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远东1628-第2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和也笑着道:“包产到户政策经过一年的试行,不但激发了辽民的生产积极性,还大大的降低了我们的管理成本。如今一个中队的村子,只安排一个中队长就能胜任日常的工作。我们只要加强各个大队部的管理力量,就能对一个大队的辽民进行轻松的管理。

这样就腾出了大量的基层干部,加强公司新接收的移民的管理工作。使我们基层干部不足的情况,得到了极大的缓解。而且辽民的自觉性增强了,也加深了对我们远东公司的归属感。”(未完待续。)

PS:感谢河舟1218、邓君君、书友150110205707396的月票支持。xh118

第五百一十八章 开发辽东(四)

浑河南岸的大片土地都被种上了庄稼,经过农林部在这几年的努力,农作物的品种也变得丰富了起来。目前远东在辽东平原,海参崴南部的起点镇,以及兴凯湖南部平原的几个农场里,种植了水稻、大豆、马铃薯、玉米、春麦、花生、棉花、地瓜等十余种作物。

东北地区拥有亚洲最大和世界最丰沃的黑土地带。在我国广袤的东北平原北部,大兴安岭与长白山之间的松嫩平原上,有一块面积达20多万公里的黑土带,这是目前亚洲惟一的大面积黑土带。这样的黑土带全世界也仅有3处,另两处分别在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和欧洲的乌克兰。

黑土土壤肥沃,腐殖质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团粒结构好,是肥力最高的土壤,俗语说:黑土地不上肥也一样打粮食。黑土地位于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该区年降水450…550毫米,雨量充沛,且雨热同季,非常适宜粮食生产。东北土地不仅肥沃,而且平坦,具有耕作成本低,辛劳轻等特点。

远东公司农林部分别在海参崴、沈阳等地建立了六个现代化的育种中心,现代社会的很多适应辽东、外东北的优良种子被培育了出来。

使得远东的耕地亩产在这个时代,优良的种子、各种有机化肥,以及科学的种植方法,使得远东各地的农作物亩产都非常的高,创下了一个个记录。一辈子土里刨食儿的辽民,在秋收的时候,看到自己种了一辈子的粮食亩产,还以为神仙下凡。

现代社会的东北地区,由于过度开垦,黑土区耕地比重大,森林覆盖率低,春季多旱多风,夏季又雨量集中。比较容易发生风蚀和水蚀。水土流失使容纳了大量泥沙的水库、人口的快速增长和耕地面积的不断扩大,土地连续耕作难以休耕补养,使农田耕层变浅,保肥蓄水能力降低。黑土地越种越瘦。其后果是风灾、旱灾、水灾不断,将给农业生产乃至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危害。

这个时代辽东地区的土地情况良好,水土资源保持得非常好。远东公司下一步还将大力建设辽东地区的农业基础建设,准备上马一批控制性的农田水利工程,科学灌溉。防旱排涝。

李明和王和在王福海的带领下,详细的了解了辽东地区的农业情况。目前几十万辽民中的大部分都接受了公司的包产到户的政策。但也有一部分辽民宁愿像以前那样生活,对此公司并没有强迫他们接受,而是让他们去了公司在兴凯湖附近的农场。

在那里他们将成为公司的农业员工,每天的工作采用计件工作制,赚取工分票。这些辽民绝大多数都是老实内向,天天只知道低头干活的人。他们宁愿天天给远东公司干活,也不想背上一身债。

如今远东治下的移民,除了被远东各部门、各企业雇佣,成为远东的员工。剩下的都享受着包产到户的政策,公司以贷款的形式,向他们发放房屋、耕牛、农具、种子和各种生活物资,以及足够他们吃到秋收的粮食。

虽然贷款的额度都不小,但可以在今后的十年或是二十年逐步还清,而且利息也很低,辽民只要肯下力气,都能如期还上这笔不菲的贷款。

远东还会和他们签订土地承包合同,把土地租赁给他们。公司曾有人提出将土地也一并贷给辽民,等到辽民还款结束后。可以取得土地的产权。公司内部还是有一部分人支持这个建议。

但是这个提议提交董事局委员会审议的时候,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最后只好表决,但并没有获得半数通过。持这种意见的一部分员工,又向董事局委员会。提请将这个决议进行全体董事表决。

董事局委员会经过研究,同意了他们的申请。虽然部分公司董事会的董事无法参与投票表决,但根据公司规定,董事会的董事只要超过百分之八十,就能举行全体董事表决。

但让那些坚持土地私有化的董事们,说什么也没有想到的是。全体董事表决的结果,百分之七十的董事都投了反对票。虽然公司的董事们,在现代社会并没有享受过土地私有化的权利,但到了这个时代,他们的阶级立场已经改变。

公司董事局委员会经过研究,也觉得现在不宜实行土堆私有化,至少目前在辽东不能实行。以后外东北、南洋、澳大利亚、南亚等地的大片土地尚待开发。公司也会大规模向这些地区移民,到那时候再实行土地私有化,可能时机更好。

享受包产到户政策的辽民,每年在冬季农闲的时候,还要定期进行训练,而且公司在建设农业基础设施的时候,辽民还要有义务进行劳动。

当然,对于农村的管理,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制度上,制定完善的司法体系。而且要让辽民懂法知法,以后会慢慢的形成习惯性的制度化,建立一个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的法治社会。

去年秋收后,享受包产到户政策的移民,第一次尝到了丰收的喜悦。一年来他们辛苦的劳作,家家户户都剩下很多余粮,而且每家还都养了一些鸡鸭生猪等家禽家畜,屋前屋后还弄了菜园,种了很多新鲜的蔬菜。

大家手里有了余粮,还有了家禽家畜、鸡蛋、蔬菜等农副产品。辽东的农村自发兴起的集市,开始一个个的冒了出来,他们会将自家的粮食和农副产品拿出来,在集市上和其他辽民进行交易,采取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换取各自想要的物品。

当然,工分票也是集市上通用的货币,他们凭借交易获得的工分票,来购买生产生活物资。

因为集市都是自发组织起来的,所以各个集市都比较混乱。公司只好在各个辽民聚集的集市,建立了一个个交易市场。规划了集市的秩序,建设了规整的摊位,加强了市场管理人员。这些管理人员主要的工作,其实就是处理纠纷和监督卖家遵守交易规则,不得进行欺诈等现象。(未完待续。)

PS:感谢bywfw的月票支持。xh118

第五百一十九章 开发辽东(五)

刘汉成坐在一艘风帆船的甲板上,呆呆的看着海面。他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看到大海,也是头一次坐这么大的船。他摸了摸怀里的两个炒面袋子,心里不由得踏实了下来。

他微微动了下肩膀,让靠在他肩头的儿子睡得舒服一些。一大家子人就剩下他们爷俩,婆娘和其他三个孩子都死在了路上,只剩下了7岁的小儿子,让他拼命的护着。

这一年多来,晚上儿子睡着了的时候,他就没怎么睡过。生怕儿子被人抢了去,不少人家的孩子都被吃了,他仗着自己身高体壮,最后总算是把儿子护了下来。

整个流民中已经根本看不到孩子和老人,女人也只剩下青壮。眼瞅着儿子快挺不住了,老天开眼,遇上了现在的东家救了他们爷俩。

此时天色已经亮了,有个流民悄悄的说道:“这是要把我们拉到哪里啊?”

“自从我们东家收了我们,每天两顿热粥就没断过,我们这一路也没饿着,一小袋子炒面吃到现在还剩半袋呢。我是想好了,不管去哪里,反正我以后就跟着东家了。”

一个粗壮的汉子闷声说着,他叫秦二狗,孤零零的一个人从山西跑过来的,家里人早死绝了,以前做过边军。

旁边一个黑瘦的流民嗤笑一声道:“二狗子,你也不想想,人家凭什么让你吃饱。哼……人家是想好好的养着咱们,好给他们做苦工。这世道,哪有什么善人。”

秦二狗一瞪眼道:“做苦工怎么了,东家赏饭我们卖力气有什么不对,你当你是什么玩意儿,若不是东家,你他娘的早饿死了。”

黑瘦的汉子叫何琏,他被秦二狗骂了一句,脸上有些挂不住了,急呲白咧的道:“你天生就是一贱命。就是给人卖力气的粗货,早知这样,我还不如和我们村的那几个去投一线天呢。”

秦二狗气得骂道:“就你那个熊样还想去投流贼,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我特么贱命怎么了。”他说完就要起来揍何琏。被刘汉成死死的拉住了。他们自从被分到了一个中队,两人就经常的拌嘴。

“你们都少说两句,我们逃出来,能活下来就不错了,大家伙都不容易。”

何链看到秦二狗真急了。也把他吓得够呛,也不敢再说了,这几天他没少被对方收拾。秦二狗则是狠狠的瞪了何链一眼,然后转过头不说话了。

“好像到了,我看到地方了……

船头有人鼓噪了起来,惹得船上的流民都站了起来,向远处看去。只见前边隐约能看到一片陆地,虽然看不真切,但大家知道他们应该到地方了。

几个身材高大的远东战士走过来,对着他们就是一顿喝骂。何链想挤过去看得清楚一些,被一名远东军战士,一枪托砸倒在地,他跪地求饶了半天才算是放过他。

何琏回到自己的位置,龇牙咧嘴的揉着后背,嘴里骂骂咧咧的道:“妈得,规矩还不少,砸死老子了。”

秦二狗骂道:“活该,就你这熊样的就该打。”

何琏一听就不干了,两人又开始相互撕逼。你一句我一句的,旁边的流民早已习以为常,笑呵呵的看着两人在这里耍宝。他们在黄河上就漂了几天,除了海换船又是好几天。

远东为了一次多拉些人。船舱里、甲板上都塞得满满当当。两人天天吵闹,也就成了大家伙的乐事。

拉着他们的船队,一共二十几艘,这一趟足足装了好几千人。船队陆续的驶近了营口港,纷纷缓缓的靠上了码头。押送流民的远东军官兵,手拿皮鞭棍棒大声的喝骂着把船上的流民赶下了船。

刘汉成死死的拉着儿子的手。随着人流跳下了船,大伙在船上憋屈了十几天,刚一踏上码头就开始活动身体。可他们还没舒缓多一会儿呢,就传来了一阵急促的哨音。

一帮远东军的官兵从码头上冲了过来,大声的吼着让他们整队,一帮流民拿来的组织纪律,码头顿时乱了起来。最后还是靠远东军官兵的皮鞭才把他们归拢到了一起。

船上押送的官兵在码头上交接完毕,然后就上船离开了。这些流民将由远东军接收进行净化,分发基本物品。还要在流民中找一些不守规矩的杀鸡儆猴,给流民一个下马威。

远东对新进流民的态度,绝对谈不上温和,反而很凶狠。如果现在不震慑住他们,会给以后的管理带来麻烦。所以新的流民刚一上岸,都是海外旅抽调的官兵负责管理。

这帮家伙眼睛毒,对流民队伍中的嘎杂流屁一眼就能认出来,而且对流民管理得极为严格。心黑手狠下得去手,只要那些不安分的家伙被他们盯上,不死也得脱成皮。

一帮海外旅的兵痞上来,就是一顿鞭子,把流民抽得哇哇大叫。连老实憨厚的刘汉成都被抽了一下,何琏最惨被抽了好几鞭子。但无论什么时候,皮鞭往往比什么都好使。

码头上的流民整理成乱糟糟的队伍,然后一队队的走向了码头附近的净化营地。刘汉成死死的抓着儿子的手,惊恐的看着皮鞭那十几个满目凶悍的军爷,心里不由得生出一丝担忧。

看来东家这里也不是那么好混啊,他倒不是担心自己,主要是担心自己的儿子,这小子才七岁,到了东家的地头,还能养一个干吃饭的小屁孩子吗。

秦二狗的心里也打起了鼓,他性子耿直,如果不是在边军看不惯上官的做派,他也不会从边军中逃出来。可是他看到东家手下这十几个军士的做派,和大明边军很像,弄得他也不由得后悔了。

躲在人群里的何琏则是早被吓得不敢言语了,后背被抽的现在还火辣辣的呢,因为他平时散漫惯了,在乱七八糟的队列里也是吊了郎当,一个兵痞走过来就是一个大嘴巴子,差点把他的牙抽下来。

他这才知道害怕,开始乖乖的把尾巴夹了起来,老老实实的跟在队伍里,也学会了守规矩。

其他流民和他们的心态都差不多,下了船的第一印象就畏惧。在船上的那些军爷虽然也很凶,但是只要不闹得太过,他们一般都不会管,平时都是几个操着山陕口音的老流民,负责管理他们。

可他们下了船,马上就遇到一群凶神恶煞般的军爷,那出手叫一个狠。海外旅的兵痞可不惯他们毛病,遇到捣蛋的真能下的去手,一路连打带骂的把他们赶进了净化营地。(未完待续。)

PS:感谢吻得到碰不到、巡航a的月票支持。xh118

第五百二十章 开发辽东(六)

远东公司也是吸取了刚来辽东时的经验教训,接收流民的时候过于放纵,那一批辽民花了很长时间,才学会遵守远东的规矩。

所以公司从海外旅轮流抽掉兵痞,专门对刚来辽东的流民进行管理。公司对这帮兵痞的要求很简单,一个是教会流民守规矩,再一个就是揪出流民队伍里嘎杂流屁。

海外旅的老兵油子一听就明白了,这对他们来讲再简单不过了。他们原来都是大明的军痞,若不是远东狠狠的收拾他们,教会了他们守规矩,他们也都是一帮嘎杂流屁。

所以这些海外旅的兵痞,都争着抢着想来这里管理流民,他们最愿意收拾各种不服,收拾人的花样也很多,只要被他们归拢一遍,以后到了哪里都是规规矩矩的。

一帮流民被赶进了净化室,在里面经历了一番非人的对待后,一个个领着自己的衣服和随身的生活用品,走出了净化营地。

山陕流民属于内地人,多少都对净化营地的经历感到屈辱。毕竟华夏的百姓,深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影响,和辽东这些偏僻的遍地辽民不同。

很多流民出了净化营都是满脸的悲愤,但也是敢怒不敢言。他们经历了这么多,天天挣扎在死亡线上,为了一口吃的连杀人都干得出来,现在除了活下来,已经没有什么奢望了,所以净化的过程总体还算平稳。

秦二狗倒是不怎么在乎,这家伙不断摸着秃瓢脑袋,脸色兴奋的打量着自己身上的这一身衣服和铺盖。心里也不由得乍舌不已。

东家太阔了,当年他在山西边军当兵吃粮的时候,一件军袍穿了几年。再看看现在他身上穿的,还有身后背的这一大兜子东西,他当年在边军屯堡做过哨长,天天还不是破衣啰嗦的像个叫花子。

流民们净化完领了东西,就陆续的来到了里面的移民营地,在海外旅的兵痞踢打喝骂下。按照一个个中队走进了各自的帐篷。

他们整理完自己的铺盖内务,然后就拿着饭盒出去排队打饭。这些流民在船上颠了十几天,饿了就抓把炒面对付一口。这两年大伙都被饿怕了,一小袋炒面都剩了大半。就怕以后没吃的时候能有点存货。

所以他们一听开饭了,都急急忙忙的跑出了帐篷。一帮苦逼真是饿怕了,天天最在乎的就是吃饭了,其他的什么都不重要。所以流民营地一时间变得极为混乱。

可这时好巧不巧的从外面走进来几个人,一帮海外旅的兵痞一看都傻了。来的人居然是远东军委会的二号人物李明。他们看着营地内乱糟糟的样子。都觉得脸上无光。

今天太特么丢人了,居然在次帅的面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