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远东1628-第4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河套根据地对今年的春耕工作,就更加的重视了。目前正值春耕前的准备工作,根据地数十万军民起早天黑的日夜忙碌,为三十余万新安置流民开垦荒地。

每年的春耕生产,远东公司上到董事局的常委,下到远东公司的普通员工、远东军的普通战士,几乎全都要投入到紧张的春耕生产之中。

经过几年的努力,远东在东北、外东北、吕宋、南洋、台湾、锡兰、河套等地区开垦了大批的耕地,还占据了印度、中南半岛等重要的产粮区,基本确保了公司近千万人口的吃饭问题。

而且未来远东公司还将一如既往的开发各地区的农业资源,彻底解决公司的粮食问题。这个时代,华夏中原王朝历次大规模起义,根源都是吃饭问题,主要诱因也都是遭遇了自然灾害,贫苦的农民被逼上了绝路。

远东公司也经历了两次比较大的粮食危机,在崇祯大旱发生的初期,公司甚至经历了两年的困难时期。远东来到了这个时代,首要解决的就是治下人民的吃饭问题。

以后远东入主中原,面对的是无数大明的底层百姓,他们起早贪黑的日夜辛劳,可是到头来依然填不饱肚子。想要获得天下百姓的民心很简单,那就是让他们吃饱肚子,让他们过上好日子。(未完待续。)

第九百七十九章 草田轮作

1641年的春天,远东公司的外东北、东北、朝鲜、日本、济州岛、台湾岛、南洋各岛、吕宋岛、中南半岛、锡兰岛、印度、中南半岛和河套等地区,所有的工作都近乎停滞,全都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春耕之中。

河套地区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河套灌区地势平缓,地下径流不畅,土质和地下水含盐,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在这种自然环境下,由于实行大水漫灌,有灌无排,特别是在深秋季节进行储水灌溉,用水量增大,地下水位明显增高,冬季冻结在一米土层内。

由于冻结,蒸发量减少,土壤冻层与底土非冻层之间存在明显温差,使地下水不断气化,并自底土向冻层移动,逐渐加厚土壤冻结层,加大了冻层土壤含水量。盐碱溶于水,使一米土层内呈储盐状态,成为春季解冻蒸发积盐的内在因素。春季冻结层消化,蒸发强烈,盐碱逐年累积,造成土壤严重盐碱化。

周林总结了历史上的河套灌区的经验教训,在河套根据地采取竖井排水和秋季储水以井水代替黄河水的措施,在封冻初期使潜水位埋深达到2米至2。5米以下,促成秋冬季由地下水位高峰返盐状态,转变成井灌淋洗脱盐状态。同时改变了冬季冻层含水量大储盐多的状态,避免了春季返盐积盐。

另外,周林还从去年开始,就在河套地区率先实行大面积草田轮作的耕作方式,主要是以粮食作物和紫花苜蓿或草木犀等优质牧草,以及豆类农作物,按比例定期实行轮作。

根据各种农作物的特diǎn和耕地土壤的情况,以两到三年为一个轮作期。根据各种农作物的茬口特性,将计划种植的不同作物。排成一定顺序,在同一地块上轮换种植。

其中紫花苜蓿和草木犀等牧草是多年生牧草,有很强的固氮能力,种植两三年以后,板结或松散的土壤就会改变为肥沃的团粒结构。

紫花苜蓿和草木犀不仅有很强的固氮能力,还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而且产草量高,一年可以收割二三茬。公司在各地推广牧草种植,已经进行了∝dǐng∝diǎn∝小∝说,↑♀<; s=arn:2p 0 2p 0>;<;srp p=/aasrp>;s_();<;/srp>;<;/>;好几年,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远东的农户采用草田轮作,每年收获的牧草,也可以卖给公司的牧草加工厂。

用苜蓿草同其它农作物秸杆混合加工成精饲料,既可以代替大量玉米作饲料,又可以肥田,改良土壤。不仅能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可以促进根据地家家户户养殖猪、牛、羊、鸡、鸭、兔,从而推动农牧业生产大发展,根据地农民生活的也会得到很大的改善。

豆类作物能通过共生根瘤菌固氮,且落叶数量较大,落叶中富含氮素,因此土壤中氮素含量较为丰富。豆类的营养价值非常高,我国传统饮食讲究“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意思是说五谷是有营养的。但没有豆子就会失去平衡。

豆类所含蛋白质含量高、质量好,其营养价值接近于动物性蛋白质,是最好的植物蛋白。如大豆、落花生和四棱豆除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外,还含有大量可食用的油脂。豆类的茎、叶又是营养价值较高的饲料和优良的绿肥。新鲜的豆荚、种子和茎、叶还含有几种维生素,为富有营养的蔬菜及牲畜青饲料。

草田轮作有利于农牧结合,提高农业系统的生产效率。有利于减轻水土流失,有利于充分利用光、热、水和土地资源,提高农田系统的生产力,有利于退化土壤的改良,有利于改善农田生态。清除有毒物质,减轻病虫草害。

采用草田轮作的方式的耕地,无论种植任何农作物,都会有丰厚的收获。尤其是西北河套地区,因为干旱少雨,必须依靠引黄灌溉,多年以后耕地盐碱化土地面积势必会不断增大,将紫花苜蓿等优良品种纳入种植体系中是改良这些次生盐碱化土地的最有效途径。

周林已经把河套根据地土地轮作的经验,向公司进行了通报。公司对周林的建议非常的重视,决定从今年开始,就开始在东北和外东北地区,采用草田轮作的方式进行耕作。

目前公司在辽东、东北和外东北等地区,已经开始调整农户们的耕地,主要种植作物,也由以前主要种植单一的玉米、地瓜和土豆,增加到花生、大豆、小麦、水稻、甜菜、向日葵、棉花,以及各种优质的禾本科牧草和豆科牧草等等品种繁多的农作物。

公司农林部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根据地各地农牧业生产条件和自然条件,筛选主栽作物和附栽作物种类,确定轮作组合及轮作方式,划分轮作分区、制作轮作周期表,并编写轮作计划书,科学的开展田草轮作机制。

未来公司农林部还要在远东控制区内的所有耕地上推广草田轮作的耕作方式。如北方地区一年一熟的大豆…牧草…玉米组合的三年轮作,南方一年多熟条件下,绿肥作物…水稻…油菜…水稻…小麦…水稻…水稻复种轮作。另外还有禾谷类轮作、禾豆轮作、粮食和经济作物轮作,水旱轮作等多种轮作方式。

轮作耕种是一种绿色的,低成本的农业措施。同化肥、农药相比,草田轮作机制,可以调节地力、改善农田生态、减轻病虫草害,部分功能是化肥、农药根本无法替代的。而草田轮作却是肥田改土、提高粮食产量的良策之一。

现代社会的中国农业,因为地少人多、粮食作物需求大和市场经济的需要等各种条件的影响下,土壤退化问题严重。其中包括土壤侵蚀、土地沙漠化、土壤盐碱化、土壤贫瘠化及土壤污染等。其实草田轮作机制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但是我国的国情和农业资源条件,却很难在各地区实行大面积的草田轮作机制。

远东公司当然要吸取现代社会的经验教训,目前公司河套、辽东、东北和外东北等地区大都是地广人稀,而且大部分土地都是新开垦的,具备了实行草田轮作机制的各种条件。

公司农林部完全可以利用科学的种植技术、优良的种子、足够的化肥和土法化肥,与科学的草田轮作机制,进行科学合理的结合,改变这个时代广种薄收的种植习惯,达到以草蓄水,以草保土,以草兴牧,以草促农,一举数得。最终实现改土肥田,增产粮食的良好效果和可喜景象。(未完待续。)

本书来自/book

第九百八十章 春耕

河套的春天,气温还是依然微寒,而且温差极大,尤其是早晚的寒风非常的难熬。

赵连河赤着上身,和家里的婆娘一起拼命的赶着耕牛,卖力的耕着自家的田地。他现在是远东军委会西北野战军骑兵师的一名列兵。

因为他有家眷,赵连河家的婆娘和两个孩子也就成了军属,河套根据地不但为他家分了耕地,还分了住房、农具、耕牛、余粮、种子和衣服铺盖、锅碗瓢盆等各种生活用品。有家眷的官兵,春耕期间都会回到家帮助家属进行春耕。

自从赵连河被选拔进远东军的西北野战军,他们家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河套根据地分给他们的房子,虽然只是两间简陋的土木结构的房子,但是却比他们以前的家好多了。

公司为新安置的流民分配的房子,和东北的木刻楞还有着一些不同。虽然这个时代河套地区的植被极为丰富,但是森林覆盖率和东北地区根本无法相比。

为了保证今后更多流民房屋的建造,保护黄河两岸的水土保持,根据地也只能减少建房木料的消耗了。根据地基建办公室的专家技术人员特意设计了现在这种土木结构的房屋。

房屋机构依然是木质的框架,但并不是采用原木排列,而是尽量减少原木的数量,改用玉米秸秆填充原木之间,并用苔藓塞满原木和玉米秸秆之间的缝隙,再抹上参杂着干草的黄泥。不但节约了大量的原木,还保证了房屋的防寒效果。

为了节约成本和建造时间,这种土木房屋的依然是采用十间一排的设计。前后两间主卧室,最外面还有一个带着灶台的厨房。两间卧室都不大,连着一条通铺火炕,上面铺着大块的毛毡。

河套根据地的北方就是漠南草原,各个牧民支队每年会生产大批的羊毛制品,所以根据地才有条件为每户居民分了大批的毛毡,这个条件可谓得天独厚。就算辽东新安置的流民都没这么大方。

屋内的设施很简陋,除了一张饭桌,几张椅子,剩下的就是一些粗糙的木架、柜子。但是其他生活用品和公司其他地区比就差多了。

每户都有一个大铁锅、两个大水缸和四个坛子。另外棉衣铺盖、锅碗瓢盆、油盐酱醋、剪子菜刀等生活用品也都不缺。但都是能省就省,应付着过日子还行。

根据地为每家分配的余粮以小麦和地瓜干为主,按照人头分配,足够一家人吃到秋收。但是数量也不富余,反正要是不算计着来。那是肯定不够吃。

曲型犁、铁锹、镰刀、镐头和锄头等各种农具虽然质量一般,但是种类非常齐全。家用的斧子、锤子什么的日常工具也都配了一套。

草原上的最不缺的就是牛羊,根据地为每家都分了一头耕牛和两头羊羔,还有一辆双轮马车。和辽东豪华的马车相比,河套根据地的双轮马车就寒酸多了,钢制车轴、铁框车体、轴承、钢板弹簧什么的统统没有,其实就是个木质的车身、车轮和车轴组成,也就勉强能对付着用吧。

每户前后都弄了一间小院,前院还搭了个简陋的粮仓和牛棚,后院可以养些家禽家畜或是种些蔬菜什么的。每排房屋配一个分男女的公共厕所。十户人家轮流负责打扫,粪便也归大家共有,做为制作土质农家肥的原料。

每个中队都配有两座用砖切成的水井,为中队百户人家提供水源。因为河套地区的水质含有大量的泥沙,根据地还在每个水井的旁边装了两个过滤的装置,用来滤去水中的泥沙。

河套根据地安置流民的方式,和公司其他地区一样,流民在安置前,会签署一份贷款协议。虽然安置条件和辽东完全不能相比,但是还款却是一模一样。显得毫无节操。

没办法,河套根据地的条件就是这么艰苦,物资匮乏到了极点,做到这样已经算是耗尽了心血。再考虑到地域差异、汇率差异、运行成本、运输成本等等因素。大家也会觉得心安理得,认为不算过分。

赵连河的家人享受军属待遇,所以根据地分配的物资,比其他人要丰富。首先是余粮的标准就照别人高了三成,反正赵连河的婆娘和家里的两个熊孩子管够了吃。

然后就是衣服铺盖等生活用品、农具工具的质量也好很多,就算是耕牛都是最壮实的。到了年节的时候。还能有很多节日福利,最让人羡慕,就是免费的医疗服务了,一旦遇到大病急病,甚至可以送到西北野战军的总医院进行救治。

西北野战军在根据地有家属的官兵,赶上春耕和秋收,都会得到一个假期,帮着家人收麦子。如果部队的官兵出外打仗或是训练,当地的基层支队会派人帮住军属家庭干活。反正在远东军当兵,一切后顾之忧都没有,你专心的训练打仗就行,部队把什么都想到了。

犁完一垄地,赵连河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冲旁边的婆娘说道:“歇一会儿,等会再干……”

女人也累得有些气喘了,跟着家里的爷们在地头找了个地方席地而坐,女人贴心的拿着上衣,帮他披在了身上。两个在旁边的疯玩的熊孩子,懂事的为爹娘拿来了茶壶和茶碗,还帮着他们两人倒上了水。

赵连河接过儿子递过来的水碗,“咕嘟……咕嘟……”仰头就喝了一碗。他喝完抹了把嘴,然后淘出旱烟袋,一边看着两个熊孩子在地里打滚,一边美滋滋的抽上了一袋烟。

远东军委会也有很多非常不好的风气,普遍抽烟喝酒就是一项。远东公司烟厂和酒厂逐年扩建,产量也越来越大。但是依然无法满足公司内部的需求。

每年消耗最大的就是外销,其次就是军委会了。现在部队从上到下都是大烟枪、大酒鬼。而且部队内部有专门的特供香烟和特供白酒。河套根据地的条件虽然最艰苦,但是依然提供烟袋锅和烟叶,供一帮大烟枪解馋。

甚至现在李明和胡伟等根据地管委会的常委,也干脆不抽烟卷了,一人别了一根烟袋锅,凑在一起抽烟的时候,就像一群村干部开会似的。(未完待续。)

PS:  感谢knowknowknow、梁大虾的月票支持。

第九百八十一章 春耕(二)

赵连河美滋滋的抽着烟,旁边的婆娘坐在那里呵呵的傻笑,两个孩子已经玩疯了,弄得一身是土,脸上也脏兮兮的没个人样了。

他看着老婆孩子脸上的笑容,心里就别提多舒坦了。如今他进了远东军,每次穿着一身笔挺的军装回到家,中队那些民户羡慕的眼光,让他发自内心的满足。

家里的婆娘跟了他十几年,连饱饭都没吃过几顿,两个孩子更是瘦的像个皮包骨。以往他每次回到家,看着老婆孩子眼巴巴的样子,赵连河的心都碎了。

赵连河做为家里的顶梁柱,每月往家里拿不回粮食和银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家里的老婆孩子挨饿受冻,那滋味可想而知。

自从跟着远东来到了河套,他就像做梦了似的。老婆孩子穿上了新衣服,家里余粮管够了吃,两个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每次吃饭都像挣命似的,撑得走路都费劲。

家里这个傻婆娘倒是简单,天天就是知道傻笑,笑的嘴都合不上。有时候坐在院子里,看着粮仓里的余粮和那头耕牛,能傻呼呼的笑上一天。

如今两个孩子都去了支队办的学校,每周回家两天,吃的住的什么都不用他管,如今也越来越出息了。回到家还给他两口子背书,尽管背的磕磕绊绊,可是每次看着儿子认真的样子,赵连河两口子眼泪都哗哗的流。

这要是在大明,家里的孩子哪有机会上私塾啊,宁夏镇的军户家,能认识几个字的孩子,那都是神童了,可是如今看着自己的孩子。歪歪扭扭的写着自己的名字,赵连河激动的彻夜不眠。

幸福其实很简单,对于赵连河家。以及这个时代大明千千万万的地里刨食的老百姓,能吃饱就是幸福。

几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如此简单的一件事,却是华夏几千年来,所有底层百姓最大的梦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