话。

这种情况下,只要稍稍说错了一句,刘辩都能找到理由让他人头落地。

抱拳躬身面朝着刘辩,孙权额头上已是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低头看着他,刘辩比划了个请的手势说道:“吴侯既是献出江东,因何还不领大军入城?”

刘辩提出要率领大军入城,孙权连忙侧步站到一旁,躬身说道:“陛下,请入建邺!”

点了下头,刘辩朝身后招了下手。

赵云领着五千羽林卫出了队伍,策马朝着建邺城去了。

马蹄阵阵,孙权只听得雷鸣般的马蹄声渐渐走远,他却是连头也不敢抬上一下。

羽林卫进入建邺,即便是建邺城内的江东军奋起反击,怕是也保不住城门不失。

更何况,献出江东是孙权的决定,临出城时,孙权已经向守城门的将军下达了命令,要他在汉军入城时,不得做任何抵抗。

当然,前提是他没有被刘辩砍掉脑袋!

五千羽林卫奔向敞开着的城门,径直冲进了城内。

守着城门的江东军,眼睁睁的看着赵云引领汉军进了城,却是没有半点抵抗的动作。

孙权有了吩咐,汉军人数又远远多于城内的江东军,在每个江东军看来,这场仗都是能不打最好不要打起来。

进了城,赵云并没有将羽林卫分散开来,而是死守住城门,提防着从城内冲出敢于反抗的江东军。

孙权献出江东,消息事先是多半封锁,除了少数人知道,大多数江东军都是不清楚情况。

当他们有汉军进城时,一个个还都以为城内出了细作,故意把汉军放进了城中。

这部分江东军,以凌统厮杀的念头最盛。

听说有汉军进了成,凌统吃惊之余,赶忙向身后亲兵吩咐道:“传令下去,全军整备,与敌军拼死厮杀!”

“凌将军!”亲兵正要去传达凌统的命令,一个江东军官策马飞快的朝他这边奔来,还没到凌统近前,那军官就高声喊道:“吴侯有令,江东已是献于朝廷,朝廷大军进入城中,任何人不得前去骚扰!”

军官带来的消息,不仅让凌统愣住了,就连他麾下的江东将士们,也都是满脸的愕然,并不相信孙权会在还没开战之前,就把江东给献了出去。

满脸愕然,凌统嘴巴微微张着,愣了一下才向那军官问道:“可有探听属实?莫要是别个放的风声,蓄意将建邺城门打开,却说是吴侯的意思!”

“凌将军!”凌统不相信孙权会轻易献出江东,军官脸上流露出一片焦躁,对他说道:“吴侯眼下正在城外,与当今陛下一同进入建邺,倘若凌将军不信,大可着人前去看上一看!”

听说孙权出城迎接刘辩,凌统晓得,江东恐怕真的是被献了出去。

凌操是死在前去进攻周瑜的战斗中。

自打凌操战死,凌统早就抱定了与江东共存亡的信念。

如今突然得到孙权献出江东的消息,他心内必定是会生起一片落寞。

为报父仇,凌统不肯向朝廷投降,然而身为将军,主家已是投诚朝廷,他麾下虽有兵马,却又不能违拗孙权的意思。

满心愤懑,凌操跨步跑上城墙。

扶着城垛朝城外望去,凌统看见的是火红一片望不到尽头的汉军,正列着整齐的队伍,朝建邺城开进。

汉军队列最前面那匹雪白战马背上的,是一个身穿金色铠甲的人。

远远望着那人的身影,领军厮杀无数的凌统,竟也是感觉到一阵压力朝他扑面而来。

这股压力极其强大,让凌统感觉到有些喘不过气来。

深深的吸了口气,他朝那人身旁看了过去。

果然,在那人身侧稍微靠后一些的地方,骑马行进着的,正是孙权。

距离甚远,凌统并不能看到孙权的表情,然而从孙权低头耷脑的模样,他却是能看出,走在前面的那人身份必定尊荣。

不用多猜,凌统也是晓得,领军来到建邺城的,正是大汉皇帝刘辩。

刘辩亲自来到建邺,很是出乎凌统的预料。

他嘴巴微微张着,一脸愕然的望向孙权和刘辩,半晌也没言语。

“将军,怎办?”他正望着城外,一个偏将凑到他跟前,小声向他问了一句。

偏将的意思很清楚,是在询问他,汉军进入建邺,究竟是像其他江东军一样放下兵器受降,还是拼死做最后一战。

凌统与汉军之间有仇,他麾下的偏将也多是晓得,当然不会认为他甘心向朝廷投降。

望着正向建邺城浩浩荡荡开进的汉军,凌统深深的吸了口气,当他呼出的时候,好似做了个让他十分放松的决定,对那偏将说道:“既是吴侯献出江东,我等力保也是无用,将士们都有身家老小,无须与某一同折了性命。告知将士们,要他们放下兵刃,接受朝廷招降!”

“诺!”应了一声,偏将转身就想离开。

凌统能做出这样的决定,让他也是松了口气。

数十万汉军进入建邺,凌统只要敢于领军反抗,凡是参加的抵抗的江东军,最终必定只有一死。

能够不与汉军厮杀,也是凌统麾下江东军心内的期盼。

偏将刚要离去,凌统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对他说道:“为本将军备马!”

“将军作甚?”凌统突然要求备马,偏将愣了一下,下意识的问了一句。

并没有回答偏将,凌统只是朝他摆了摆手说道:“无须多问,只管备马便是!”

“诺!”狐疑的看着凌统,偏将也是没敢再多问,应了一声,转身离去。

没过多会,就有一名亲兵为凌统牵来了一匹骏马。

拉着骏马到了城墙脚下,亲兵飞快的跑上城墙,到了凌统近前,抱拳说道:“启禀将军,马匹已是备妥!”

得知马匹备妥,凌统冷着脸点了点头,朝那亲兵摆了下手,跨步下了城墙。

翻身上了战马,凌统从一旁的兵士手中接过兵刃。

他正要策马离开,一队亲兵赶忙跟上。

感觉到有亲兵跟上,他勒住马回头看了一眼,锁着眉头向那队亲兵问道:“你等随着本将军作甚?”

平日里,这队亲兵总是跟随着凌统,被他这么一问,兵士们反倒是都愣住了,一个个面面相觑,不晓得该如何回应才是!

第1693章私仇

扭头看着跟在身后的一队亲兵,凌统紧锁眉头,向他们低声喝道:“都退回去,无须跟着本将军!”

亲兵们一个个面面相觑,狐疑的看着凌统,并没有立刻退下。

见他们不肯退下,凌统把眼睛一瞪,冲他们喝道:“莫非你等要违抗军令不成?”

被他一喝,亲兵们这才回过神来,赶忙退了下去。

喝退了亲兵,凌统兜转战马,往汉军进城的那一侧城门去了。

城门外,浩浩荡荡的汉军将士们,排列着整齐的队伍,正朝着城门内涌进。

除了还没有入城的汉军,进入城内的也是不少。

刘辩在孙权的陪同下,也是早已进入了城中。

最先进入城内的羽林卫,负责四处的警戒,而汉军将士们进了城,则是纷纷在孙权派出的江东军引领下,接受城内各处江东军投降。

驻马立于离汉军颇远的地方,凌统眼睛微微眯着,目光在汉军之中四处搜寻。

他寻找的不是别个,正是先前与他厮杀,使得凌操殒命沙场的周瑜。

汉军太多,想要找到一个人又谈何容易。

凌统正四处张望,他身后突然传来了一个喊声:“那江东将军,此城已为朝廷接管,还不速速放下兵刃?”

听到喊声,凌统眉头紧紧锁了起来,猛的转身朝后看去。

这一看不打紧,他看到的正是与一名身后背着双戟的汉军将领在一处的周瑜。

周瑜身旁,以往有赵云陪同,进入城内,赵云率领羽林卫先行进城,陪在他身边的换做了太史慈。

凌统并不认得太史慈,见周瑜身旁不是赵云,心中暗暗叫了声好,大喝了一声:“周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