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远东1628-第2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备五十艘运输船,我们远东的海运能力,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乔海鹏一听李明的话,当即就兴奋了,他笑着道:“是啊,远东海军部总算是有点样子,但我们海军部未来几年也不会有什么大的战事。你们陆军接下来就要忙了。”

高建国哈哈大笑道:“是啊,今年冬天将是我们远东实施北上计划的最后准备阶段。明年春天我们就要实施北进计划了,等了这么多年,终于要见真章了。

明年我们将横扫阿鲁科尔沁部、嫩科尔沁、达斡尔部、卦尔察部、乌齐叶特部、喀喇沁部、内喀尔喀部等蒙古部落所在的草原。争取明年彻底解决大兴安岭、燕山以东的所有地域。

所以公司今年对蒙古牧民的冬训非常关键,这关系到军委会明年北进计划第一阶段战略设想的成败。好在蒙古骑兵军团和外东北骑兵军团经过一年多的训练,现在已经有了些样子。在这次剿匪行动中表现的非常好。至少他们以后遇到蒙古部落骑兵,绝对会占据上风。

我们会大力争取草原上的穷苦牧民,未来几年逐步解决大兴安岭以西、燕山以北的大片草原。争取五年之内将贝加尔湖以南、天山以东的广大地区,都变成我们远东的牧场。这可是一片好地啊,我们说什么也得替子孙后代拿下来并守住它。等我们消化了这些地区,就会组建更加强大的骑兵军团向西北方向挺进。让我们远东的铁骑越过中亚哈萨克草原。一路杀到莫斯科。”

高建国的话让大家听得热血沸腾,但李玉坤却皱着眉头说道:“明年的计划是不是有些大啊,大兴安岭以东地区可不小啊。我们目前只有十二个骑兵旅,再加上野战师和临时抽调的几个海外旅,力量是不是太单薄了。”

李明听了笑着解释道:“这些只是我们正规的骑兵部队,今年对蒙古牧民的冬训结束后,我们会在牧民中挑出一些表现良好的青壮,组建蒙古牧民骑兵旅。加上主力部队,我们的总兵力将达到近十万人。经过我们军委会冬训的蒙古牧民,再加上装备了我们远东的钢板马弓和钢制羽箭,战斗力绝不比草原上的部落骑兵差多少。老李,你就放心吧,只是我们发动这么大规模的战役,你们后勤部物资是否会有压力。”

李玉坤摇头道:“这你们放心,后勤部这两年一直在进行战时物资的储备工作,弹药、粮食、马具、被装等物资极为充足。明年春天后勤部将会沿着辽河建立一系列的临时后勤补给点。尽最大的可能保证参战部队的后勤物资的供给。我们还会组织后勤马队跟随主力部队,随时进行补给支援。”

宋涛也笑着道:“那我们特战队今年冬天。是不是也应该深入北方草原进行侦察,为明年作战做准备。”

高建国点了点头道:“宋涛,回到沈阳你就带领特战队出发吧,我会通知空军部,让空艇分队为特战队提供支援。这个冬天有你忙的了。”

他说到这里,突然想起了什么。于是转身对李明问道:“空艇分队今年接收新的飞艇了吗?”

李明想了下道:“空军部最近刚接收了六艘小型32式半硬式氢气浮空飞艇,加上原有的六艘,辽东地区的飞艇数量已经达到了十二艘。起点镇大飞艇研发中心,最新研制的两艘四发中型氢气试验飞艇,正在进行试飞。据说各项数据极为理想。明年春天结束试飞,就可以装备空军部的空艇分队。

届时空军部空艇分队就拥有两艘旗舰型中大型飞艇,无风状态下最大时速145公里。配备4名驾驶员,可搭载18名乘员或是吊装3吨物资,最大滞空时间25天。可以对参战部队提供有力的支援。而且明年我们还可以从南方调几艘32式飞艇,增援北上计划。”

高建国点了点头道:“老乔,明年我要抽调几个海外旅参与北上计划,可能会削弱南洋和印度锡兰等地防御力量。你们海军部要提前做好准备。明年所有参与北上计划的各部队,在今年冬训期间要加大骑马训练,争取在冬天来上几次长途骑马拉练,锻炼部队长途骑马行军的能力。虽然并不要求野战师和海外旅骑马冲锋陷阵,但也别在关键的时候掉链子。”

宋涛想了下,然后笑着道:“老高,明年我们是不是也会对朝鲜有所行动啊?”

高建国哼了下道:“哼……对于朝鲜还用得到正规军吗。让山地旅率领大批外东北土著民兵,直接跨过鸭绿江,拿下稳城郡和庆元郡。公司并不会对他们提供大量的补给,让他们在朝鲜以战养战吧。争取三年内解决朝鲜全境,省得在我们的眼前碍眼。

明年日本萨摩藩的岛津家也会主动挑起和德川幕府的战争,老乔,到时候你们海军部要配合情报部,随时掌握日本内战的情况,最终的目的就是争取把日本打烂,到时候我们再去收拾残局。”(未完待续。。)

ps:感谢alex_hu、niuniudog、书友150110205707396、y天浩2003的月票支持。

第五百三十六章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1635年的冬天来得特别早,而且天气也比往年更加的寒冷。好在大批移民在冬天到来之前,都已经安置完毕。今年的辽东从大明共移民二十六万余人。

其中山陕流民二十一万余人,郑芝龙和刘香从福建、湖广等地送来了五万余人。福建自古地少人多,郑芝龙弄来一些人口,这个倒是可以理解。

可是湖广那可是鱼米之乡,老百姓怎么可能轻易的离开家乡。至于刘香是通过什么手段弄来的,那远东就不知道了,反正现在辽东缺人,有多少就收多少。

明年远东公司还将继续加从大明移民的引进力度,因为大批内河机帆船的下水,公司不光要增加收容山陕流民的人数,郑芝龙和刘香也会帮助远东大力收拢移民。

而且山东的蔡华泽明年也将在山东地区,替远东收拢移民。得到大力远东支持的他,如今在山东闻香教可以说是如日中天,这几年远东帮助他训练的骨干,现在都是闻香教的骨干。

预计明年远东从大明移民的人口,将会破纪录的达到三十万以上。这还仅仅是开始,两年后的崇祯大旱,远东从大明移民的人数至少会翻一番。

旅顺造船厂天天加班加点的生产内河机帆船,争取在崇祯大旱之前下水几百艘。当然,以远东公司目前柴油机的储备情况根本无法满足这些内河机帆船的动力需求。毕竟远东几百台农用车也需要有所储备。

而远东发动机研究中心的第一代单杠柴油机虽然已经研制了出来,但因为一些客观原因,各方面性能还不稳定,主要体现在发动机的寿命和几个关键部件的稳定性并不达标。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罗马毕竟不是一天建成的,远东的基础工业虽然已经成功的布局完毕。但还需要时间来积淀。材料和工艺并不是光有技术就能一蹴而就的事情。

为了不影响远东移民大计,旅顺造船厂也适时改变了策略,几百艘内河运输船还是要先下水生产出来,每十艘船装配一台柴油发动机,在每艘船的前后安装连接装置,组成一组船队往返于黄河移民水道。其他的船只预留出柴油发动机的位置。等到以后公司发动机的生产形成规模以后再进行装配。

届时将由几百艘内河运输船,将活跃在黄河水道上运送山陕流民,一次性就能运送几万名山陕流民。到时候将大大的缓解远东在大明的内河运力。远东在大明的移民效率也将得到显著的提高。

为了缓解越来越多的移民压力,远东今年在营口港、浑河两岸等地的新建了几座移民营地,二十几万远东的新移民将在这些移民营地进行集中冬训。

移民营地的住房全部采用木刻楞,还是每个小队二十人,每个中队一百人。经过几个月的冬训,所有移民将接受远东公司的考核,包括扫盲、基础军事科目等考核内容。

通过考核的移民。明年春天也可以享受远东的包产到户政策,可以得到远东的二十年低息贷款,拿到属于自己的土地住房、口粮种子、生产工具,以及各种生活用品。

远东包产到户政策实施两年以来,得到了远东广大新移民的热烈拥护。远东农林部培养了大量的技术员,深入到辽东各地的田间地头,帮助农民进行科学种田,效果非常显著。

而且辽东各地的移民。他们的农作物种子,都是来自远东农林部种子培育中心。精心培育的高产良种。都是现代社会适合东北高寒地区,经过多年实践的品种。

其中辽东种植面积最大的玉米、马铃薯和地瓜为例,玉米平均亩产在八百斤上下,马铃薯平均亩产在三千斤上下,地瓜的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四千斤以上。

这个时代辽东的土质相对优良,水土保持的状况比较好。远东公司在农闲时组织辽东的农民。进行了了大量的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

海参崴化肥厂已经可以利用现代设备,进行大规模的化肥生产。因为辽东农业人口和实际利用的耕地并不多,所以目前完全可以满足整个辽东的化肥需求。

而且辽东各地的农民享受包产到户的政策以后,家家户户对自己地里的庄稼,就像侍候孩子似的精耕细作。天天起早贪黑的忙碌,农民的劳动热情和责任心,都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所以辽东这两年秋收都取得了丰收,家家户户都有相当多的存粮。这还是受小冰河时期的影响,如果气候正常的情况下,各种农作物的亩产还会更高。

虽然历史上的崇祯大旱时期,对辽东地区的影响并不大。但是远东农林部还是做了积极的准备。首先就是组织群众大力开展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然后就是趁着现在辽东的人口不多,将移民尽可能安置在水土丰富的地区,避免遇到大旱的年景,耕地得不到有效的灌溉。

最后就是尽最大的努力储存粮食物资了。这几年远东从东南亚、暹罗、印度等地每年进口粮食的数量逐年增加,每年公司的几条万吨巨轮,都要至少去马尼拉两次以上,拉回来的物资,大部分都是稻米和各种农作物。

远东公司每年还能从辽东各地包产到户的农民那里,收取相当多的赋税和贷款还款,都是以粮食作价收购的。加在一起也是一笔极为庞大的数字。

还有远东公司在兴凯湖南部、起点镇等地的各大公司农场,因为那里的土地更加肥沃,而且还采用半机械化的耕作方式,平均亩产要比要比辽东各地至少高上三成以上。

所以远东这几年在海参崴、辽东、吕宋等地建立的大批现代化的粮库,已经都储满了玉米、地瓜干、稻米、马铃薯全粉、小麦等主要粮食物资。另外还储存了大批的花生、大豆等干果,以及海量的棉花、麻织品等纺织品。

远东公司的粮食储备情况,足可以保证远东所有控制区目前总人口三个月以上的粮食需要。即便如此,公司仓储中心主任何浩博,都会在董事局委员会的年度预算中抢下一笔资金,不断的建设新的粮食仓库。

而且每次仓储中心的预算,都会在董事局委员会的表决中获得绝大多数委员的支持。因为大家至今想起当年的粮荒还是心有余悸。

在这个时代,无论在什么时候,粮食都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啊……(未完待续。。)

ps:感谢看书者001的月票支持。

第五百三十七章 秦二狗的军旅生活

起点镇海港,一艘风帆船缓缓的靠在码头上。秦二狗从船上走了下来,他把军用背囊背到身上,然后和几百名守备师的官兵在码头上整队,向起点镇走去。

经过几个月的基础训练,秦二狗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考核,成为了远东守备师的一名新兵。这几个月的训练,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地狱一般的经历,可秦二狗却没怎么当回事儿。

他爷爷当年可是戚爷爷手下的兵,随着他老人家没少打仗。他父亲若不是在朝鲜战场上受了伤,不得不解甲归田的话,没准还真能在蘇镇边军中混出个名堂呢。

秦二狗从小的志向就是当兵,希望有一天能在沙场上建功立业。所以他自幼就拼命的练武强身,十几岁就练就了一身的本事。

他父亲也拖了当年的同僚,把他安排在蘇镇的明军中做了个哨长。只可惜他父亲得了场重病去世了。人走茶凉,再加上秦二狗性子敦厚,在蘇镇当了几年兵,一直窝在哨长的位置上。

直到他打了克扣军饷的上司,逃回了老家,从此也就断了他在军中有所作为的念想。而且他在大明军队呆了几年,早就对明军不抱任何希望。当年戚爷爷留下的东西,已经从上到下烂透了。

可是自从他进了远东的训练营,仿佛又点燃了他心里的那团火。虽然几个月的训练,甚至可以用残酷来形容,但秦二狗却知道,就算当年戚爷爷的兵,和远东军也无法相比。

所以不论多苦多累,秦二狗都咬牙坚持了下来,而且逐渐适应了新兵营训练的节奏以后。天天晚上还要偷摸的加练。不论什么职业,就算是天赋再好,若是没有热情,也一样无法做到最好。

秦二狗生来就是当兵的好料,可能是受他父亲和爷爷的影响吧,从小就想当兵。做梦都想上战场。

几个月的新兵训练结束考核的时候,他获得了越野、障碍、投弹、射击四个单项第一,并且进入了新兵营队列示范班、战术示范班。成为了远东守备师新兵训练营名副其实的训练尖子。

新兵训练结束后,秦二狗刚下到守备旅,就赶上了远东军委会组织的大比武。他因为各项成绩优秀,代表守备旅参加了此次比武,并且战胜了远东军最精锐的野战师训练尖子,夺得了两个单项第一。

也让他所在的守备旅扬眉吐气,因为这个旅在历次比武中成绩都是垫底。最难能可贵的是。他还取得了骑术第三名。要知道远东军骑术前三名,一直都是海外旅那些兵痞的囊中之物。

他的优异表现也引起了高建国和李明的注意,大比武刚一结束,他就被高建国亲自点将送到了起点镇陆军指挥学院去深造。

这次和他一起来到起点镇的战士,都是各守备旅挑选出来的训练尖子,但都是至少三年以上的军龄,当兵不到一年的只有他一个。

秦二狗随着队列来到了起点镇陆军指挥学院,先是在院部报到。然后领了服装和各种生活用品,分配了宿舍。

离陆军指挥学院开学还有几天时间。所以学院就派出了干部,领着他们去海参崴参观游览。

秦二狗他所在的学员中队,在他们中队长的带领下,早早的就来到了起点镇火车站。当一列铁龙喷着浓郁的蒸汽,呼啸着开进车站的时候,秦二狗差点被吓得尿了裤子。

他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如此失态。直到中队长大声招呼他上车,他才战战兢兢的爬上了这列狰狞的铁龙。

此时车厢里已经坐满了人,大家若无其事的在车厢里谈笑风生,丝毫没有害怕的意思,也让秦二狗一直提着的心放了下来。

看着窗外飞速闪过的景物。秦二狗的心里却一直无法平静下来。他又把头转向了车厢内,发现这里的老百姓一点儿也不怕军人,而且秦二狗能清晰的感觉到,车厢内的旅客看向他们的目光中充满了尊敬。

如果在大明,一帮兵痞若是出现在这里,这个车厢恐怕早就空了。大明百姓对明军兵痞不但满怀畏惧,但也有着深深的厌恶。

想到这里,秦二狗心里不由得泛起一股浓浓的自豪感。他在远东军已经呆了近一年的时间,深深的体会到了远东军的不同。

首先是伙食,一日三餐都是大米白面,还管够了吃,中午还能吃上几块肉,各种海产品、蘑菇、木耳、蔬菜等副食品也非常的丰富。

这里没有所谓克扣,每个连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