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远东1628-第7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育才学校的文娱活动也非常丰富,校内有各类合唱团、舞蹈团、棋牌社、交响乐团、书画社等各类文艺团体,还有足球队、篮球队、田径队、兵乓球队等的各类体育校队,每年远东各地的育才学校,都会举办高中联赛,每次比赛都非常火爆。

虽然育才学校的各方面条件都很好,但是学校的管理也极为严格。育才学校实行军事化管理,每年都有一个月的正规军训。

平时学生们在各种场合都严格的按照军营的边准要求自己,队列纪律、内务卫生等等非常正规,而且违反纪律还要被扣分,一旦被扣满分数,将会被勒令退学处理。

学生们在校期间,还要通过政治宣讲、电影报刊和文艺演出等各种形式,接受全方位的政治思想教育。

育才学校是远东公司培养未来高级人才的地方,所以公司对这些学生极为重视。

春节期间,育才学校将会为学生们放十五天的假期,所有学生都可以回家探亲,与家人一起度过春节。

学校为每名学生分发了一些年货,都是各类糖果蜜饯、瓜子干果、蜂蜜果汁、各类罐头等小食品和副食品,虽然东西不多,但是都比较精致,在各地农村绝对算是了不得的东西了。

周小雅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所以每年都能拿到一笔不菲的奖学金。学校在春节前的一个月就将奖学金全额发放完毕。

但是周小雅只收了一半的奖学金,剩下的都在学校兑换成了各种东西。学校为了满足学生们的需要,出台了一个可以利用奖学金兑换各种物品的政策,因为兑换物品和发放奖学金相比划算的多,所以绝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兑换一些东西回家。

而且兑换的各种物品都非常实惠,比如袜子内%衣、布匹毛毡、帽子手套、布鞋棉鞋等纺织品,都是比较实惠的生活用品。这些农户家的孩子都很懂事,他们兑换的东西,都是家里平日里不舍得买的。

周小雅的父亲腿不好,最怕受风寒,所以为他兑换了一条原皮原毛的皮裤,母亲平日里连件像样的衣服都不舍得买,所以为她兑换了一件红色的毛衣,弟弟每年冬天都四处疯跑,小脸冻的通红,手上也尽是冻疮,所以为他换了一套崭新的皮帽子和皮手套。

除了这些,周小雅还对换了十几双袜子、几双崭新的棉鞋和几套内%衣,以及一些布匹,希望在春节前,为家里每个人做一身新衣服。

兑换完了所有的东西,周小雅的行军包已经装不下了,她只好又兑换了两个行李包,这才堪堪装下了所有东西。

只是省城离家路途并不近,这一路也把周小雅累得够呛,好在春节前官道尽是拉货的马车,她接连搭了几次车,才算是回到了家。

虽然身上背的行军包和手里拎的东西非常沉重,但是离家越近,她就越激动。原本沉重的行李,也变得轻松了不少。

一路歇息了十几次,才艰难的走到了村口。此时周小雅已经累得满头大汗,此时她已经精疲力竭,实在已经走不动了。好在几个同村的村民看到了周小雅,全都跑了过来,扛着行李把她送回了家。

刚刚走到家门口,正在院子里和几个熊孩子满地打滚的弟弟,突然看到了姐姐,欢呼一声就从地上爬起来,撒欢似的扑了上来。

“姐姐回来了……姐姐回来了……”然后和姐姐紧紧的抱在了一起。

周通两口子也跑了出来,他们看着站在院子里的二丫,全都非常激动。女人走过去拉着女儿的手,抹起了眼泪。

看到女人哭了起来,周通的眼睛也热了,他笑着说道:“女儿回来了,你还哭个什么,二丫,走……进屋去,外面冷……”

他说完扛起了女儿的行军包和两个包裹,哈哈大笑道:“二丫,你娘这几天尽念叨你了,天天都到村口去望你,就今天没去……哈哈……”

女人听了周通的话,狠狠的打了丈夫一下,笑骂道:“你还有脸说我,是谁成晚的不睡,天天念叨着二丫什么时候回来。”

二丫领着弟弟,跟着爹娘的身后,笑呵呵的听着他们相互挤兑,为了背回这些东西,她这一路走得极为艰难,可是只要到了家,所有的疲累彷佛都一扫而空。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或者直接访问网站

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纠结的李老根

随着一场大雪,辽东大地顿时被厚厚的大雪覆盖。虽然远东公司从沈阳搬到了北京,但是对辽东的老百姓来说,其实没什么分别。

辽东、外东北依然是远东公司最发达的地区,没有之一。也许只有吕宋岛还能堪堪的与之相比,但也仅限于马尼拉周围的地区。

如今辽东的铁路网已经全部建成,以沈阳到海参崴的东北铁路大动脉为基干,沈阳到釜山、沈阳到旅大、沈阳到北京、沈阳到库伦、哈尔滨到伯力、哈尔滨到齐齐哈尔等等十几条支线铁路也都已经建设完毕。

这还没算各个矿上、林场的一条条窄轨铁路线,遍布在辽东、外东北各地,尤其是外东北,几乎各大矿山都有一列列窄轨小火车,在深山老林里呼啸来去。

辽东的公路网和水路网也已经大部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正在逐步完善县乡一级的公路系统,最后达成村村通公路的构想。

自从松辽运河等极大运河开通后,辽东、外东北的水路交通已经全部贯通,使得整个辽东、外东北构成了一个密集完善的水路网络。

辽东、外东北地区沃野千里,有辽阔富饶的黑土地资源,经过农林部多年的努力,如今已经成为远东公司最大的粮仓之一。

这里也是公司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如今整个辽东、外东北地区已经全面普及了农业机械化生产,不但使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也让更多的劳动力得到了解放。

春节前夕,辽东、外东北地区都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之中,但是这几天,李老根却陷入到了极度的纠结。

原来上个月支队干部专门过来找他进行了谈话,具体的内容,是公司农林部准备就实行家庭农场工作的试点,想从外东北地区抽调一些积极分子,迁往各个海外控制区开荒生产,建立属于自己的家庭农场。

农林部对这次家庭农场试点非常重视,也非常的谨慎,所以这几年农林部的内部,一直在不断的研究讨论,内部员工的各种观点都有。

虽然争议很大,但是在大方向上,大家的想法还是比较一致的。只是具体的实施上存在着较大的分歧。

农林部内部的各方的意见统一不了,就有人提出了抽调一些基层农户中的积极分子,在几个海外控制区施行试点,通过具体的实践来取得经验。

因为是试点工作,也就意味着面临失败的可能,所以农林部这次对参与试点的农户,优惠的力度极大,而且所有被约谈的农户,都要尊重农户的意愿,是否参加全凭自愿。

李老根被约谈以后,就一直在不断的纠结,原因是家里的朝鲜女人又怀孕了。虽说试点的准备工作才刚刚展开,最快也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可那时候孩子刚刚生下来不久,带着个婴儿到异域开荒创业,实在不是个好主意。

还有就是两个孩子的正在上学,如果去了海外,两个儿子的学业就会耽误下来。这可是大事儿,丝毫马虎不得。

还有就是李老根的传统观念,也一直在影响着他。离家万里去海外开荒,在西方叫开拓进取,可在华夏社会却叫背井离乡。

他从老家逃荒成为流民,最后被远东公司所解救,来到了荒僻偏远的辽东,好容易安稳下来过了几年的好日子,如今又要离家去海外创业,这也让李老根一下子有些接受不了。

这都是李老根一直纠结的原因,当初逃荒是因为家乡受灾,人们饿得没办法才被迫离家逃荒,如今的日子这么好,再去抛家舍业四处奔波,确实有些拿不定主意。

绝大多数被约谈的农户,都和李老根一样的想法,所以也是陷入到无尽的纠结之中,全都没有一口答应下来,但是也没有马上拒绝。

只有少部分人选择了放弃,那都是有一些特殊原因,比如家人身体状况、父母不愿意离开故土,孩子太小等原因。

而大部分人还没有完全拒绝,因为这次农林部给予的优惠力度实在是太大了,而且大家也信得过公司,相信东家不会骗他们。

毕竟国人对土地的情结,那可是根深蒂固的。农林部为所有参与试点的农户,提供了大量的优惠条件,包括数百亩私人土地,还有一大笔无息贷款。

贷款的内容包括为农户们提供一辆小四轮拖拉机,以及大批配套的农用机械,齐全的农具工具、生活用品和各类种子、化肥等等。

另外,每个农户还配了一些牲畜和一辆马车,包括两匹马、两头牛和几支羊,还有大批的鸡、鸭、鹅等家禽,就连看家护院的猎狗都配了一公一母。

而且在开荒的初期,所有参与家庭农场试点工作的农户,还能得到公司在当地的殖民点的大力支持,可以为他们提供安全保护和其他的各种援助。

包括殖民点配备机械维修小组,专门为农户们修护修理各种农用机械,还为他们提供配件、油品和其他配套物资,还有专门的兽医小组,帮助农户们定期检查牲畜家禽。尽最大的可能帮助所有开荒的农户解决后顾之忧。

而且在农户们开荒的初期,主要的开荒工作,都将由公司在当地的殖民点提供大型蒸汽拖拉机负责主要的开荒工作,农户们只要安心种地和饲养牲畜即可。

说实话,这样的条件,无论任何人都会动心。所以李老根和所有的被约谈的农户一样,即便一直在犹豫纠结,但他们也只是利用这段时间,不断的说服自己而已,其实大家主观上已经决定了。

出人意料的是,李老根家里的朝鲜女人,听说了这个消息以后,倒是举双手赞成。这几天,朝鲜女人一直在李老根的耳朵边吹着枕头风,希望李老根尽快答应下来,这么好的机会别被其他人抢去了。

支队、大队的干部也在不断的来他家做工作,毕竟李老根表现非常好,而且还是大队部的农机中队的中队长,去了海外创业,也需要建立基层组织,李老根这样的条件,那就是基层单位的干部骨干。(未完待续。)

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家庭农场试点方案

为了作通这些农户们的工作,农林部的员工和辽东、外东北的基层干部,不断下到基层走访,并通过和他们接触,也了解农户们心中的顾虑。

为此,农林部把这些情况向公司董事局做了汇报,农林部也就这些问题,在内部的会议上多次进行了讨论,并根据基层反应上来的情况,改变了工作思路,重新制定了计划。

把原来计划的移民的试点地区,由五个更改为,北美洲的东海岸、南美洲的南锥体地区和东欧的乌克兰和伏尔加河下游流域等三个地方。

现代社会美国的农业种植带主要分布在五大区域,其中包括东北部和“新英格兰”的牧草**牛带。指西弗吉尼亚以东的十二个州。

这里自然条件是气候湿冷,土壤贫瘠,无霜期短,不宜耕种,但适宜牧草和青贮玉米的生长,故适合发展畜牧业,该地区也是马铃薯、苹果和葡萄的主要生产区。这个地区的特点是雨量充足,但是气温较低,土壤也欠肥沃,比较适合于青贮玉米和牧草的生长。

还有中北部的玉米带。指五大湖附近的八个州,自然条件是地势低平、土层深厚,春夏两季气温高,湿度大,极有利于玉米生长发育,该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区和美国大豆的最大产区,而且此地小麦的生产在美国也占有重要地位。

远东军西部战区和联合舰队,结束欧洲战役后,将抽调一个野战师和两个敢死军师团,登陆北美洲东海岸,并扫荡东部地区的欧洲殖民地。

占据北美州东部沿海地区和五大湖地区,在那里建立几个殖民点,为公司接下来的移民工作奠定基础。然后逐步向内陆蚕食,最后占据整个北美地区。

南美洲南部,也就是现代社会的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和巴西的南部地区,尤其是阿根廷,每年小麦、玉米、高粱的粮食产量达到了四千多万吨。

主要农产品还有油料、果仁、柑橘、蜂蜜、葡萄酒、牛肉、猪肉、家禽、牛奶和羊毛等。农畜产品年出口值近二百四十亿美元。

是世界最大的豆粉、豆油、葵花籽油、蜂蜜、梨和柠檬出口国,是玉米和高梁的第二大出口国,是大豆的第三大出口国,是小麦和牛肉的第五大出口国

其中东部和中部的潘帕斯草原是著名的农牧业区,这里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气候适宜,特别适合于农牧业的发展。

还有现代社会的乌拉圭,西南部地区土地肥沃,是主要农牧业产区,东南部为潘帕草原的延伸,是畜牧业主产区。

这里属于温带气候、纵横的河流、充沛的雨量、肥沃的土地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水稻、甘蔗、甜菜、高粱、玉米、大麦和大豆。

明年春天,大西洋舰队将搭载三个敢死军师团,在巴西登陆,然后开始向南锥体地区发动进攻,逐步驱逐美洲各地的西班牙殖民者,彻底占领南锥体地区。

东欧的乌克兰,是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黑土面积占全世界黑土总面积的40%,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条件。其中农业用地面积为四千余万公顷,其中可耕地面积三千余万公顷,主要的农产品有小麦、大麦、甜菜等。

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位于东欧平原,纬度较低,与俄罗斯其他地区比,热量条件较好,距离大西洋较近,受大西洋影响,气候温和,水热条件能够满足一年一熟的农业生产。在现代社会就是俄罗斯的主要农牧业产区。

现代社会的俄罗斯与加拿大十分相似,虽然加拿大的人口只有俄罗斯的21%,农业劳动力只有俄的4。8%。但加拿大的农业出口额早已跻身世界十强。

虽然俄罗斯有很多理由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大国,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守着如此地域如此广袤的地区,土地还这么肥沃,可农业方面始终没什么起色,甚至前苏联却以头号的农产品进口大国而著称,真不知道毛子是这么想的。

上述三个地区,也是公司未来移民的主要区域,今后几十年的时间里,远东公司将逐步向这三个区域进行移民。

这些地区都是河流众多、土地肥沃,非常适合发展农牧业,这也是公司农林部把这三个地区做为家庭农场试点地区的原因。

为了打消参与试点农户的顾虑,公司农林部决定在上述三个地区进行集中安置,建立县、区、市三级行政单位,建好诸如警察局、银行、农贸市场、学校、医院、机械维修站、物资仓库、油库等各种部门,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为移民农户的提供各种基本保障。

基层还要组建支队、大队和中队单位,所有的农户都配有枪支弹药,而且每年还要定期接受必要的军事训练。

平时耕作放牧,遇到威胁的时候,各地农户必须具备迅速集结的能力,然后组成各级民兵武装,协助当地驻军执行各种军事任务。

除此之外,远东公司农林部,还将在每个移民安置地区,建立一个大型的国营农场或是牧场。每个牧场都建有一些配套的企业,诸如粮食加工、屠宰场、肉类加工等企业,不但平时进行农业生产,还要收购附近家庭农场出产的农副产品。

当然,这也只是远东公司农林部未来的规划,想要实施这些设想,必须先进行试点,然后总经经验教训,然后根据情况做出相应的改变。

如果试点地区经过几年的时间,参与试点的农户适应了当地的环境,各方面情况运转良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