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枭臣-第5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末将谨听大人所令。”杜车离朗声应道。

“好!”林缚哈哈一笑,又与宋浮说道,“我与宋公同时动身,就在沧南等候宋公的消息!”

一切都准备就绪,就等着宋浮乘海船返回泉州,宋氏公开跟以奢家为首其他闽东大族决裂,易帜投向淮东,闽东战事就将轰轰烈烈的展开,叫奢文庄等浙闽诸人心里绝无侥幸可存。

宋浮的投顺拜表,也于昨日派快马送往江宁。

林缚让宋佳送她父亲登船,宋浮到明州这两天,都在忙着商议事情,她父女二人也没有机会单独的说说话。

下着细雨,第一水营的两艘津海级战船,就泊在码头上。

大部分将卒都在舱室里避雨,也有部分将卒在甲板上守卫,披着雨蓑,船工,水手冒雨调整帆桅,做离港出海前的最后准备。

“你心里还在怨爹爹?”宋浮轻声问道。

宋佳执伞而立,眸子看着远处如烟一样的细雨,在海水之上,仿佛晨霭,轻声回道:“以前也许有吧,但不如此,也不能叫我遇见他。”

“哦,”宋浮微微一笑,说道,“大人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他啊,他跟女儿说,身处卑微可以博大,即使失败,也没有什么可损失的,故而跋扈嚣张,无所顾忌;淮东到今天的地步,来之不易,动一发而牵全身,不可不谨慎行之,故而要深思熟虑,步步小翼,”宋佳知道父亲想问什么,说道,“但形势也是如此了……”

“历来都不乏枭雄,然而权势滔天能自恃,不跋扈者鲜见也,大人能有此论,真枭雄也,看来是我过于露痕迹了。”宋浮轻轻一叹,倒也不懊悔,跟宋佳说道,“此一别,大概很快又能相见,但愿那时是在江宁城里。”

“但愿如此,”宋佳说道,看着她爹爹登船,直到船起锚起岸,才转身往回走……

宋浮的投顺拜表于九月十六日送抵江宁进呈御览,永兴帝,陈西言,余心源等人也没有嗅出别的异常,诏告天下的同时,对宋浮等人也照例加官赏爵。

廷议后回到寝殿,永兴帝就不再掩饰内心的震惊跟愤怨:“淮东早有这步暗棋,迟迟隐忍不言,还千方百计的阻挠御营军出征,是为何意?”

“皇上息怒,”见永兴帝大发雷霆,王学善,余心源劝他息怒,说道,“许是淮东近来兵势大张,才叫宋氏屈服的。”永兴帝对淮东已是如此猜忌了,他们就没有必要再添油加醋,免得永兴帝失去理智,将局势搅乱。

张晏说道:“也许是淮东怕走漏消息,引起奢家的警觉。”

“走漏消息,消息在朕这边有什么好走漏了!”永兴帝愤恨不平的质问道,“淮东是要防备朕跟奢家勾结吗?”

“皇上息怒,事已至此,多想无益啊。既然宋氏以泉州投顺,淮东在闽东就能吸引更多的浙闽叛军,只要奉安伯在浙西多立战,就能替皇上您赚足面子。”王添说道。

“你们也多出谋划策,这仗打不好,不仅淮东会兴灾乐祸,便是江宁城里看朕好戏也大有人在。”永兴帝说道。

余心源他们按下心头的暗喜,情知永兴帝暗指陈西言等人,还是劝慰道:“皇上息怒,朝野官民,心皆附顺,即使见识有浅薄,但不会有什么坏心。”

为谢朝忠出兵一事而进行的廷议之后,表面上看去与以往没有太大的区别,陈西言每日都照旧到政事堂来,但实际吴党内部的已经绝然割裂,而永兴帝则更信任,亲近王添,余心源,王学善等人。

近两个月,永兴帝几乎就没有单独召见过陈西言,左承幕等坚决反对御营军出征的官员。

张晏最初也是坚决反对谢朝忠出兵,但见永兴帝心意已决,就没有再坚持,也就没有给永兴帝猜忌,见疑。

除了廷议,陈西言几乎都见不到永兴帝的面,许多事情,永兴帝甚至绕过陈西言等人,直接吩咐王添,余心源,王学善,张晏等人去做决策。

王添本身就是政事堂副相,又是御营司副使,王学善掌户部,张晏掌盐税及内库——即使陈西言等人这会儿摞挑子,朝堂也能勉强运转下去。

陈西言声望虽高,但在吴党内部主张谢朝忠出兵的官员更多一些,导致陈西言与余心源半公开化的决裂,更多的吴党官员,士子都投到余心源的门下。甚至有言官拿江宁旧事谏称陈西言当年主导到曲家通匪案,有心直接将陈西言扳下台去。

永兴帝对陈西言有诸多不满,但也晓得当前庙堂之上还要陈西言来主持大局,不痛不痒的将那封谏书驳回了事,事情倒没有扩大开来。

九月二十一日,宋浮返回泉州的次日,就通告全城,改旗易帜,拘押所有泉州府及属县浙闽大都督府所委派的官员,将领,同时由宋义率兵进入兴安,于二十三日攻陷兴安城外围的华亭堡,以此正式揭开闽东战事的序幕。

虽说八姓宗族对宋氏的背叛早有预料,但也仅限于有限的高层。泉州易帜,又悍然攻打兴安,整个闽东地区都震惶不已,军民士气受挫之严重更是难以想象。

有如霞浦是晋安的北门户,兴安则为晋安的南门户,而华亭堡又是兴安城的南门户。

即使奢文庄严格控制宋家背叛的消息走漏出来之时,守华亭堡的一营精锐兵马,都卒长以上的武官,都提前给打过预防针,但待宋氏真正的易帜,跟浙闽军决裂,宋阀大将宋义率兵马攻来时,华亭堡也仅坚守半天,就给攻陷了。

淮东近半年来,在北面沧南不断的增兵,浙闽军在闽东的兵卒,就承受了极大的压力,普通将卒根本就没有考虑到最开始的,最直接的打击,竟然是来自大都督的亲密故友宋浮。

士气层面的打击,到底有多大影响,自古以来,都没有精准的判断。一旦兵卒没有守战的意志,即便是身上再多加一根稻草,也很可能会垮塌掉。

虽说宋义所率北进的兵马仅三千人,在这种情况下,以胡宗国为首,浙闽军在兴安城里的六千守军,却不敢轻易出城打反击,而是依照之前的密议,筹备先撤往晋安城的准备。

三沙湾,位于霞浦,蕉城,罗源三县之间,是个口小腹大的大海湾,给鉴江半岛与东冲半岛环包,从海路打闽东,三沙湾才是闽东真正意义上的东门户。

在淮东水营将领的眼里,三沙湾的东冲海口,当得起五邑咽喉。

赵青山站在尾舱高层甲板之上,眺望崖石林立的东冲海口。

两年前,为了打击闽东的航海潜力,赵青山就率南袭船队,将三沙湾沿岸狠狠的扫过一遍,这次还是选择从三沙湾登岸。

奢文庄应该早有预料宋氏的反复,明面上在闽东沿海的布防是北重南轻,但暗地里对南侧兴安城的布防不可能放松——故而主攻方向放在南或放在北,区别并不大。

三沙湾内的天然海港资源以及近两百里的内湾海岸线,为战船驻泊进登岸,提供极为便捷的条件。

从三沙湾登岸后,可以直接威胁闽东北门户霞浦的侧后。

即使晓得淮东兵马一旦大规模展开攻势,浙闽军很可能会主动放弃闽东沿岸诸城,但林缚要求各部,要积极去消灭浙闽军的有生力量,而不能舒舒服服叫浙闽军沿闽江退到闽西腹地去。

浙闽军在闽东差不多有四万精锐,不在相对开阔的近海平原,去尽可能的歼灭之,要是让这四万精兵舒舒服服退到闽江上游的建安府,一时给将来抑攻建安府带来很大的难度,再者就是暂时不打建安,收复闽东沿海诸府县后,还要防备这四万兵马随时沿闽江打回来。

在闽东近海平原地区,一定要尽可能的多歼灭浙闽军的有生力量。

闽江口还没有打开封锁,兴安与霞浦不拔,无法直接攻打晋安城,比起夹攻霞浦,从兴安到闽江口之间,显然很难找到一个让淮东水营熟悉又能给大规模兵船泊岸的地点来。

浙闽军在三沙湾沿岸虽然筑有三处哨塞,但面对一下子涌来的上百艘战船,水步军两万余大军的强行泊岸登陆,三处哨塞的三百余驻军显然是无法抵抗的——而近处霞浦,蕉城,罗源三城的驻军也没有来援应的意思,仅用一个时辰,前哨登岸部队,就攻下鉴山,占领这处三沙湾的制高点之后,主力兵马则在鉴山北麓,大规模的登上闽东的土地……

赵青山站在船尾舱的甲板,心想:周同这时候应该率兵赶到霞浦北面的分水关城下了吧?

卷十权倾第九十二章难易有别

鉴山哨堡的敌军人数虽少,但抵抗顽强,赵青山在侍卫的簇拥下,与唐复观登上岸,从鉴山北麓崖岸到山顶哨堡,横七竖八的躺了上百具尸体,都穿着浙闽军的褐红色衣甲,降者不足十一。

残枪断刃零落,箭矢插满地,在午前的秋阳下,展示着战争的残酷跟血腥。

唐复观说道:“奢家布防在闽东沿岸的将卒,抵抗意志还颇为顽强啊……”

“那就拿出更坚决的手段,将敌军最后一点的抵抗意志都打垮掉,”赵青山指向西边的绵绵山峦,说道,“叫李白刀往西穿插,不要怕浙闽军敢出来野心,即使有设伏,也要狠狠的将伏兵打溃……”

先驱登岸的武卒,由出身永嘉佃户的李白刀率领,正沿鉴山北麓追击溃敌,赵青山要他放弃零碎的残敌,快速往西穿插。传令兵得赵青山军令手书,即刻跨马去追李白刀传令。

闽东近海平原,以闽江为界,南多北少。

位于闽江北岸的三沙湾沿岸的罗源,蕉城,霞浦等县,除了极为狭窄的近海平原外,境内多为山地,丘陵,山体多呈东西斜走。又处多雨,多暴雨之地,溪谷在山体之间横切竖割,使得地形破碎,这也使得淮东兵马有一部从三沙湾登岸,往纵深切入,容易封锁霞浦之敌南逃晋安府的道路。

放眼望去,山峦起伏,沟谷纵横,地形相对平缓的丘陵还能纵马上去,赵青山首先关心起斥候有没有放出去,浙闽军有没有可能派出兵马,与淮东在三沙湾西岸的丘陵山谷之间死战不屈……

受闽东地形的影响,战事初期,无法将兵力集中投入一地,除了南面易帜的宋氏以牵制兴安守城外,攻打霞浦等城的兵马也分作两路,从三沙湾泊岸的兵马,除了第一水营全部战卒辅兵一万五千人外,还有崇城军副指挥使唐复观所率的三旅步甲。

登岸的,除唐复观所率的崇城军三旅步甲外,第一水营也组织九千战卒登上岸作为预备兵力,以应对随时有可能从晋安城增援出来的浙闽军。

从苍南出发,经贯岭道逼近浙闽东部要冲分水关的兵马,由林缚亲率,近三万兵马包括由崇城军指挥使周同及副使陈渍,刘振之所率的九旅锐卒,左光英所率六千浙东行营军兵卒,周普所率的两千精骑及辎辅兵。还有第二水营一部沿海南进,陆海并进,遥相呼应。

闽东地处多雨之间,溪河纵横,又多独自东流入海,对地形的切割,使得北方军队南下多遇阻险,难以有效的发挥战斗力。即使以步军为主,也要海陆并进,以便溪川相隔时,能迅速将舟船填入,修成栈桥,供兵马辎重通过。

林缚骑在马背上,前头探马驰回禀告:“崇城军指挥副使陈渍有军情相禀:分水关已经拿下,歼敌六百,南进霞浦的贯岭道已经打开;侦得霞浦守敌出城,不往南,也不往北,沿交溪往西逃窜……”

“这么看来,赵青山打三沙湾也应该没有受阻?”林缚征询的看向高宗庭。

“应是如此,”高宗庭说道,“奢文庄离开晋安时,应该有妥善的布置,我们能切断闽东诸城之间的联系,但没有办法一下子将霞浦等城包围起来,将守军围困在城里。只要霞浦等城的守军不以撤回晋安府为目的,可以沿交溪,霍童溪,九龙江等溪谷小道分散着往西撤退,一直到东闽腹地去,我们想追击也很难……”

“贼他娘的,奢家当真是狡猾,溜得真快。”周同忿恨的啐骂之。闽东战事揭开序幕,但没有大战可打,可不叫卯足了经的他心里郁闷?

“奢家将城池,辎重,民众都丢弃掉,仅轻兵从溪谷险径逃撤,你以为他们愿意吗?”林缚轻笑道,又令随手文书记录他的军令,“着陈渍先率部收复霞浦,扫清大军前进到沿浦湾的道路,着第二水营战船进入沿浦湾驻泊,以接大军渡海,着赵青山,唐复观,收复蕉城,罗源,待我部赶去汇合后,才一并往晋安城进军……”

虽然一心想多歼击浙闽军的有生力量,但奈何奢家一心保存实力,不跟淮东兵马在东线拼耗实力,林缚也无计可施。

东闽多山,地形险阻,但将辎重抛去,轻兵西撤,也不一定要沿闽江而行,才能进入闽西腹地。

浙闽军在闽西有接应,故而能一切辎重抛去,哪怕是饿着肚皮,只要走到建安诸县就成;但淮东兵马则不能不携带充足的粮草,在不熟悉闽郡腹地地形的情况下穷追下去……

既然浙闽军纷纷弃城西撤,而不是往晋安城撤退,那留守晋安城的兵马也不会多,但也要防备奢家故意示弱,诱敌。一切都还要照着步骤进行,先扫清晋安城南北两侧的外围屏障,最后才与宋家兵马,合于闽江口,清除闽江口的障碍之后,淮东战船就能直接驶到晋安城下。

淮东在兴安,霞浦先后揭开闽东战事的序幕,孟义山也率部从富阳向西进兵,攻打浙西的东门户桐庐。

相比较淮东兵马几乎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霞浦等城,杭湖军在进入桐庐境内所遭遇的拦截,可谓异样的顽强而血腥。

杭湖军分两路西进,水军由粟品孝率领,沿江西进,逆流而上,强行破开江障,攻打桐庐;一路由孟义山亲率,从富阳沿城西谷道西进,过白峰山抵到渌渚江畔,再沿渌渚江这条钱江中游北岸最大的支游南下,直接逼近浙闽军设在钱江北岸的登城寨。

渌渚江通段都在不足百步宽左右,而汊口处的钱江又窄到不足三百步。虽说这一段钱江水流湍急,但两岸地势相对开阔,唯有汊口西北角有一座小山,不足五十丈高,可以说是桐庐县段钱江渡江,收复桐庐的最佳地点。

但是首先要攻克浙闽军设在北岸,设在渌渚江西北口登城山上的登城寨。

浙闽军部署在桐庐的水步军不足一万众,其中浙东水师残部虽约五千余众。粟品孝率杭湖水军一万众,从下游仰攻,在桐庐县东的江心洲,与浙东水师残激战。

孟义山亲率,沿渌渚江南下,攻打桐庐县北岸门户登城寨的兵马,是原宁海军的精锐,有一万八千余众。

只要谢朝忠如期从昱岭关出兵,浙闽军在浙西将没有多余的兵马往东来援桐庐,虽说桐庐守军占据地势上的优势,但孟义山以近三倍的兵力碾压过来,自然有把握将桐庐守敌碾得一个粉身碎骨!

杭州通判王约受命担任观军容使,随军出战。

虽不用赶到前阵带兵作战,但在阵后观战,也能感觉得守敌异常的顽固,仿佛磐石一般,任狂风骇浪袭来,都不为所动。

白登山最高不过五十丈,北依钱江,东临渌渚江口,但西,北两面,都能叫杭湖军将卒登上仰攻。

考虑到粟品孝率水军未必能如期强行突破江障,击溃浙东水师残战,进抵登城山腹侧,与其夹击登城寨,在进抵渌渚江上游时,孟义山就命军士工匠伐巨木,丢到渌渚江里,顺流而下,将渌渚江口的浙东水师残部战船逼开,以便他能不受干扰的攻打登城寨。

登城寨守军不足两千人,城寨也是浙闽军在放弃富阳之后才修筑,仓促之间也谈不上多坚固,但真正打起来,才晓得这是一个根本就啃不动的硬骨头。

杭湖军一万八千余步卒,驻扎在渌渚江两岸,用栈桥将不足百步宽的江面衔接起来,用兵马将登城山围了个水泄不通,硬打了两天,填进千余条人命,登城寨连个缺口都没有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