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枭臣-第2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少数人却清楚这次秋粮征收的实际入仓数达到六十六万石——换作别人知道这数,怕是舌头都要吓掉了。

即使把罚赋部分扣除,秋粮收入也达到三十万石,加入夏粮,崇州县一年租赋收入将超过四十五万石粮,折银超过二十万两。

加上江东左军在崇州的其他产业,以一县之地供养一万精锐还将绰绰有余。

林缚对这样的结果并不觉得意外。

东闽多地,有“九山一地”之说,奢家最鼎盛时,控制东闽大部分土地,若以良田计,实际还不如海陵一府很多——奢家能供养十万精锐在东闽跟李卓相持了十年。

拿奢家经营东闽的标准来计算崇州的潜力才是适宜的,关键是要有能力将崇州的潜力挖出来,不使税源流入乡豪大户以及贪鄙的官吏手里。

卷六涛海怒第一百二十章兵户总册

林缚回东衙,先接受县里普通官吏的道贺,了解秋粮征收及筑城工事的进程,之后就摒弃杂人,只留林梦得,秦承祖,孙敬堂,孙敬轩,胡致庸,胡致诚等人,便是李书义,李书堂也拿杂事遣开。

这时候,林梦得亲自捧来一大摞册子,说道:“以屯田,公田安置流户,在户籍田册之外另行造册,与西沙岛安置民众合并一册,实计流户两万六千六百二十七户,十八岁以上,四十五岁以下的丁壮男子四万五千七百三十一人。此事甚秘,抄录者皆为可信之人,也只是各录一册,总册除在座诸位,只有我与子昂,傅先生见过……”

最上面的册子写着“流户总册”四字,林缚拿起来翻了翻,说道:“与屯田册子一样,各处只存分册,总册藏入山间,不为外人道也……想来我不说,大家也知道这一摞册子的分量,也知道我为何一定要在年前行清淤之事。”

秦承祖长年守长山岛,这边的事情参与并不多,甚至不知道这边的工作做得如此之深刻,透入,林缚之下,林梦得等人的内政之才也确实让人耳目一新。

这些册子统计的是安置流户详细,与屯田,公田之细账一样,可以说是比江东左军支销公帐,内府库藏详细更机密,更见不得光的文件——这些册子要是落到政敌手里,给林缚按个意图谋逆的罪名都足够了。

林缚在崇州清查所得屯田,公田,均佃于流户耕种,又在屯田,公田之上,率先推广永佃权,使佃种屯田,公田之流户能在崇州落根,又推动减租,减赋,减免丁税及人头摊派诸事,使这些流户直接受益,江东左军兼之能积极救济灾事,使其能借薄产之田勉强生存于崇州……

这两万六千六百余流户实际要远比崇州当地民众,更依赖于江东左军,也更忠诚于,更拥护江东左军。

江东左军集流民而成军,根基就建在西沙岛流户之上,这一摞册子,明面是“流户总册”,实际是江东左军的“兵户总册”,是江东左军在崇州基业的根本,也是林缚要另行造册的根本。

这些册子的厚薄,决定了江东左军的潜力,也是指导江东左军诸项军政事务的根本,当然是一等一,绝不能入外人之眼的绝密之物。

林缚揭过流民总册不提,又与诸人商议起迫切要立即开展的清淤之事。

占领嵊泗诸岛对崇州最大的意义,就在于使崇州成较为安全的内线。

只要生产不受大的影响,崇州一县的夏秋粮正赋年收入将达到三十万石以上的水准,江东左军能从中获得超过二十万粮的养军之资,这是朝野官员所不敢想的数字。

除此之外,总数超过四十万亩的屯田,公田,沿运盐河,西山河等河系分布,也将是江东左军最重要的军资来源之一。

这些多为易涝,薄肥的中下亩,可种耐涝的水稻(产量也低),但无法在秋收后复种小麦,安置流户耕种,以三成租赋计,考虑各种灾免,一年打实了也就能获得十万石左右粮租收入。

运盐河清淤之事,利在通航大船,使崇州外围地形因开阔河道通行战船而具有攻守兼备的战略,使鹤城,九华,崇城,江门四地浑然为一体,水陆相通,军事上的意义自不成言,另一种重要的意就是排涝减灾。

运盐河因百年失修,积淤严重,而崇州北境又缺少能排涝的大河,崇州每年进入四五月就是多雨季节,使得崇州北境的灾情达到“十年九涝”的程度。葛司虞计算过,实施清淤之后,运盐河排涝能力将提高四五倍之多,基本能消除北面的积涝灾情。

清淤运盐河不仅能使崇州北境的农田大面积,大幅度的增产,提高夏秋粮正赋收入,而清淤所挖出来上千万方的河底泥,对农田来可以说是肥力极足的珍宝,通过排涝与积肥,填土堆高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更能将沿运盐河两岸分布的大量公田,屯田改造成夏稻秋麦复种的中上等良田。

除了能大幅度改善佃种屯田流户的生存条件,使他们更加紧密的依附,拥护江东左军外,也能直接成倍的提高公田,屯田所能提供的租赋收入。

由于清淤运盐河对江东左军扎根崇州的意义如此重要,正如嵊泗诸岛是必守之地,运盐河也是要赶在年前必须要动手清淤的。

这些事情做好之后,林缚与江东左军才算是在崇州真正的扎下了根基。

秋粮收入如此之巨,又从地方大户头上狠狠的收刮了一大笔,折赋银总计达三十二万两,但是新增秋粮收入都要用于清淤运盐河一事上,甚至还从公账上额外拿出八万两出来补其不足,也难怪林梦得脸上依旧是愁云密布。

公帐收入要得到改观,必须要等到明年夏秋粮征收之后,那时才可能稍稍的缓一口气,眼下糟糕的账面看一眼都觉得有跳江的冲动。

虽说十月中旬集云社从江宁河口以及江,津海粮道分肥得银六万余两,但是扣除筑城,清淤之资,经过这长达月余的战事消耗,公帐上就剩下六万两银子不到。

虽说缴获了大量的兵甲,战船,也只是说以后在兵甲及战船投入上能少花些银子,但不能使眼下的究迫有所改观。

与海虞陈家的兵甲以及联兵交易,也仅仅使这边不需要往嵊泗防线投入太多。

崇州这边靖海第一水营要扩编正卒辅兵达一千八百人。

骑营要扩编到一千两百人,补充八百匹普通骡马,扩编的六百人也仅仅能当马步兵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骑兵,林缚已经没有财力去添置八百匹优质战马。

长山秘营要改编成长山步营,由敖沧海出任营指挥,扩编到一千两百人。

这样,除嵊泗驻军外,崇州大本营的驻军也将超过五千人规模。

秦承祖暂时接替傅青河总教习的位置,林缚调赵虎接替敖沧海担任亲卫营指挥。

考虑北线吃紧,林缚无力支援北线,也无需直接派大兵支援北线,军力已扩充到十营精锐的津海军可以成为李卓在北线的重要支援。此外,林缚就是千方百计的多搞到两艘集云级战艘派去津海津卫岛归孙尚望调用,使驻津卫岛武卒增至六百人。

这种种事情,考虑还未结束的鹤城战事,再看看公账上只剩下六万两银子,林梦得都有哭的心思,大管家不是那么好当的。

即使江淮大地上崛起的乡军以后有可能成为江东左军的潜在障碍,唯今之计还是要暗中出售一批缴获的兵甲救急,林梦得不得不立时跟林缚提出要在靖海都监使司名下直接增设厘金局补充军资不足的问题。

工业税及商税的潜力,林缚比这个时代的所有人都要清楚百倍。

帝国要维持庞大疆域的统治而不陷入经济危机之中,不应该无限制增加农税,将贫困的农民推到生死边缘,引发更大的危机与动荡,而应该从工业税与商税入手。

江淮城池无商不兴,只是当前的商税,市税厘金收入主要由地方乡绅豪族控制,朝廷分利甚微。

江淮大地,因水网密集,交通便利,田地肥沃,经济作物种植,作坊工场等手工业以及商品贸易都已经有相当程度的发展。

以海虞县为例,棉田,桑园种植近万顷,所产棉布,丝绸,十之七八销往外地,商税厘金的潜在收入极高。只是大量的桑园,棉田以及织作工场,布庄,绸庄都控制在陈氏这等豪户手里,想要从这些实打实在朝野都有影响力的地头蛇身上收取商税厘金,绝非易事。

崇州的棉布,丝绸,粮油外销量也很大,将来崇州作为江淮大地最主要的出海口,江东左军要筹集养兵之资,林缚自然不可能放过这一块大蛋糕,他犹豫的是以什么名目以及时机恰不恰当的问题。

既然林梦得提出设厘金局一事,林缚便将这些问题摊给大家讨论。

“江东海疆及江口唯有依赖我军守护,”秦承祖说道,“扩军是必然之举,便将兵额实数告之郡司,兵部亦无妨。难不成庙堂大臣,郡司官员这时候还能要求我们裁减兵额不成?像董原在浙东抢了先手,维扬军的养军之资必依赖于浙东,有杭嘉湖三地供给。我军兵额超过万人,朝廷及郡司总不好意思不‘施舍’一些过来,依我所看,原宁海镇水营解散之后的军资余额,会分一些给我们。犹有不足,我们再提出从地方征收厘金之事,朝廷及郡司也只能顺水推舟了……”

与曹子昂一样,比起带兵,秦承祖更善谋略,像当初流马寇以他跟曹子昂等人为首,便是吃了善谋寡断的亏。林缚调秦承祖到东衙顶替傅青河担任教习,实是可以随时依重他谋划诸事。

秦承祖如此建议,林缚想了想,也好,局势如此复杂,总要将难题推给上头。

卷六涛海怒第一百二十一章雨夜春意无边

天将黑时,飘起雨沫子,穿过山嵴的寒风在障墙巷道里穿梭,发出呜咽异响,这天陡然的冷了下来,又住在山上,屋舍湿滑。

顾君薰要卷儿再去山头看一回,从江宁跟着过来的小丫头卷儿今年才十四岁,嗔道:“这一下午的,卷儿的腿都要跑断了,老爷不念着这边,夫人拿采儿的腿撒气也没用啊。”

“那便帮我再看一回,过两年就帮你许个好人家……”顾君薰在侍婢面前也没有当主母的样子,倒似在哀求卷儿,推着她往外走,还不忘要她拿样东西做掩护。

这院子里盼着那人回来的不只她一个,顾君薰腼不下脸到院子口去看,心里又念着慌,想着他要先去那边的院子该如何是好,假装不知道?按说女儿出嫁,一个月之内要回娘家回门,只是崇州战事如此吃紧,林缚新婚也就回来住了一夜,这一个多月来,虽说离崇城也不远,但始终没能歇脚回来过,回门之礼自然无法讲究。

卷儿刚走出房门,就听见院子里甲片轻击的响声,听着卷儿在外面唤“老爷”,顾君薰的心脏扑通乱路。虽说已经行过大礼,也同床共枕,肌肤相亲过,相隔一个月未见,还是有着说不出的心慌。

好不容易从东衙事务中脱身出来,上山就直接回了内宅,林缚推门进来,看着灯下佳人似玉,站在屏风前怯生生的望着自己,笑道:“怎么,不认得我了?”

看着林缚嘴角的浅笑,君薰便觉得守了一个月的空房便是等着一笑,嫣然而笑,说道:“相公笑话我呢,我来帮你将衣甲解下来,你再去月娘那边去一下,这冷冰冰的,穿在身上不舒服;要不我们索性便去那院子里吃饭也成?”让卷儿帮着一起将林缚身上的鳞甲解了下来。

“也行。”林缚还念着年后就要生养的月儿,只是照着规矩,他要先来这边,君薰体贴的说要一起去厢院用餐,他想也没想就答应下来。

君薰让卷儿先去厢院跟柳月儿或小蛮言语一声,她伺候林缚将夹衫换上。

“这天气渐寒了,前天我娘捎信来说,江宁大前天午后还飘了些雪花,虽然很小,今年的雪也够早的,不知道崇州冬天会不会下雪?”顾君薰说道。

“看今年的势头,崇州的冬天也是大寒……”林缚说道,他将君薰娇软的身子搂在怀里,说些体己的情话,还是忍不住会想北方的局势。

津海在十月初就下过初雪了,这时已经是十月下旬了,津海以北的河流已经冰实了,恰是骑兵肆意蹂躏之时,东胡人避开临渝,在西边的大同,宣府有集结兵力的迹象,很可能今年会从晋中破边入寇。

燕南去年刚给洗劫过一回,连同山东北部,共有四十二城或陷或降,元气未复,今年东虏确实有可能会避燕南而寇晋中;此外,山东东部到今日还没有确定消息传回来,也让人担忧。

济南到崇州走陆路一千五百里,一般说来崇州这边能知道济南三四天前的情况,塘报断了有两天,在这关头信路中断,自然也是凶多吉少。

片刻,院子里有细碎的脚步声传来,顾君薰当是卷儿从厢院回来,给林缚有力的手臂搂着,便没有挣扎着离开林缚的怀里。

听着柳月儿与小蛮的声音,她们已走了进来,顾君薰忙将林缚抓在她胸上的手拨开,闹了大红脸,差点没有勇气抬起头来见人。

“薰娘与相公还是新婚燕尔呢,总不方便到厢院吃饭,”柳月儿只当看不见林缚与顾君薰的亲热,只是嗔怪的看了林缚一眼,大门不掩就亲热,也不怕给外人撞进来笑话,双手捧着身怀六甲的大肚子,说道,“我与小蛮便在大屋里叨扰一餐,便回去。”

小蛮眼睛滴溜溜的盯着林缚刚才不规矩的手,她是以妾室的身份入了林家的籍,但还没有收入房里,这时候轮不到她跟正室争风吃醋,心里微酸,却也无奈,头微偏看向墙角的灯火。

林缚已经开始习惯妻妾成群的生活,脸皮渐厚,想到一件事情,跟小蛮说道:“你明日陪我去鹤城可好……”

“真的?”小蛮到底还有小女孩子心性,崇州战事趋紧,紫琅山附近都划入军管区,她们整整在山上关了一个多月,闲得心里都长青苔了,听到能跟着去鹤城,小蛮立马就将刚才的一些心酸丢了干净,转念又想到林缚这时节忙于军务,怎么可能带她去军营,生气的瞪了他一眼,“你骗我。”

“骗你做什么?”林缚笑道,“除了你,还要将宋姑娘请上,我都让东衙准备好马车,明天一早就动身。你要是醒不来,那就继续留在山上……”

“招降去?”小蛮疑惑的问道。

林缚笑了笑,没有回答小蛮的问题,又跟顾君薰说道:“要是去鹤城顺利的话,过两天就要回江宁一趟,事紧从权,早就过了一月之期,不过回门省亲之事能补还是要补上,不然你爹娘要怪我们这边不知道礼数,该要准备什么,你跟月儿,七夫人她们商量……”

“什么七夫人,喊得这么生分,怎么不喊七婶娘?”小蛮说道。

顾君薰听不出小蛮话里的挤兑意思,便出去张罗晚餐的事情。

顾君薰与顾盈袖是堂姊妹,林缚论辈份要唤顾盈袖婶娘,是有些乱。不过林缚与林庭训的关系早就出了五服,常言道:“三服之内为一家,五服之内为一族”,这里面关系乱虽乱来,严格说来谈不上有违伦常。

等着顾君薰出去张罗晚餐的事情,柳月儿笑着在小蛮脸蛋上掐了一下:“嘴尖牙利的,损人损到骨子里了,明儿我跟七夫人说这事,看她怎么收拾你。”

林缚搀着月儿要她坐下,手轻按在她的肚子上,问道:“今日这小混蛋可有踢你?”

“这会儿脚还撑这边呢,你摸摸看。”柳月儿将林缚的手移到胎儿脚撑处,听老人说肚子里不安分多是男胎,想着能替林缚生个儿子,便也心满意足。

吃过晚饭,柳月儿便带着不甘不愿的小蛮早早回到厢院,将林缚留给顾君薰。

林缚也是心急情热,看着顾君薰在灯下娇媚如花,将两件紧急送上山来的公函批复过,便早早让侍婢将院门闭了,上床宽衣解带,事过月余,能再度细细的品尝这娇美鲜嫩的美人肉体,只是又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