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远东1628-第6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百年一个轮回的宿命。

如今远东公司拥有了几乎整个欧亚大陆,当然不会有什么小农思维。未来公司将在广袤的领土,甚至全球任何一块肥沃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让华夏民族在那里世代繁衍。

中华文明属于农耕文明,农耕者,知足而乐,一切生源可来自自己的土地,骨子里就缺乏侵略的基因。

而温和只是表象,往往是对外对外客套,对内凶残。就连海外的黑社会,都特么只知道祸害自己人。

没有侵略性的民族,也必然缺乏开拓进取的精神。没有侵略性的民族,总是对外“忍无可忍”、“以武止戈”,反过来对自己的子民和父老乡亲,却无比凶残。(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开发海外

结束了对辽东、外东北地区农机推广普及试点地区的考察,李明等人也纷纷乘坐飞艇回到北京。

公司董事局委员会的常委和委员,以及各部门的负责人,对这一次的考察都非常满意。这些天他们都亲身体验了农用机械在春耕生产中的良好表现,所以对在东北广大农村地区普及推广农用机械,都有着极大的信心。

所有人都相信,公司大面积推广普及动力机械,绝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未来也必然会极大的促进远东公司各方面的发展。

当然,想要真正的想要在公司各个地区推广普及动力机械,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推广普及动力机械需要做大量的配套工程。

整个配套工程非常庞大,涉及的领域极广,甚至会促进公司所有的行业,带动各种上下游企业迎来一次飞跃式发展。

首先是必须要在公司在各地普及动力机械之前,整合公司煤炭和汽柴油等能源企业,建立一个集开发、供应、转换、储备、调度、控制、管理、使用等环节的完善能源系统,为公司推广动力机械奠定基础。

这是个极其庞大的系统工程,方方面面的都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好在目前远东公司是计划型经济阶段,一切都可以按照计划从容布置,用不着考虑效费比和经济成本,集中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放手去做。

另外,还要培养大量动力机械的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这个工作同样需要投入巨大的资源和精力。这个环节的重要性其实已经引起了公司的重视。

公司在推广动力机械的初期阶段,就是因为对各种技术人员培养缺乏重视,而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甚至影响了公司在东北地区推广动力机械的进程。

毕竟不能用现代社会的眼光来衡量这个时代,这个时代就算饱读诗书的士大夫,也同样缺乏对自然社会科学的起码认识,何况是只接受了远东并不完善的基础教育的年轻人,至于接受只过扫盲教育的农民,让他们去适应一个新事物,那更是难如登天。

毕竟他们没有现代人从小耳熏目染的环境,根本无法做到现代社会那种流水线式的培养方式。其实这也是公司各大企业一直面临的困境,在这个时代培养一个合格的产业工人,实在是太难了。

所以培养动力机械的驾驶员和维修人员,需要一个长时间的积淀,慢慢的打下基础,投入大量的资源建立完善的培养人才的体系,还要为所有接收培训的人员,提供必要的实践机会,千万不能操之过急,步子大了绝对会扯到蛋。

除了上述两项,还要建立庞大的配件、润滑油、耗材和工具等后勤维护体系,为公司推广动力借些提供有力的保障。

明年开始,海参崴汽车制造厂将进行第四次扩建。扩建后的海参崴汽车厂,将组建海参崴动力机械集团公司。新成立的集团下设四个**的企业,分别是海参崴汽车制造厂、海参崴发动机制造厂、海参崴机械设备厂和海参崴农用机械厂。

新组建的海参崴动力机械集团公司,将一跃成为公司最大的几家企业之一。未来的甚至会超过海参崴重型机械厂、海参崴军工厂等几个大型企业,集团的规模将与北宁钢铁集团和海参崴造船厂相当。

海参崴动力机械集团公司下属的四个企业,想要形成一定的规模产能,也需要很长的路要走,也需要其他部门的大力协助。

为了大规模推广普及动力机械,未来远东公司所有的工矿企业,也都要参与到远东公司的这场轰轰烈烈的动力革命之中。

其中北宁钢铁集团公司也在未雨绸缪,明年要对北宁钢铁联合企业进行大规模扩建。未来还要在天津、辽东和吕宋新建三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未来北宁钢铁集团公司将主要为海参崴各个企业服务,公司其他地区的项目,比如铁路、大型基建项目等各项用钢大户,材料物资将由新建的几个钢铁联合企业负责提供。

这几年库页岛石化集团公司,也大胆的走了出去,目前集团已经分别在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和加里曼丹东部等地区开发了大片油田,并组建了南洋石化公司,隶属于库页岛石化集团公司。

现代社会东南亚就是世界主要产油区之一,已探明储量近二十亿吨,约占世界总储量的2%;年产量一亿吨左右,约占世界总产量的3%以上。是亚洲太平洋地区重要产油区。

南洋石油资源分布广,油田数量多,规模小,单位面积储量丰富。而且开采条件尚属优越,油层浅,地层单纯,气候条件良好。含硫量少,凝固点低,被称为“芳香石油”,现代社会时在国际上就享有声誉。

但最主要的优势,还是具备良好的交通环境,凭借公司强大的海运能力,足可以满足公司目前的需要。明年开始,库页岛石化集团公司还将进军波斯,在那里组建波斯石化公司,大规模开发中东地区的丰富的石油资源。

远东公司为了满足各大企业的资源需求,从去年开始就组建了探险先遣队在澳大利亚登陆,不但成功的建立了殖民点,并根据现代社会的资料,对那里的资源进行勘测。

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石油和天然气非常丰富,铝土矿储量居世界首位,占世界总储量35%。同时,澳大利亚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烟煤、铝土、铅、钻石、锌及精矿出口国,第二大氧化铝、铁矿石、铀矿出口国,第三大铝和黄金出口国。

已探明的有经济开采价值的矿产蕴藏量:铝矾土约31亿吨,铁矿砂153亿吨,烟煤5110亿吨,褐煤4110亿吨,铅1720万吨,镍900万吨,银40600吨,钽18000吨,锌3400万吨,铀61万吨,黄金4404吨。

原油储量2400亿公升,天然气储量13600亿立方米,液化石油气储量1740亿公升。森林覆盖面积占国土的20%,天然森林面积约1。55亿公顷,其中三分之二为桉树,用材林面积122万公顷。

其中澳大利亚占有全球已探明有经济意义的铁矿资源的比率为9%,全球排名第四位。澳大利亚的铁矿具有含磷低,质量好,埋藏浅,大都适宜露等很多有点。而且澳大利亚铁矿都濒临大海,具备无可比拟的交通优势。(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刘同的新兵生涯

远东军横扫中原,在江南地区也造成了一番动荡,就在所有人都认为远东军会一鼓作气渡过长江席卷江南的时候,远东军的攻势却嘎然而止,部队纷纷撤回了江北。

大明在江南的文官武将、王侯勋贵们天天都是提心吊胆,生怕远东军杀过江来。直到过去了几个月,他们才拥戴武昌府楚王世子,终于在南京建立了新的南明朝廷。

虽然江南各省如今都是心思各异,但至少表面上都是非常拥护。数月的混乱局面,各地百姓也是人心思定,使得江南的社会秩序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恢复了平静。

为了对抗远东,南明朝廷开始大肆编练兵马,日夜整训,屯重兵与长江南岸。但是南明的水军却不敢踏入长江的江面半步。

南明朝廷的水师船只只要出现在长江的江面,瞬间就会被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远东快船团团包围,敢于抵抗就地击沉。

如今长江的江面上是远东内河舰队的天下,无数内河机帆船在长江来回巡视。虽然现在江南的民船可以在长江行驶,但是不允许船只过江。

清晨时分,刘同站在内河机帆船的船头,不时拿起一部望远镜,非常认真的观察着江面的情况。

自从远东军撤到江北以后,刘同也带着一家老小跟着公司来到了汉口。因为这个家伙是武昌府附近江面的活地图,所以他也被远东军长江内河舰队汉口支队招募了。

与刘同一起被远东军招募的原大明的官军,都是具备一技之长,对当地情况非常熟悉的人。而且他们都是在当地有家有业,并经过部队一段时间的考察,最后才能具有被招募的条件。

刘同在江北汉口安顿好了家人,就被远东军扔进了新兵训练营,进行了为期五个月的残酷集训。因为训练营的教官全部来自海外师的兵痞,所以刘同和当地的几百名参训的人员,都被折磨得欲%仙欲死,活活的脱了一层皮。

虽然他们被远东军招募,但若是熬不过这几个月的集训,那一切还是白搭。而且在集训结束后,所有的参训人员还要进行严格的考核,通不过考核同样也不行。

可新兵训练营即便再残酷,刘同他们这些参训的人员,天天也都是咬着牙坚持了下来。因为远东军的待遇,实在是太特么好了。

刘同刚进新兵训练营,就接受了净化处理,然后分到了全套的远东军制式军装,从内到外包括内%衣裤、袜子、秋衣、胶鞋等等,还特么一次就给了两套。

这还不算,还有一体式的铝制餐具水壶、薄铁脸盆、牙缸牙具、厚厚的铺盖、雨衣蚊帐、帆布的挎包行军包、毛巾肥皂等等,就连笔记本和铅笔都发了一套,也不管他识不识字。

最让刘同激动的是,他们刚进新兵训练营第一天,伙食标准就非常高,而且还真像传说中的那样,中午肯定有鱼有肉,早上每人还能分到两个鸡蛋。

而且刘同在新兵训练营第一个月就领到了足额的新兵军饷,都是足额的“花银”,让刘同激动的彻夜未眠。

倒不是他没见过银子,是他在明军吃了十几年的粮,就特么没发过一次足饷。就算他后来熬到了巡江把总,每月的军饷也没有多少,若不是他靠在江面上克扣,连家人都养不起。

而他们严格意义上讲,现在还算不上远东军的人,可依然发下来了足饷。他在为远东军做向导的时候,曾经和远东军的各级官兵都聊过,参军一年列兵的军饷和士官相比足足差了几倍,这还不包括士官每月的各种福利品、补助和补贴。

刘同还试探过远东的一些火枪民兵,发现所有的民兵都想当兵。每次远东控制区扩编,各地的老百姓都打破了脑袋想要参军,可要成为一名远东军官兵,比大明科举都难。

如此丰厚的待遇,让刘同他们这些曾经的明军官兵眼睛都红了。他们心里清楚,只要熬过这几个月,那他们的家人一辈子都不用愁了。

反正刘同这几个月可遭老了罪了,毕竟他年纪已经三十好几了,这些年在明军一直在混日子,身体素质非常差。所以他也是豁出了命才熬过了几个月的煎熬,最后也将将巴巴的通过了考核。

事实证明他的付出绝对是值得的,自从他出了新兵训练营,佩戴上了列兵的军衔。刘同的人生也随之改变了。

首先他的家人都成了远东军光荣的军属,家门的外面贴上了一个显眼的红色帖子,告诉所有人这家是军属。

当刘同穿着崭新的远东军制服回到家的时候,当地的基层单位的管理干部,第一时间就上门慰问,握着刘同的手向他承诺,让他安心在部队服役,他们会照顾他的家人,并做出了妥善的安排。

基层的干部前脚刚走,当地驻军就上门了,不但送来了一些慰问品,还向刘同放心,他的家人以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找当地驻军部队解决。

刘同当了半辈子的兵,经历过很多事情,心早就黑了硬了。可是此刻他浑身的血都是热的,三十多岁的汉子,眼泪都快流下来了,心里油然升起一股要把命交给远东军的冲动。

别看以前他在明军混了个巡江的把总,可是在大明根本没什么地位。底层的老百姓对他虽然畏惧,可心里却是深恶痛绝,上层官府衙门的胥吏老爷,也是半只眼瞧不上他们。士绅富户更是视他们如狗。

直到今天刘同才知道军人这个词的意义,也开始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荣誉。所以到了部队,他和以前相比,就像变了个人似的,真的可以说是脱胎换骨一般的变化。

刘同被分到一艘内河机帆船上,依然做着他的老本行。他凭借在江面上漂了十几年的丰富经验,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仅仅在船上干了不到半年,就成了巡逻船船长极为倚重的人。

他所在的巡逻船,还在刘同的协助下出色的完成了几次艰巨的任务,使得他们的单位获得了集体三等功,刘同也因此受到了两次嘉奖,被破个提拔为二等兵。(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人渣训练营

“老刘,没什么情况吧。”刘同放下望远镜,转头看到船长已经站在了他的身边。

这艘内河机帆巡逻船的船长,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原来是山东沿海地区的渔民,在登莱之乱的时候,被孔有德手下的明军掠上了去辽东的海船。

“船长,没什么事儿,我一直盯着呢。”

船长接过刘同递过来的望远镜,向周围的江面观察了一番,然后笑着道:“明天我们这次巡逻任务就将结束,你也回家看看吧。”

刘同听了非常激动,他笑着点头说道:“嘿嘿……那我就谢谢领导呗……”

“少他娘的油嘴滑舌,两个月以后才能轮到你的假期。明天你去汉口支队,帮我送一份报告,正好你能回家呆几天。回来以后不许瞎咧咧,让别人知道了影响不好。”

“领导,我都明白,你就放心吧……”

刘同这家伙在明军的时候就会来事儿,要不也混不到巡江把总这个肥差。他三十多岁的人,又在江面上漂了十多年,阅历当然丰富,所以来到船上以后,几天就和战友们打成一片。

而且刘同自从看到了远东军的待遇,就暗自下了决心,一定要在远东军干出名堂。所以平日里工作非常认真,可以说是任劳任怨,什么脏活累活都是抢着干。

再加上武昌府、汉口周围的江面情况都在他肚子里装着呢,他所在的巡逻船好几次,都是依靠刘同的经验,才胜利的完成了任务,还为部队争取到了一个集体三等功。

如今刘同可是船长手里的香饽饽,有了这个活地图,巡逻船可以说是如虎添翼。所以平时船长对刘同也格外的照顾。

第二天中午,巡逻船回到了江边的军港,部队刚刚交接完毕,刘同就迫不及待的离开了军营。

参军几个月了,他还没有回过家呢。这也让刘同极为兴奋,紧赶慢赶的在天黑前赶到了汉口。然后在汉口为家里的老娘,以及老婆孩子买了不少的东西。

现在刘同兜里揣着几个月的军饷,平时一直不舍得花,可是给家人买东西,他却非常大方。忙碌了半天,刘同两手都拎满了各种东西,然后兴冲冲的向家的方向走去。

远东公司进入中原以后,俘虏了大批的明军和流贼。但是公司却并没有从中招募太多人。只有像刘同这样的具备一技之长的特殊性人才,才是远东军吸收招募的对象。

通过几个月的努力,公司对各地俘虏营里面的大批明军、流贼的俘虏,下了很大力气进行仔细甄别。普通的底层官兵,还有被流贼裹挟的流民,都被打散了编制,分别送往各地进行安置。

剩下一些明军中的嘎杂流痞,以及流贼里的积年老贼,目前他们都被集中在几个比较大的俘虏营,人数足有几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