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远东1628-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本我们的设想是采用巴根廷帆型,前桅设置横帆,中后桅帆、桅间支索辅助帆、船首帆全部采用纵帆,但是考虑到我们的舰队将来横跨大洋的时候。如果采用横帆为主的设计,依靠强大的季风,可以达到9节左右的高速,如果机帆并用能达到12…14节。这几天我们在海试的时候,也证明了我们的想法。

纵帆的优点是风帆几乎可以任意绕桅杆转动,从而实现逆风行驶,在任何风力的情况下都不受风向变化的影响。再有就是需要操帆的人手也比较少。但纵帆在顺风航行的时候,速度没有优势,风力太猛烈的话,对纵帆的影响也比较大。

西方全帆装横帆船之所以无法实现逆风航行,是因为木质桅杆较高,为了固定和有效支持桅杆抵御风浪,设置了侧支索、前支索、后支索,限制了帆桁的转动。横帆的横桁,虽然可以向左右偏转,但是帆桁会被侧支索挡住,所以主帆远远不能转动到纵向的位置。

所以在逆风的时候无法充分利用风力,只能采取“之”字形航行线路,利用船身角度的变化,使风帆帆桁形成纵向,让全风帆的横帆船具备逆风行驶的能力,但是这样一来,速度可想而知。所以这个时代的横帆船大都是利用季风的变化,航行于各个大陆之间,每年只能跑一次,如果误了季风就只能等到明年再走。

这一点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什么问题。我们采用了一体式钢制桅杆,和船身的钢制船骨紧密相连,强度大大增加。所以前桅杆中桅杆只保留了前后支索,取消了桅杆两边的侧支索,从而实现了横帆可以自由偏转到纵向的能力。

而且后桅帆采用了纵帆设计,既保留了顺风的高航速,也具备了在风力多变的海域可以航行自如的能力,甚至在逆风的时候比全纵帆的风帆船能更好的利用升力,速度自然更快。

至于操帆人数的问题也没什么,经过我们的优化,采用了大量现代社会的轴承、合金材料滑轮组、敕轮等现代技术帆具索具系统,不但操帆人数照比全帆装横帆船少了近一半,效率也提高了几倍。”

高建国在船上四处看着,他对风帆船并不是很了解,所以就对旁边的李奇聪问道:“你们造的船和那些缴获的洋鬼子船也没什么两样吗,我记得有一种快船叫什么飞剪船,据说速度很快。我们为什么不制造几艘飞剪船。”

没等李奇聪说话呢,乔海鹏就笑着道:“飞剪船固然很快,但是为了提高船速,把船身设计得细长,牺牲了船只在大海中的稳定性,横摇纵摇的幅度非常大。尤其是在穿越大洋的时候,往往是风高浪大,船体并不适合现代火炮的射击。我们在船上装备两门的D…44式85毫米加农炮,依靠我们现在配备的火炮观瞄系统根本无法保证射击的准确性。”

李奇聪也笑着道:“其实我们的船借鉴了很多飞剪船的技术,除了船体较宽以外,船体的设计和飞剪船有很多相似之处。和这个时代的风帆船还是有显著区别的。你注意到没有,我们的船甲板从船首到船尾非常平坦,没有任何额外的建筑或是台阶。

船身也比同吨位的风帆船低矮,船体的宽度也窄了许多,水线上只会设置一层甲板。船底也采用了一些现代舰船科学的流体设计,并加装了减摇鳍,大大减轻了船只横摇幅度。

在船首我们还采用了比一般风帆船要长出很多的钢制空心船首,不但提高了船体的稳定性,还有足够大的空间安装了四片三角纵帆。顶桅帆上挂有月亮帆和支索帆,船体两侧还有外伸帆桁翼帆杠,也可以挂上翼帆,加大了帆的横向外伸面积,顺风时候能更多的利用风力。

我在现代社会的时候,曾拿着这艘船的实体船模,托了很多老关系,在不同的科研机构做了不少的测试,还厚着脸皮去求了一些船舶的专家教授,光是船体就改了几次,风帆布局更是一改再改,这才有了现在的这艘船。

我们也设计了一款纯粹的飞剪船,排水量350吨左右,以后作为我们公司的联络邮船,用于海外领地岛屿间的联络,以及运送一些重要物品使用。船型采用空心船首,长宽比达到了,采用纵帆为主的设计,顺风最大时速保守估计能达到14节。船尾装配了两台苏式卡车柴油发动机改装的两套舰用发动机动力总成系统,纯发动机动力的航速可以达到6节…7节。”(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PS:感谢天风无云的月票支持,谢谢大家订阅本书

第二百二十四章 空军部的野望

高建国听得一头雾水,只是迷迷糊糊的频频点头。旁边的李明倒是听出了一些门道,他笑着道:“看来这艘船就是单纯的战舰啊。这艘船火力怎么样?船上除了必要的煤和水,其他物资是否充足?”

李奇聪笑着道:“舰体甲板的烟囱前后,各设置了一门85毫米加农炮,船首船尾各设置了一门双23毫米高炮,还配备了四挺毫米高射机枪。采用了技术部门最新研发的第二代舰炮观瞄系统,反应时间提高了很多。

我们把这款机帆船定位于巡洋战舰,一切都是以制海权为宗旨设计建造的,所以并没有预留货仓的位置。为了提高适航性,只设置了三层船舱,还全部被精煤、淡水,以及弹药和物资占据的满满的。全舰共有官兵195人,战舰自持力的极限是120…150天,具备了远洋持续战斗的能力。

经过我们不断改进,战舰的操纵也变得相对复杂。好在海军部在一帮荷兰船长海员的帮助下,经过几个月的远洋训练,现在已经可以独自驾驭全帆装的风帆船,我们的船相比这个时代全帆装的分帆船要简单很多了。就算在海上遇到狂风暴雨,或是遭遇海战也可以凭借蒸汽动力的帮助立于不败之地。”

旁边的王和点了点头道:“除了我们在现代社会生产的8艘机帆船的标准化构件,我们以后是否有能力继续生产这种机帆船?还有这种机帆船的蒸汽动力机构的稳定性怎么样?”

李奇聪苦笑着摇了摇头道:“目前还不行,很多关键部件不能应付。但是蒸汽动力系统应该没什么问题,我们在现代社会已经经过了长时间的测试,表现一直非常稳定。当时还因为天天产生的黑烟,被环保等执法部门警告处罚过几次。

完成这8艘机帆船的组装任务,我们会为海军部生产一些近海舰船,比如之前说的那种350吨级的木质飞剪船。还有150吨级的斯鲁普船单桅纵帆船,装上一套柴油发动机改装的动力系统,在按上火炮机枪。作为我们近海巡逻防御的主要力量。再加上我们的三艘登陆舰、十艘武装渔船、两艘捕鲸船和二十几艘风帆船组成的海军力量,足以应付所有来自的威胁。”

乔海鹏也笑着道:“不算其他舰船,光是这8艘机帆船,就足以横扫亚洲洋面了,现在海军部的舰船已经足够了。你们造船厂以后就踏踏实实的为我们研制更高一级的战列舰吧,有生之年我还想率领全钢战列舰扫荡欧洲呢,哈哈……”

大家听到他的话。都哈哈大笑。李奇聪摇了摇头道:“我也想啊,只是想要完成这个目标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虽然我们不缺技术,但还是要一步步的稳扎稳打,基础工业马虎不得。

我们下一步,将会在五艘吨位大一些的风帆船加装一部大型蒸汽锅炉动力系统。现在这几艘风帆船正在造船厂接受改造,有了蒸汽动力的推进,这五艘风帆船的战斗力将会成倍的增加。起码执行一些辅助任务是没有问题的。”

两艘机帆船的入役,让公司海军部终于有了两艘真正意义上的风帆战舰。不久的将来8艘机帆船甚至可以取代三艘登陆舰完成任何海上军事任务。

陆军部和海军部相继有了好消息,也把空军部的几名大员弄的心痒难煞。现在空军部招收的100名新兵已经结束了基础训练,正在空军部接受专业的培训。

其中30名新兵成为了预备飞行员,天天在海参崴北部的起点镇守备区。接受飞行训练,现在正在进行理论课的教学。剩下的70人将会作为空军部的地勤人员来培养。包括机械维修、地勤指挥、机场地勤等几个专业。

作为军委会技术专业性最强的部门,空军部的这批新兵可能需要经历很长时间的培养,才能真正的走上工作岗位。

但是他们看到陆军部和海军部现在搞得有声有色,一个个也都坐不住了,纷纷相互串联,然后几个人聚在空军部开始研究。

李元聪面色凝重的说道:“同志们,自从来到这个时空。我们空军部屡立战功,成功解救了李明和特战队。老丁还冒着生命危险在黑夜起飞,阻止了鞑子的进攻……”

旁边的丁为国听到这里,实在是听不下去了,他急忙摆手说道:“我的李大部长,就我们几个人,你就不要拿腔作调了好吗。我们现在是在一起商量我们空军今后的工作如何开展。你扯这些没用的干什么。大家集思广益,想出一个好办法,让我们空军也能做出成绩来。

麻痹的,我们空军这么重要。公司却总是想不起来我们,你看看陆军那帮土鳖,再看看海军那帮假正经,公司在他们身上投入了多少,而我们空军部呢,把我们往这里一扔,就无人问津了,我特么不服……”

栾树平弱弱的道:“哥们,其实我们空军的投入不少啊,我们几架飞机,加上飞机大修车间,各种配件什么的不少了。而且我们这里的机场、机库、维修车间都快赶上我们在部队的标准了。我们才6个人,按人头算下来,我们的人均投入应该最多才是,我……”

丁为国一听就急了,指着栾树平就吼道:“叛徒,你就是个叛徒,我们空军部怎么出了你这样的人,你气死我了,羞于与你等为伍……”

他说完就扑向了栾树平,空军部的其他人看着两个人在那里扯淡都哈哈大笑,弄得李元聪无可奈何,他只好苦笑道:“你们一会儿再闹行不行,现在开会呢,严肃点……”

丁为国从栾树平的身上爬起来,愤愤不平的道:“我们真得想点办法了,再这么下去,我们空军部就会被彻底的边缘化。我们空军在未来的战争中应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谁失去了太空,谁就失去了未来,没有制空权,战争就注定要失败……”

当丁为国在那里激情飞扬的时候,旁边的栾树平哈哈笑道:“你放心,现在你就是骑个笤帚上天,也没有人跟你争制空权,这个时代的天空干净着呢。可能会有几只老鹰、乌鸦什么的跟你争一争家雀和虫子什么的,其他的时候你放心大胆的飞吧,只要别撞树上就行。”

丁为国说得正嗨呢,冷不丁又被栾树平给打断了,气得他又扑了上去。惹得大家又跟着哈哈大笑。只有李元聪坐在那里掩面而涕,空军部真是太特么难管理了。

闹了好半天,大家才又回到了正题上来。栾树平苦笑道:“其实我们空军部确实就是这个情况,我们还是踏踏实实的训练新兵吧。”

大家听了他的话,都没了精神。李元聪也摇头道:“现在公司就算是马上开发研制飞机,也顶多是一战的那种老飞机,航速低,航程小,作战半径有一二百公里就算不错了。现在能出动的也就是我们这两架”大篷车“了。得了……散会吧,我们还是踏踏实实的训练新兵吧。”

就在大家起身要走的时候,一直没吭声的丁为国突然说道:“其实我们空军还是可以在未来战争中占据一席之地的,我有个想法,不知道能不能实现。”

他说完看了眼大家,然后凝重的说道:“我刚才想了半天,空军部要想在公司以后的战争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大家就别再寄望什么斯图卡、B…29了。我认为最现实的目标有两个,第一就是飞艇。

飞艇的优点很多,首先是飞行平稳,操控性好,便于驾驶,再就是安全性好,对起落场地要求低,续航时间长,航程较远,有效载重量大。而且运营成本远远低于其他航空器。大家试想一下,如果部队深入内陆作战,战线延绵几千里,光是后勤就是一大难题。

解决这个难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大型硬式飞艇。航程几千里,装载几十吨后勤补给物资,将物资送到前线战士们的手中,而且还可以将前线的伤员送到后方。除此之外飞艇还可以执行侦察、轰炸等任务。甚至可以吊装着火炮、汽车,直接投送到几千公里外的战区。除了飞艇谁能做得到。”

大家听了都来了精神,但栾树平却皱着眉头道:“大哥,你说的确实有道理,也很吸引人。但是那个大型飞艇,以公司目前的能力怕是再有几年也无法实现吧。”

丁为国哈哈笑道:“要不怎么说你傻呢。我们可以先造小一点的啊,总不能一口吃个胖子吧。我们可以先用小飞艇在训练中慢慢积累经验,采用小步快跑的方式,慢慢的发展吗。至少这第一步总要迈出去吧。”

李元聪也来了精神,他兴奋的道:“老丁,你这个想法好啊,哈哈……对了,你不是说还有一条出路吗,你快说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PS:感谢稻草人大大的月票。也感谢订阅本书的朋友,谢谢大家

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飞艇计划

丁为国一看大家都比较感兴趣,他也来了精神。

“我觉得目前我们还总是抱着现代社会的思维不放,总想着那些先进的战机,希望一下子就弄几百架斯图卡,这肯定不现实。我认为下一条出路就是三角翼飞机。你们别撇嘴,别看三角翼飞机性能不怎么样,可是以后我们还就得指望他们出菜。“大篷车”倒是先进,你能开着它轰炸马尼拉吗?”

李元聪不服气的道:“别说大篷车了,就算是二战也没有几种飞机具备那么大的作战半径。可你那个三角翼飞机就更不行了吧。”

丁为国嘿嘿笑道:“三角翼飞机还真就能轰炸。你们还别不信啊,我把三角翼飞机拆了,然后装到船上,在马尼拉附近登陆,然后稍微平整出一块平整点的土地,把三角翼飞机装上,挂上炸弹起飞不就能轰炸马尼拉了吗,哈哈……”

大家一听顿时就愣了,可不就是那回事吗。那玩意儿根本就不麻烦,他们空军部的几个人就能轻松的组装起来。后勤维护那就更简单了,带几桶汽油够它飞一阵子的,有块稍微平整的地面就能起飞,然后凭借无线电或是其他方法导航,还真能实现轰炸马尼拉的任务。”

丁为国继续兴奋的说道:“以后深入内陆作战也一点问题都没有,拆散了往马车上一装,一辆马车就搞定。甚至可以让兵工厂的技术部门研制一套马匹携行装具系统,那样我们空军部也可以翻山越岭了,然后突然驾驶飞机突袭敌人后方,想想就爽啊。”

现在大家都来了精神,这个想法可太好了,如果按照这个设想,那空军部以后岂不就是特种部队般的存在了。没想到他们一直瞧不上眼的三角翼飞机,居然还能成了手中的利器。

李元聪兴奋的道:“老丁,我算彻底的服你了。竟然有这么好的想法。真是太好了。现在大家也都别闲着,老丁已经为大家打开了思路,我们也都集思广益,把空军部未来的战斗理念整理出来,这对于我们空军部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栾树平点了点头道:“把三角翼飞机当成前线战术支援飞机,这个想法非常好。但是如何导航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中之重,如果没有完善的导航,面对陌生复杂地域,我们驾驶三角翼飞机就会时刻处于危险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