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远东1628-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的反击竟然如此凶狠。

荷兰人还是头一次遇到如此凶悍的势力,东印度公司在南洋的海上力量,在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里,竟然被他们击沉了大半。而且还破了他们在台南大员的热兰遮城堡。

面对这样严峻的情况,东印度公司召开了会议,认为此时他们最大的敌人,是爪哇的马打兰苏丹阿贡,如果不解决这个麻烦,巴达维亚随时都会陷入危机之中。

班达海的香料群岛才是他们在东南亚最大的利益所在。毕竟想要控制大明的商品不是短期能达成的,就算远东公司不插手,葡萄牙人、大明东南的海盗也一直在拼命的阻挠。

所以暂时撤出大明的东南沿海,对他们损失并不大。而且他们一想到远东公司就感到头皮发麻,换成谁也不愿意与一群疯子为敌,还是实力强大的疯子。所以与远东公司和谈的声音占了大多数。

于是,巴达维亚总督派出了东印度地区评议会的评议员总管弗兰克。亲自赶往马尼拉与远东公司进行谈判。弗兰克在荷兰东印度群岛也算是前几号人物,这次派他前往马尼拉,就是希望与远东公司签署一份新的合约,重新划定双方的势力范围。

现在面对远东的逼人的气势,他们是在是扛不住了。再这么折腾下去,谁知道远东那帮疯子还能做出什么事请来。现在他们关键是确保他们在班达岛的香料贸易。现在他们惹不起远东公司,只能暂时放弃大明沿海的利益。

荷兰东印度公司派弗兰克到了马尼拉,充分显示了诚意,李明也适时的回到了马尼拉和弗兰克见了面,就双方近期出现的事情,达成了彼此谅解。

又经过十几天的扯皮,终于签署了一份双方暂时都满意的条约。条约划定了双方的势力范围。基本确立了双方以吕宋岛为界,南部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势力范围,远东公司不得轻易派船进入。

北部则是远东公司的势力范围,荷兰动印度公司撤出台湾,但是远东公司必须为荷兰东印度公司提供大明的商品,交易地点就设在马尼拉。

远东公司交还先前扣押的荷兰船只,但是船上的货物属于西班牙远征军的军用物资,远东全部予以没收处理。但荷兰并不需要为那些船只交付赎金。远东俘虏的荷兰人,荷兰东印度公司为他们缴纳了赎金把他们领了回去。

经过近一个月的忙碌,终于尘埃落定。远东公司终于达成了自己的战略意图,成功的将荷兰人的势力清出了大明的东南沿海。

为公司彻底控制南洋商品流通渠道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现在时间已经是1630年2月,主力舰队还有一个多月就要回归海参崴。李明也开始对吕宋岛的各方面工作进行布置。

首先是和西班牙远征军举行了一次正式的受降仪式,远东公司正式接受了恩里克的投降,为他保留了足够的体面。并建立了一座相对正规的战俘营。收容那些西班牙俘虏。而恩里克则是住进了一座独门独院的西式小楼里,享受着他应有的待遇。

吕宋岛各地的土著已经集中管理,一座座规整的新建村落在吕宋岛各地兴建了起来,这个工作非常繁重。好在现在吕宋岛的土著并不多。再加上一大票的土著带路党的帮助,这项工作也终于全部完成。

随舰队前来的海外兵团两个旅,以后的驻地就在吕宋岛,接下来为他们分配土地和土著女人的工作,将由萧汉光等民委会的员工负责。

成立吕宋岛守备区,由两个海外旅、外籍军团、吕宋步兵团,以及一些直属支援部队组成。

两个海外旅一个将驻守在八打雁,一个驻守在达古潘。他们每年还要轮流派出一个营去台湾淡水和安平两座城堡驻扎。他们还要负责管理外籍军团,八个雇佣军连队分别驻守在吕宋岛各地。

马尼拉由新训的吕宋步兵团驻守,另外陆军部一个排和远东师一个机炮连将留在马尼拉,作为吕宋岛管委会直属部队。

李明还组建了远东公司南洋舰队,两艘新锐级帆船,四艘快速风帆船将是舰队主力,驻守在马尼拉湾。吕宋游击舰队则是并入南洋舰队,组建四个分舰队,分别驻守在黎牙实比、卡西古兰、民都洛岛和巴布延群岛。

贺五这段时间又吸收了一部分海盗,远东公司的赫赫凶名,让各地的小股海盗趋之若鹜,纷纷赶来要求入伙。最远的甚至有东南沿海的海盗。

布置完吕宋的安全守备工作,李明又接见了郑氏兄弟,和他们长谈了一次,然后把他们介绍给远东分公司的经理梁玉洁,接下来的工作将直接交由远东分公司接手。

郑氏兄弟自从和李明出海见识了远东战舰。就彻底放弃了自立的心思,开始专心充当远东的狗腿,他们负责福建沿海的华商,而且还要为远东在台湾两处城堡提供补给。

今年情况也就这样了,郑氏兄弟整合福建的大明海商,通过他的影响力,以及大明水师游击的这个身份。控制福建各路海商。

公司去年已经在舟山海域的一座小岛,建立了无线基站,并派驻了一个无线通讯小组,专门负责公司与宋世平进行沟通。今年宋世平的任务也很重,他将在江浙两湖一带结交各路明商。

至于广东沿海和澳门,今年是没有精力管了。先消化现有胜利果实。今年能将吕宋岛、江浙沿海、台湾岛和福建沿海的工作做好就不错了。

攻略澳门的计划实在是太大,李明也不能轻易做出决定,他还是决定把这个事情上报董事会,毕竟这其中涉及到大明广东本地的官府,一旦惊动大明朝廷,可能就会影响到他们的接下来的计划。必须要制定一个详实可行的计划,待明年一并解决。

海参崴北部的起点镇。今年的秋收再一次取得了丰收,农林部在起点镇种植的4万亩玉米,2万亩的土豆。1万多亩的地瓜,还有几千亩的大豆、花生,都收获颇丰。

再加上海参崴的两万多亩农作物,今年冬天海参崴共入库储存了玉米两万多吨,土豆两万多吨,地瓜四万吨。还有大量的玉米、花生。再加上入秋种植的大量秋白菜、青红萝卜、卷心菜、荠菜头、雪里蕻,制作了大量的泡菜、酸菜和干菜。

公司渔业公司日以继夜的捕鱼、捕鲸,海产品加工厂和罐头厂也加工了大量的鱼肉、鲸肉罐头。鱼干、鲸肉干和干贝更是堆积如山。

朝鲜当局今年在夏天就把50000石稻米送了过来,而且只是象征性的收了些银子了事,生怕远东这个恶邻再次打上门去。

济州岛今年的粮食作物也取得了丰收,不但可以做到自给自足,甚至还往海参崴拉了不少的粮食。虽然今年江浙因为去年李明宋涛大肆购粮。使得粮价升了不少,但宋世平还是在入冬前,往郁陵岛运了近100000石稻米。

俄罗斯岛养殖基地,种鸡孵化中心。肉鸡场、蛋鸡场、养猪场、肉兔獭兔养殖场、鸭鹅养殖中心、菌类培育中心,今年也都陆续出产,但因为规模有限,除了菌类培育中心能保证海参崴的部分供应,其他只能保证军委会各地的部队、公司员工和正式劳工的供给。养殖中心将继续扩大规模,在明年入冬前就能做到满足整个海参崴的供给需要。

去年高建国和李明去暹罗和江浙拉回来的几万吨粮食,今年还剩余不少。所以今年海参崴二十几万人的越冬粮食非常充足。公司所有人都长出了一口气,去年的粮荒让大家至今都心有余悸。

今年入冬以后,公司又开展了第二次劳工冬训,因为有了去年的经验,所以实施起来顺畅了许多。而且五十个火枪民兵连的民兵将成为今年冬训教官的主力。

与之同时进行的还是整整几个月的大规模思想教育,开展大规模的扫盲,全方位对第二批辽民进行洗脑教育。几个月以后,每个新来的辽民都好会有种脱胎换骨的变化。

PS:感谢一如往昔、FlyIng的月票支持,感谢ㄚ…辰呆的打赏支持,感谢为新章节点赞的朋友,还有首赞的书真棒大大,谢谢大家的订阅支持

第二百八十一章 这小子的心野着呢

公司对海参崴移民的冬训,不论现在或是将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远东一项重要举措。事实证明,效果出乎预料的好。

第一批移民经过了几个月漫长的冬训,改变之大难以想象。涌现出了一大批积极分子,他们现在正活跃在海参崴的各个工作岗位上。

所以第二批东江镇移民的冬训,公司更是非常重视,几乎所有员工都参与了进来。去年表现优秀的劳工,成了今年冬训教官的主力。

今年冬天军委会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部队的训练上,教导旅、守备旅、山地团和工兵营训练强度极大,整个冬天无论天气多么恶劣,都没有影响他们的训练。

高建国还亲自带领部队进行了四次野外拉练,整个拉练过程都以实兵实战为背景进行的,着重锤炼部队指战员的作战意志和战场应变能力。

在部队行进的过程中,经常会有作战任务突然传达下来,远东师的步兵、炮兵、工兵、辎重、通讯各个兵种,以及各种支援作战单位,都要根据作战命令做出应对部署。有时候甚至空军也要全程参与进来,使用三角翼飞机、直升机和无人机为部队提供空中侦察、攻击支援。

海军部每年冬天都会例行南下训练或是执行任务,今年除了组建联合舰队去了马尼拉,剩余的船只则是集中去济州岛越冬,在济州岛附近海域进行例行的训练。

公司原来的五十个火绳枪民兵连,今年进行了扩编,每个民兵连增至五个排,人员也增加到150人,大批在上次鞑子夜袭作战中表现优秀的排长,直接提升为民兵连长。

一批由军委会政治部培养的政工干部,下到了连队担任指导员。不光如此,移民营每个大队部都配备了一名教导员,协助大队长、副大队长管理移民。主要负责移民的思想教育工作。

刘德贵现在作为民兵连长,负责3000名移民的冬训任务,这其中就包括他所在大队部的移民。他们都是教导队训出来的,别的先不说,训兵的狠劲倒是学了个十足,每名教官准备了一根棍子,轻则喝骂。重则劈头盖脸的就是一顿棍子。

这帮新移民这几个月算是置身在水深火热之中了,但是每月训练结束可是要考核的,考核成绩直接与工分票挂钩,任谁都不敢糊弄。

有些笨点儿的移民,因为接受能力差,害怕通过不了考核。拿不到工分票,所以每天利用业余时间还要加练。其实冬训科目也就是队列、体能、器械、越野,以及紧急集合、基本内务等部队基本训练科目,只要咬咬牙就能过关。

刘德贵背着手在各个移民训练场地来回的走了几圈,经过近两年的磨练,他身上已经找不出丝毫以往苦逼辽民的影子,渐渐的有了些威严的气势。

对于管理手下这些民兵和辽民。他现在已经是得心应手。自从经历了上次的那场苦战,刘德贵也比以前变得更加沉稳,现在他是公司重点的培养对象,也是今后辽民中的基层骨干。

突然,他看到一群人从远处走了过来,刘德贵仔细一看,才发现来的人是一群大首长,他连忙大声喊道:“都有了。立正……”

大家听到了刘德贵的口令,无论是民兵教官还是冬训的移民,都不自觉得以标准军姿站在原地。

刘德贵大步跑向大首长,在守备区司令员乔海鹏的面前立正敬礼,大声喊道:“首长同志,第二十一火绳枪民兵连正在执行冬训任务,请您指示!”

乔海鹏也回了个军礼。然后肃然道:“稍息,继续训练……”

刘德贵又敬了个军礼,转身大喊道:“都有了,继续训练……”

他喊完就跟在一群首长的身后。陪同他们视察辽民冬训的情况。乔海鹏领着几个常务董事在这里走了走,看了一下各个场地的训练情况,然后大喊道:“刘德贵……”

“到……”

刘德贵听到乔海鹏喊他,马上跑了过去。乔海鹏走到刘德贵的身边,为大家介绍道:“这个就是带领一个排的民兵,死守移民营通道口的排长刘德贵,哦……现在他已经是连长了。无论是管理民兵连,还是担任移民大队部的大队长,都表现的非常优秀。”

高建国走过来,重重的和刘德贵握了下手,然后笑道:“我早就听说了你的事迹,在那种情况下,还能死扛住鞑子的进攻,真是好样的。”

刘德贵激动的跟什么似的,他突然觉得此刻是一个机会,于是大声说道:“报告首长,我有个请求,我想当兵!只要能当兵杀鞑子,让我干什么都行。”

大家听了刘德贵的话,全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王和调侃道:“刘德贵,你现在虽然是民兵,但怎么也算是我们民委会的人,你这么急着去军委会,这是明摆着看不起我们民委会吗。”

刘德贵一听就毛了,他愣在那里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大家看着刘德贵的窘态更是笑得不行。

高建国拍了拍他的肩膀道:“鞑子那次夜袭以后,陆军部的一些干部就有把你调进部队的意思,但是被我拦下了。我相信你到了部队,也绝对能成为一个好兵。但是你要是当兵就可惜了,你们是公司的基层骨干力量,以后要是我们打回辽东,还需要你们这些人帮着公司管理呢。”

听了高建国的话,刘德贵虽然有些失望,但心里也非常激动。

“谢谢首长,公司把我从鞑子的手里救了下来,还给我分了房子和女人,去年冬天我屋里的娘们还替我老刘家留下了个种,以后我老刘的命就是公司的,就算是刀山火海,我刘德贵都不带眨眼的。”

王和也走了过来,意味深长的说道:“现在辽东还有很多辽民活在水生火热之中,我们正在积蓄力量,几年后就会打回辽东。你要好好工作,带好你手下的移民。以后还有更重的胆子压在你们这些基层骨干的肩上。”

高建国和王和几个公司的常务董事,在乔海鹏和胡伟的带领下,在起点镇挨个移民冬训营地视察了一番。大家对起点镇的移民冬训情况非常满意,以民兵连的基干民兵作为冬训教官,效果还是不错的。

王和笑着道:“老乔,你和老胡这阵子辛苦了。起点镇条件还很艰苦,明年我们的铁路就能铺到阿尔乔姆。工业部已经把今年的工作计划报了上来。他们的想法是开发阿尔乔姆的煤炭资源,钢铁厂的厂址也准备设在阿尔乔姆煤矿附近。

工业部的规划很大,未来阿尔乔姆将是公司钢铁、煤炭基地,在不远的将来,那里也将是公司重工业城市,各种配套企业也都将在那里落户。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虽然工业部的计划还没有送交董事局委员会,但是就这份计划的前景来看,获得委员会通过的可能性极大。接下来你们又要有的忙了。”

胡伟哈哈笑道:“好啊,这个计划我举双手支持,把钢铁厂建在海参崴,就是短视的表现,海参崴的那个小煤矿。够钢铁厂消耗几年的,难道我们还要从阿尔乔姆往回运煤吗?累怕什么啊,我来到这个时代,可不是为了享受的,工作越多我就越高兴。”

工作狂的话,让大家也不禁莞尔。这家伙就喜欢工作,天天不干活就浑身难受。

高建国想了下道:“老乔你把守备区的工作交给何联奎,海军部回来后。你就要回到海军部的领导岗位了。李明今年在东南亚弄了挺大的动静,这小子给你们海军部摆了好大的一盘棋。以后你们海军部有的忙了。”

乔海鹏点了点头道:“李明走之前,专门来了起点镇,和我谈了他的想法,这小子的心野着呢。按照他的计划,公司的势力将覆盖整个东南亚和大明的东南沿海,再加上江浙的宋世平。东江镇的海洋岛,朝鲜的济州岛、日本的种子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