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枭臣-第3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去联络杨雄,便能知我有没有诓你!”

“好,我这就派人去联络杨雄!”罗献成终于是给秦子檀说动了心,川东给龚玉裁占了,他又没有勇力去碰曹家这颗铁钉子,除了南下,他也没有多少选择,又说道,“江西那边,还要奢家在那里多添些乱子,吸引官兵的注意力才好!”

“那是自然!”秦子檀心情振奋,能说服罗献成南下,再不济也能化解掉江东这些增兵扩编所形成的防线优势,他说道,“各地都在加税,加捐,民众穷不聊生,就像浇了油的干柴堆,只差火星溅上去!”

当下,秦子檀在随州罗献成的大营里留下联络人,他在随扈的护送下,乔装打扮成过境商旅,往江西境内潜去。到蕲春时,秦子檀接到江宁内线传来的消息,淮东将在秋后攻打岱山,昌国!

卷八淮东第七十一章加快步伐

流民军虽然惯以残暴的手段,摧毁地方上的秩序,但也需要跟商旅接触,以换取地方上紧缺的药材,铁料,食盐等物资,自然也就无法彻底的避免各方哨探的渗透。

淮东在随州派有哨探,扮成冒险博厚利的行脚商贩,带着流民军紧缺的药材,食盐等物资,爬山涉岭,潜入流民军控制的地区,跟流民军接触,搜集情报信息,监视长乐军的动向。

整个七月,罗献成将长乐军的精锐都往随州聚集,在随州征集人手修整城池,放出风声要在随州修造长乐王宫,又在附近大肆搜罗美女——就搜集到的情报来看,罗献成是打算将随州打造成他的长乐窝了。

当然,这只是表面的现象。

“罗献成性子狡猾,嗅着危险,溜得比兔子还快,在河南局势都没有分晓之前,他将老营彻底的安顿在随州,我死活都不会信的,”张苟对随州传来的情报有不同的看法,说道,“都说狡兔还有三窟,罗献成大大咧咧的告诉世人他要将老窝建在随州,那更能说明这是他的障眼法,他想干是别的事情……”

军令官学员队为期三个月的集中学习结束,绝大部分学员都获授武职。

韩采芝,张苟,张季恒等人出任指挥参军。

所谓指挥参军,职权性质与军令官相当,不过是旅帅一级的军事副职。因为要与营哨有所区别,才有指挥参军之设。再上一级到镇司,军司,具备相同职权的军事副职则称行军司马。

为了积极筹备秋后对岱山,昌国方向的攻势,这批军令官学员队一百四十余名学员,近八十人,包括韩采芝,张季恒,陈渍等人,编入驻守嵊泗防线的靖海第一水营与崇城步营。

张苟在去靖海第二水营报道的前夕,给林缚的一纸调令给扣了下来,给编入新设立以行军右司马秦承祖为首的军情参谋司,还是任指挥参军。

虽说张苟的心愿一直都是成为水营将,但是林缚需要身边有一名熟悉诸路流民军情况的参谋人员,没有人能比张苟更合适的,只能委屈一下他。

林缚摸着下颔的短髭,眼睛盯着摊开在地头上的江淮地形图。

他拖到七月底,等秦承祖到山阳后,才动身回崇州。走清江浦到盐渎,沿着扞海堤的选堤往南走。今日刚走到盐渎与建陵县交界的浦南堡,接到从随州传来的密件。

罗献成部是一直都是林缚注意的目标。

一旦罗献成部将荆湖形势彻底搅乱,两湖的米粮将无法运来江东,江东郡今年的用粮将会紧张。米价是林缚最关心的问题,所以随州有什么异动,消息都是要以最快的速度传到他手里的。

江淮地形图上,桐柏山是江淮两条水淮的分水岭,随州在桐柏山以南,东为信阳,北为南阳,西为襄阳,境内有小江名府河,南下直达江夏(今武汉)。

这幅地形图是官制,只能看个大概,林缚还没有能力派人潜入淮东以外的地区,大规模的进行地图测绘,只能使用官制地图。

林缚只是盯着地形图看,沉默着不发表意见,要别人先谈各自的见解。

“罗献成要建安乐窝,襄阳更合适一些。随州城小,地形狭迫,不是扎根立基之地,更适合与南阳一起做襄阳的屏障,再者襄阳位居汉中之中,北接汉中,南控荆汉,易守易攻。莫不是罗献成想在随州集结兵力,直取江夏?”陈恩泽猜测道。

陈恩泽已非四五年前乳臭未干的县学童子,虽说还要过三四个月才满弱冠年纪,但从林缚身边到编入亲卫营任副哨将,哨将,副营将,营将,迄今已有两年时间。

在经历这些年的波折与军旅历练之后,陈恩泽长得身材壮实,皮肤黢黑,眼睛锐利有神,炯炯生辉,让人猜不出他的秀才出身。

陈恩泽年前娶了林梦得的次女为妻,刚刚生下一个女儿。

军中既通文墨又晓兵事,能胜任军情分析及参谋工作的将领太稀缺了,林缚只能将陈恩泽从亲卫营调出来,编入军情参谋司任指挥参军。

战争形势越来越严峻,也越来越复杂,包括淮东要组织的战事规模,也越来越庞大,秦承祖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林缚在淮东成立军情参谋司,将一批优秀的参谋型将领聚集起来,除了给秦承祖分忧解难外,更主要的是为了确保淮东所制定的军事决策不会出现大的漏洞。

听着陈恩泽的话,林缚亲自动手,身子几乎是趴在地上,拿炭笔将随州到江夏的路线标出来。

沿小江府河南下,从随州到江夏的路相对平直,全程约三百里。

要是从襄阳出发,沿汉江迂回到江夏,路程增加一倍不止。

从襄阳到江夏的陆路险阻,走水路,罗献成一时也筹集不了这么多的船只。

罗献成欲谋江夏,以随州为兵马集结地,是适宜的。

“罗献成好奇袭,很少打硬仗,这也是前年安帅率部进淮泗,他龟缩在寿州不前的原因,”张苟除了对皇觉义军旧部还有割舍不掉的情义外,对其他路流民军就没有什么情份,他调整心后,也尽心为淮东献计献策,说话不再有什么保留,“荆湖的官兵在随州给罗献成击败后,都集结在荆州,京山,江夏一线,严阵以待,罗献成去江夏拔这颗铁钉子的可能性很少……”

“不是去打江夏的话,那就是要绕过江夏去蕲春,准备渡江去江西!”秦承祖说道。

张苟曾为流民军的核心将领,早年跟过老帅杨全,他对流民军将帅的认识,要比淮东诸人都深刻;秦承祖等人都倾向接受张苟对罗献成这个人的判断。

随林缚南下的队伍里,除了两百余侍卫,仅有秦承祖,吴齐,张苟,陈恩泽等人相随,周普率骑营暂驻泗阳寨,防备孙壮有什么异动!

“我也以为如此,”张苟见秦承祖也支持他的看法,倒更放得开一些,大胆的推测道,“前年奢家就派人劝安帅率兵南进,安帅没有理会,说不定今年又派人去盅惑罗献成了!”

“陈芝虎在河南打得太凶残,使罗献成在襄阳如坐针毡,他要避开陈芝虎的锋芒,除了率部南逃之外,倒没有别的出路了!”秦承祖说道,“只是他在柏桐山一带有二三十万人马,想要从容带出去,可不容易!二三十万人马想要渡江,更不可能!”

“他可能会将杂部继结留在柏桐山一带,”林缚这时候才蹙着眉头说话,“他率精锐跳出包围圈,能在南线打开形势最好;打不开形势,他还能退回柏桐山附近,不至于彻底伤了元气!”

“为今之计,除了通知荆湖,江西两郡小心应对外,就只能建议顾大人调江宁水营一部进驻安庆应变,”秦承祖说道,“崇州这边要不要加大囤粮的规模?”

“再加大规模,压力就太大了。梦得叔头发都白了一半,还是让他头上的少多黑发再多留两年吧,”林缚话说得俏皮,脸上忧色不减,“淮东钱庄才刚刚成立,这时候就以军司的名义,直接支借大笔银钱,不能算好开头,还是等一等好!”

“也许我们现在就应该从海东地区筹措米粮以补不足,在济州时,可不觉得北九州的稻米比江淮的粳米差啊!”陈恩泽说道。

“这个是要马上进行,”林缚点点头,看到张苟手里拿着纸笔,说道,“你替我将这事记下来,回崇州后把相关人等找来商议!除了淮东积极提高粮产之外,能大量输入米粮的地区,也就海东了。海东行营那边,还是要加人!”

张苟依着马鞍,将林缚的话抄录下来。

他也是正式授了武职之后,才接触到淮东的核心机密。

他以往读书倒是听说过海东这个地名,但完全不知道海东位在何方。看到东海全疆域图时,张苟才吓了一跳,坐海船从崇州去济州,去九州岛,去高丽,不比从崇州逆流去江宁费事,也越发想坐海船去济州,东州,九州看一看。

这段时间来,除了读进各种杂书,张苟也实地的将淮安大地踏走了一遍,对淮安地形的认识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认识,这是以前的他远远做不到的。

整个淮东地形是一个伸展出去的斜三角,淮安,海陵两府位于斜边上。

从战略地理位置上来说,维扬府(也就是后世的扬州),才是淮东三角的核心。

另外,维扬府也是淮东地区开发最成熟的区域。即使不考虑盐铁司设治于维扬的因素,维扬府一府六县的田赋就抵得上淮安,海陵两府十一县的总和。

这也是在淮泗战事后期,朝廷在不得不将淮东制置使的官位授给林缚,却又将维扬府从淮东军司单独列出来的主要原因。

从兵事上来说,占据整个淮东,还有成事的可能。但给挖维扬府之后,整个淮东斜三角就缺了一块,根基弱了一半不止,几乎没有发展空间可言。

淮东军锋芒甚锐,可以说是近年来的天下第一强军,但到天下大乱时,又有多少人会认为林缚能凭借淮安,海陵两府成就大事?

张苟以往也认为淮东的胜算太小,直到他看到将整个海东地区都标注进去的东海全疆域图时,才知道他的眼光在制置使面前是何等的狭窄!

江东谁又能想到:淮东在海东地区的驻军就超过四千人,此外还移有一千余民户过去!

淮东缺少的只是时间罢了。

在张苟抄写时,林缚边想边跟秦承祖说道:“这天看来是快要变了,淮东的步伐要加大一些了——七堡屯寨的新编户,就直接入黄册,从战训学堂选一些人出来,编为里甲。你觉得如何?”

“可以,即使黄册的秘密这时候泄漏出去,也算不上多少大的事情了,有些事情也不仅淮东一家在做。”秦承祖说道。

所谓的黄册,实际是淮东的兵户编册。林缚进入崇州之后,在安置流民的同时,将流户丁壮另编一册,作为淮东潜在的可召募的兵员。

民兵轮训工作,也主要是对编入此册的流户进行。

只是此前这项工作都严格控制在崇州县境内,林缚这是要一下子铺开,除了鹤城,更要向淮安,海陵腹地延伸,也说林缚嘴里所说的七堡屯寨。

扞海堤从鹤城到盐渎段还刚刚动工,但在过去近一年时间里,淮东军司在从鹤城到盐渎,每隔三十里修筑一座,共修七座驿堡。

按照对外的说法,修筑驿堡主要是为修扞海堤提前做些准备,修成之后就可以同时分七个工段着手修扞海堤。有驿堡做后盾,工辎营将卒的驻营以及修堤物资的准备跟存储,都极为便利,减轻地方上的负担,能很大提高修堤的速度。

还有一个就是等大堤修成之后,堤上修驿道,驿堡可以充当驿站,驿馆。

这是林缚在修堤之前对外的说法,不过等七座驿堡修成之后,好些人就觉得修得未免太坚实了一些。

每座驿堡都两百余步见方,青砖夹墙,内夯粘土,墙高三丈,墙基足有两丈宽,堡内基台,将与修成后的扞海堤等高。

每一座驿堡仅青砖就要用去十五六万块,此外还要千余石白灰,数百石糯米,成本高得惊人。相比较之后,盐铁司在盐区修筑的哨堡,顶多算又矮又小的土台疙瘩。

在驿堡建成之后,林缚就直接以驿堡为基础设了屯寨,任命屯吏,召募流民开垦荒地,种菜种粮。对外的名义,是要为修堤的兵卒,募工供粮供菜,节约银钱支度。

对此,盐渎知县胡大海只敢到刘庭州面前去诉苦;建陵,皋城两县的官员索性是装聋作哑。

皋城,建陵,盐渎三县本身就有大量荒地,荒滩以及难以垦种的湿地,沼泽,由于扞海堤修在盐场那一侧,盐场也有大片的土地给划在扞海堤的内侧。

当世产盐主要采用煮法,所以盐区都要保留大片的草料地,提供煮盐所需的草料。划在扞海堤内侧的盐场区域,实际上都是保留下来的草料地,草场以及盐户的居住地。

屯塞垦荒,除了开垦盐渎,建陵,皋城三县的荒地外,还侵占了相当一部分盐场的草料地。

盐监院的官员更是有苦说不出,要是敢抵制,淮东军司立即就能依靠七座屯堡,将私盐流出的路子彻底给掐断了。

相比较给淮东军司侵占一些草料地去,私盐给彻底掐断的损失,盐监院的官员更承受不起。

林缚选择走东线回崇州,就是要沿途视察七座屯寨的准备情况,这才是他将势力渗透到淮东腹地的最坚实一步。

卷八淮东第七十二章昔日童子

林缚从清江浦登岸就南行,到延清屯寨才知会盐渎,建陵两县地方。

虽说淮东军司管不到府县民政,财政,但胡大海还是怕林缚给他小鞋穿着,顶着火辣的日头,与县尉各坐一顶小轿,在十数随扈的簇拥下,走了半天,临黄昏才到延清。

赶到延清时,建陵知县董文彪率建陵官吏早就过来,胡大海心想从建陵过来怎么也不比从盐渎过来近,暗道:董文彪倒是晓得讨好,愣是赶在他前面来添猪倌儿的屁股,暗里啐了一口,很看不起董文彪的人品。

抬头看着延清屯寨,寨墙比盐渎城墙还要高出一丈,皆青砖砌覆,垛口处还露出值守将卒的身影,大热天让人看了黑森森的心冷。

屯寨才两百余步见方,集结于延清的工辎营辎兵有八千余人。除了营田官厅,工造官厅,指挥棚及诸司所设在屯寨内外,八千余辎兵分五个营寨驻于延清工段线上。

筑堤主要由辎兵负责,但后勤保障事务,各工段的工造官厅都会从地方招募了人手以补人力的不足。大量的物资进出,人员进出,使得延清寨比盐渎县城里要热闹得多。

屯寨外错错落落的搭建了许多棚户,看上去还算整洁,三五个光屁股的小孩在泥路上嬉闹。河闸在延清寨的东南角上,整体都是青石垒砌,河沿处的青石闸柱,还浇了铁汁嵌套,如此雄伟的河闸,胡大海还只是游宦泗水时见过,谁能想到淮东军司一次就建了四座!当下的工作,就是筑大堤,将驿堡,河闸衔接起来。

胡大海进屯寨才下轿,得知林缚在官厅里召见董文虎等建陵县官员,他也赶紧过去,通报过,就给唤了进去。

官厅颇为简陋,地上铺了一层砖,还算整饬,林缚正询问董文虎事情,胡大海听了几句,便知道林缚是问延清河疏水渠的事情。

延清河本是建陵与盐渎的界河,也是修扞海堤保留出海口的四条主河道之一,淮东军在延清筑了驿堡,修了河闸,单这一堡,一闸,花费就好几万两雪花银。

由于修扞海堤,会堵住一些河流的出海水道,盐渎,建陵两县境内的这些河流,要么导入西边的北官河,要么导入北边的清江浦,要么导入延清河。

疏水河渠的挖掘,由地方负责。这是在扞海堤修成之后,调节堤内旱涝的一个重要措施。

“盐渎县的疏水河渠挖到什么程度了?”林缚看到胡大海走进来,请他到跟前的坐下,放过董文彪,问胡大海疏水河渠的挖掘情况。

胡大海心里很瞧不起林缚的所作所为,背地里腹诽,倒不敢当面顶撞。

给东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