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枭臣-第4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由于资源有限,而淮泗要安置的流民太多,除了淮阳地区的流民都能避土围子外,在汴水河东岸,在睢宁与宿豫之间,更多的民众为了垦荒种田方便,都在野外搭棚户为居,一旦让小股游哨渗透进去,伤亡就很难避免。

人心惶惶,好不容易安顿下来的流户势力又要往南涌,造成新的动荡。

林缚这时候还顾不上怜惜战马的损耗,更多的是要争取时间,当数百计的土围子,防堡,防寨横亘在淮泗之间,燕胡便是数万骑兵打来,也只要硬拼硬的一路啃过去,休想在淮泗范围之内再打迂回包抄的战术。

至于这时有燕胡游哨漏进来,林缚估计也是陶春所管辖区出的漏子。

梁家手里有些骑兵,经营平原府,济南府也有三年时间,拦截少股游哨渗透的能力还是有的。陶春手里仅有的骑兵甚至满足不了最基本的探马要求,又刚刚整军退到大梁,燕胡游哨要是从长淮军辖区漏进来,最不让人意外。

比起此时出现在淮阳城北的燕胡游哨,林缚更关系燕胡向临淄,青州等地渗透的游哨,很显然,青州军防范燕胡骑兵渗透的能力,比长淮军还要差好几截。

卷九逐鹿第一百零三章淮阳防线

林缚等人在入夜前进入淮阳城,淮阳城外已经看不到燕胡游哨的踪影。

燕胡游哨没有越过防线给淮阳军派骑兵迂回包抄的机会,在淮阳城北稍接触就往后退去。倒是有少量流民往南涌来。

入夜前,雪倒是停了,凛冽的寒风还在呼呼的刮着,吹面如刀割,看着刘妙贞带着青铜面具,林缚心里暗想:难怪脸上没有风霜之色,白嫩如婴。

“北面怕是有大股的骑兵藏着!”周普蹙着眉头,对燕胡游哨稍接触即退,颇为不解,猜测北面某处藏着较大股的燕胡前哨骑队,坚固整饬,防备森严的淮阳城令他们不敢轻易往纵深渗透。

黄河从潼关出来,几乎是以直线东流,在过大梁之后,才大折向,往西北而行。

长淮军撤回到黄河南岸,即使在北岸还占着几座城池,但由于兵力有限,实际从整个太行山南麓到黄河北岸之间,就都变成燕胡在晋南兵马的控制区。

从太行东南麓越过黄河到淮阳城北,直线距离才四五百里,一路过来河流冰封,一马平川,几乎没有什么遮挡。

原先这一区域,人口密集,大量的村寨,屯堡以及地方上的乡兵武装会成为阻拦燕胡探马往纵深渗透的阻力。持续数年的战事,这一区域几乎给打残,丁口十存一二,村塞给摧毁,乡兵势力也给摧残殆尽,燕胡探马只要越过黄河沿岸薄弱的防线,进到河淮腹地,几乎就进了无人之地。

陶春率部退到黄河南岸,兵马扩充到四万人左右,左右展开的防线约三百余里。相比较当年大同镇六七万兵卒守六百里防线,在兵力上倒不太弱。只是当年以大同城及边墙为核心,依险峻地势建有四百多座堡寨,才构成完整的大同防线,能有效防止小股敌骑的渗透。

陶春撤到黄河南岸,黄河到冬季一冰封,仅有几座残城能集中驻守,防渗透的能力自然薄弱。就江宁给陶春所拟定的战略,也是冬季坚守城池,防备燕胡越河夺城,待黄河解封之后,渗透进来的燕胡骑兵没有落脚之地,自然也只能退到北岸去。

在过去半年时间里,在河淮之间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驿站,塘铺以及滞留乡野的民众,由于没有坚固的堡寨可以依来防守,都成为渗透进来的燕胡探马袭掠的目的。

河淮地区刚刚才稍有些起色的耕作,便又都给摧残了一遍。

就燕胡骑兵的作战方式,很可能三五百骑一队越过黄河防线往河淮纵深渗透,再分散袭掠,侦察,遇到阻力再退回集中,伺机而动。

燕胡探兵渗透进来,河淮之间薄弱的传驿塘铺就此中断,没有北面的消息传来。但要验证周普的判断也不难,今日就有数百名流民越过防线南下,派人去详加盘问即可。

派人去盘问进城的流民,果然问得在前天入前有大股胡骑围攻鄢陵的消息,只是鄢陵城池完备,城里有千余守军,胡骑未得,即行散去。

综合盘问来的信息,确认在淮阳北面的胡骑约有四五百人规模。

“这股骑兵离淮阳不会太远,是不是将骑营派出,趁夜往北搜索,狠狠的打他们一下?”马兰头询问刘妙贞。淮东大量的资源投过来,现在就有大股的虏骑潜伏在淮阳城北,要是无动于衷,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好……”刘妙贞点点头,不主动出击,过来缠扰的虏骑会越来越多,反而麻烦,又惩询的看了看林缚。

林缚跟孙壮说道:“你参与往北搜索敌骑,”又与刘妙贞,马兰头说道,“往北搜索的范围不要太深,以百里为限,分两股或三股包抄搜索,途中汇合及联络地点方式,出发前好好商量一下,制定一个详细的方案……”

淮阳镇军有两营骑兵,一营较为精锐,从左翼搜索,一营马匹质量较差,以稍缓的速度走中路,孙壮率淮东骑营一部从右翼往北搜索,途中约定两个汇合点,即带着骑兵牵着马出城北上。

骑营出城去,林缚也未下城墙去休息,而是视察城池建造情况。

相比较一年前的残破土墙,淮阳内外两侧都包覆了城砖,墙基也进行加固,更加重要的是对旧式城郭的改造。

旧式城郭防御小股敌军以及短时间的强攻,有稍好的适应式,但随着大股敌军长时间的攻城围城,其攻城方式也将越来越多样化并且重型化,旧式城郭就会暴露出一些致命的弱点来。

新改造的淮阳城,在大城与外壕之间,建一道高厚的羊马护墙,在主城墙内侧又挖内壕,或称里壕,在里壕内侧又称一道厚墙,形成两壕三墙的复式结构。废除城楼,瓮城,外建护门墙,城门洞建三层圆木凿眼坚门;里外壕废吊桥,改建固定实桥;城墙四角改角为弧,改城上垛口墙为平头墙,废除马面墙上的敌楼,改建护墙。

为了加强淮阳城以及汴水西岸,与淮阳城犄角相依的汴河城,工辎营从淮泗募健勇为辎兵近三万人,取土造窑,前后共烧制两百余万块城砖;耗用木料,几乎将淮阳城周围二三十里的树木砍伐一空,还对淮阳城南的南湖与汴水沟通的水道进行挖深清淤。

淮阳,汴河,睢宁,宿豫四城,构成淮安与徐州之间长达两百四五十里的一条坚固防线,淮阳城露在外围,自然承担的压力最大。

当然这条防线仅有这四座城池还是薄弱的,毕竟没有太多的野战骑兵去堵城池间的空隙。当敌军大股骑兵逼来,精锐步卒出城的活动范围也很有限,这四城之间还要修筑大量的防寨填堵漏洞。

当然防线最终是否稳定,城池,防寨倒是相对次要的因素,关键还要看守御防线的兵马是否精锐,是否有坚定的作战意志跟决心。

为加强淮阳镇军,普通军械不算,淮东在过去半年时间里,仅铠甲就拨给淮阳镇军三千套。

淮阳镇军前身就是缩编后的流民军精锐,三万兵马,铠甲也有五六千套,披甲率甚至不差过新组建的普通镇军。

淮东陆续补足三千套优质铠甲,使淮阳镇军披甲率提高到三成以上。像董原控制的浙北军,邓愈控制徽南军以及陶春控制的长淮军,就以披甲率来说,甚至都达不到三成。

此外,淮东还给淮阳镇军提供步弓,臂张弩,蹶张弩等两千余张,飞矛盾车五百余辆,床弩百架,含蝎子弩在内的轻重型抛石弩百余架。

长达一年的米粮充足供应以及到后期淮东每月还给淮阳镇供应以腌肉,腌鱼为主的肉食十五万斤,使得淮阳镇军将卒的体能得到充分的恢复跟加强。又有刘妙贞,马兰头,李良等一批经历残酷战事淘汰出来的将领——到这一步,淮阳镇军已经能够精锐戎卒了。

高宗庭心里暗想,大概也是淮阳镇军这一年多来,有如洗心革面的变化,才让淮东真正得到刘妙贞,马兰头,李良等招安将领的信任吧?很显然,江宁仅凭借封官加爵的简陋拢络手段,是无法跟淮东争对淮阳镇军的控制权的。

是夜,一边等候出城搜寻的骑兵有无捷报传回,一边与淮阳镇军诸将交流城池攻防的心得。

说到城池的攻防,阳信及津海守城战都有典型的意义,而在津海守城战上,最能看到燕胡在攻城战术上的进步与发展,投石弩及其他大型攻城器械的利用,使得津海军在近半年时间里,付出过半数的伤亡。

高宗庭长期在津海协防,他本人对战术,军略又有研究,自然是由他来向淮阳镇军诸将介绍津海守城战的得失。

淮阳镇军诸将在近半年来,由于兵甲,军械及物资都得到充足的供应,自视迈入强军之列,难免会有邀战夺功的轻率心思。故而林缚更需要将燕胡诸军的关系跟淮阳镇军诸将讲透彻。

军将没有士气不用,但是士气太盛,又难免会轻率用兵,徒增不必要的伤亡。

想当初江东左军北上勤王,能取得那么大的战绩,主要也是利用东胡人轻率轻敌的致命弱点,狠狠的咬了他们几口,才彻底的将江东左军的士气打出来。

林缚可不想同样的教训发生在淮东军或淮阳镇军身上。

淮阳防线虽然在过去半年时间里得到加强,但一旦燕胡主力突破第一道防线,有十万以上的兵马集结到淮阳的正面,淮阳承担的压力不会比津海军在守津海里承担的压力轻多少。

虽说强攻津海,燕胡也付出多一倍的伤亡,但燕胡主要驱使新附军攻城,激烈而残酷的攻城战事,反而有利于燕胡整合错综复杂,战力参差不一的新附军势力,使新附军将卒丢掉迟疑反复的心思,从此死心踏地的替燕胡卖命。

林缚一直强调肉食对将卒战力的重要性,胡人多食肉,相比较汉人,在体能上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

也许燕胡在占领北地后,能直接掠夺的米粮有限,但是在占领燕京后仅从王室宗族那里就能搜刮来的大量金银财宝以及大量的皇庄田产,就可以从地方豪户里购买米粮,还可以从燕西购进大量牲口补充肉食,新附军的补给相对是充足的

而燕胡攻伐,多纵容杀戮劫掠奸淫,又能将人性里凶残嗜杀的一面释放出来——新附军往往能表现出比以往更强的战斗力,实在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当然,在燕胡大肆攻伐北地之时,守河淮一线的梁家及长淮军都选择旁观。在河淮一线有着十数万较为完备,休养较为充足的兵马,而江宁又最快的速度建立相对稳定的政权,这两点也是燕胡在攻陷北地之后没有仓促南下的主要原因。

也许在这个冬季,燕胡都不会有大的动作。

至少在对梁家,长淮军的战力及抵抗意力有较为准确的判断之前,燕胡不会在北地根基未稳的情况下就仓促用兵,但是青州的薄弱太过明显。

即使燕胡这个冬季在南线的主要任务是试探整个河淮防线的坚固程度,破坏河淮内线的生产,也许会将重心主要放在东线……

林缚实在不晓得青州诸人如何应对当前的困境。

卷九逐鹿第一百零四章冬季攻势

孙壮,李良各率一部骑兵,趁夜潜行,在芒砀山东北麓捕捉到这支渗透到淮阳一线的燕胡游哨的踪迹。

芒砀山是豫东平原的制高点,山势倒也不高,错落突兀的在永城县境内散落十三座山头,也就四五里的纵深,包括芒砀山里的夫崖寨及附近永城县城都在近年来的战事里给摧毁。

永城县隶属河南,陶春改任河南制置使之后,江宁派来新的永城知县等官,从陆续返乡的民众里招募丁壮,拉起一支两百人的县兵队伍,连枪矛都不齐全,更不用说有能力修缮残破不堪的城池了。

虽说林缚一直都觊觎芒砀山比淮阳更好的筑城地势,但没有正当的名义将淮阳防线往西北再延伸四五十里。

永城县在昨日入夜前给这支渗透进来的燕胡前哨精锐攻破,城里好不容易聚集的三五百户人家,遭受屠戮,仅有少数人逃出来。

虏骑在永城县肆掠过之后,也担心暴露踪迹引来南朝兵包抄,趁夜转移到永城县东面的芒砀山夫子崖残寨里休整。

摸到敌踪,孙壮与李良先联络上通过气,看着天色已亮,虏兵很可能在天亮之后就会转移,不等中路的骑兵过来汇合,就分从西南与正东两个方向包抄芒砀山夫子崖残寨。

虏兵哨骑布在十里之外,稍接触就吹响警哨往回奔逃。孙壮率部赶至芒砀山东北麓,在清亮的晨光里,就看到四百余骑虏兵从夫子崖残寨里驰出来,散开来有两三里方圆。

淮东骑营皆是弓马娴熟的老卒,敌骑冲来,四散往东北而走,封住敌骑北逃路线;敌骑收缩,便展开来咬上去,等待李良率部赶来围攻之。

李良率部赶来的蹄声渐近,虏兵迫切突围,窥着方向,从夫子崖北面的空隙钻去,即使将侧翼暴露出来也在所不惜。孙壮当然也毫不犹豫,率众往虏骑露出来的侧翼咬去,接近后,弓弩攒射,千百支箭如急雨而下,又如飞蝗过境。

双方都是披甲轻骑,都在对方的射程里,就要看哪一方射出的箭矢更密集,射击形势更好。第一轮对射中,孙壮所率淮东骑营从侧翼扑上来,自然占了很大的优势,射得敌骑纷纷落马。

虏骑无力恋战,只想借马匹的优势冲出包围圈。对虏兵来说,学马贼的方式深入敌境游走,一般只攻击威胁不大的目标,不然就算多几个伤员,也是前行或撤退途中极大的负担。在看到合围来的南朝骑兵人数明显占据优势,虏骑自然是以突围为先。

然而虏骑的第一次突围是假,是诱孙壮率部去追。第一阵箭雨射过,虏骑侧翼就像隆起一块似的,有一队人马飞快的分出来,借着马速,斜斜的驰过一条弧线,雪亮带弧度的战刀高高举起来,直接过来冲击孙壮的左前翼。

淮东骑营也分作两队,一队继续咬着虏骑的侧翼,一队由孙壮亲率迎击反扑过来的虏兵。

一般说来轻骑兵的标准穿配是骑弩,骑弓与轻而狭长的马刀,虏兵游哨也是弓刀装备。没有步卒随行,孙壮在马上无法同时兼用大弓跟马槊。

孙壮骑在马上就能用步弓平射,别人用弩射一箭,他已经射落三人;看到有股虏兵反扑过来,他当下收了大弓,拨出比马刀长一尺有余的斩马刀出鞘,夹马腹与反扑来的虏兵直撞去。当前一敌,彼此斜过马头,举刀对磕,将要错过去之时,孙壮在电光火石之间以刀柄横击那人的侧腋,那人虽也是燕胡勇锐,但吃不住这一下重击,身软将倾,给随后驰至的淮东骑卒拿刀在脖子上补了一刀,血从颈脖子喷出来,有四五丈远……

两队骑兵很快就对冲过去,孙壮再手快,也只来得及杀死三人,有两人还幸亏后面人帮着补刀。

虏兵看到所遇南朝骑兵战力甚强,不敢再逞强对冲,拨着马头往四处散开。孙壮归刀入鞘,再取长弓在手,专找穿厚甲的虏将射其跨下之马。虏兵也是这个心思,他们中也有许多能在马背上用长弓的好手,一炷香的时间,孙壮跨下马便给射杀了三匹。

淮东骑兵一人一马,普通骑兵给射了马,拿刀弓跟在其他骑兵后杀敌,孙壮是主将,左右随扈自然会将马让给他骑,他们则近紧其侧掩护杀敌。

李良率部赶来,虏骑不敢再纠缠,便拍马逃散,李良从侧翼冲了一阵,但虏兵马多,又休整了一夜,还是给他们大部逃走。

短短一炷香的工夫,淮东与淮阳骑兵便合计伤了三十多人。

不管是淮东骑营还是淮阳骑营,都是百里挑一的精锐,身上至少也穿轻便合甲,箭伤,刀伤,都难伤到要害,只是有两人给射落马后给敌骑践踏而亡。

不过虏骑急于逃窜,有些落地的伤兵来不及救,战后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